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打造天府森林粮库 ——四川这样做
林下经济,作为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的生态友好型经济模式,其主要特征包括复合经营、绿色、循环、可持续等。四川作为全国森林资源大省,正积极挖掘林地潜力,发挥森林优势,主动在维护粮食安全中站好台、补好位,与耕地一道共同担负起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国家使命。
林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林下种植涉及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茶模式、林果模式、林菜模式、林苗模式、林草模式、林花模式等;林下养殖涉及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蜂模式、林渔模式、林特模式等;林下采集加工包括山野菜、野果、野生菌类等的采集和初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则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景观功能和森林内多种资源,开展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经营活动。
四川地域广阔,地形多样,气候类型丰富,降水量大,水资源充沛,植被类型多样,物种丰富,森林资源总量大,但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四川可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林菜、林药等林下种植,适度发展林畜、林禽等林下养殖;山区、丘陵则可适度发展林菌、林药、林茶、林草等林下种植,规范发展林畜、林特、林蜂等林下养殖,适度发展山野菜、食用野生菌、竹笋等林下采集加工,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森林人家、林家乐等森林景观利用。
四川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林业资源丰富,为差异化发展森林粮食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省林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2.38%,人均占有林地4亩,林地资源总量大。同时,四川已有林下产业发展基础,包括油茶、核桃、竹笋等乡土品种,以及200余种林下种植、养殖、采集种类,已发展成为部分县域特色产业。省委省政府发布多项支持文件,旨在打造全国森林粮库建设示范省。
为了促进林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四川积极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支持等。这些政策旨在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以内江市为例,通过与市农科院合作,强化科技支撑,成功打造了一批林下种养殖示范基地,涉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多个领域,全面提高了林地产出效益和优质绿色森林食品供给能力。
建设“天府森林粮库”是四川省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挖掘林地潜力、发挥森林优势,四川正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旨在与耕地共同担负起维护粮食安全的重任。未来,四川省将持续优化林下经济政策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② 林下经济具体操作
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需要系统性策略的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林草、林药、林牧、林禽等多种形式,关键在于科学地选择实施路径。
首先,促进部门间的协作与规划引领至关重要。单独依赖林业部门的力量,林下经济的推进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全面的规划,发展之路就如同盲人摸象,无法找准方向。因此,应将林下经济融入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领域,形成整体联动。
其次,创新经营模式,提升经济效益是另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如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种植林果、林草、花卉等,如林花模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我们已经与台湾花卉产业有所合作,推广耐阴观赏花卉,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林下养殖也是大有可为,通过立体养殖方式,如林禽、林畜和林蜂等,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此外,森林旅游潜力巨大,利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林下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度假疗养等产业,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最后,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是实现林下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这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支持,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集群效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