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如何应对经济危机方略

如何应对经济危机方略

发布时间:2024-09-16 17:19:19

❶ 在应对经济危机中体现了怎样的中国外交智慧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于2009年4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第八届外交官之春”,活动主题为“信心、创新、合作、共赢”。随之举行的有“第四届杰出华商大会财富领袖论坛中国魅力中小城市奖颁奖仪式”。
应邀出席该活动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原国务委员唐家璇、原政协副主席胡启立、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委员李肇星、外交部副部长李金章、中共中央委员康日新等领导和中纪委委员魏家福等嘉宾;我会名誉会长田曾佩、蔡方柏,顾问和特邀顾问、理事和特邀理事、会员代表;地方省市外办、我会合作单位和赞助单位的负责人;杰出华商协会邀请的会员和企业家;100多位驻华使节和高级外交官;共计1000多人出席。

吉佩定会长首先致开幕词。他指出,“外交官之春”已连续举办八届,作为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的年度品牌活动,已成为国内外企业界和外交界人士相互交流、相互对接,推动中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通过本次“外交官之春”活动及随后的论坛研讨,与会者能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共同探讨应对方略,化严峻挑战为发展机遇,为促进中国和全球经济在未来实现新的增长献计献策。吉会长向大会介绍了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这些年来所做的工作,强调联谊会今年将围绕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重点开展工作,继续利用会员的外交资源优势,为国家服务,为经济服务,为公司企业服务,努力为中国发展改革和世界经济增长做点贡献。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做演讲 外交部副部长李金章做演讲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做演讲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做演讲

香港河东舜铭国际文化基金创会副主席陈复生女士讲话
外交使团代表、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讲话

