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以什么经济为主
德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领先的加工技术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但同时也是一个以中小型企业(指500名员工以下,年销售额50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为支柱的经济强国。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促进措施。
在企业经营和收入分配上,企业把企业的福利也算作人工成本,当然不能反映企业真正的经营情况,对其他行业也不公平。另外绩效工资、年终奖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浮动比例是不是符合国家的规定,是不是有批文,年薪制、资金的分配方案是否通过职代会,也都是检查的重点。另外,企业福利待遇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政策界限较模糊,一些企业就很容易钻空子,以福利的形式发放待遇。这些“灰色地带”怎样限制,将在这方面进行率先探索。
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德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在市场开发上的支持力度,并重点支持出口企业参加各种展览会,拓展国外市场。政府每年拨专款3500万欧元,资助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其中99%的经费用在了中小企业上。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是重要内容随着产业的扩大,行业的细分和企业数量的增长,技术工人的需求也是广大中小企业遇到的突出问题。强化职业培训,是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显着特征,德国政府把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经营能力作为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内容,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形成了标准较为统一的双轨制职业培训制度。
所谓“双轨制”或“双元制”技术培训,就是强制要求中小企业主、企业管理人员和初创业者、各类技术工人和青年人,在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时,必须先经过2-_3年的培训,其中一半时间为理论学习,另外一半的时间为企业岗位培训。目前德国已形成3o0多个技工岗位培训统一的标准。德国职业技术工人待遇高,客观上促使了技术培训的良性循环。
据德国研究机构调查,在读的中学生中,只有20%左右的学生提出中学毕业后上大学,其他都愿意选择职业技术培训。在德国,大部分企业的需求是高技术工人。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学员就业岗位稳定,而大学生就业率不到50%,—个技术工人的年收入相当于或者高于硕士学历员工的待遇,也没有技术工人地位低受到歧视的不良社会现象。注重创业服务是重要任务增加新创企业,扩大就业岗位是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目的。德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创企业的激励力度,激励项目已经超过200项。在所有激励项目中,对中小企业的创业资助力度最大。
一般而言,—个新创企业,经过审查,均可得到企业投资总额18%的政府资金支持,待企业正常运转后,还能得到投资总额的15%的资金支持。有的州、市,如莱法州,一个新创企业甚至能获得高达50%的资金补助。怎样扶持新办中小企业,经济技术部总的指导思想是:尽力维持新办企业的繁荣,保护现有企业的稳定,创造条件和环境,保证充分就业。
一是要求各类中介组织,免费为新创企业提供各类咨询。从2000年开始,制定了《中小企业七年行动纲要》,要求各金融机构举办“新创企业家”讲座,并且为个人提供发展创业的支持,要求工商大会在40个城市创建“卓越中心”,并给予资助。
二是对新创企业提供资助。设立了创新基金(ERP),凡新办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者,可以得到“ERP”计划的自有资金证明,凭证明到复兴或平衡银行贷款,进行创业实践。如发生风险,政府ERP承担80%风险,银行承担20%。
三是减税支持。1998年政府出台了中小企业减税计划,从1998年一2005年,减少中小企业税收l50亿欧元,其中减少营业税65亿欧元,降低养老金税,收入缺口通过提高燃料税率予以弥补。经济技术部称联邦的“减税计划”使创业者在商业决策时又一次具备了可靠的基础和清晰的前景。
同时,各州也都围绕本州的实际,制订了许多鼓励和扶持创办中小企业的政策,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由于有这种全方位的支持和资助,德国中小企业数量正以年净增7万户的快速度增长,为社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2. 德国经济的四大支柱是哪四大,为何不依靠房地产
德国是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强国。奔驰和宝马在各个年龄段都广为人知,而大众,奥迪和保时捷则广为人知。德国高档汽车受到各国喜爱。德国汽车工业之所以能够领先于其他产业,是因为它是德国第一产业,拥有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发展特点值得期待。首先,德国汽车研发能力强,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由于德国的工业太发达,而且利润太高,德国人根本不愿发展房地产经济,因为根本没有必要。大力发展房地产经济,收益大于损失。 德国人不仅收入高,而且拥有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房屋很便宜。此外,德国严格的法律使买卖房屋几乎无利可图。因此,根本没有德国人在猜测房屋,而且德国经济中的房地产行业也不高。 。
3. 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原因 例举几点 急哦谢谢谢谢 学霸们看过来
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原因:
1、依托于其强大的科学技术.联邦德国科技基础雄厚,战后的德国政府鼓励科研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使国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并得到了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2、利用外国资本.战后初期的马歇尔计划增加了联邦德国的工业发展资金,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引进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3、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战后德国人不能在国际上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来并在很短时间里在经济上打败了当年的战胜国.
