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会有经济危机
1. 经济危机的原理: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受人口、资源和科技水平等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因此,在这段时间内,由这些因素决定的经济总量也是有限的。
2. 经济总量达到顶峰的影响: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生产多了就多吃点,但在工业社会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经济总量达到顶峰却不是好事。
3. 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问题: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产品大致可分为资本品和消费品两类。资本品如土地、厂房、机器等,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而消费品如衣食住行则是人人都需要的。
4. 经济危机的产生:在经济总量达到顶峰时,投资者会发现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因此可能会停止投资或关闭工厂,转而成为投机者,吹涨经济泡沫。没有实体经济支持的经济泡沫最终会破灭,导致经济危机。
5. 经济危机的周期:自1847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生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以来,直到二战以前,平均每隔10年左右发生一次经济危机。
6. 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局限:马克思主张抛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转为计划经济,但计划经济造成的后果比经济危机还要可怕。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延缓了经济危机的发生,但也会导致滞胀。新自由主义解决了凯恩斯主义的问题,但仍未解决经济危机问题。
7. 科技革命的影响: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扩大经济总量,为经济发展带来黄金时期,改变原来的经济周期。
8. 中国的特殊经济结构: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典型的市场经济,中国政府在市场总需求下降的阶段实行的是紧缩财政政策。中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多不均衡,如城乡差异、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差异、地区间差异等,中国经济远未到达经济发展的顶峰状态。
9. 美国次贷危机: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美国将制造业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家,如中国。美国公司赚了大笔钱后,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但无论是中国的制造业还是美国国内的新兴产业都不能无限容纳投资资金。美国人通过金融工具和金融放大杠杆,降低信用担保,把钱借给消费者,拉动需求,从而解决了投资资金的出路问题。
Ⅱ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原因可能是:
1、经济政策错误;
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3、自然灾害;
4、全球化的后果;
5、金融政策错误。
经济危机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
在生产方式危机才变成了现实。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发展,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品生产,每个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
(2)经济危机由什么带来扩展阅读:
当前经济危机预示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变革:
资本主义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一种是经济周期性衰退,尽管经济活动的低迷给失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它也是一种自我纠正。
“自我纠正”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会使经济衰退结束,并让位给经济扩张,而无需任何制度性变化。
凯恩斯类型的国家反衰退政策措施可以加速衰退的结束,但即使没有它经济衰退也会结束。另一种类型的经济危机即结构性危机。
有人认为,始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一场偶然发生的不同寻常的经济周期性深度衰退。由于大多数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再次开始扩张(尽管进展缓慢)。
许多分析家据此声称这场危机已经结束。有人警告说一些国家可能会发生“双底”衰退,但这曲解了当前经济危机的性质。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正在陷入结构性危机的泥沼之中。
结构性危机在两个方面不同于经济周期性衰退。首先,结构性危机不只是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之类的经济活动指标在量上的下降。
而是较长时期里经济的相对停滞和不稳定,就像全球资本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所发生过的危机那样。结构性危机通常开始于经济衰退,但它涵盖的周期更长。
包含一个或多个经济活动的上升阶段。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1933年到1937年都在增长。
但它仍然是一个以持续的高失业率、不景气的私人投资以及经济不稳定为标志的结构性危机。经济活动本身的好转,并不一定标志着结构性危机的结束。
结构性危机区别于经济周期性衰退的第二个明显特征是,前者不能由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转,或者通过国家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而只有通过重大制度重构才会结束。
结构性危机标志着特定的资本主义制度形式为资本持续带来高利润和为相对稳定的资本积累提供架构的能力的终结。
解决资本主义内部的结构性危机需要改变特定的劳资关系形式、资本竞争的性质,以及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国家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它大大影响了前三种关系。这种结构性危机的观点是建立在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SSA理论基础之上的。
Ⅲ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原因可能是:
1、经济政策错误;
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3、自然灾害;
4、全球化的后果;
5、金融政策错误。
经济危机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
在生产方式危机才变成了现实。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发展,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品生产,每个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
(3)经济危机由什么带来扩展阅读:
当前经济危机预示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变革:
资本主义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一种是经济周期性衰退,尽管经济活动的低迷给失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它也是一种自我纠正。
“自我纠正”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会使经济衰退结束,并让位给经济扩张,而无需任何制度性变化。
凯恩斯类型的国家反衰退政策措施可以加速衰退的结束,但即使没有它经济衰退也会结束。另一种类型的经济危机即结构性危机。
有人认为,始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一场偶然发生的不同寻常的经济周期性深度衰退。由于大多数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再次开始扩张(尽管进展缓慢)。
许多分析家据此声称这场危机已经结束。有人警告说一些国家可能会发生“双底”衰退,但这曲解了当前经济危机的性质。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正在陷入结构性危机的泥沼之中。
结构性危机在两个方面不同于经济周期性衰退。首先,结构性危机不只是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之类的经济活动指标在量上的下降。
而是较长时期里经济的相对停滞和不稳定,就像全球资本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所发生过的危机那样。结构性危机通常开始于经济衰退,但它涵盖的周期更长。
