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浙江的经济
浙江是中国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宁波、绍兴、温州是浙江的四大经济支柱。其中杭州和宁波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中国前20位。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达到10340.454美元,超出中国人均GDP6100美元,并且所辖所有11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发展十分均衡,发达程度高,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4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4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1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2亿元,分别增长1.4%、7.1%和8.7%。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增长7.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7:47.8:47.5调整为4.4:47.7:47.9。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6%。
2014年,财政总收入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21亿元,增长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
2014 年11月,浙江省区被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2013年浙江省各市GDP排名城市GDP总量
(亿元) 增长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排名1 杭州 8343.52 8.0 94791.18 15305.69 1 2 宁波 7128.87 8.1 93322.03 15068.47 2 3 温州 4003.86 7.7 43728.88 7060.69 11 4 绍兴 3967.29 8.5 80260.77 12959.50 4 5 台州 3153.34 7.9 52511.91 8478.96 8 6 嘉兴 3147.6 9.3 69269.37 11184.75 5 7 金华 2958.78 9.1 54802.37 8848.80 7 8 湖州 1803.35 9.0 62070.57 10022.37 6 9 衢州 1056.57 9.1 49838.21 8047.25 9 10 丽水 983.08 9.2 46437.41 7498.13 10 11 舟山 930.85 8.5 8.51 13184.38 3 浙江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水产品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中国第一,蚕茧产量占中国第二,绸缎出口量为中国30%,柑桔产量中国第三,毛竹产量中国第一。浙江是中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柑橘、海鲜和竹制产品等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浙江一个渔业大省,渔业由传统生产型,过渡到捕涝、养殖,加工一体化,内外贸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石浦渔港、沈家门渔港是中国最早四大中心渔港中占两席,海洋捕捞量居中国之首。杭嘉湖平原是中国三大淡水养鱼中心之一。
2014年,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26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5979公斤/公顷和75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3.2%(见表2)。油菜籽播种面积15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9%;蔬菜620千公顷,增长0.2%;花卉苗木138千公顷,增长5.1%;药材33千公顷,增长3.0%;果用瓜101千公顷,增长0.2%。
生猪年末存栏965万头,年内出栏1725万头,分别比上年减少25.1%和9.0%。肉类总产量156万吨,比上年减少9.9%。水产品总产量为575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68万吨,增长4.6%,淡水产品产量107万吨,减少0.7%。
浙江省新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457个,面积107万亩,累计建成6441个、面积572万亩;新建30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40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26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42个,总面积360多万亩。农民信箱系统完成升级改版,现用户保有量达到272万人,2014年共发送信件6亿封,短信9亿条,日点击量超过200万次。浙江省已有农业龙头企业7621家;浙江省土地流转率达48%。新登记家庭农场5000多家,14326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全年各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达到208亿元。到年末,浙江省共开展6120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已接入和正在接入)150万户;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村1901个。浙江省97%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37%的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到42%,已有46个县(市、区)成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浙江省在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87个,保护利用一般村434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旅游村856个、旅游点2336个。“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总人数69万人。 工业
浙江工业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浙江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6.9%,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5407和7137亿元,分别增长6.1%和7.4%(见表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2211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4392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2085亿元,增长5.2%;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8.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4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36亿元,下降5.5%;股份制企业428亿元,下降5.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034亿元,增长6.3%;私营企业1221亿元,增长5.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8%,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445亿元,比上年增长9.0%。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590亿元,增长11.2%;税金总额660亿元,增长16.1%。 社会消费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7%(见图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177.7亿元,增长1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27.6亿元,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179.5亿元,增长11.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725.8亿元,增长10.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8%,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3.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9%,中西药品类增长16.5%,日用品类增长14.1%,金银珠宝类增长5.1%,通讯器材类增长10.2%,家具类增长36.9%,五金、电料类增长47.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8.2%。年末浙江省已登记的商品交易实体市场4321家,交易额为1.95万亿元,增长9.2%。
对外经济
2014年,进出口总额355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进口817.9亿美元,下降6.0%;出口2733.5亿美元,增长9.9%(见表7)。月均出口228亿美元,其中7月份出口26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出口1911亿美元,增长14.3%,高于浙江省出口平均增速4.4个百分点,占浙江省出口总值的69.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对浙江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97.1%。
2014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50个,比上年减少22个;合同外资2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1%和11.6%。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合同外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3.7%、增长24.3%,分别占外资总额的59.5%和62.0%,比上年分别回落2.4、提高6.4个百分点。
2014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浙江省劳务人员实际收入1.6亿美元,增长46.9%。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共计577家,比上年增加9家;其中中方投资58.2亿美元,增长5.4%。全年实际对外直接投资34.8亿美元,增长45.2%。
交通邮政
201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铁路、公路和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954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7%;旅客周转量1077亿人公里,增长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38.8亿元,增长64.3%;电信业务总量1145.7亿元,增长19.6%。年末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1769万门,比上年减少844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1141万户,增加33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371万户,比上年增加299万户,普及率134.6部/百人;本地电话用户1642万户,减少139万户,普及率30线/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数6371万户,比上年增加373万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76万户,增加33万户。
旅游业
2014年,浙江省实现旅游总收入6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79亿人次,增长1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47亿元,增长14.3%;接待入境旅游者931万人次,增长7.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7.5亿美元,增长6.7%。
金融业
2014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2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7.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136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9.5%。年末个人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3116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
年末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66家,累计融资3706亿元;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123家,占全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的16.8%;创业板上市公司41家,占全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10.1%。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84亿元,增长14.2%;人身险保费收入674亿元,增长12.7%。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350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125亿元。
❷ 浙江到底有多发达到底强到了哪种程度
均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销售额排名全国第三,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后;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
大家看了,这一系列数据当中,浙江没有一个排名第一,那么怎么体现出浙江的强呢?
