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
目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国家提高内需、加强公路铁路路网建设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用的具体实践。同时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要求银行加大贷款的力度。预计在年底或明年年初还会设当调整准备金利率来释放银行的流动性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体现在能够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达到总量与结构的平衡。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是维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增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体现在能够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达到总量与结构的平衡。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充分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作用,履行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
对此,本文谈几点认识:一 要正确认识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就必须客观地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各自独立的政策体系。其职能范围与作用工具等不同,因而在功能、目标和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1) 功能差异。其一是明显度不同。
财政政策具有较高的明显度,而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财政预算一收一支,一目了然;银行信用一存一贷,但存款可以派生货币,因而货币发行的合理界限很难掌握。其二是调控力度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财政收支,具有“刚性”特征,如税收和税率、财政补贴等,都应保持稳定。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货币发行量,在操作过程中具有可塑性、灵活性。因此,货币政策较之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些。其三是着重点不同。财政的政策主要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财政可以通过自己的收支活动,引导货币投向,从而达到优化经济的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目的。货币政策涉及到货币运动的所有领域,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控,是一种总量宏观调控政策。
(2) 目标选择差异。
调控总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是财政与货币政策面临的共同的政策目标,但在总量政策方面的目标选择上,财政采取长期适度从紧政策,金融则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与金融在结构政策方面的目标选择也有一定的差异。财政采取压缩一般建设、保证重点建设的政策目标。金融部门则实行择优扶持,这样易导致信贷资金流向一般建设,加剧一般性建设的膨胀。
(3) 实施差异。
由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职能、作用、任务不同,因而各自采取的政策实施起来也不同。财政政策主要实行税制改革、税率调节、调节财政支出与补贴范围等,货币政策主要围绕着利率(包括贴现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与公开市场业务制订相应的措施,例如:实行储蓄保值贴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开放国债二级市场等。
因此,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分析中,可以看到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独运用其中某一项政策,都很难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这就要求二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调控能力。二要正确认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就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两个手段在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制度尚未完善,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尚在两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发挥影响,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其一,货币政策仍在相当程度上服从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独立性原则难以保证。
一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被动地服从于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目标和财政收支目标。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正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宏观调控仍带浓厚的行政色彩,因此货币政策不能够有效地逆经济风向行事,被动地适应经济增长和财政政策,只能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起推波助澜作用。
二是中央银行缺乏相对于财政部门的独立性。财政部门常常通过间接方式迫使金融部门增加货币供应量,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央行的货币投放量。同时,财政信用的发展,分散了国家财力,削弱了央行的资金实力,直接导致央行宏观调控能力的下降。
三是金融部门缺乏相对于地方政府的独立性。如在人事安排、管理权限等方面常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干预。其二,货币政策错位调控经济。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它主要是在总量上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政策,它主要是对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进行调节。
当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没有明显侧重点,突出表现为货币政策的经济总量调节作用受到财政干预而被削弱后,大量进行结构调节,货币政策的作用被无限度扩大,而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却非常小,甚至起不到结构调节的作用。
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重新确立,金融机构不断发展,金融承担了80 %以上的资金聚集和供给任务。金融作用日趋明显。
②国家财政下降,近年来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不断下降。财政收入过分依赖国有经济,税源狭窄,征管效果差,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使得财政收入的调节作用受到限制。
③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国家政府职能部门机构庞大、人员过多,使得行政和事业费用支出增长过快,而财政的投资不足,影响了通过财政支出对经济结构进行调节的能力。其三,财政政策功效与货币政策功效存在相互抵消的问题,主要是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制约。一是税收的“刚性”特征导致企业以贷缴税。在财政收支“刚性”的特征作用下,国家和地方通常采取行政手段督促下级政府完成税收任务。
