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叫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区域性经济合作是指某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羚羊挂角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的产物和表现。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必然性。 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关税壁垒和商品及及服务自由化程度,以及在产业、财政、金融、政治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部门一体化。 部门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的一种或几种产业实行一体化,如欧洲煤钢联营经济一体化组织,内容包括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煤钢产品进出口关税和限额,成立煤钢共同市场,通过控制投资、产品价格、原料分配、企业的兴办与合并等调节共同体成员国的煤钢生产,并建立有超国家性质的“协调机构”,对各成员国、企业和个人实行约束。这种形式的部门一体化还有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AEC)。 (2)优惠贸易安排。 这是市场经济一体化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形式。主要是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减少成员国之间的进口关税。即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如东盟和非洲优惠贸易区等就属此类。 (3)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成员国之间取消工业品贸易限额,减免或废除关税,使商品在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逐步自由移动,但不涉及建立共同的关税和共同贸易政策,不建立超国家的机构。例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等。 (4)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协定,相互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它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它在一体化程度上高于自由贸易区,它除了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成员国之间对外还建立统一的关税率。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之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就是关税同盟。 (5)共同市场。 所谓共同市场,就是在共同市场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同时也允许成员国间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86年就已经实现农业共同市场。 (6)经济同盟。 所谓经济同盟,就是各成员国之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对外建立统一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集团。 (7)完全经济一体化。 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化。在各成员国内完全消除商品、资本、劳动力及服务贸易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进而在政治、经济上结成更紧密的联盟,统一对外的政治、外交和防务政策及经济政策,建立统一的金融机构,发行统一的货币。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91年12月n日召开的首脑会议正式通过了政治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定了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和单一货币的期限,而且还计划制定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以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联邦。这不仅包括了货币在内的经济的完全一体化,而且是一种政治、外交与防务的一体化。 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 区域经济合作呈现以下特点: 1.区域经济合作近年呈加速发展趋势。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大大加快.据WTO统计,截至2004年1月,在向WTO通报的293个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中,WTO成立后通报的占58%;在运作的197个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中,WTO成立后的占1/4。WTO成立之前,世界上每年大约成立约三、四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而Wr0成立后,平均每年成立15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的加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密不可分。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使得区域内各个成员国应对和抵御全球化风险的能力增强,能够有效缓冲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另_方面,区域经济合作也是在国际多边协作下难以取得进展的一种变通办法。由于WTO成员众多,其经济发展阶段、贸易政策不尽﹁致,达成一项共识需要兼顾各方利益,难度很大,而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则可以自由选择成员、确定合作领域、合作范围和合作方式。其合作内容早已经超过了关税减让,广泛包括投资、竞争政策、服务贸易、环境、劳动力等多边框架无法包括的内容。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自由贸易区,而且向关税同盟乃至向货币联盟发展,欧盟甚至强调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 2.跨区域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新的热点。 区域经济合作开始主要发生于有地缘优势的相邻国家和地区之间。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EU)、东盟 (ASEAN)等。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周边可用的资源逐渐较少,再加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跨洲的经济交流趋于便利。据WTO统计,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约有1/3的区域贸易安排发生在跨洲国家之间。如欧盟与墨西哥与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与南非签署了《南非与欧盟贸易、发展与合作协定》,与拉美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正在进行中;美国和约旦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2003年底,已运作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约占全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 5%,但已经签署协议或正在进行谈判的跨区域经济合作占1/3,提出进行跨区域合作的占40%以上,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目前,WTO的146个成员中,已有65个加入或正在商签跨区域的经济合作组织。 3.双边经济合作成为热点,但多边的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力越来越大。 据WTO统计,2003年,正在运行的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占全部的80%,正在谈判的90%均在双边之间进行。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虽数量不多,但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出现不断扩张的趋势。2004年5月,欧盟迎来第6次扩张,爱沙尼亚等10国正式加入欧盟,EU从15个成员国增加到25个,拥有4.5亿人,比美国大了一倍,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20%,GDP占世界的1/4。NAFTA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美国的推动下,34个美洲国家计划2005年1月 1日成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东盟从最初的5国扩大到10国,而且扩大后的东盟集体或单个成员还在与日本、中国、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谈判。除两个或几个国家间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外,区域经济合作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组织形式。一是单个或几个经济体加入已有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欧盟东扩。二是单个经济体与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新组织的经济合作安排与原组织并不一致,如中国与东盟的“10+1”。三是单独的两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一个更大的组织。如欧盟—南方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等。 4.亚洲成为区域经济合作新的热点。 