四、浙江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浙江的快速发展,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一个“以我为主”的思路。怎么讲呢?也就是说要在本省打造出教育、文化、科研、医疗等一系列优厚的条件,力争将浙江的人留在浙江,让更多的人愿意来浙江!
地位是政府给的,资源是政策倾斜的,外资是人家投的……但是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条件,只有人,只有留住了人,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浙江正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留住了大量的人才,而这些人转而又使浙江更快的发展,变得更好,进而再吸引更多的人……如此良性的循环之下,使浙江的发展宛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好!
❸ 浙江到底有多发达
浙江省一直以来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也被认为是中国的“省富民富”的典型代表,这一点十分不容易,因为即使中国经济最强省的广东省、江苏省也自愧不如。
浙江经济到底有多发达?不仅仅参考重要的GDP总量、人均GDP,更要看代表民富指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钱袋子”指标人均存款,否则经济指标再高,再强大,老百姓钱袋子是瘪的、空的也缺乏实际意义。
从浙江省钱袋子指标之一人均存款来看: 浙江省住户人均存款接近9万元,绝对值为88370元,位居全国第三(2019年1月末),在各省区中最高,而中国经济最强省的“冠亚军”广东省和江苏省住户人均存款却分别排名全国第6位、第5位,人均存款在6万元以上。因此,浙江省在老百姓“钱袋子指标”上是最富裕的、最鼓的,充分说明浙江民富现象。
从浙江省钱袋子指标之二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 :在2019年,全国各省可支配收入中,浙江省排名全国第三,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899元,而全国GDP排名第二的江苏省仅为41400元,浙江足足比经济大省江苏高出了约8500元之多。
可支配收入是一个综合的财富指标,包含了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力压经济大省说明了浙江的经济发达程度。
从浙江省经济发达程度指标经济总量来看: 2019年浙江省GDP为29087亿,排名全国第四,浙江省人均GDP为15755美元,依然是全国排名第四,人均GDP指标上力压GDP总量排名第一的广东省,浙江省重要的经济指标两个第四说明经济非常平衡,没有大起大落现象。
从浙江省民营经济在GDP占比来看: 浙江历来是全国民营经济占 GDP 比重最高的省份,它的民营经济占比高达65%左右!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及“发动机”。据统计,浙江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生产总值、80%以上的外贸出口、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民营创造的。
从浙江省地级市民富指标数量来看: 浙江的富裕度在中国省级层面里是最高的,浙江省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地级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再次说明了浙江民富的平衡,不是局部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浙江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闻名于世的中国小商品之都—— 义乌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121元,在全国县级市中高居榜首! 而全国县级市前20强中有14个县市来自于浙江省,充分说明浙江民富并非是义乌市一个地区的单打独斗。
从浙江省民富指标富豪榜来看: 近年来大量浙商出现在全国的富豪排行榜上,并且浙商人数一直名列前茅。比如在2017年胡润富豪榜中,浙商上榜人数达263人,仅比广东少21人,位居全国第二。
从浙江省独角兽数量及榜首来看 :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 美元 以上的非上市 公司 。全球有586家独角兽 企业 ,比去年增加92家。 浙江省的蚂蚁集团以1万亿估值蝉联高居第一!
