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提高社会经济措施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以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扎实开展小麦、玉米“百千万”高产创建和领导干部粮食高产示范田活动。
2)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工程。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龙头企业贷款担保机制,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实力和竞争力。
3)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园区示范工程。制定出台石家庄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一批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4)实施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积极创建蔬菜标准园区。
5)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工程。以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监测、饲料安全、技术推广五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畜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网络化监管。
6)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水利工程项目。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7)实施农业信息网络延伸工程。以乡级农业区域站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工作保障条件“四落实”。
(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丘陵及部分低山区、干旱缺水是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发水源、合理用水,扩大水浇地面积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对此一方面要对现有渠道加强整修配套,提高渠道的灌溉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发水源,因地制宜地开挖水井,开采、利用地下水,千方百计扩大水浇地面积,具体的措施如下:
1)加强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实施滹沱河、槐河、郜河、南甸河、松阳河等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完成灵寿县徐家疃等1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抓好井陉、鹿泉两个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试点县建设,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系统。加强旱情监测,完善抗旱服务体系,对现有小型水利设施进行清淤扩容、续建配套、除险加固,因地制宜兴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提高农业应急抗旱能力。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冶河、绵河、槐南河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启动环石家庄百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
3)加强水源配置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各类蓄引提工程建设,继续构建“南北贯通、东西互济、调配自如”水网,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4)加强生态水利建设。加快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防洪工程。落实生态补水、日常保洁、巡视巡查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完善水面长效管理机制。
5)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出台石家庄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总量“三条”红线管理制度,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6)深化各项水利改革。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水利融资渠道。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民主协商的体制和机制。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确保人员支出经费和工程养护经费落实。稳步推进水价改革,研究制定“分类水价”、“阶梯式水价”为重点的水价政策,逐步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合理的水价标准体系,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在节水和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3)实施农村改革创新工程。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等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和贷款担保公司,有效破解农、业发展资金制约问题。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推进森林资源评估流转、建设评估流转平台、完善流转程序等配套改革。
(4)加大对“三农”投入扶持力度。
增加财政对农业保费补贴,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完善涉农投入监管机制,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农业农村发展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5)治理西部山区,合理改造利用土地资源。
石家庄市西部山区面积约占石家庄市总面积的50%。山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石家庄市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部山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宜林、宜牧、宜果区域广阔,发展林果、畜牧和多种经营的潜力都很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生态上来看,西部山区有大、中、小水库多座,多条河流流经这里。山区和平原是一个整体,山区治理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石家庄市的整个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发展。由此看来,合理开发利用西部山区土地资源,变土地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对于改善石家庄市的整个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腾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家庄市在合理开发利用西部山区土地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西部山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林、果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生产效益还有待提高等,这都严重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尽快使西部山区的面貌得到根本的改变,将穷山恶水、荒山秃岭的穷山区变成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新山区,必须对整个山区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开发。
治理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从开发入手;治穷与治灾相结合,从治穷入手;技术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从技术手段入手。针对山区灾多、穷困两大特点,从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入手,先治穷、再治灾,抓住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生产领域进行技术开发,采取“短、平、快”技术,尽快使群众富裕起来,逐步积累资金,创造条件,实现整个山区的综合治理和全面开发。
(6)实施森林城市创建工程。
深入开展“植树月”活动,大力实施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农田林网、万树进村等绿化工程。重点推进西山生态观光园区、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园、滹沱河百里绿色长廊建设。
(7)防止土壤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一部分农民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工业生产。乡办、村办工厂、乡镇企事业发展很快,工业三废已由城市扩大到了农村。土壤历来是废物堆积、填塞和散布的场所,各种各样的废弃物,像工业的废水、废渣以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等,不论用什么方法处理,最后大部分都要被土壤所收容。至于使用农药、化肥那就更直接了。所有这些,如果处理不当,土壤就会被污染。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壤污染,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报刊、展览等多种形式,宣传保护农业环境的重要性。宣传环境保护好的典型,反映报道污染事故带来的危害,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
2)加强防止污染的科学研究工作,迅速扭转防止土壤污染科研工作落后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被动局面。抓紧研究各种污染物质的生理毒理效应,制定环境标准,科学地计划环境控制容量,深入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提高科学依据。
3)开展工业污染物的综合利用。开展污染物的综合利用,是消除污染化害为利最科学的路子。这不但改善了环境质量,还可创造出新的财富。
4)加强企事业管理,促进污染防治。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管理不善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督促各企业积极的,切实的制定防治污染规划,并将规划作为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出环境保护条例,像生产管理那样,作为工厂的厂规厂法,全体职工都必须严格执行。要把生产、环境保护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调动广大职工的防治污染的积极性。
5)依靠科学技术,改革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落后、工艺陈旧、设备老化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逐步更新设备,以高效、节能的先进设备代替陈旧落后的设备,特别是要更新那些耗煤多的旧式锅炉。要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污染、低污染的生产工艺代替耗能多,污染重的落后生产工艺。要改变原料品种,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原料,改善劳动条件和减少环境污染。要积极采用集中供热,用热效率高的大锅炉代替热效率低和分散的小锅炉,建立企业间或地区性的供热中心。这样既节约能源又减轻环境污染。
6)调整工业布局,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那些地处居民集中区的污染严重的企事业,要逐步实行关、停、并、转、迁的措施,以扭转工业布局不合理现象。对新建的工矿企业的选址、建设和投产,必须事先进行对环境影响评价,防止污染源再度扩大。
7)建设和完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和预报土壤污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8)改善生态环境。
针对石家庄市实际情况,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林果生产:结合土地整理工程和工业用地的“三个集中”,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逐步改善石家庄市整体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宜林地块,建设以毛白杨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并利用闲散地块,栽种紫穗槐等以改良土壤;摸索林粮、林油、林牧间作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河流滩涂培植河堤防护林带、在农田地块完善农田防护林带、在道路两旁建设绿色通道工程,逐步提高林地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㈡ 经济类论文,什么题目比较好写,大家给个意见帮我在以下题目中选一个好写的。
