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两岸要实行和平统一经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
两岸要实行和平统一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纽带。两岸要实现和平统一。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纽带。经济融合是两岸和平统一的硬件。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则是软件。要理直气壮向广大台湾同胞讲清楚统一是正道。台独是绝路。
❷ 台湾的经济如何
台湾的经济结构
台湾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50多年来,通过进口替代、出口扩张、结构调整与自由化改革的发展轨迹,台湾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
农业(包括农、牧、渔、林)
农业生产总值近 3,909 亿元,其中农产占 43.6% ,畜产占 33.2% ,渔产占 23% ,林产占 0.2% ( “中华民国农业统计年报”, 2000 年 ) 。主要农产为稻米、甘蔗、槟榔、茶、玉蜀黍等。主要畜产为猪、鸡、鸡蛋、牛乳、鸭、鹅等,畜牧方式以栏牧为主。渔业可分为远洋、近海、沿岸渔业及养殖渔业四种,每年冬季的乌鱼汛,为典型的近海渔业,高雄前镇渔港则为远洋渔业的基地,主要渔产为鲔鱼、鲣鱼等,养殖渔业主要鱼类为虾、虱目鱼、吴郭鱼及石斑鱼等。主要针业林产为扁柏、红桧、肖楠等,主要阔叶林林产为乌心石、榉木、黄连木、泡桐等。
矿业
台湾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床分布极不规则,矿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然依面积比例而言,矿产可谓不少。但因各种产业发达,大部分矿产远不敷经建所需,仰赖输入。主要矿产为天然气、煤、大理石、蛇纹石和硫矿等,天然气分布于苗栗一带,煤田分布于北部,大理石分布于东部,蛇纹石分布于花莲一带,硫矿则产于北部大屯火山群。
工业
民国 88 年台湾出口金额达 1,216 亿美元,其中 98.4% 为工业产品,工业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主力。民国 40-50 年代偏重于轻工业,鼓励国外投资及拓展国外市场,利用台湾低廉工资之竞争优势,设立加工出口区。民国六十年代以来偏重于重化工业。民国 60 年代中期,大炼钢厂、大造船厂、石油化学工业及能源发电厂等四项重大建设完工后,已使台湾的工业发展,由轻工业进入重工业的阶段。民国 70 年代开始,政府积极推动发展技术层次高、附加价值大及耗用能源少之策略性工业,建立科学工业园区,发展高科技工业。至民国 79 年,策略性工业 ( 以电子信息及机械工业为主 ) 及高科技工业产品出口值占总出口值之比重已增为 40.2% 。以高科技电子工业而言,是半导体的国际代工重镇,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位于新竹科学园区,是世界“集成电路”主要生产国。
贸易
台湾属于海岛型经济,资源较贫乏,端赖国际贸易有无,早期靠农产品(茶、糖、樟脑及米、糖)外销,民国 55 年以后,工业产品的输出已占首位,工业产品由轻工业到重工业、高科技产品,台湾科技产业扬名国际,赚取大量外汇。台湾的对外贸易在民国 60 年以后转为出超,以民国 88 年台湾国际贸易为例,出口额为 121,591 百万美元,进口额 110,690 百万美元,出超 10,901 百万美元。台湾国际贸易主要出口地区为美国、香港 ( 包括两岸的转口贸易 ) 、日本。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美国、中国大陆 (2002) 年,进口总额以农工原料、资本设备及消费品为主。
4、文化艺术
台湾的文化艺术
台湾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湾文化。台湾发展的过程中包括了原住民、早期中国大陆闽南、客家移民、荷兰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和近期的中国大陆移民,而此地人民甚为注重传统文化的保存,同时逐渐发展出新的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原住民、本土以及中国文化,也可以欣赏到荷兰、日本所留下的历史古迹。
寺庙与建筑
台湾的传统建筑,是民间艺术的总汇,装饰特别精美,举凡彩画、书法、木雕、石雕、泥塑、陶瓷、剪黏等都是构成建筑的要素,从中能深刻的洞悉丰富内涵的台湾文化。
此外,除了可在台湾看到由早期中国大陆闽南、客家移民所承袭的中国传统建筑外(如板桥林家花园),中国的庙宇建筑也是随处可见,其中鹿港的龙山寺、天后宫以及北港朝天宫等,都是台湾最知名且历史悠久的寺庙,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
民俗文化与艺术
台湾重要的岁时节令包括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等;而松柏岭玄天上帝祭典、大甲妈祖进香、北港妈祖出巡、台北迎城隍、东港王船祭、二结王公过火及原住民祭典等也是台湾本土重要的民俗活动。
丰年祭、祖灵祭、狩猎祭、图腾、蛇纹……,台湾原住民神秘的文化色彩,也为台湾文化加注了不同的生命力。
另外,台湾除了传承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之外,也发展出属于台湾本土特有的歌仔戏与布袋戏,歌仔戏是结合台湾各种地方戏曲小调、音乐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布袋戏近来更结合声光特效,广受年轻人喜爱。
台湾的电影与表演团体,近年来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再次展现出中国传统与台湾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❸ 台湾靠什么发展经济十分依赖大陆
