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经济学思维方式是什么
(在生活中如何以最短的时间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好最大的利益)是经济学思维方式。
这样解释,有点直白,但是经济学思维就是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也是经济学最核心的问题。学习经济学思维是为了:
1、为了活的幸福。说白了,人活着,就是赚钱养家糊口。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活认知。经济是生活的基础,如果我们连基础都保障不了,还谈什么诗与远方,谈什么人生大道理。
话又说回来,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我们学点经济学,懂点经济学思维,那么,经济学能帮我们赚钱,更容易赚钱。我在这里就不举具体例子了,最简单的认知就是,会理财的人和不会理财的人,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穷人与富人的区别。
2、为了防止被骗。我们的社会冲拆着五花八门的经济现象,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陷阱随处可见。如果你不懂点经济学思维,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尤其是面对那些误导性和导向性的经济学演说,你很难分清真假。
诺比尔经济学获奖者经济学萨缪尔森说过一句话:“学习经济学并不会让你成为天才,但如果不懂经济学,命运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生活的当下,正处在一个大的经济周期更迭,经济趋势错综复杂,处在一个大的产业波动期,不用举例,看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企业倒闭,人员失业,传统产业链亟需转型,人心迷惘而凌乱。
这些社会现象,都需要用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你才能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如果你不懂经济学,那么,你会感觉雾里看花。
我们学习经济学,不是为了研究经济学而学习经济学,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认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好的帮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作出正确地抉择。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想要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学习经济学,提高自己的经济学思维认知。
供参考。
B. 经济学思维方式是什么呢有什么用吗
好的经济学思维,能够帮助一个理性的成年人更加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更加理智地对待这个世界。
我认为,经济学思维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有的是常识,有的是颠覆常识的常识,但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专业训练,也不是非要专业人士才能掌握:
1、竞争的概念
:竞争不消失,只转化形态。
2、交易的概念
:交易提高净幸福。
3、机会成本的概念:天下绝没有免费的午餐,号称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4、理解价格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利息的概念。
5、边际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公理。
6、理解产权的概念。
7、理解货币数量论。
8、理解制度和组织的巨大作用。
C. 经济学中的三个思维
1776年,亚当 · 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这本书开创了经济学的历史。而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亦即 :人类怎样才能更快乐、更幸福 。
人类想要获得幸福和快乐,欲望就得被满足。所谓欲望,就是“想要”。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无聊了想娱乐,一个人久了想找个人说话,这些都是欲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对人类欲望的经典诠释。
满足欲望的手段,经济学里叫“资源” 。
人的欲望往往是无穷的,但资源却是有限的。经济学家把资源的这个特点叫作“稀缺性”。就算是首富王健林,也想更长寿,所以时间资源也稀缺。稀缺有普遍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在不断寻找办法解决无穷的欲望和稀缺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前,解决这对矛盾的办法是压抑人的欲望,让欲望降低到和有限的资源相匹配,各种宗教在本质上都有这个作用。资本主义产生以后,解决这对矛盾的办法,变成发展生产,缓解稀缺。但生产的发展始终跟不上欲望的膨胀,所以人们需要决定哪些欲望需要被满足,即 “生产什么”;用怎样的方式去满足欲望,即“如何生产”;满足谁的欲望,即“为谁生产”。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合起来就是经济学着名的“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直接来源于资源稀缺和欲望无穷的永恒矛盾,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 资源配置的目标是效率 。经济学中的效率,是指“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状态。
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一是计划,二是市场。主要用计划方法配置资源的经济是计划经济,主要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是市场经济。
经济学理论包括两部分,一是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微观的行为,即一个消费者、一个厂商、一个市场是如何行为的;二是宏观经济学,即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经济学家有一套自己看问题、看世界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和我们自身。下面是经济学的三个主要的思维方式:
多用边际考虑生活中的事情,用机会成本来安排要做的选择,用均衡考虑来决定自己做到什么程度。
D. 经济学的三种思维方式
经济学上,在解释世界上要求客观中立,不做价值判断,仅仅回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是一种经济学思维方式。那么关于经济学的三种思维方式你知道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经济学的三种思维方式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1、最佳投手做了击球员
巴比·鲁斯是一个优秀的棒球投手,1918年,他在世界职业棒球大赛上创下了连续最多的无得分局的投球记录,直到1961年这个记录才被打破。他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这一代人中的最佳投手之一,但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投手。他既是团队中最好的投手,也是团队中最好的击球员。
从实用的观点来看,他无法既做投手又做击球员(投球需要耗费太多能量),所以球队经理米勒·哈金斯不得不做出选择。
尽管鲁斯在两个位置上都有绝对优势,但他在击球上有比较优势。鲁斯做投手的机会成本是如果让他击球的话球队将赢得的比赛数量。哈金斯认为鲁斯投球的机会成本高于他击球的机会成本。鲁斯成了最伟大的击球员之一。
1920年,他打出了54个本垒打。那一年,只有另一个团队集体打出的本垒打数和鲁斯一人打出的本垒打数一样。
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像米勒·哈金斯一样,根据球员的比较优势去分配球员的位置。问题不是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哪个球员最好,而是该队更能承受起在任何其他位置上失去该球员。
当为一个球员在球场上寻找一个特定的位置时,正确的建议也许不是他在这个位置上是最好的,而是他在其他任何位置上的价值都更小。
2、小麦战胜了T恤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商。自那以来,美国人口大幅增长,制造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那么,为什么现在世界上30%的服装都是由中国制造并出口的呢?