因此,一旦企业资金周转从紧,地方政府会要求银行对企业追加贷款,以贷缴税,将一部分信贷投放转化为财政收入。这样不仅破坏了政策的控制力度,而且也给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导致社会资金的不良循环。
二是财政补贴不到位影响了信贷结构的调整。财政补贴是财政政策中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
财政补贴与信贷投放结构的运用,可以弥补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的一些缺陷。财政通过对一些需重点扶持的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贴息,可以有效地引导银行资金的投向。但是,目前在财政贴息方面存在贴息范围狭窄,贴息资金难以到位等问题。一些应当贴息的企业因得不到补贴而得不到信贷的支持。一些明确要贴息的项目因贴息资金难以到位,也给信贷结构调整造成一定的政策阻力。
三要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就必须针对现实中存在问题,分析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建立这种协调机制,关键在于改善和理顺财政、银行等经济综合部门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两项政策的宏观调控力度应协调同步,才能在实现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避免某一项政策的力度超出其自身承受能力而走向另一极端,出现政策偏差错位,同时对另一项政策产生消极影响,造成一定的压力。同时,还要减少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活动的不合理干预。财政部门归各级政府领导,财政收支计划由各级政府进行安排。金融部门则实行垂直领导,货币发行量由央行确定,信贷计划通过各金融机构的信贷计划层层控制。但现实的利益冲突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对银行的不合理干预。地方政府从部门利益出发往往会不自觉地将银行信贷活动纳入地方政府管辖范围。因此,必须改变将信贷活动作为地方政府管辖对象的做法,减少地方政府对银行的不合理干预。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结合点应当一方牵连着财政收支的结构管理,另一方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因素。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财政向央行透支是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此时以财政政策为主动性手段,货币政策为辅助性手段。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结合点也随之变动。在目前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是国债的发行和运作,从而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有机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首先,从国债的规模来看两种政策的协调。一方面,通过发行国债,有利于财政集中资金,改变财政收支状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扩大有效内需。另一方面,国债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公开市场业务的对象,其规模大小是央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前提条件。如美国联储是国债市场上最大的买主和卖主,1990 年以来,总资产中约有82 %是国债。据预测,我国今后几年的发债规模将继续扩大,至2000 年,将超过3000 亿元,这为央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现实基础。其次,在国债利率方面,财政和金融部门要做好协调。国债利率可采取浮动利率,随时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调整,以吸引投资者,调动机构和中小投资者购买国债的积极性,国债政策的利率效益在质量上得到有效的运用。再次,国债品种应朝多元化方面发展,即中、长、短期三种类型的品种均衡发展,特别是短期国债,是央行实施调控,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首选对象,应当在国债品种中占有一定比重。美国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占全部国债比重的35 %左右。目前,以我国现状看,可以考虑发行特种国债,期限为5 - 10 年,这样可为政策性投融资提供一笔金额大且使用期限长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增加财政结构性调整的职能。
第三,财政与货币政策作为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适度扩大、引导和刺激国内的有效需求。其一,作为财政政策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杠杆在扩大有效内需中的引导与刺激作用。运用财政转移性支付手段,如扩大财政补贴、增加社会福利等政策,提高转移支付水平,稳定社会经济,防止消费需求过度下降。同时,有选择地运用税率、税制等政策工具调节,如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再投资退税或所得税返还等措施,确保激活投资需求。此外,政府的财政投资行为也需按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重点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发和扩大农村内需;加强基础产业建设;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资源开发等。其二,作为货币政策方面,可以尝试进一步降低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央行的贷款利率,调动商业银行的投资贷款积极性,并通过货币创造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同时可以降低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贴现业务,扩大再贴现规模,择优发放贷款,刺激投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当然,货币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也需考虑到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
总之,经济增长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协调使用的主要任务,也是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的内在要求。只有正确处理好这种相互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两种手段的积极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我国宏观经济,实现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周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说的更明确。
1:看起来一个好,一个不是很好,其实都是好。后面一个看似不好的就是为了长期的好而制定的。2010年的经济状况和2006年很相似。但由于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国家没有经验,没有提前改变相关的政策,使得2007年经济过热,2008年深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过由于中国是第一个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所以2008年的危机没有伤筋动骨。可见国家提前预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是多么重要!【政策的重要性】
2:现在的经济形势是:中国非常好,并不需要过多的经济刺激政策了。相反,为了不让2011年产生和2007年一样的过热局面,就必须和美国,日本,欧洲等这些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他们还没有走稳,所以必须继续刺激才能巩固。继续刺激才能追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中国和他们不一样,12以上的增速历史证明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只要保持8-10是最好的。所以有必要稍微放慢脚步,这样才能走的更稳,更长!【政策的不同性】
