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经济年度增速拐点在哪里
最新出炉的中国经济三季报,让人感受到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正持续发展: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至6.9%的区间。与此同时,茁壮成长的新动能正助推中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迈向中高端水平。
新动能加快成长
年度增速“拐点”已现
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经济学家张立群今年深入全国各地的企业进行调研。他发现,很多企业在生产转好之后都在考虑或者已经开始进行生产线的改造和技术更新。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对技术改造和升级的内在意愿非常强烈。”张立群告诉上证报记者。
新旧动能的转换有利于经济平稳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持续向好也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正处于中高速增长的通道。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至6.9%的区间。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达到6.9%。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全年经济增长达到6.7%以上已成定局,表明中国经济将改变2010年以来连续放缓的态势,首次出现年度同比加速。
邢志宏也表示,从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支撑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在不断积累增多,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还将持续发展,全年有望更好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好。
‘贰’ 基金调仓动向
4月25日,2023年公募基金一季报终于披露完毕。
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一季度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整体市值缩水,九成权益类基金一季度亏损。部分基金产品仓位有所调整,龙头公司、热门赛道持股集中度下降,大金融、医药、稳增长行业仓位上升。
公募基金规模缩水。
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9536只,资产净值合计25.3万亿元,较2021年四季度末减少4992.66亿元,环比减少1.94%。
天相谷数据显示,剔除货币市场基金后,基金总规模环比下降5%,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近三年来首次下降。同时,基金规模环比下降,公募行业马太效应显着。少数头部基金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大量其他公司占总份额不到9%。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下滑是规模萎缩的主要原因。一季度,公募基金减少了股票资产的配置。一季度末,股票市值6.04万亿元,下降13.96%,配置占净值的24.38%,环比下降3.85%。
截至一季度末,基金公募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贵州茅台、时代安普、药明康德、隆基股份、招商银行、五粮液、泸州老窖、迈瑞医疗、东方财富、山西汾酒。其中药明康德大幅增持,五粮液大幅减持。
基金经理换岗换血。
看了公募基金的整体情况之后,我们可以看一看“顶流”基金经理的具体操作。面对2023年一季度的震荡调整,各大基金经理的应对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人坚守初心,无所作为,有的人主动换位置,换血。
具体来看,“公募一哥”张坤管理基金的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只是调整了结构,增加了医药、科技等行业的配置,减少了金融等行业的配置。以其管理的蓝筹精选为例。与去年底相比,2023年一季度末,仅有平安银行退出前十大重仓股,美团进入前十大重仓股。
刘崧也选择坚持下去,他的立场没有太大变化。与去年底相比,其管理的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一季度增持了金朗科技,成为广发小盘成长中的第八大重仓股,BOE A和高德红外退出前十大重仓股。
当然,也有基金经理选择大幅调仓。
此外,有“半导体一哥”之称的蔡松松也进入了“东算西算”的领域。到一季度末,其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伟世通、启天科技、数证股份、京北股份、新都股份、浪潮软件、数据港、克兰软件、普联软件、宝蓝股份。与2021年底相比,前十大重仓股“面目全非”。
还有6000亿资金可用。
面对市场的震荡调整,基金经理公开发行股票是一种应对方式。当然,也有人缩小了规模,在等待重新进入。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现,公募基金仍有大量“子弹”可用。
首先,根据2023年一季度披露的股票方向基金现有持股比例与基金合同约定的股票持股比例上限的差额,可以计算出一季度末这些基金可用于买入a股的剩余资金约为5926.98亿元。
其次,今年2、3月份募集的股票方向基金尚未发布季报,其总资产a
天富基金经理胡新伟表示,继续看好中国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在他看来,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表现总体平稳。短期因素不影响中国消费行业持续稳定增长的潜力,更不影响消费持续升级的大趋势。
就是金融,房地产等。在大盘股里。
我们认为房地产的长期需求仍在,中短期也是稳增长的组成部分。随着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和金融资源的支持,系统性风险会降低。这类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外延扩张的可能性高,即使估值极低,未来房地产市场仍有良好的回报潜力。