外交部副部长李金章、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和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先后发表演讲,给大会以启迪,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李金章副外长代表杨洁篪外长,在演讲中全面阐述了当前国际形势的动向和趋势、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追求的目标。他指出,本次“外交官之春”把“信心、创新、合作、共赢”作为主题,在国际社会全力抵御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对于增强各方信心、深化互利合作、战胜当前危机具有特殊的意义。述及国际形势时,他表示在此次危机对世界各地稳定和民生,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都已产生严重冲击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动向和趋势:(一)新兴力量影响不断上升,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约20个新兴大国GDP总额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不到9%上升至2008年的18%。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世界多极化和力量均衡化;(二)大国加速调整对外政策,合作与竟争同步上升;(三)热点问题复杂多变,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朝核问题一波三折、伊朗核问题僵持不下、中东和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日益升温。同时,恐怖主义、能源安全、环境问题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有增无减,气候变化备受关注;(四)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国际秩序面临深刻调整。在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下,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合作、互利共赢,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我们致力于同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克时艰;努力加强与美、俄、欧、日等各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同周边国家的战略合作;大力巩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友谊与合作;积极推动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李副部长强调,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2008年中国出境人次达到4600万;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0家在华投资;中国“走出去”企业已遍布16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惠及全球。中国已成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已成为国际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相互认知不断深化,利益交融空前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今后,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不渝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最后,李金章副部长感谢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多年来所做的工作,高度赞赏各位高级外交官卸任后继续发挥专长,承担起民间大使的光荣角色,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再接再厉,为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交流水平,继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魏家福在演讲中介绍了中远集团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未雨绸缪,在2007年下半年就针对美国次贷危机成立专题研究小组,结合中远集团的实际,及时作出防控风险的决策,为应对危机赢得了主动;二是树立信心,具备应对市场波动和竞争的经营能力,确立在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修造船领域的领先地位,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三是坚持创新,利用市场急剧变化带来的各种最新信息,重新梳理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研判对市场走势和企业定位的认识,强化应对风险的能力;四是加强合作,主办“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倡导合作竞争、抱团取暖、互利共赢。他强调要重视发挥外交资源在应对和战胜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倡议外交官和企业家一起为促进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做出独特的贡献。
柳传志在题为《企业如何应对危机》的演讲中,把人的身体比作企业的机体。认为身体比较弱的人,冬春一换季就要生病,换季就是这个人的危机;有的人流感一来就生病,流感就是这个人的危机;而有的人在大的瘟疫来了之后还能扛得过去,因为他的身体很强壮。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一样,企业要有一个健康的机体,首先要对自己所处行业的特点有清楚的了解,并且形成核心竞争力。外国品牌电脑大举进入国内,中国电脑企业溃不成军,我们赶紧检查自身的毛病,坚决发展自有品牌电脑。电脑就像新鲜水果,不能摆放。由于技术发展特别快,CPU、DRAM等元器件库存时间过长的话,新品一上市,库存元器件大幅降价,损失将极为惨重。认识到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是电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用“小步快跑”的办法缩短元器件库存周期,做到连续降价,使联想一举成为中国电脑市场份额第一。此外,企业还要懂得怎样制定战略、怎样建立企业文化、怎样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等等。总结一句话:健康的身体是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
杨凯生在演讲中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经受考验、表现合格的四大原因:一是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2008年度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指标均为全球第一;二是保持了良好的风险管控水平。2009年3月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02%,比年初下降0.43个百分比。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拨备覆盖率超过130%,盈利基础扎实;三是保持了良好的可成长性。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加快了业务创新、经营转型和综合化、国际化发展步伐。就工商银行而言,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限,许多业务还实现了新的发展。目前资产总额已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约为14600亿美元,成为全球客户存款最大的银行;四是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及时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加快投放进度,优化投向结构,有力支持了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他强调指出,中国银行业比较顺利地经受了这场考验,关键是总结了上世纪末亚洲金融风波的经验教训,对主要银行实施财务重组和股改上市,对银行法人治理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推动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加强风险防范和监控。他最后表示,历史发展到今天,全球的金融市场是互相联通的。中国工商银行愿与各国金融业、银行界的同仁继续加强合作,扩大业务往来,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共克时艰。
外交使团代表、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在讲话中,高度赞赏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为增进驻华使节和中国企业界之间的了解所作出的努力。认为“第八届外交官之春”把“信心、创新、合作、共赢”确定为活动主题是非常合适的。高度赞赏中国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做出的正确决策和有效措施。相信中国有资源、有条件,最为重要的是有政治意愿来克服危机,将会成为率先复苏的国家之一。
香港河东舜铭国际文化基金创会副主席陈复生女士在讲话中高度评价“外交官之春”活动,表示将同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一起,继续为促进中外交流和服务经济建设多做贡献。安阳市市长张笑东也讲了话,介绍安阳发展近况,欢迎中外人士到安阳投资、观光。讲话结束后,韩启德副委员长和主席台嘉宾向获得“2009城市魅力奖”的城市市长颁奖。
本届“外交官之春”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搜狐网、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安阳电子网站、九三学社等媒体和单位对此次活动做了报道,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❷ 作为一名团员如何积极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具体事件成就青春

学生团员要在群众学生中起到模范作用,时刻牢记党、国家和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好知识,而且要比别的同学更加刻苦努力,要能有所钻研,有所突破,这样才能在广大同学当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那么,怎样才能体现一名合格的学生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呢?具体讲来,我想应该包括一下几点:
第一,要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会不时地发生变化,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学生团员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作为学生团员,最基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志向。学生团员应该为人正直,在市场经济时代,面对各种诱惑,要坚决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和错误行为的影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上起带头作用。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明理“。浅显的比喻却很好地揭示了学习的重要性。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迈进,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不学习,人就会落后,就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就要求学生团员要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要善于合理利用学习时间,与其它同学经常交流学习经验,不保留,乐于帮助后进的同学,促进学习成绩的共同提高。

