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有: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引领;布局先导产业;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现代经济体系:要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现代经济体系。
经济高质量发展介绍: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创新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
是智慧经济为主导、高附加值为核心、质量主导数量、GDP无水分、使经济总量成为有效经济总量、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
创新性、再生性、生态性、精细性、高效益,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增长与发展的统一、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的统一。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特征,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
⑵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什么为主题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均达到新高度。
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1、强化科学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
考核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抓住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重要标准,对各地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大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发展综合质量效益的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评价。
要充分考虑各地区差异性,重在纵向对比,避免相互攀比。要充分体现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要求,促进树立正确政绩观,突出重改革、重实干、重实绩导向,对真正敢于干事创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实行激励和容错,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
2、强化政策支持引导。
要与时俱进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高精准性,增强决策质量和实效。政策体系需要同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等协调推进。
要把提高经济效率,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等作为决策重点,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激励市场主体加快科技创新,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3、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目标、标准和政策,为各地区各部门提供工作依据和遵循,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性、整体性和有效性。
要注重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支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途径,形成比学赶帮、因地制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要根据各地区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国土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做好国家规划同地方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强中央与地方的高效协调。
4、强化干部人才保障。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要加强党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坚持德才兼备,突出政治引领,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特殊重要性,使新发展理念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使高质量发展真正落地落细落实。
要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专业能力突出的干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务实、胜任领导高质量发展的干部人才队伍。要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锻炼干部、识别干部、培养干部,根据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干部人才布局,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得到持续有效贯彻落实。
⑶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体现在六个方面内容是什么
中共中央于2020年10月30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全会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新”:
一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六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3)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怎么发展扩展阅读
这“六个新”主要目标的提出,在指导原则上充分体现了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充分体现了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全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充分体现了强化系统观念,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这“六个新”主要目标的设定,在方法论上体现了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紧紧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对未来五年发展目标提出要求。
体现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导向,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体现了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设定“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重要准绳。
⑷ 怎么才能更好的发展社会经济
更好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条件:
1.加大企业间竞争,激发竞争意识,形成热火朝天的竞争态势。
2.要在竞争中取胜,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更加社会化,使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更精专化,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3.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4.优化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