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经济技术指标是什么
经济技术指标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各种设备、各种物资、各种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的度量标准。
它是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的数量反映。技术经济指标可反映各种技术经济现象与过程相互依存的多种关系,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成果。各部门和企业都有一套与本部门、本企业的技术装备、工艺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动力以及产品特点相适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内容包括
1、用地面积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2、总建筑面积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3、建筑密度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
4、绿化率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5、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B. 什么是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和经济矛盾关系的科学,具体说它是专门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问题的科学(注:技术方案是指以技术为基础,由人力、物力、财力、运力、自然力和时力组成的,为达到某种目的和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有机组合)。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寻找技术经济的客观规律,寻找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合理关系,包括最佳关系和协调关系。具体研究任务有以下三个部分:(1)研究技术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一是研究共同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二是结合不同技术研究不同的评价理论和方法。这两种研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有了理论和方法,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济管理等部门就能够根据各种具体情况 来解决各种具体的技术经济问题。(2)从总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出发,寻找国内外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3)研究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特别是因素复杂、综合性很强的重大技术经济问题,提出具体结论和建议,供实际应用。
技术经济问题,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农业和工业、交通运输和邮电、市政生活和建筑业、商业和外贸、旅游和服务业、环境保护和卫生、教育和文化、科学研究和国防、行政管理和金融等;存在于生产建设的各个阶段:试验研究、勘测考察、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生产运行等;存在于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综合领域。由此可见,技术经济的研究内容相当应泛,除了研究理论方法和客观规律以外,结合实际研究内容很多,大致有以下若干方面的技术经济问题:(1)地质资源的勘探开发。(2)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综合开发利用。(3)农业优良品种的培养和选择。(4)各种工业原料、材料的制造和利用。(5)能源的生产和供应。(6)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仪表的采用。(7)各种标准和系列的制定。(8)产品和设备的生产、造型和结构。(9)生产专业化、协作化和联合化。(10)生产规模、结构、布局和后备。(11)建设方式(新建、扩建和大修)和建设工期的确定。(1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选择和配合。(13)各种通讯方式的发展、选择和配合。(14)各种国防军事安全措施的选择。(15)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布局。(16)科研、教育和卫生机构的规模、结构和布局。(17)环境污染防治方式的选择。(18)生产运行中工艺条件和技术参数的合理选择。(19)物流的技术经济问题。(20)外贸的技术经济问题。(21)引进工程技术、合资经营和经济技术协作的技术经济问题。(22)技术进步的经济评价问题。(23)规划和设计(包括工程设计)的技术经济问题。(24)各种管理的技术经济问题。(25)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运力、自然力和时力的合理分配使用问题。以上列举的仅仅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和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问题。应该说,技术经济总是无所不在。
技术经济这门科学,是在196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全国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诞生的。当时,技术经济与自然条件和资源调查研究、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工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医学科学技术六大科学技术并列一起,作为第七大科学技术被列入规划纲要,这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这门科学在我国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它的客观背景。60年代初是我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当时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比较注意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正面经验,也有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把生产技术和经济规律完全分开的反面教训,对比之下,深感生产技术和发展必须考虑经济规律,技术和经济必须结合。为此,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研究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这就是我国技术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科学发展历史看,现代科学技术和发展有着两个明显的趋向,这就是科学发展专业化和综合化,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技术经济学既是科学发展专业化的产物,也是科学发展综合化的产物。因为经济科学原来是一门科学,随着专业化发展的结果,产生了许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技术经济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技术经济学不单纯从经济科学中产生出来的,而是从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互相交叉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科学发展综合化的必然结果,这是技术经济学产生的科学背景。也许有人认为,技术经济学是从苏联和西方搬来的,其实,苏联只有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论证等各种说法,并没有技术经济学这门科学,西方也没有这门科学,瑞典学者埃里克·达克在《中国的技术经济学》一文中指出:"无论是技术经济学这一名称或是这一学科系统的方法,在今天苏联的经济学中都不存在。""在苏联经济学中,与技术经济学最接近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一个部门经常学"。"技术经济学和西方的成本效益分析有些相近。""详尽地研究这一学科的各种概念是很有趣的。"(引自《美国亚洲概观》,1981年9月号)由此可见,技术经济学已早被国外承认。
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开创发展、全面破坏和全面发展三个时期。从1962年正式定名"技术经济"学,并制定了全国技术经济研究规划纲要开始,一直到十年内乱前,是第一个发展时期,也是这门新学科的创建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经济学理论方法体系开始形成,而且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为依据;以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为目标;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手段;以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具体实际为基础;以认识和正确处理技术同经济之间的实际矛盾关系为目的。十分遗憾的是,在十年内乱中,技术经济研究机构被撤消,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全部停止,而且遭到彻底的批判,这个时期就是全面破坏时期。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技术经济学获得了新生,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1978年11月成立了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现在许多省市和部门也都成立了技术经济研究会;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技术经济研究所,很多部门相继成立了技术经济研究机构;许多理工科大学开设了技术经济课程,不少文科大学也开设了技术经济课。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专门培养了技术经济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和大学生。这个时期,技术经济学理论方法体系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经济这门学问越来越重要,研究工作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技术经济学在实际中应用愈来愈广,技术经济学分支学科越来越多。
C. 主要常用的技术经济指标是什么
所谓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就是借助于一系列经济指标,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之间最的最佳关系,使设计方案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有机地统一,进而作出决策。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
①决定型分析评价法。它以直观判断为基础,用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使综合评价定量化,并以得分高低判断其优劣。常用的决定型评价法有评分法、图形表示法、检查表法、实数法、效用评价法等。
②经济型分析评价法。它是以经济观点评价技术方案的优劣,以经济效果最大化为准则进行选优。常用的经济型评价法有效果分析法、效益费用比率法、效益费用现值比较法、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
③不确定型分析评价法。它主要采用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方法,确定可行的技术方案。
④比较型分析评价法。它通过对实现同一目标、满足同一技术要求的各种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计算、分析比较、论证评价,选出最优方案。
⑤系统分析法。它是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与综合,找出各种可行方案,供决策者选择。分析时应考虑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⑥价值分析法。通过对产品功能成本的分析,在保证产品达到必要功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
⑦可行性分析法。它是对投资决策前进行的预先分析与估计,通过研究比较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同方案,确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界限。
D. 技术经济指标是什么
技术经济指标是反映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的某一方面情况的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如表现为绝对数的工业总产值的钢、煤产量等指标; 表现为相对数的产品成本降低率、利润率等指标; 表现为平均数的劳动生产率、每百元工业总产值占用定额流动资金等指标。
它可分为计划指标和统计指标两类,前者表示计划要求达到的目标,后者表示实际完成的情况。
(4)什么是技术经济条件资料扩展阅读:
技术经济指标的意义:
1、查明与挖掘生产潜力,增加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2、考核生产技术活动的经济效果,以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改善产品质量;
3、评价各种技术方案,为技术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E. 经济条件是什么意思
经济条件,除农业自然条件以外的所有影响农业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诸因素。具体包括人口、劳动力条件,国民经济中的科学技术、工业、城市、交通运输与市场条件,以及国家颁布的有关农业的经济、技术方针与政策等。
简单地说,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