编号论文题目1. 国际石油价格研究2. 亚洲共同市场展望3.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评估4. 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保护5. 切实注重“三农问题”6. 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意义与作用研究7. 如何看待“房地产热”8.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9. 振兴中华商业,弘扬“老字号”传统10.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11.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研究12. 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13. 银行不良资产构成研究及解决对策。14. 企业研发项目投资与企业绩效研究15. 企业资金约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6. 日本式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17. 论战后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及其走势18. 美、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比较研究及启示19. 日本通货紧缩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评价20. 日本经济的重振与中日经贸关系21. 如何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22. 就业和再就业研究2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意义24. 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25. 农业产业化研究26. 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27. 电子商务下的市场营销28. 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29. 国有银行商业化的障碍与改革措施30. 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31. 中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32.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研究33. 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34.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35. 中国制造业发展分析36. 中国养老金投资及其与资本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37. 中国投资连接保险产品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8. 中国汽车贷款问题研究39. 中国城市用水的水价问题研究40. 控制城市空气污染的政策性工具分析41. 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问题4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对策43. 如何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44.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策略45. 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思考46. 建立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和谐社会47. 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48. 略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49. 中国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现状与问题5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5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中国对外区域经济战略52. CEPA实施对大陆和港澳的影响5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和东亚经济合作54. 利率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55.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6. 当前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及其特点57. 美元汇率变动的影响58. 石油价格变动的影响和中国的能源战略59. 中国纳税人意识研究60. 预扣制下所得税意识研究61. 电子商务税收问题62.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功能分析63. 增值税改革研究64.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与对策分析65. 跨国银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66.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独资化”趋势的动因分析67. 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68. 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分析69. 银监会与中国银行业监管和改革70.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71. 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研究72.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风险防范研究73. 国际金融监管模式比较研究74. 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意义75. 收入分配方式与政策分析76. 海峡两岸经济的互补性77. 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意义78. 发达国家主张人民币升值的原因79. 中国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80. 东北经济发展的分析81. 中国外贸进出口结构的变化与特点82. 中国屡遭国外反倾销起诉的主要原因83. 中国如何利用WTO规则参与全球公平竞争84. 和谐企业建设的分析85. 对企业领导层实行年薪制的评析86. 中国汽车业发展前景研究87. 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88. 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国际比较89.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研究90. 论外贸出口中的“以质取胜”的战略意义91. WTO与区域合作的互补竞争9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与障碍93.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中国外贸的影响94. “入世”后中国反倾销的特点及前景95.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有关对策96.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97. 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问题98. 房地产泡沫研究99. 房地产价格分析100. 收入差异分析101. 中国农业保险初探102. 保险投资的风险与防范103. 投资银行问题研究 104. 公司财务105. 行为金融学有关问题的研究106. 中国证券市场实证分析107. 组织行为学中的自组织行为与社会实践108. 沟通与冲突化解的案例思考109. 理性人假设与经济学思维110. 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同质化弊端111. 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与成本112. 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研究113.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114. 金融混业经营研究115.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研究116. 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行为研究117. 当代国际贸易中政府的作用118. 金融监管与金融自由化119. 经济转轨与俄罗斯民族资本的发展120. 投资自由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21. 投资自由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22. 内地与澳门特色经贸关系进展与展望123. 21世纪中国国际投资政策建议124.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25. 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126. 反倾销问题研究127. 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128. 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129.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方式130. 对财政权与事权关系问题的认识131. 基层财政问题及解决途径132. 论政府间财政关系得协调133. 中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134. CEPA的实施与港商对内地投资的机遇和前景135. 国际风险投资政策与投资新动向136. PDI与国内汽车行业重组137. PDI与国内信息产业重组138. PDI与国内家电产业重组139. PDI与国内高科技产业重组140. PDI与国内纺纺织业重组141.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发展142. 经济改革模式研究143. 农村金融发展的分析144. 次贷危机分析145. CPI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46. 农村土地流转研究147.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分析148. 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49. 企业文化建设150.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1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152.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分析
㈢ 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关键原则是什么
立足于建立促进水资源节约的价格政策,进一步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点,这些要点充分体现了推进改革的4个关键原则。
第三,因地制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区分不同地区水资源禀赋、灌溉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种植养殖结构等差异状况,结合土地流转、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尊重农民意愿,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做法,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意见》提出改革试点地区要将农业水价一步或分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有条件的地区提高到完全成本水平,充分地体现了该原则。
第四,以点带面。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经济、资源环境差异较大,《意见》在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方面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明确各方面条件相对具备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2020年底前率先完成,以及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的缺水和地下水超采地区要率先完成,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率先完成改革任务。这些地区的改革,将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