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宿迁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优势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宿迁市河西片、新城片南部,规划范围东起发展大道、古黄河、西至十一支渠,南到南环路以南1公里,北至规划中的青海湖路,总面积19.08平方公里。开发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黄河高漫滩,地面高程25.7-26.3米,西面为淮北平原地貌单元区,地面高程19.5-20.3米,两种地貌交汇于古城砖瓦场北侧,形成陡坎、斜坡。区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南北向古黄河十一支渠、顺堤河,东西向民便河,水域总面积85.18公顷。区内现状用地主要为农田,建设用地仅占20%,农田占76%,水域占4%。现状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和开发商品住宅用地占建设用地62%,而工业用地仅占建设用地3%。
江苏省宿迁市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15万。宿迁位于新兴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区域,东临中国八大港口之一连云港,西接全国交通枢纽徐州市,是历史悠久但又年轻的新兴中心城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8年11月,是江苏省第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也是与国内着名学府——东南大学合作共建的高科技工业园,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宿迁水陆交通便捷发达,区位优势逐步显现。作为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之通衢、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发达。开安区位于宿迁新城区南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紧临宁宿徐高速公路和城区主干道徐淮路,距市政府仅1.5公里,位于宁宿徐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出口处,宿泗公路和在建的徐宿淮盐一级公路贯穿全区,驱车30分钟可至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京杭大运河绕区而过,构成了开发区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园区发展日新月异。规划控制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区内已形成“十四纵十一横”的道路网络,沿线的供电、供水、电信、广电、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已敷设到位,基本实现“八通一平”。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已见成效,生态型、园林式的开发区初具雏形。积极策应产业梯度结构转移,充分发挥新沂河作为省定排污河道功能,已启动了宿迁经济开发区北区的规划建设,构筑以化工、纺织、医药、印染为主的特色园区。北区规划面积约为31.5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9.9平方公里。
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运行机制日益完善。宿迁经济开发区在干部人事管理、规划建设环保管理、土地管理、财税和工商管理等方面实行封闭运行。实行“政企合一,特区模式,封闭运行,实体运作,自立自强”的运作模式,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开发集团总公司三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除有专门规定以外,享有自主的审批权、用人权和管理权。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工作的生命线,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围绕招商引资,努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运行机制。坚持“一区多园,三级联动”的总体思路,结合地方实际建设特色工业小区,盘活资源,完善功能,形成规模,互动并进,共同发展。统一招商平台,统一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园区地域范围,提高了园区承载力。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8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市第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江苏宿迁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先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80平方公里,社会人口15万,经过1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宿迁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荣获“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称号。
② 宿迁市主城区包括哪些
宿迁市主城区包括宿豫区、宿城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区等区域。
宿迁市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主城区是指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其中,宿豫区和宿城区是宿迁市的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区域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资源,是宿迁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此外,宿迁市主城区还涵盖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滨新区等区域,这些区域在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宿迁市新的增长点。
宿豫区位于宿迁市的东部,是宿迁市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该区域拥有众多的工业企业,涉及机械、电子、纺织等多个领域。同时,宿豫区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成为宿迁市的一颗璀璨明珠。
宿城区位于宿迁市的中心地带,是宿迁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该区域拥有众多的商业中心和大型购物中心,是宿迁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此外,宿城区还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滨新区是宿迁市的新兴发展区域,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为宿迁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宿迁市主城区包括宿豫区、宿城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湖滨新区等区域,这些区域共同构成了宿迁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宿迁市发展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