到2020年的6月30日为止,2019年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它们主要分布在28座城市之中,尤其是“北、上、深、杭”四个城市的独角兽企业特别多,共有156家。浙江省龙头杭州成为北上深杭“独角兽一线城市”。
从浙江省的经济活跃度指标上市公司数量来看: 浙江省的上市公司数量一直处于名列前茅。浙江省的A股上市公司仅次于广东省,位列全国第二名。2019年浙江省上市公司数量为382个,占比达11.48,仅次于广东省的16.26%,但高于老牌经济大省江苏省的359个、10.79%。假如去除受到政策倾斜的深圳,浙江省不论在新股数量还是上市公司数量都是全国第一,其中最具代表性城市就是杭州。
从浙商的民营经济特质及精神来看: 浙商是最具有抱团取暖相互帮助的合作关系群体。国有三大主流商业帮派,广东的粤商、浙江的“浙商”、福建的“闽商”最为着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商帮。
所谓的商帮其实就是由地方商人在外经商为了相互帮助而形成的团体,慢慢逐渐形成一个地方商帮,商帮中的商人往往互相分享信息及资源,相互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创坚克难。
浙商以商人之间抱团奋斗相互帮助而着称,这一点与江苏商人的经商模式大都依靠单打独斗所不同,浙商是凝聚力,而江苏经常被戏称“散装”江苏而闻名。因此,浙商更容易走向成功。浙商在国内国际的商界也有着相当高的声望,尤其在台湾商界常被称为“大陆之狼”,并且在西方国家眼中,浙江人几乎被看作“东方的犹太人”,可见浙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浙商,这个名词自从1992年改革开放以来,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关注,由此带来大量曝光度,迅速被大众所熟悉。自古至今,浙商人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国私营企业经济当中“浙江模式”、“浙江现象”早已成为行业中有口皆碑的品牌效应。
从浙江人的超强的商业意识来看: 浙江省经济发达来自于浙江人的商业意识超强表现。由于浙江的土地资源少、人口密集,难以养活靠农耕为生的人口,在此情况下“浙商”被逼出位,出外经商“自救”。
浙江人历来善于经商,被称为“东方犹太人”,据统计,每9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6个浙江人中就有一家企业,因此,浙江民营经济非常发达,占GDP的比重高达65%左右。几乎每年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都是上榜数量最多的省份。
浙商目前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人团体之一,所以,浙江的民富水平非常高,据2018年的数据来看,浙江省的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就高达45840元,仅次于上海、北京两大一线城市。
从浙江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政策环境来看: 浙江由于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先发优势。再一个,浙江经济之所以发达,还来自于浙江独特的地理位置,因为浙江省属于长三角经济圈重地,紧靠上海,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一方面能够承接到龙头上海的外溢产业,另一方面小商品接轨全世界,因此,浙江属于既滨大海、又沿钱塘江,水系发达,港口优良、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并且自古钱塘繁华,历来商业兴旺,这是浙江的一大地理优势。但浙江也有其劣势,比如山地丘陵多,耕地面积少,粮食缺少,资源稀缺,国家计划的空白之地。
恰恰是浙江省的劣势变成了它的优势,因为缺乏自然资源及政策资源的浙江,只能穷则思变,最终蜕变成民富第一省。
从浙江省特有的“藏富于民”来看: 浙江民营经济起步早、规模大、实力强、比重高、活力强、后劲足,在全国独占鳌头。其根本原因在于浙江民间拥有发展民营经济的民众基础。
浙江人具有勇于创业、善于经营的特质,这种特质是浙江民营经济能够在全国率先发展并保持强大重要原因。因为自两宋以来,浙江一直是国家财政的主要贡献区域,而从来不是需要国家之“帮扶地区”,历来较少地依赖政府的帮助,而更多地诉诸于个人的奋斗努力,因此,自立自强的特质使得浙江人勇于创业,从而创造出了众多的民营经济主体。
浙江民众的创业意识觉醒极早, 在改革号角刚刚吹起,在全国其他地区还在“等靠要”吃大锅饭之时, 大量的浙江人就已经兵分六路,勇敢闯天涯了。
浙江人是中国最早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及艰苦创业之路的群体。浙江人的创业意识尤为强烈,他们认为“有钱就去当老板,没钱借钱来当老板,打工想着当老板,当了老板还想当大老板”。
浙江人为了创业,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在浙江民众中产生了中国最成功的创业者群体,造就了浙江众多的民营经济主体,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从浙江人自古以来经商之基因来看: 浙江历来就是国内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具有深厚悠久的工商业传统,因此,造就了浙江人世代相传的重视工商业、善于经商办厂的“遗传基因”。
比如越国大夫范蠡弃政从商后成为中国“货殖”第一人,被历代商贾尊为祖师爷。以永嘉学派和永康学派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在流行“以农为本”的农耕 社会 就开风气之先,并且提出了“工商皆本”的理念。
所以,在工商文化传统的长期熏陶和潜移默化下,浙江民间沉淀了经验丰富商品经济交易技能,积累了大量的经营管理人力资源。浙江人因此素以善于经营着称,长于经商办企业,对民营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产生内生性作用力。
正因如此,浙江人对市场经济改革的认知,比全国其他地区的认识的更加深刻;对改革所带来的机会,能更快地把握;对改革大环境,能更好地去适应。在全国相同的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浙江民众率先挣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自发地发展起民营经济。也正因为浙江人善于经商办厂的“遗传基因”,其民营企业的经营业绩尤为出色,在全国居于榜首,这是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最重要的深层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