第三,学生团员要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前进。现在有的学生团员只是独善其身,认为只要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别人怎样不用去管,或根本不想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符合团员要求的。作为一个学生团员,要在自己不断进取的同时,坚持与同学共勉,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就是为同学们服务。这就要从点滴做起,从不显眼的小事做起。例如,发现同学学习、生活上有困难时,应热情给予帮助;同学思想上有疙瘩,应主动给予开导;遇到个人与同学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先人后己;诸如此类看似微不足道,但团员的作用往往是自己通过这些行动在同学们之中发挥出来的。

第四、学生团员应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做遵规守纪的模范。我们学校有着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这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为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环境的需要。

每个学生都要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尤其是学生团员。每个学生团员在自身尊规守纪的同时,还要带领和引导普通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要敢于批评,敢于制止。

共青团组织是党的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共青团员,一定要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有理想,有抱负,遵纪守法,刻苦学习。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中: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广大团员青年具有朝气蓬勃的性格特点,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力军,是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兴旺发达的基石。大红山铜矿作为云铜原料基地,发展到今天,一个年轻的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迅速发展,靠的就是广大员工的“激情、责任、创新、务实”。为实现“绿色循环持续 国内一流矿业”这个宏伟愿景,我们青年就必须把 “激情、责任、创新、务实”融入我们工作中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小而化之,“企业兴亡,职工有责”,这就是“责任意识”。今年,受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和国内外实体经济增速减缓的影响,铜价将在低价位震荡运行,企业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处在不定因素多,运动变化的复杂环境中。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要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弘扬“四种精神”,迅速行动,主动出击,通过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应对经济“严冬”的新挑战。要树立把企业的发展、兴旺和繁荣作为自己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技术知识,立足岗位、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辛勤工作,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红山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都是红山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职业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是我们实现自我理想的舞台,忠于职守、认真履行本职工作是我们需要拥有的一种崇高精神。“责任”的核心是一个“责”字,体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的职业道德,其中包含了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具备责任心是一种最起码的为人之道,也是任何人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对于责任的主体——员工来说,若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出责任心,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从不坐着等指示,主动找活干;明确工作要求,全身心投入工作;精力充沛,斗志高昂;相互支持;积极创新,注重效率;挑战工作目标;始终保持优秀业绩等等。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基石。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没有拘泥于前人的想法,而是不断实践,不断思考,终于因为创新,将名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同样,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作为青年职工,更要发挥自身思维活跃的特点,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在“创造”和“发展”上大做文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善于发现闪光点,善于捕捉闪光点,善于总结闪光点。改变一些旧的习俗和传统做法,创造和发展一套适应企业发展和生产、生活需要的好做法、好经验或好技术,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和工作环境的目的,推动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和为贵”,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和谐相处,和谐生存。要想达到和谐,就必须从责任和创新做起,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将某公司创建成为和谐的企业,是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需要。创建和谐企业,就是要拓宽思路,探索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各个具体领域延伸;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职工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开展适合职工群众特点、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而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的发展,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氛围“和谐意识”,就是要求青年职工,要牢固树立和谐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生产生活关系和生态关系,平等待人,和谐相处,与同事、与朋友、与亲友等和谐相处。

