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庆市渝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重庆市渝东南
【摘 要】本文以传统的增长极理论和交通经济带理论为视角,对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发展渝东南县域经济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关键词】增长极 交通经济带 渝东南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重庆市是特殊的直辖市,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区域增长极理论和交通经济带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为发展渝东南县域经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
一 增长极与交通经济带理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增长极理论与县域经济的结合
第一,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有广泛影响的经济理论之一。经济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在1950年创立,后来法国布代维尔、美国弗里德曼、瑞典缪尔达尔、美国赫希曼等经济学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增长极主要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聚集在一个地域经济内,具有较快发展能力的产业或企业。佩鲁最初对增长极的表述是“启碰一些产业在增加产出或增加购买产品和服务时,能够增加另一个或几个产业的产出水平及其购买力”;二是指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投入产出关联的罩丛,在地理上又是聚集在一起的具有比增长极的产业发展更快的产业集群。广义的增长极是指比其他经济体发展更快,并存在一定影响作用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可以是一个小区域,也可以是一个行业、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企业。他们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比其他同类经济体增长快;对其他经济体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区域经济学者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和思想引入区域经济研究,融入地理空间概念,从而产生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更倾向于将“增长极”理解成一个区域中的小区域,更重视这一小区域的经济与区域内其他小区域相比具有发展更快的态势与潜质,并且对后者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提出。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前,党和政府的文件一直使用“县级经济”的概念。十六大报告首次以党政文件形式使用“县域经济”概念后,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就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热点。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地区内的不平衡发展,而县域经济概念本身就与发展不平衡相联系,因此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来指导和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与县域经济相结合是一种探索,旨在通过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增长极既可以是县域内的企业、产业或是一个行业,也可以是县域内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心镇或园区。从增长极的发展看,前者看重经济主体的发展,后者则强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县域经济增长极的研究主要是立足区域发展的角度。事实上,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地区必须首先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创建一个或多个启动型城镇或园区,培育悄闷谈若干产业增长点,在扶持这些城镇或园区发展的同时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以互惠机制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县域经济增长极培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县城、中心镇和园区成为经济增长极,并拉动所在区域发展,同时使本县域成为相邻区域的增长极。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核心是政府针对不同时期的特征,分别强化增长极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弱势经济”,往往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本稀缺,信息不畅,尤其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弥补市场的不足。在增长极发展初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集中财力或给予优惠政策,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城镇或工业园区,汇聚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和重要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2.交通经济带理论及其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应用
交通经济带(Traffic Economic Belt,TEB)又称为交通运输沿线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作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这个发达的带状经济区是一个由产业、人口、资源、信息、城镇、客货流等集聚而形成的带状空间经济组织系统,并在沿线各区段之间和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生产协作。交通经济带包括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以工业商贸业为主的三次产业,沿线分布的经济中心和大中城市。三大构成要素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关系的演变是交通经济带的基本发展规律。
交通经济带理论对于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其与增长极理论一起应当作为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路径上应当把培育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增长极作为主要手段,将打造并形成渝东南交通经济带作为目标,最终带动整个渝东南地区甚至重庆的经济发展。
二 重庆市渝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1.渝东南交通现状
目前,渝东南(包括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有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纵贯其境,国家级公路、省级公路和县乡级公路纵横相连。乌江、阿蓬江等多条内河航运和正在建设的黔江舟白机场。目前渝东南的公铁水交通现状是主干线(包括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从北部往南依次通过所在区县政府驻地,形成一条干线走廊。次干线和区县级交通线从主干线两旁向外延伸,像神经末梢一样紧紧与乡镇、村落相连,形成巨大的网状结构。
(1)公路。渝东南现有公路1657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9490公里。在高等级公路中,319国道占455公里,高速公路340公里(如下表)。所有高等级公路均呈线状连接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的政府所在地。
表1 渝东南各区县319国道、高速公路里程(单位:公里)
交通类型 涪陵 武隆 彭水 黔江 酉阳 秀山 合计
319国道 41 81 72 93 88 80 455
高速公路 21 67 65 67 72 48 340
❷ 备受追捧的新经济时代下,我们该如何投资
风险投资是新经济发展的风向标。2003年SARS疫情催生了国内电子商务等新经济发展。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加速向线上迁移。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直接降低了线下接触式经济的性价比,使一些原本因为制度、习惯制约,存在巨大交易成本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具备了更好的经济社会合理性,特别是无接触式的在线经济,在疫情期间不用巨额补贴也能吸引到用户。随着用户习惯得到快速培养塑造,潜在需求提前释放,新经济加速成熟。观察风险投资在疫情期间的动态反应,分析其投资方向特征,可以管窥新经济发展趋势,更好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走向,提高产业投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机构层面,优化风投机构和创业企业营商环境。风险投资有利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外支持风险投资和创业的成功经验通常以提供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主。一是呼吁国家加快制定专门的风险投资法,完善风险投资税收法律体系;二是积极向国家争取对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公司的税收优惠,增加风险资金供给;三是积极争取对创业风险企业的税收优惠,培育风险企业发展。
生态层面,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及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北京作为事实上的全国风投和创业中心,得益于科技创新中心的技术沉淀、高科技产业基础以及良好的移动互联产业发展优势。巩固和发展这种优势,要加强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更有利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生长的土壤。(李金亚,2020)
❸ 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方面,虽然互联网从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但当前对于互联网领域的监管仍然存在很多漏洞,还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加之互联网高度虚拟化的特征,更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正因此,基于互联网技术应用而产生的“互联网+”新业态,大多也存在着监管难题,如何保证对“互联网+”新业态的有效监管,促进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范性、健康性、稳定性,也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要面临的新挑战。
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创新已成为必然。然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各行业领域依然占据着较大比重,创新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过度强调大刀阔斧、壮士断腕式的改革创新,必然会导致传统经济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一旦冲击的波及范围过大,就可能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整体稳定性。如何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力同时,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新经济模式的平稳过渡,是新时代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大重要挑战。
三、 对“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分析
(一) 互联网与各经济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发展思路
在经济发展思路上,“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发展思路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其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与各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一种创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为各行业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经济发展不再单纯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成本投入或是通过资本运作来作为驱动,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思维,通过互联网与各经济领域的融合,产生突破性的创新效果,提高各行业领域的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营销推广效率,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里所说的深度融合,也是在经过“互联网+”一系列新业态产生和发展的检验后,得出的正确发展思路,
❹ 如何推进“四新”经济发展
推进“四新”经济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尊重市场、尊重创造、尊重基层、尊重规律,回归到“四个”看:眼睛向上,看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上海自身的责任、能力和机会;眼睛向下,看企业、看技术、看产品;眼睛向外,看国际产业变革、创新、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眼睛向内,看政府职能转变,借助自贸区平台开展创新试点,改进工作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问题。
“四位一体”推进模式:通过“产业联盟+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人才基地”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热带雨林型产业生态系统。
——建立由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组成的创新联盟,培育创新团队和人才,打造拳头产品,形成创新链。
——建立“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在张江高新区试点建设“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打造成为“四新”经济发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地。
——推进“四新”企业与投资机构的对接。开展项目融资对接会,搭建创投机构和“四新”企业投融资平台。
——依托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和相关教育机构,建设“四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围绕建立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营商环境,推动联盟招商、平台招商、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政府回归到“四个服务”:服务转型、服务创新、服务企业、服务人才。
推动资金配置的基金化和市场化,设立转型升级产业母基金,组合形成“四新”、重大项目股权直投、产业园区、中小企业等多种类多载体的基金投资板块,同时立足产业撬动放大市场和社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