二是能源、资源类公司。
行业中长期需求依然稳定且持续增长,同时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此类公司被视为周期性资产,估值极低,现金流良好,资本支出低,股息率高,对应当前价格预期收益率高。
三个是中小盘价值股和成长股。
是在广阔的制造业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企业。不仅包括传统制造业,还包括新材料、零部件等有技术壁垒的制造业。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制造业优质产能优势进一步拉大,竞争优势的建立和深化仍在进行,有望提高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和质量。所以在广阔的制造业中挖掘性价比高的公司还是有希望的。
本文来自证券之星。
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个季度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基金季度报告,并将季度报告登载在指定报刊和网站上。基金合同生效不足2个月的,基金管理人可以不编制当期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或者年度报告。
季度报告:
基金合同生效不足2个月的,基金管理人可不编制当期季度报告。
1、基金概况。即基金的基本信息情况
2、主要财务指标和净值表现。本期利润、本期净收益、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和期末基金份额净值。
3、管理人报告。基金经理简介、遵规守信情况说明、基金经理工作报告等。
4、投资组合报告。
5、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情况。
近日基金年报陆续披露完毕。
一份年报动辄洋洋洒洒几十页,要想通篇看下来得花费不少时间,更别提手中持有多只产品的。
今天我就来画画重点,帮助大家抓大放小,捕捉基金年报中的有用信息。
01
如何查找年报?
在读懂一份年报前,我们首先要掌握几个前提。
对于一只基金产品而言,一年有6份定期报告,包括1份年报、1份中期报告以及4份季报。从名称就可以看出不同报告所要求的披露时间也不相同。
季报:每季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披露,也就是季度结束3周左右;
中期报告:上半年结束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披露,一般在8月中下旬;
年报:每年结束之日起三个月内披露,最迟也就是3月底。
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查询到产品的年报呢?
最直接的,可以通过基金公司官网的基金详情页或者信息披露专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基金平台也会同步。
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年报是具有一定滞后性的,因此可以重点关注相对于四季报增量的内容。
02
年报中的重要指标
一份年报中有哪些是重点信息呢?我整理了需要关注的五大重点。
一、基金净值表现,观察基金业绩。
年报中会对基金各个阶段的收益率进行展示,包括过去3个月、6个月、1年以及成立以来的,方便投资者更直观、全面地对基金表现进行判断。
同时对于业绩比较基准这个指标,它就像一个合格线,如果一只基金长期跑不赢业绩比较基准,那么这样的基金就要打个问号了。
图片来源:南方转型增长2021年年度报告
二、投资组合报告,包括隐形重仓股。
优秀的投资组合才能赚取收益,我们对基金组合资产品种的分析、对比和了解,也有利于预测基金的未来投资风险。
不同于季报只披露前十大重仓,年报会披露所有持仓明细,包括持仓股票占比11-20位的股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形重仓股”。
通过全部持仓,我们可以判断持仓的分散度以及隐形重仓股等信息;从股票投资组合的重大变动可以看出基金的换手情况,或者我们也可以直接通过网站查询到基金的换手率。
三、基金份额变动,申赎情况
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通俗来讲就是看基金是申购的多还是赎回的多,也能查询到截至去年末的基金总规模。
图片来源:南方转型增长2021年年度报告
以南方转型增长A类为例,据2021年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申购6亿份,赎回2.22亿份,可以看出在2021年申购份额大于赎回份额。
四、基金持有人结构,机构与个人占比
这部分内容只在年报和中期报告中披露。我们可以重点看机构占比和内部占比,因为这表明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和态度,也能帮助我们对持有人结构的稳定性有所了解。
图片来源:南方转型增长2021年年度报告
五、基金经理的运作报告,年报重头戏。
通常,基金经理会在“管理人报告”中对上一年度的操作进行回顾,并展望下一年度市场,相当于是基金经理给投资人的一封亲笔信。
信中对买了什么、为什么买、是赚了还是亏了、未来怎么规划等等这些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回复,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态度。
一方面可以体现了基金经理对投资人的尊重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投资人判断基金投资风格与自身投资需求契合度的重要依据。
03
运作报告简要摘录
这里我主要摘取了基金经理骆帅、林乐峰的主要观点。
骆帅:
他认为,从宏观角度看我国经济周期在2021年上半年见顶回落,有望于2023年 2季度开启新一轮上升趋势。
而权益市场一般是领先宏观经济的,因此2022 年的权益市场有望先抑后扬。
行业方面,在一年的维度上,决定市场走势的主要是流动性。除了延续高增长趋势的双碳、新能源领域,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的数字经济将成为 2022 年的一个亮点。
林乐峰:
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环境,林乐峰同样认为正经历一个逐渐探底的过程。PMI底部趋稳、社融规模增速也有所反弹,这两个领先指标预示着未来一两个季度可能会探明这轮经济的底部区域。
