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GDP增长过快,经济过热,有什么负面影响
投资过热、环境继续破坏、人们的实际收入降低(购买力降低)、过度以来外资………………………………
现代社会中,GDP及其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级政府的业绩指标并使得各级政府部门不遗余力地追逐。
毋庸置疑,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提高,需要通过GDP的增长来实现,这是GDP及其增长率的正面价值。
但是,GDP及其增长率也标志着相应的土地占用、资源消耗、污染及废弃物排放,也就是说,GDP及其增长率有其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现实中,促进GDP高速增长的力量过于强势,而对GDP增长的制衡者力量则显得软弱无力,因而GDP的增长受不到应有的制衡。体现在发展结果上,各地的GDP不断地以高速度增长,而土地占用和资源消耗大幅度上升、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现象则难以得到遏制。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GDP数据是“硬”指标,而其他指标或者不作统计、或者没有有效的制约力。
所以,必须真正建立起制衡GDP及其增长的力量,使制衡GDP的指标也成为各级政府必须达成的“硬”指标。对于GDP实施制衡,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力量:
自然资源和土地保有方面。GDP的增长必然导致自然资源和土地保有的减少,所以代表着维护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部门必须形成强有力的GDP增长制衡力量。近些年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当地GDP增长,出现了大量违规占用土地、滥设开发区、对自然资源乱开滥采的现象,这就是GDP没有得到有效制衡的表现,或者说代表着维护国土资源的部门没有起到有效的制衡作用。
宏观经济调控方面。GDP过快增长必然导致金融风险、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风险,所以宏观经济部门也必须有一个牵制GDP增长的力量。有一个现象尚未引起关注:各级政府部门,对于5年规划、年度计划中的增长率指标,都把它当作最低指标,而根本不认为那是一个适度指标,结果普遍造成各地增长率都远高于国家规划指标的现象。“适度增长”这一观念必须强化,在国家规划制定较为科学、适度的前提下,凡是显着偏离适度增长率的业绩(无论是偏高或偏低),都应作负面评价,以使中央的宏观政策得以有效落实。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GDP的增长或多或少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谓既带来经济利益、又带来生态改善的“双赢”只是一种想当然的虚幻,所以代表生态利益的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GDP的增长进行制衡。环境保护部门,除了要进行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外,更需要进行GDP增长率的环境影响评估,在此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当地所能够承受的GDP增长率。
社会发展的综合方面。GDP的增长并不意味社会的必然发展,某些情况下是以社会损害为代价得来的。所以,民政部门、农业部门、生产安全部门也应成为制衡GDP增长的力量。至少应遵循这样的经济伦理:一个阶层或群体的收入的增长不能建立在牺牲另外一些社会成员利益的基础之上。
国际关系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同样会给周边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国际关系客观上也会对GDP的增长形成一定程度的制衡作用,要求在涉及到国际性江河湖泊、全球性生态功能区的区域进行经济活动时,必须极为慎重,上述区域的GDP增长指标也应予以严格的限制。
❷ 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一方面,这对中国有利:
1、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经历了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着提高。
2、人民的生活已经实现了从贫困到总体福祉的历史性跨越,并且正在朝着总体福祉的目标前进。
3、经济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从不平衡向相对平衡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显着增强。
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由弱到强,跨越式发展,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另一方面,对国家不利:
1、能源消耗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模式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2、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能力和法律法规的挑战。(二)城市化进程中乱占耕地现象严重,造成城市土地占用过度扩张而造成的农田破坏和占用;城市化、重建和拆迁过程中政府控制不力,导致许多城市发生违法建设,获得国家补偿极为普遍。
3、各种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社会矛盾正在加剧)。
4、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表现为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规模大而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主要由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没有根本变化)。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
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建立在中国耀眼的经济发展成就基础上的。从数量规模上看,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中国近40年的经济增长确实称得上是一大奇迹。
从人均GDP水平的角度看,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人民币,仅为同期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当时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国家;而2017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59660元人民币(近8800美元),已经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从社会生活水平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在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教文卫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诸多辉煌成就。
三、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以碳排放减少为例,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最近十年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将近41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显然,中国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已经初显成效。
❸ 中国今年GDP目标增长5.5%左右,GDP增长意味着什么
GDP增长意味着我们会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成果,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GDP。在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每年的GDP增速可以达到8%以上。在此之后,虽然我们的GDP增速有所减缓,但这种情况也非常正常,毕竟我们的经济体量已经非常大了,实现快速增长已经是不现实的问题了,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
一、中国2022年的GDP增长目标是5.5%。
在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我们提出了新一年的GDP增长目标,这个目标被定在了5.5%。在此之前,我们在2021年获得了8%的GDP增速,这个增速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虽然我们在上一年的GDP增速非常高,但这种高速增长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所以我们在新年的GDP增速目标定的稍微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