包含一个或多个经济活动的上升阶段。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1933年到1937年都在增长。
但它仍然是一个以持续的高失业率、不景气的私人投资以及经济不稳定为标志的结构性危机。经济活动本身的好转,并不一定标志着结构性危机的结束。
结构性危机区别于经济周期性衰退的第二个明显特征是,前者不能由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转,或者通过国家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而只有通过重大制度重构才会结束。
结构性危机标志着特定的资本主义制度形式为资本持续带来高利润和为相对稳定的资本积累提供架构的能力的终结。
解决资本主义内部的结构性危机需要改变特定的劳资关系形式、资本竞争的性质,以及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国家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它大大影响了前三种关系。这种结构性危机的观点是建立在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SSA理论基础之上的。
Ⅳ 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一、爆发经济危机有以下原因
1、是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即所谓结构性危机。其中产业结构失衡是集中表现,产业结构直接引发就业结构产品结构方面的矛盾,从而出现经济混乱,暴发危机。对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如果处理的不好,也有可能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2、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发的.尤其是重要生产资料长期积压严重过剩,一旦波及其他领域,有可能触发危机。
3、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失误引起的。政府用以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如使用不当,也会诱发经济危机。
4、是当世界经济不景气或者某一个国家某一个领域发生严重问题,可能引发地区性的经济危机乃至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应对措施
1.央行降息,救助资金困难的企业。
2.加大国家投资,大规模建设有利民生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一方面能增加就业,另一方面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能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增加国民收入,稳定物价水平,刺激消费,搞活经济。
4.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鼓励广大农村农民购买家电,汽车等商品,既能扩大国内消费,又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5.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4)经济危机由什么带来扩展阅读: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6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个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Ⅳ 经济危机的根源实质本质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要摆脱经济危机,使经济复苏,需要适度增加有效需求;同时必须开发、创造新的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战胜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根源:
1、过度追求发展速度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投资过热和利益驱动;同时伴随投资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2、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导致的消费需求增长过热过猛,同时伴随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3、投资过热、利益驱动与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泡沫经济。经济泡沫涨大到极限时必然会破裂,必将造成资金供给短缺,正常的资金供应链条断裂,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先从金融领域爆发信贷危机和信用危机,之后就会引发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危机,企业大规模破产倒闭,劳动力大量失业,导致购买力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经济危机的作用:
市场经济具有周期性不仅是正常的现象和规律,而且是推动技术进步、推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换代革命的内在的强大的动力,没有经济危机的压力和动力我们今天可能仍然停留在油灯照明、马车运输、用长矛大刀对抗洋枪洋炮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
小农经济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虽然不会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但是却会发生供给短缺、饥饿贫困的生存危机。
(5)经济危机由什么带来扩展阅读:
经济危机所暴露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真正超过实际需要。要使现有的人口都能够富裕地生活,充分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生活资料并不是生产得太多了,而是生产得太少了。
但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又的确是生产得太多了。就生产资料来说,要使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都能够充分就业,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生产部门还要进行大量的设备投资。生产资料同样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要使生产资料按一定的利润率起作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又的确是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由此可见,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相对的过剩。
在市场经济社会以前的各个社会形态里,由于战争、瘟疫、天灾等各种原因,以及上层社会的荒淫腐朽,也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使生产和社会生活陷于严重的苦难和危机之中。但这种危机的特征是生产严重不足,而经济危机则是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的后果可能是:
1.社会动乱;
2.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3.政变。
经济危机爆发,加剧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现在:
1.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2.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4.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表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经济危机是矛盾激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促进经济在起伏波动中继续向前发展。在当代,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转嫁危机与反转嫁危机的矛盾;
加剧了国家相互之间的争夺商品市场和输出危机的矛盾。总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的各种矛盾,它是世界动乱的重要经济根源之一。
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为世界带来莫大的灾难。危机使社会财富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在30年代的大危机中,被毁坏的炼铁炉,美国达92座,英国为72座,德国为28座,法国为10座。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消灭。这种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并未绝迹。
例如美国在1973~1975年的危机中,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两天内,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就把 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奶倒入水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