3: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国民收入,减少国民支出。落实起来就是减少税收,提高收入,提高老百姓的投资利润,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内需。加快保障房建设,使得老百姓买得起房。股市一定会涨,因为要保证老百姓的投资收益,不仅仅是增加银行利率。
4: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不会再投入过量的货币来刺激经济,说明经济已经完全走好。是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过热而制定的。股市上简单来说就是:防止2007那样暴涨,保证长期稳步向上。
故:我得出的结论就是:2011中国股市肯定大涨,但不会暴涨。不是所有股票都会大涨,是该涨的依然会大涨,不该涨的再也不会象2007那样鸡犬升天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的一批质地优良的有着良好成长性的股票会出现大牛股,但,成长性不高的大盘股会原地不动。
技术面分析:
1:日线:正在构筑右肩。还需最多7个交易日便会完成。完成后大盘继续向上创出新高。
2:周线:20周线获得强大支撑,支撑有效,下周起会连续四周收阳。
3. 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在不同时期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国家经济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格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影响地区间差距变动的主要环境性因素。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产业布局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
(一)产业布局政策对开放型经济的影响
我国的工业区域布局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区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中、西部地区则以重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性差异往往会导致地区间经济产出水平的巨大差距。据专家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大多为轻型或混合型的工业结构类型。另外,在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中,国家先放开了消费品市场,消费品价格由市场决定,而对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实行严格控制。由于东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消费品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输出基地,于是东部向中、西部高价输出制成品,而中、西部则向东部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这种产业布局和区位分工决定了中、西部与东部存在着不平等交换。
由于东部企业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中、西部很难在制造业上与东部竞争。中、西部地区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地位,严重制约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制订的每一个五年计划,其经济布局政策在资源的宏观配置、产业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1953—1978年的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经济布局的指导方针是:为迅速改变生产力过分倚重于沿海地区的严重不均衡状况,并考虑到战备的需要,强调内地与沿海均衡发展,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投资重点长期指向中西部地区。国家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一五”时期为50.2%;“二五”时期为56.7%;三年调整时期为60.5%;“三五”时期为68.8%;“四五”时期为56.2%。除了“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投资的地区分配既有重点倾斜,又考虑到总体协调,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的格局,人均国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的东西部差距出现了普遍缩小的趋势外,其他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过分注重政治、国防意义而忽视经济效益,一方面东部老工业基地的充实、改造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原有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布局在中西部的企业又表现出突出的“嵌入式”的特征以及存在着协作配套条件差、微观选址失误等不足,尽管国家在中西部地区投入大量资金,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东部地区,三大地带人均国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仍出现了扩大的趋势。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实际上并未达到均衡发展的目标,人均国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在总体上仍然有所发展。1978年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国家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布局的指导方针有了重大转变,效率优先成为重要的目标取向,生产要素向边际产出率高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集中,“六五”与“七五”时期,在追求整体发展速度与效益的方针指导下,国家投资和布局的重点大幅度向原有基础条件较好、投资能力较强、投资环境优越的东部地区倾斜。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梯度明显,例如,若以中西部地区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为1,则东部地区的投资“五五”时期为0.84;“六五”时期上升到1.02;“七五”时期上升到1.27;1993年上升到1.33。1990~1993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55.8%分布于东部地区。虽然“六五”至“七五”时期东部地区的投入比例明显增加,但中西部地区“三五”至“五五”前期的大量投资项目进入产出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三大地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对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趋势。1991—1992年东中西部地区均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但东部地区投资需求强劲,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使得三大地带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对差距开始逐步扩大。