台湾省是外向型经济,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GDP总额。可以说是非常依赖外贸,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是无法估量的。这是台湾的地理条件决定的,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工业化以后更是如此。
台湾省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在这40年间,台湾省的经济发展迅速,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变。主要原因是承接了欧美的产业转移。当时与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并称亚洲四小龙。由于人口规模的限制,韩国离中国台湾省更近,产业结构也更接近。至今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台湾省是全球最大的。
1971年,台湾省进出口总额为39亿美元,占当时GDP的59%。这个比例对我们现在来说已经很高了。我们再来看看大陆做个对比。内地外贸依存度最高的时候大概是2007年,进出口总额占GDP的61%,现在已经降到34%。1981年,台湾省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到439亿美元,占当时GDP的89%。这10年,台湾省进出口贸易增速快于GDP增速,外贸占GDP比重增长20%。
1991年,台湾省进出口总额增至1397亿美元,占当时GDP的76%。在这10年里,对外贸易的增长明显慢于GDP的增长。
2001年,台湾省进出口总额增加到2343亿美元,占当时GDP的80%。
2011年,台湾省进出口总额增至5897亿美元,占当时GDP的126%。在过去的10年里,台湾省的对外贸易再次迅速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核心原因是与大陆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
2021年,台湾省进出口总额增至8276亿美元,占当时GDP的107%。在过去的10年里,台湾省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放缓。核心原因是台湾省民进党阻挠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如果你看过陈的《康熙王朝》,就会对剧中姚启胜收复台湾省有印象。说到两岸的经济关系,就意味着台湾省对大陆的依赖。如果福建沿海禁海,台湾省的经济会受到很大影响。这说明台湾省对大陆的经济依赖自古就有,这是其地理位置决定的。
到现在,这种情况还是一样。只是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比较穷。早期也是以发展重工业和军工为主,民生投入低。再加上被欧美经济封锁,所以与外界的经济融合度不高,与台湾省的经贸往来自然也就低了。
改革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现在我能查到的数据是1994年的,当时大陆和台湾省的贸易总额是163亿美元,占当时台湾省外贸总额的9%。说实话,这个比例并不高,监管也是如此,但台湾省对大陆顺差巨大,当年顺差118亿美元。当时双边贸易占台湾省GDP的6%。
到2001年,台湾省与大陆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增至323亿美元,比7年前增长了98%,占台湾省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占当时台湾省GDP的11%。双方的贸易额明显增加。
到2011年,台湾省与大陆的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到16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395%,占当时台湾省进出口总额的27%,占台湾省GDP的34%。这个时候大陆对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❹ 台湾的经济如何
台湾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GDP总计4.21万亿元人民币(2019年);人均GDP17.88万元人民币(2019年)
中国台湾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于1990年代跻身发达经济体之列。台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在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领先全球。
(4)两岸经济同属于什么经济扩展阅读
台湾省是依靠资本主义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为集成电路出口和电脑零件出口。
大力鼓励厂商投资集成电路、电脑等高新技术产业,耗能少、污染低、附加价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成为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现今当局逐步减少对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干预,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和“国营企业”陆续被私有化。国际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第一地区,其次为美国和日本。不同于邻近的韩国和日本,台湾经济以中小型企业而非大型企业集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