❸ 1929年经济危机

编辑词条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时间:1929年 —— 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繁荣,法国靠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取得经济增长,英国经济则在国际竞争中衰落,经济停滞,脆弱而缺乏竞争力的日本在接二连三的危机中震荡,相反,德国虽然要对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国内社会动荡,却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这种极不平衡的繁荣终于以一场大萧条告终。
从技术上看,一战以后的繁荣似乎有着很坚实的基础。汽车、化学、电气是这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美国的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150多万辆增加三倍,达到平均每六人一辆汽车的水平,其产值占到全国总产值的8%。发电量增长一倍以上,各种电机及电器日益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已成为日常用品。家电产值从1921年的1060万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亿美元。化学工业变得非常庞大。炼油业发展迅速,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0.86亿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亿桶。汽车轮胎的需要推动了橡胶工业的发展。人造丝、化肥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但是,造船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船舶市场主要为英国和德国所占领。制鞋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减少。农业也长期萧条。一方面欧洲各国保护本国农业,建立保护关税,另一方面靠廉价劳动力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粮食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1929年美国出口小麦价值仅为1919年的1/3,肉类仅为1/9(1919年小麦出口值为10亿美元,肉类出口值为7亿美元)。然而,农业萧条却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场的现代化,依靠手工劳动的中小农场大量被兼并,农场主人数减少了50万,农场规模迅速扩大。1930年,全国600万个农场中300万小农场仅生产了11%的农作物。此外,煤炭工业受到石油工业的替代,铁路运输受到汽车运输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铁路运输业的就业人数从1920年的200万减少到170万。
但是,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1926年,70%的汽车是通过赊销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国际竞争力强劲,工业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出口相抵年年顺差,数值由三、四亿美元至十亿美元不等,积累起强大的资本赢余。与此相应,则是英国经济的停滞和日本经济危机频仍,德国巨额外债。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均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国。英国贸易额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间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则从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从26%下降到22%,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达4亿英镑。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也使英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1915年,英国已经以筹措战争经费为由,对进口汽车、钟表、乐器和电影等征收33.3%的从价税。这种关税直到1924年(战争结束后第7年)才被工党政府终止,但1925年保守党政府又重新开征,而且范围有所扩大。英国工业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恢复金本位制时英镑的定价过高。虽然如此,由于有国际投资利润回流,英国的国际收支还勉强保持平衡。
法国的情况特别好。法国得到了德国81。51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又收复了煤钢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对萨尔产煤区15年的代管权,并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加上实行比较严格的贸易保护,使法国工业和农业在20年代迅速发展。与美、英两国相比,法国重工业的进展尤其令人瞩目。生铁产量从1919年的133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1036万吨,钢产量从1919年的129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972万吨。汽车、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发展更快,汽车产量从1920年的4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5万辆。更有意义的是,由于法国一方面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却用低定价的法朗打开国外市场,法国出口猛增,至1923年时,已超过进口5倍之多,进出口总额则从1918年的270亿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亿法郎。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投资利润回流,黄金大量流入法国。1928年以后,法国拥有的黄金仅次于美国。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时的8%。
意大利也不错。1925年的工业生产是1922年的157%。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都进展迅速。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法国,甚至落后于日本。1929年时,意大利的汽车年产量才达到5.4万辆。
德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直到1924年,由于付出巨额赔款,失去大量工业和运输设施,德国物价失去控制,财政经济一片混乱。1924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需要,美国出于利用德国工业能力获利需要,两国又都不希望德国步俄国后尘发生革命,故出台了一个“道威斯计划”,给予德国8亿金马克的贷款。在此计划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从1924年到1929年,外国投资总数高达320亿金马克,美国资本为主,英国资本其次。这一时期,由于得到的资本多,而付出的赔款少,德国工业设备得以普遍更新,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得到外国资本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德国各大垄断工业集团,这进一步增强了德国工业的垄断程度。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实力较前更为强大。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德国债台高筑,且需支付大量赔款。虽然工业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恢复,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艰难。只要德国出于稳定政局需要,推迟偿还债务,推迟支付赔款,或者在德国的投资利润不能实现,则国际经济循环将立刻中断。