而对于 2021年涨幅较大的高景气赛道,2023年基本面会有分化,需要时间消化估值。我们会在估值调整到合理位置时选择其中业绩兑现度较高的优质公司进行的布局。
此外,消费类板块的基本面处于左侧位置,持股周期较长的话可以逐步建仓。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叁’ 分析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四个周期(刘树成,1996) ,最近一轮周期从1991年开始,历时10年,1993年以来,经济周期进入收缩阶段,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13.5%,下降到1999年的7.1%。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周期就要开始,但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增长似乎并没有出现进一步回升的迹象,经济增长率重新回到了8%以下。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进入收缩期,世界经济的领头羊美国经济接近衰退,日本经济低迷不振长达10年,中国经济是缘于自身周期波动的原因,即经济还没有彻底走出低谷,还是受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经济的上升势头遭到了来自外部的打压。这一问题不仅有现实的政策含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内涵。
许多研究者对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或同步性进行了研究。
国内研究者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着述颇丰,刘树成(1996)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刘金全、范剑青(2001)分析了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经济变量周期成分之间的关联性等等,所有这些研究都只针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本身,并未考察国际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个别学者(刘乃全,1997)也介绍了经济周期的国际传递,但并没有考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其他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本文将在介绍国外学者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相关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并介绍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经济周期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给出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同步性与发达国家之间同步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给出结论。
关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首先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根据Backus, Kehoe 和Kydland(1992)的结果(见表1),可以把美国经济周期与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分为以下四种情形,一是强相关(两国GDP的相关系数在0.7以上),包括加拿大和欧洲;第二是较强相关(GDP的相关系数在0.3到0.7之间),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奥地利;第三是弱相关(GDP与美国GDP的相关系数在0.1到0.3之间),包括澳大利亚、瑞典、法国;四是不相关或负相关(GDP相关系数在0.1以下或为负数),如芬兰为不相关,南非为负相关。
表1: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
相关系数
和美国指标的相关系数
国家 产出 消费
澳大利亚 0.25 0.13
奥地利 0.31 0.07
加拿大 0.77 0.65
芬兰 0.02 -0.01
法国 0.22 -0.18
德国 0.42 0.39
意大利 0.39 0.25
日本 0.39 0.30
南非 -0.15 -0.23
瑞典 0.27 0.25
英国 0.48 0.43
欧洲 0.70 0.46
资料来源: Backus, Kehoe 和Kydland(1992)
Kontolemis和Samiei(2000)的结果,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国家影响的一些新特点,表现为美英之间经济周期的联系加强,美德、美意之间的联系则有所减弱。
表2:60年代至90年代末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相关系数
和美国指标的相关系数
国家 产出 经济冲击
英国 0.58 0.19
加拿大 0.74 0.31
法国 0.31 0.13
德国 0.33 0.24
意大利 0.22 0.04
资料来源: Kontolemis和Samiei (2000)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与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等,我们主要分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这些国家经济周期的关系。我们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的季度历史数据,时间跨度为1987年1季度到2000年2季度,中国季度GDP的数据来自施发启、李强(1999)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先看美、日等国经济周期波动与中国产出波动的相关性。我们采用Hodrick-Prescott (HP) 滤波(设定参数λ=1600)的方法对不变价格水平的美国、日本、中国季度GDP 进行处理,得到HP滤波的趋势项,不变价格水平的季度GDP扣除掉这个趋势项后的余额可以看作为经济的周期项,图1所示是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波动情况。
