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哪些

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6-07 10:58:19

‘壹’ 什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及其有效组合,这些要素及其组合的演变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研判经济增长潜力,需要了解内在机制的运行方式,需要从历史上长期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体系来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建立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都具有充裕的储备和较高的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能有效地把这些要素调动和组织起来,从而为经济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不断形成和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巨大的经济体量。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是世界上保持高速增长时间最长的大国。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201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727亿美元,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国上榜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超过美国。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体量大稳得住”、“规模经济效应”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能够有效抵御各种外部冲击,为经济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丰富的人力资源。我国有近14亿人口,相当于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有9亿多劳动年龄人口,相当于美国、日本、欧盟的总人口。我国人力资源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每年有大学毕业生800多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500多万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50多万人。2009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总人数一直高于美国,研发人员规模稳居全球首位,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培养不断加强。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加上不断完善的创业创新激励政策,推动人力资源积极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贰’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什么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文件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肯定原有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同时明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允许其存在和发展。文件指出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还十分脆弱,一部分地区农民种粮的兴趣有下降的迹象,在农村经济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现象,城乡改革汇合后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节更加复杂。要认识到,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不但反映经济规律,也反映着自然规律,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它作为

‘叁’ 怎样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

  2. 理解此问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从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看,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3. 第三,从农业与人民、国家的关系上看,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以及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肆’ 什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4)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哪些扩展阅读:

经济发展内容:

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伍’ 国民经济的主导。主体、支柱、基础分别是什么

1、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2、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有经济。

4、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

阅读全文

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过去经济高速增长靠什么 浏览:695
经济生活中的财政赤字有什么用 浏览:616
大奥电影正确观看顺序 浏览:629
台湾红羊电影有哪些 浏览:362
地摊经济选址怎么选 浏览:708
健康宝登记薄怎么申请 浏览:869
婚姻刑事责任怎么分配 浏览:501
林正英演过的电影完整版 浏览:415
行程卡绿色怎么健康码变红色 浏览:177
2018珠海事业编年薪有多少 浏览:975
侏罗纪世界1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630
汉南区婚姻登记在哪里 浏览:470
电影美团购照样取吗 浏览:587
能听懂小鸟语言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浏览:513
事业单位待遇前途如何 浏览:110
美女化妆台怎么收纳 浏览:694
经济数学基础12多少分及格 浏览:560
养幸福树用什么土不烂根透气 浏览:71
经济环境有哪些经济特征 浏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