日本的情形与德国颇为相似。虽然日本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工业能力很弱,完全经不住美欧各国工业的打击。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总产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业88.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3%,国际收支逆差达3.5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6亿日元。事实上,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33亿日元。农业也未能幸免。3500个缫丝厂停工,200万蚕农陷入绝境。同时,国际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此后,米麦产量长期停滞。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东京和横滨的建筑绝大部分被毁,财产损失达100亿日元之巨,使已经处于深度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震后,从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国举借巨额外债,数量高达9.1亿美元。靠借钱和战争中捞取的储备,日本政府向国内各大财团发放高达13亿日元的救济贷款,这样,日本经济才逐渐摆脱萧条,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发金融危机。一些银行由于拥有大量未经整理的震灾票据而周转不灵,形成挤兑风潮。经济危机和萧条继之而来。政府共拨款12亿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银行。还未等日本喘过气来,从美国爆发的更大危机又来到了。这一过程产生了两个意义深远的后果,其一是欠下巨额国际债务,成为引发大萧条的国际债务链的重要环节。其二是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日本工业高度垄断化。垄断财团控制的日本经济一方面强加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是实行贸易保护。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债务、实行军国主义的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从这个角度看,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意义正如一战失败对于德国的意义,而德国和日本的巨额债务则又是美国繁荣所系。
极不平衡的繁荣孕育着极不平常的危机。在短短三年投资热潮后,从1927年起,德国工业危机已经开始形成。由于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偿付,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必须在高速出口增长中实现。然而,美、英、法等国既要德国的赔款,又拒绝进口德国的工业品,使德国的巨额投资利润无法实现。1929年3月,英国裴熹爵士在全国贸易会议发发出警告说:“我们正遭到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威胁。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贸易限制政策,以致债务国无法还债,我们正面临着这种危机。我们现已无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溃。那些贷款国家的钱收不回来。”
这场危机果然爆发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暴跌。从那时起至1932年,纽约股票价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证券贬值总计840亿美元。纽约股市跌暴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美国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到1930年,法国终于陷入危机。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美国是债务繁荣的受益者,也是债务链断裂的最大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按1958年价格计算),降幅高达30%。工商企业倒闭86500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企业利润从100亿美元下降至10亿美元。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开工率仅为5%,钢铁工业15%。农业也惨遭劫难,谷物价格下降三分之二,农业货币总收入由1929年的113亿美元减少为47.4亿美元。银行系统首当其冲,破产数高达10500家,占全部银行的49%。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时整个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失业率(不含半失业者)高达25%。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所谓“特种萧条”时期。尽管有“新政”等缓和危机的措施,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以后的194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才超过危机前的1929年。
德国是危机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2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了40%,对外贸易额下降60%,物价下跌30%。其中,主要工业产量下降幅度更大,铁产量减少70%,造船业产值下跌80%。工业危机反过来又导致了金融危机。1931年7月,德国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风潮,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减少到13.6亿马克,柏林九大银行减为四个。失业率急剧上升,1932年高达43.8%,加上半失业者22.6%,则1932年德国全失业和半失业人数高达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二。奇高的失业率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应该承认,希特勒政权对外取消债务,对内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确使德国的工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经济迅速发展,失业率迅速下降,1938年时失业率低至1.3%。从1932年到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而铝、镁和车床的产量竟高于美国。从1933年到1939年,德国重工业和军火工业增长2.1倍,消费资料生产也增长了43%。与德国相比,美国罗斯福的新政则只是暂时缓解了萧条。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国参战后,美国国民经济也转入战时计划经济轨道,美国才彻底摆脱了大萧条。虽然德、美两国的政权性质和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大不相同,但就摆脱市场激烈竞争产生的萧条而言,却有着内在的共同性:停止经济战争,统一调配资源,社会各阶层所得比例相对稳定。