计算中美和中日周期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45和- 0.254,中美经济周期的联系为弱相关关系,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中美经济周期既不如美国、加拿大那样的强相关,也不如美英那样的较强相关,甚至不如美国和澳大利亚、法国、瑞典之间的相关性。超出多数人们的想象,中日之间经济周期的走势是逆道而行的。
还可以利用第二种方法考察中美、中日之间经济周期波动机制的联系,考察经济周期合拍的程度,即分析不同经济之间转折点出现的相关性,和中美、中日经济同处在衰退期或复苏期的程度。把美国、日本、中国的季度GDP数对时间趋势项T进行回归,得到GDP对时间趋势项的残差,残差为正定义为1,表明经济处在上升期(upturn);残差为负定义为0,表明经济处在下降期(downturn) 。根据不同国家经济处在不同时期的频率可以得到下表:
表3中美、中日之间经济周期机制的联系 N00 N01 N10 N11 Cramer-C 系数
美国 6 19 21 8 0.44
日本 14 11 11 18 0.17
注:N i j, i,j=0,1 代表所有样本中中国处在状态i, 美国或日本处在状态j的个数。
美国、日本季度GDP数字都经过季节调整,中国季度GDP利用X-12的方法进行了季节调整。GDP数字在滤波前已取对数。
这里对上升期与下降期的定义是与Kontolemis和Samiei (2000)的定义不同的。
可以看出,虽然中美经济周期之间在周期转折点上相关性较强,但这种相关性是一种负向的相关性,即中国经济周期与美国经济周期并不具有同衰退、同复苏的合拍性,不能认为美国经济处在衰退期,必然会把中国经济拖入衰退期。
关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弱相关的涵义
对国际经济周期的相关性,经济学家试图给出解释。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国际汇率制度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是造成国际经济周期相关性加强的原因之一,Ahaghil等人发现在美国和OECD国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时期和浮动汇率时期,汇率机制对经济扰动的传导机制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供给因素的冲击对产生国际经济波动有重要影响,相对于国际供给因素的冲击而言,各国本国供给方面的冲击是造成产出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来自劳动力投入方面的冲击。在分析开放经济下的产出波动时,应对本国劳动力市场,包括自然失业率的变化给以更多的关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在实行汇率、贸易、资本帐户自由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国际经济周期的联系并非主要来自国际经济的冲击,而是源于本国的供给方面的冲击。对中国而言,经济开放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汇率机制本质上是固定汇率,国际贸易的自由度不高,资本帐户还在实行管制,中国经济周期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低是情理中的事,决定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关键力量来自中国经济自身,尤其是因投资者投资动力缺乏带来的失业率上升是中国经济周期不能继续维持回升势头的根本原因。投资者投资动力的缺乏,一是由于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保障不力,二是若干投资领域缺乏充分的公平的竞争。政府应尽早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专心致志地做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三是经济制度创新乏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强劲增长的源泉在于经济制度的不断创新,只有在企业制度、金融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中国经济长盛不衰。
结 论
既然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来自内部,美国经济的衰退期到来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周期的大势将被逆转,同样也不能把中国经济内部问题归结为国际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关联,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面对美国经济的低迷,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要否调整。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美联储2001年以来的11次降息,人民币利率还存在继续下调的空间。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很大,加之我国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余地已非常有限,宏观经济政策不应采取任何过激或强烈的反应,宜保持"等一等,看一看"的态度。利率要否继续下调并不仅仅决定于是否有下调的空间,还应看到利率对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号作用,如果央行继续降息,等于向公众发布这样的信号,即货币当局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并不看好,降息对投资、消费的刺激作用远远不足以抵消因公众预期变坏而产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