4、法德矛盾的缓和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两国的发展走出了冤冤相报的怪圈,并走上了“欧洲自主”的发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国、联邦德国(西德)为代表欧洲六国正式签订《煤钢联营集团条约》,至此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它结束了两国争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根本的纠正.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日益走向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重要力量,推动了法德关系的改善和德国经济的发展.
5、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联邦德国政府通过建立国有经济,制订法令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等方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这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6、进行社会政治改革.战后,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建立民主化的国家,给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并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形势.
7、联邦德国人民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他们的辛勤劳动.1950年联邦德国的在校大学生为10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学生,到1970年增加到41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学生.此外,联邦德国还非常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由于教育和训练,联邦德国就业的劳动者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联邦德国人民的敬业精神,极大地促进了联邦德国经济的腾飞.
举例:
西德虽经过战争的破坏,但是强大的工业基础保留下来,这是战后西德工业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
1、在二战时期,盟军对于西德的轰炸目标主要集中在了军事工业上,对于盟军来说这是对他们的一次更新技术的机遇.削弱军事力量远比削弱工业力量对他们来得有利.而英美空军,尤其是美军为了能够拥有对抗苏军的力量,因此有意识的保护了一些企业.因此,鲁尔萨尔两大工业区虽然遭到了破坏,但是经过几个月的修复还是可以恢复生产.亨利·摩根索在《德国是我们的问题》一书中指出,科伦的福特工厂和科伦大教堂一样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鲁塞海姆汽车厂、霍斯特联合化工厂、下萨克森州萨尔茨吉克冶金联合工厂都没有遭到破坏.鲁尔和萨尔两地的化学工业虽遭到破坏,但经过几个月的修复都可以恢复生产.据美军轰炸司令部的估计,轰炸的结果全德国钢铁生产能力遭到破坏的只有6%,西德达12%.煤矿减产2%,焦炭4%,机器制造15%.金属加工机床被破坏达6.5%.1945年12月12日伯思斯坦上校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一个小组上报告说:“德国工业75%安然无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很容易恢复的.”
2、在于英美法将西德分成了三个占领区,在各自的管制区内推行了不同的政策.法国需要萨尔地区生产的成品充当赔款运回法国.英国需要通过德国来扩张海外的市场,尤其是鲁尔区和大西洋的海港.而美国,更是需要得到西德的支持来对抗苏联在欧洲的势力扩张.东德西德就像是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各自领地.根据“非工业化”方针,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1067号政策指令,规定要拆除德国所有军工厂以及用于赔偿的重工业工厂,规定拆除的清单涉及1600家企业及其设备.但是这项政策指令并没有认真执行.1946年6月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在斯图加特演说中公开表示: “美国不再奉行一个强大的欧洲、一个虚弱的德国的政策.”他声明, “德国是欧洲的一部分,如果有着巨大的工业的德国变成贫民窟,欧洲的重建,特别是德国邻国的重建将会是十分缓慢的.”1947年7月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1779号政策指令,代替1067号政策指令,提出“一个有秩序的、繁荣的欧洲需要一个稳定的生产效率高‘的德国在经济上作出贡献.”1947年8月英美双占区修改了对西德工业的限制政策.1948年6月1日,英、美、法三国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订六国协定,宣市国际管制鲁尔区.德国参加欧洲重建计划.
3、西方国家推行扶植恢复西德工业方针的结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复工业生产的基础.据哈姆森教授的估计,高妒、平炉、轧钢设备被拆除的占整个设条的及10—25%,精密机器和光学仪器生产能力减少20%,合成燃料生产能力减少20%,化学工业因拆迁而丧失的生产能力为6%,运输机器被拆走8%,其他工业部门损失不大.战前德国三大工业区,鲁尔和萨尔都在西德,只有西里西亚在民主德国.据1946年估计,西德占1944年全德工业产量的63%,基本材料的67%,生产资料的62%,消费资料的60%.因此,战后西德保留了强大的工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