危机对日本的打击也十分沉重。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工业总产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生铁30.5%,钢47.2%,船舶88.2%,棉纺织品下降30.7%。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生丝价格猛跌,占农户总数40%的养蚕农户遭到致命打击。日本的对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从1931年开始,政府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各领域控制起来;又在各个部门中强行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货,从1931年到1936年,军事订货共达50亿日元之巨。在此期间,政府还投资10多亿元兴建、扩建和改组国营军事工业。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财阀。到1937年,八大老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仓、浅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财阀(日产、日氮、日曹、森、理研)拥有的资本达41.7亿日元,占全国公司总资本的27.2%。在接受军事订货的110家企业中,拥有实力的工厂几乎全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大仓、久原等少数财阀的。在经济垄断化的前提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保持垄断性高价,对外则实施低价倾销,以获得必要的外汇,购买战略资源和工业设备。从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额由11.5亿日元增至21.8亿日元。其中棉纺织品的输出,在1933年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震动了欧美各国。
英国的危机相对缓和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此前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剩余资本主要投放到国外;二是英国在危机后加强了贸易保护,使英国工业的相对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从1929年的最高点到1932年的最低点,英国工业生产仅下降了32%,远低于美国。但主要工业部门也受严重冲击,钢产量下降46%,生铁产量下降53%,纺织品生产下降三分之二,煤产量下降五分之一。在1932年英国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前,英国农业受危机影响严重。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从1929年到1931年第3季度降低了30%,对外贸易的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危机促使英国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也促使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大幅度贬值。前者保护了英国的国内市场,后者增强了英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两者的合力使英国成为大萧条的相对受益者。
法国经济相对独立。它既没有对德国的大量债权,也没有与此相应的工业设备输出。二十年代的法国繁荣主要依靠德国赔款提供资本扩大生产,依靠低价法郎扩大出口。因此,当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法国还处在繁荣的顶峰。1930年中,在本国投资过热和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冲击下,法国“贝壳银行”破产,经济危机才波及法国。即使如此,法国的危机深度也低于美国。以1929年危机前的最高点与1932年危机时的最低点相比,工业生产下降了36.2%。其中,冶金工业下降47.4%,机器制造业下降42.6%,建筑工业下降55.6%。轻工业的危机似乎更严重。1932年法国轻工业比1928年下降64%。但是,由于法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不力,法国的危机持续时间最长。在英镑、美元相继贬值,贸易壁垒高筑,日本、德国工业军事化,并对外实施倾销的前提下,法国却继续维持金本位制,法国工业继续相对分散,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1937年法国出口几乎比1929年减少了四分之三,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的比重由1929年的6.4%下降到1937年的5.1%。与此同时,法国对外投资的收入却由于外国债务人的破产而减少,降幅达50%以上。由此,法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日益扩大,1932年时即达50亿法郎。在财政上,法国不但没有采取扩张政策,反而强调财政平衡,坚持通货紧缩。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国才被迫将法郎贬值29%。此后到1937年4月,法国出口增加了12%,工业生产增加了13%。但是,这一措施来得太晚,1937年—1938年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贬值。
总的来看,危机进一步加强贸易保护,调整了各国经济的相对地位。英、德、日等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及时正确,其国际市场份额提高;美、法两国的应对措施则显得迟缓、乏力,国际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美国的损失特别值得注意。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年的32.2%,低于1913年时的36%。美国所拥有的巨额战债化为乌有,外国投资大量抽回,1938年,美国国外投资存量减少为115亿美元,比1929年减少三分之一。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急剧下降。1929年至1938年,美国的进口份额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国则依靠其广大的殖民地夺回了世界贸易总额的首席位置。英联邦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德国也在其统治区及殖民地(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实施贸易封锁。在亚洲市场上,美国的贸易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日本和德国。美国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重新夺回失去的国际市场份额,并再度称雄世界的。

阅读全文

与如何应对经济危机方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讲故事如何能生动形象 浏览:633
童话故事里的内容到底有哪些 浏览:896
什么样的心态可以进入婚姻 浏览:927
保卫祖国和保卫婚姻有什么矛盾 浏览:63
算卦说女孩婚姻一般都怎么说 浏览:879
两口子过日子怎么才能幸福 浏览:585
健康证可以查到哪里的病历吗 浏览:190
哪个大学傣族美女最多 浏览:932
哪些事业单位可以聘职称 浏览:787
爱情里面信任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浏览:826
爱情雨哪个软件可以看 浏览:826
触电情缘讲的是什么故事 浏览:410
爱情公寓拍摄的条件有哪些 浏览:41
好丈夫如何经营婚姻 浏览:415
事业单位套改绩效工资怎么算 浏览:761
怎么样才是大帅哥和大美女 浏览:231
七夕节红色故事有哪些 浏览:684
19点27分爱情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136
跟黄河有关的小故事有哪些 浏览:315
哪个游戏里有四大美女 浏览: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