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程度、开放程度和文化认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各个大洲之间、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发展很不均衡。如西欧、北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而亚洲则起步较晚,亚洲最大的3个经济体一日、中、韩自2000年才开始启动这项工作,因而区域内优惠贸易的比重在各大洲之间最小。据WTO统计,200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贸易的56.5%和61.6%是通过区内贸易实现的,而亚洲这一比例不足10%,潜力巨大。由于近几年亚洲特别是东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许多国家越来越认识到与亚洲合作的重要性;再加上亚洲国家对区域经济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增强,亚洲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合作新的热点。亚洲内部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与其他洲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正在启动若干个区域经济合作谈判。 5.区域经济合作促使区内贸易和投资出现“内敛”的趋势。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安排,区域性集团内部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优于区域外,导致区域内出现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促成了相对封闭的区域性国际市场的出现。加之贸易、投资创造和转移效应,使得区域内的贸易和资本流动迅速增长,并超过区域间的贸易和资本流动而呈现一种排他性的“内敛”趋势。如欧盟对外投资的1/3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就北美而言,美国和加拿大都互为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和产业转移国,据统计,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于加拿大,加拿大对外投资的1/3则集中于美国。在区内贸易方面,除欧盟近10年来区内贸易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外,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内贸易所占比重均呈上升趋势。未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竞争中有可能陷入被边缘化的危险。
Ⅱ 区域合作有哪些类型,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2、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3、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
Ⅲ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y)是指在: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
(3)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基本要素:区域经济。
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人类在地球上活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地域上的连接产生的经济关系称之为区域经济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或者是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或者是对立乃至是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1称之为互补关系,后者称之为竞争关系!
Ⅳ 经济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一、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
为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时代的社会经济合作活动的宏观空间规律,需要积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重要成果。伴随世界经济联系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关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也在不断演化和扩展。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关产业和技术跨国转移的理论扩展了用以解释和分析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界一直致力于寻找和建立关于国家之间,特别是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产业技术联系宏观规律的理论解释,为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互补性发展寻找理论根据,其中主要有行政边界区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竞合理论、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协同论。
(一)行政边界区理论。边界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某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与其他接壤政治实体(如国家、行政区等)在交接处所构成的特定地理空间。省际边界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行政单元——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交界处,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行政边界区理论一是源于行政区经济理论,即改革开放以来,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的纵向运行系统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区域经济的横向运行系统转变时出现的特殊区域经济类型。二是来源于行政区边缘经济论。在行政因素对经济的约束作用下,我国行政区交界地带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边界的存在而对行政区之间经济、社会因素流动产生的阻碍或促进作用,表现为边界区域中不同行政区的城市经济水平增长的结构性差别、要素流动的断裂或一体化。
(请采纳)谢谢!
Ⅳ 经济学知识:开放经济之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分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前者指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后者则指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国际经济-开放经济之区域经济合作知识点
区域经济合作分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前者指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后者则指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目前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国际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另一种是国际城市圈或都市带。前者是一种比较紧密型的合作,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后者则是一种松散型的合作,基本上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构。
(一)国际性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性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指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之间比外部世界设置较少的贸易限制或删除贸易限制,创造某些合作因素等方法,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广泛流动,从而实现各成员体产品资源和要素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或状态。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经合组织。
(二)国际城市圈或都市带
国际城市圈又叫大都市连绵带,简称都市带或城市圈等,是指由若干个大城市或超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大中小城市和地域共同组成的紧密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群体,同时也是人口和产业的密集区或一体化区域。
目前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达到了国际大都市带的要求。它们分别是纽约都市带、东京都市带、伦敦都市带、巴黎都市带、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带和长江三角洲都市带。
二、国际经济-开放经济之区域经济合作练习题
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形成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
A.优势互补
B.互惠互利
C.前店后厂
D.强强联手
【答案】C
1. 经济知识:事业单位经济学常识——失业是什么
2. 经济知识:两组易混淆经济学名词
3. 经济知识:事业单位考试基础知识考点——公司的分类
4. 经济学知识:世界贸易组织
5. 管理学:行政职能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