(二)对外开放政策对开放型经济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尽快形成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挥体制改革对释放经济潜能的作用,政府选择具有改革开放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实行率先改革开放的特殊政策。这给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制度优势和发展机会。这样,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除了由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内生的要素构成差异来决定外,在转型期,也会因转型经济条件下外生的制度变量影响而加剧。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已成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的,国家对于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在利用外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税收、外汇、外贸和信贷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到1997年,东部地区首先享受了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利用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260个沿海经济开放市县;全国30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东部地区就有25个;13个保税区也全部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仅从1992年起才逐步在沿长江地区和边境地区建立了享受国家对外开放优惠政策的城市,到1993年共设立了6个沿江开放城市、13个沿边开放城镇以及1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中部地区仅建立了4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地区则仅有1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可见,中西部地区享受对外开放政策的年限和开辟对外开放地区方面均落后于东部地区。因而,东部地区在对外开放方面与中西部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仅以利用外资为例,1989~1993年,我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618.8亿美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544亿美元,占全国的87.9%,而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只有43.4亿美元和31.4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和5.1%。东部地区大量引进外资对其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西部地区则从引进外资中得益较少。
(三)财税体制变迁对开放型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后中国财税体制共经历了四次大的变迁,总体是从“包干制”向“分税制”转变:首先,1980年,中央决定改革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财税体制,实行“分灶吃饭”的办法,以调动地方增加财政的积极性,即对15个省、区,中央将全部财政收入划分成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共享收入三个部分,共享收入的80%归中央,20%归地方,其他省、市、自治区实行定额上缴、定额补贴或保留老体制的做法。
除个别税种(如关税)之外,所有财政收入由地方负责征收,但所有的税基、税率和上缴利润的 办法均由中央确定。其次,到1985年,中央决定在划分收支的基础上,对各地方实行不同的分配办法,即凡地方固定收入大于地方支出者,实行定额上缴,凡地 方固定收入小于地方支出者,中央确定一定比例留给该地方部分共享收入,若地方固定收入和全部共享收入全部留给地方仍不抵其支出,中央实行定额补贴。再次,1988年,中央决定实行一种新的承包体制,这个体制包括六种不同的办法,分别适用于六类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最后,1994年,中央宣布取消承包制,实行分税制。在此过程中总体驱使地方独立一级财政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加强。由于“包干制”的财税体制存在缺乏公开性、地方财力分配不合理、税基计算不科学、缺乏公平性等缺点,实行“分税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现行分税制对欠发达地区带来了特殊的影响:
1.正面效应
分税制的实施调动了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建立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1993~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4.35倍,年均增收14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比较增长了4.59倍,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3年的12.33%提高到2002年的15.87%。分税制的实施,更好地发挥了中央财政的再分配功能,实现了中央与地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双赢”
2.负面效应
(1)转移支付方面存在问题,因为欠发达地区具有其特殊的情况。以西藏为例:对于(2002年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中央在测算西藏工资薪金所得税时,未考虑西藏特殊津贴和生活补贴等免税因素导致标准收入高估;而在测算支出时,又未考虑西藏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职进藏干部职工休假费用、物价水平远远高于内地的支出成本等因素导致标准支出低估。此外,在中央对地方的补助中转移支付比例过小而没有统一纳入中央政府对地方转移支付范畴的专项补助比例过大:2002年中央下达西藏专项补助(不含增发国债补助)和转移支付二者之比为71:29,由于转移支付规模过小,均衡各地市发展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2)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尽协调。西部欠发达地区大部分是民族自治区域,实行分税制后无论是在地方固定收入项目的划分上还是在共享税收的分成比例上都与其他省市没有区别,中央在国债分配、外汇留成、出口退税、中央驻地方企业的利润留成、体制的转轨或局部调整等方面无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客观上减少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进一步拉大了欠发达地区与全国问的财政差距。
(3)由于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和国有经济比重较大,1994年的新税制改革使其平均税负的提高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税负的提高幅度,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4)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发达地区,而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理由是:
①从1993年地方财政收入执行情况来看,沿海地区扩张基数的规模及能力远大于中西部地区,地区财政收入已出现两极分化的格局,因此,用基数法可能进一步拉大沿海与内地的财力差距,从而拉大生产水平、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差距。
②税收返还与全国平均税收增长挂钩的本意可能难以实现。落后地区只有在发达地区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内地,才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由于现存的政企不分的状况未得到充分解决,在地区利益的驱动下,发达地区有可能藏富于企业。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两者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过去20多年,由于受货币主义的影响,西方各国普遍推崇货币政策,轻视财政政策,担当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的是各国的中央银行。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4)什么政策影响经济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一般认为此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观经济学”时所提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维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