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规模经济,有几种类型
规模经济的定义及类型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或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随之增长的现象。这种增长通常表现为成本的降低、收益的增加。规模经济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实现成本节约和提高生产效率。
规模经济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外部规模经济:这是指整个产业或行业的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当某一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增多,行业整体规模扩大时,可能会因为技术共享、市场扩大等因素,使得整个产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
2.内部规模经济:主要关注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带来的效益。随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如果能够合理调配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流程等,就能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
3.资本积聚型规模经济:企业通过自身的资本积累或外部融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类型强调资本的积累和投资的重要性。
4.生产要素组合型规模经济:这种类型关注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当这些要素以更有效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时,可以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对企业决策、产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具有指导意义。不同类型的规模经济反映了不同的经济活动和条件下的规模效应,对理解和分析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
❷ 规模经济 哪些行业
规模经济适用于哪些行业?
一、制造业
在制造业中,规模经济效应尤为显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例如,汽车制造业、钢铁制造业等重工业领域,大规模生产能够实现更高的产能和更低的单位产品成本。
二、物流业
物流业是规模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物流网络更加完善,运输和仓储效率得以提高。大规模的物流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实现货物的高效转运,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三. 零售行业
零售行业中的大型连锁超市和电商平台也是规模经济的典型代表。通过规模化经营,这些企业可以提高采购能力,获得更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同时,广泛的分销网络和营销渠道也能提高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四、金融业
金融业中的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也受益于规模经济。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分散风险的能力也更强。此外,大规模金融机构通常拥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能够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运营。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的经济现象。在制造业、物流业、零售行业以及金融业等多个行业中,规模经济效应十分显着。这些行业的企业通过扩大规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❸ 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什么
狭义的企业规模经济是指处于某一特定区位的经济主体,如生产型企业或经营型企业,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收益呈现递增的趋势。广义的企业规模经济包括单个企业在某一特定区位通过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以及由众多企业在局部空间呈一定规模的聚集而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 关于企业层次的规模经济,目前广为流行的理论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规模经济概念,另一种是交易费用理论所讲的企业规模边界概念。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欠缺之处:前者太过狭窄了,因为它仅局限于技术经济意义上认识规模经济;后者却又太笼统了,因为以交易费用这样一个外延如此宽广的概念去界定所谓的企业规模边界,无论如何都是太过宽泛了。理论经济学对企业规模经济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规模经济的概念,提出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
❹ 你认为什么样的企业更能实现规模经济
一个企业规模经济不经济,主要看这个企业每增加一项产能要素,产出是否有更高倍率的增加,或者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出,增加的成本消耗是否低于这一单位产出所带来的利益。
例如:一个生产蛋糕的作坊,原始阶段该作坊雇佣一个工人的成本是10元。而作坊雇佣一个工人时可以生产10个面包,每个面包2元,收益是20元。我们通过以下四个阶段来找到规模经济。(现实中人力成本比较固定,但因人力增加而产生的效率增加则逐渐递减)
阶段一:当增加1个工人时,成本变为20元,作坊共可以产18个面包,收益36元,阶段一与原始阶段的收益差额是16元;
阶段二:当增加2个工人时,成本变为30元,作坊共可以产25个面包,收益50元,阶段二与阶段一的收益差额是14元;
阶段三:当增加3个工人时,成本变为40元,作坊共可以产30个面包,收益60元,阶段三与阶段二的收益差额是10元;
阶段四:当增加4个工人时,成本变为50元,作坊共可以产34个面包,收益68元,阶段四与阶段三的收益差额是8元。
从这家蛋糕小作坊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作坊成长的边际成本是10元(每增加一名工人成本增加10元)。在一、二、三、四阶段作坊的边际收益(每增加一个工人的收益增加)分别为16元、14元、10元、8元。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二、三阶段作坊的边际收益都是大于边际成本,所以在这三个阶段企业越是扩张,所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多,而在第三阶段达到利益最大,则第三阶段就是最佳规模经济状态。而当到第四阶段时,边际收益(8元)小于边际成本(10元),此时增加一个工人不但不会为企业带来利润,反而会产生亏损(8-10=-2,亏损2元)。第四阶段就进入规模不经济阶段。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规模经济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
那么,规模经济的正确姿态应是什么样?
企业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规模庞大,就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规模经济真正的作用在于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能够聚拢关于产出过程的各要素,然后进行充分分工,分工越明确,效率就越高。
例如:有一家小型制针企业,企业的工厂里有10个技术娴熟的工人。制针过程大约有10多道工序,开始时,每个工人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全程参与,每个人独立完成一根针的制作过程,当时一天最高的产量是5000枚针,就这样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后来,企业将整个工序进行分工:一个人抽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头,第五个人磨光……最后一个人将针装进纸盒。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同样是这10个人,每天产出量达到了40000枚针,整整翻了8倍。
然而,之所以公司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失去规模经济的优势,原因就在于,过度臃肿的企业和繁复的组织内部会增加过多的沟通成本,同时企业聚焦力和战略调整的灵活度也会相应丧失。
答案是可以提早计划将公司设置成接口型企业。这样可以将公司的内部规模控制在保持规模经济的状态,当公司需要增加某种业务时直接通过接口进行外包。同时这种结构只提供了一条沟通的线路,相对于企业再创业务部门而产生的沟通成本小得多。这点就有些像电脑硬件升级一样,显卡不够,就直接在相应接口接一张显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