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怎么学区域经济学

怎么学区域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5-02-09 19:33:58

❶ 如何认识好区域经济学的三个理论基石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各工业部门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则涉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与较低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传播,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这些产业和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中,古典区位论认为成本决定论,区位选择总是趋向生产总成本费用最低的地点。近代区位论认为利润决定论,以市场—价格分析揭示出利润最大化是影响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区位论认为综合决定论,合理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必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应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虽然在经济发展、资源情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每个国家都能以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参加国际贸易。

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理论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两种。区域产业结构静态比较指各个区域某一时点上的产业结构在区际分工阶梯中的相对地位的比较。决定一个地区在全国区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的主要因素是该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主要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比较则指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比较,包括产业结构变化状况的区域比较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区域比较。

阅读全文

与怎么学区域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幸福卷轴得转多少次 浏览:806
事业单位岗位薪级工资怎么套改 浏览:754
幸福的网名有哪些女 浏览:241
说好的幸福呢钢琴谱简单版怎么弹 浏览:809
婚姻证明打印怎么写 浏览:589
动漫里哪些美女漂亮 浏览:44
金水区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有哪些 浏览:841
婚姻危险信号有哪些 浏览:344
黄脸婆与美女相差多少 浏览:365
幸福在哪里2020年 浏览:707
新婚姻法如何规定结婚登记的 浏览:541
政府如何缓解经济波动 浏览:341
事实婚姻怎么偿还外债 浏览:630
鬼狐故事到底什么意思 浏览:502
江西吉安市经济消费怎么样 浏览:224
九月羊的女人婚姻如何 浏览:726
只有荷尔蒙没什么爱情 浏览:108
美女老板娘在找什么 浏览:899
电子版的健康证在哪里看 浏览:951
男女婚姻线是什么线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