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观经济学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齐全的。
1. 名义GDP:指的是未调整价格的GDP,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通常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2. 实际GDP:是指经过价格指数调整后的GDP,剔除了物价上涨的影响,更能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真实生产增长情况。
3.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居民在国内外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新价值总和。
4. 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价值总和,无论生产活动发生在国内还是国外。
5. NDP:国内生产净值,等于GDP减去资本折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新价值。
6. NNP:国民生产净值,等于GNP减去资本折旧,反映了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真实财富。
7. NI:国民收入,通常用Y表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的收入总和。
8. PI:个人收入,指个人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所有收入总和。
9. DPI: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个人收入扣除个人纳税后的收入,反映了个人可用来消费和储蓄的可支配资金。
10. C:消费,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
11. I:投资,指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而进行的资本开支和库存的变动。
12. G:政府购买,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
13. T:税收,指政府从居民、企业等处征收的各种税收总和。
14. TR:政府转移支付,指政府为了保障居民基本生活、调整收入分配等目的进行的无条件的收入转移。
15. NX:净出口,等于出口(X)减去进口(M),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差额。
16. GDP=C+I+G+(X-M):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
17. N:就业量,指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的人数。
18. U:失业量,指在劳动力市场上愿意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数。
19. L:劳动力总量,等于就业量加上失业量,表示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
20. u:失业率,等于失业量除以劳动力总量,反映了失业现象的严重程度。
21. n:就业率,等于就业量除以劳动力总量,表示就业人口的占比。
22.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了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用于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通货膨胀情况。
23.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衡量了生产者出厂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反映了生产领域的通货膨胀情况。
24. GDP缩减指数,通常指GDP平减指数,用于衡量一国或地区在不同年份的GDP变动中,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名义GDP增长的真实经济增长部分。
25. c:消费倾向,反映收入增加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比例。
26. i:投资倾向,反映收入增加时投资支出增加的比例。
27. s:储蓄倾向,反映收入增加时储蓄支出增加的比例。
28. t:税收倾向,反映收入减少时税收支出减少的比例。
29. g:政府购买倾向,反映政府支出增加的比例。
30. x:出口倾向,反映收入增加时出口增加的比例。
31. m:进口倾向,反映收入增加时进口增加的比例。
32. y: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在扣除税收后的实际收入。
33. APC:平均消费倾向,表示在收入增加时,消费支出占收入增加的比例。
34. MPC: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收入增加时,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35. APS:平均储蓄倾向,表示在收入增加时,储蓄支出占收入增加的比例。
36. MPS: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收入增加时,额外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37. Ki:投资乘数,表示收入增加时,由于投资引起的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增加倍数。
38. Kg:政府购买乘数,表示收入增加时,由于政府购买引起的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增加倍数。
39. Kt:税收乘数,表示收入减少时,由于税收引起的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减少倍数。
40. KB: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购买乘数加上税收乘数,表示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比例变化时,对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影响。
41. Ktr: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表示政府转移支付增加时,对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增加倍数。
42. Kx:出口乘数,表示收入增加时,由于出口引起的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增加倍数。
43. Km:进口乘数,表示收入增加时,由于进口引起的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减少倍数。
44. K:资本存量,表示某一时期内经济中资本的总和。
45. ΔK=i:表示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投资。
46. R0:现值或本金,指投资的初始成本或贷款的原始金额。
47. Rn:第n年的未来收入或终值本利和,表示未来收入或投资的未来价值。
48. r:年利率,表示贷款或投资的年度利息率。
49. Pk: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指生产资本品的厂商所要求的最低价格。
50. MEC: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的贴现率。
51. R1,R2,R3,...,Rn:某项投资从第1期到第n期各期的收益。
52.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利率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程度。
53. e:自发性投资,指不受当前收入或利率影响的投资。
54. α: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收入增加时,额外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55. β: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收入增加时,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
56. I:投资,指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而进行的资本开支和库存的变动。
57. S:储蓄,指个人或企业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58. L: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意愿和能力。
59. L1: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表示持有货币用于日常交易和预防未来不确定性的需求。
60. L2:货币的投机需求,表示持有货币用于未来某一时刻的购买力保值的需求。
61. L1(y):交易货币需求量,表示收入水平对交易需求的影响。
62. L2(y):投机货币需求量,表示收入水平对投机需求的影响。
63. M:货币供给(名义),指在某一时间点上货币的总量。
64. m:货币供给(实际),指在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的货币供给量。
65. k:交易货币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收入变动对交易货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66. h:投机货币需求量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利率变动对投机货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67. A:技术水平,表示生产过程中技术进步的程度。
68. W:实际工资额,指工人实际获得的工作报酬。
69. P:实际工时,表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的实际工作时间。
2. 宏观经济学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齐全的。
A --(1)总的(Aggregate),如总需求AD、总供给AS,(2)生产中的技术水平
B --不确定,有预算(Budget)或债券(Bond)等
C --消费(Consumption)
D --需求 如需求冲击(Demand shock)
E --均衡(Equilibrium)
e --汇率(exchange rate)
F --不确定,有外国直接投资(FDI)、净要素支付(NFP)等
G --政府购买支出(Goverment purchases)
H
I --投资(Investment).也用于国民收入(NI) 或消费价格指数(CPI)等
J
K --资本(captial)
k --1、乘数 2、人均资本
L --货币需求(Liquidity) ,也用于劳动(Labor)
M --1、货币及货币供给(Money) 2、进口(import)
N --就业量.也用于国民生产总值(GNP)
O
P --价格总水平(Price level) 也用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Q --数量(Quantity)
q --参见托宾q理论
R
r --利率(intrest rate)
S --储蓄(Saving)
s --储蓄率
T --税收(taxation
t --税率
U --失业量
u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V
v-- 加速数
W-- 1、财富(Wealth) 2、工资(Wage)
w --工资率
X --出口(export)
Y --国民收入、国民产出或GDP等
Z
3. 宏观经济学专业名词,英文缩写
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一系列的专业名词及其英文缩写,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的简单概述:
GDP: 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GNP: 国民生产总值,包括本国居民和在国外的本国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NDP: 国内生产净值,等于GDP减去折旧部分,反映一国生产中除去资本消耗后的剩余价值。
NNP: 国民生产净值,相当于GNP扣除折旧后的净产值。
NI: 国民收入,通常表示为Y,是所有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
PI, DPI: 分别是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反映个人在税收前后的收入情况。
其他经济变量如消费(C)、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就业成本指数(ECI)等,各自代表特定的经济活动或指标。
GDP的计算公式为:GDP=C+I+G+(X-M),支出法描述了经济总产出的构成。
劳动力市场的指标包括就业量(N)、失业量(U)、失业率(u)和就业率(n)。
价格指数如CPI、PPI,反映消费和生产成本变动情况;储蓄(s)、税收(t)、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等则影响经济平衡。
经济政策的乘数效应,如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等,对经济波动有重要影响。
货币市场中的LM和IS曲线分别表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关系,而货币供给(M)、需求(L)及其相关参数如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和投机需求等则构成货币理论的基础。
这些概念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理解和解释经济体系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