(我们做个假设:一个美国工人每天可以生产50件T恤或种植200蒲式耳小麦,一个中国工人只能生产25件T恤或50蒲式耳小麦。换句话说,相同数量工人,相比于中国,美国可生产2倍的T恤或4倍的小麦。)
美国的每个工人都能比中国工人生产出更多的小麦与T恤,在我们的简化模型中,在生产T恤和小麦这两件事上,相比于中国,美国都有绝对优势。
然而,绝对优势并不是故事的结尾。
对于美国生产的每件T恤,它都使用了本可以用于种植小麦的资源。当然,中国也是如此。但在我们生产T恤和小麦的模型中,在美国制造1件T恤的机会成本是4蒲式耳的小麦(200蒲式耳÷50件=4蒲式耳/件);在中国制造1件T恤的机会成本只有2蒲式耳的小麦(50蒲式耳÷25件=2蒲式耳/件)。为了制造1件T恤,美国必须放弃的小麦数量比中国更多。
相比其他生产商,当一个生产商能以较低的机会成本去生产1件商品时,我们就说他在这件商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相比其他人,能够以更低的机会成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在我们的模型中,在生产T恤这件事上,中国相对于美国有比较优势,因为中国生产1件T恤的机会成本只有2蒲式耳的小麦,而美国的则是4蒲式耳的小麦。
另一方面,在种植小麦这件事上,美国相对于中国有比较优势。
美国每次生产1蒲式耳的小麦时,它都要放弃生产0.25件T恤(50件÷200蒲式耳=0.25件/蒲式耳)的机会。然而,中国增加1蒲式耳小麦的机会成本更大:是0.5件T恤(25件÷50蒲式耳=0.5件/蒲式耳)。因此我们说在生产小麦上美国有比较优势。
一个国家可以在拥有比较优势的同时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在生产T恤和小麦这两件事上,美国都相对于中国有绝对优势。但是美国在生产小麦上的优势要大于在T恤上的:美国的人均小麦产量是中国的4倍(=200/50),但是人均T恤的产量只是中国的两倍(=50/25)。
美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更好,但可以这么说,它在生产小麦上“更好的程度更大”。中国虽然没有绝对优势,但在生产T恤上“更差的程度更小”,因而其有比较优势。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国家不可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有比较优势。每个生产商的机会成本都取决于它生产不同商品的相对能力。逻辑告诉我们,你不可能相对于B更善于A,而同时又相对于A更善于B。)
相对于中国,美国不能既相对于T恤更擅长生产小麦,同时又相对于小麦更擅长生产T恤。因此,没有生产商能在每件商品的生产上都有比较优势,并且每个生产商总会有拥有比较优势的时候。
3、馅饼奶奶不削薯仔皮
我们可以用一个更贴近家庭的例子来认识这种国际贸易的情境。当你的家人在决定感恩节晚餐时,要让最好的厨师来做每一道菜吗?如果你的家庭规模很小,也许一个人可以完成整个晚餐;但是如果你有一个大家庭,你就需要几个厨师来完成晚餐。
比如:奶奶是迄今为止最有经验的厨师,然而,薯仔去皮这项任务总是外包给孩子们。这是因为孩子们在马铃薯削皮这件事上比奶奶做得更好吗?可能不是这样的。
奶奶在感恩节晚餐的每一项准备工作上都有绝对优势。尽管如此,孩子们可能在马铃薯去皮这项任务上有比较优势(因为孩子做馅饼更不熟练),这样就能让奶奶有时间去做那些棘手的馅饼。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比较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在进行抉择时,比“绝对优势”更加有效,“比较优势”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论你在纠结选工作还是选股票,去健身还是写文案,拥有这套思维会让你的选择更有科学性,达到利益最大化。
或许是实在对哥本哈根的闹剧不耐烦了,薛兆丰对英国某爵士主张素食的理由讽刺了一下。据说,供人食用的牛会放出许多甲烷屁,结果增加温室气体,因此爵士建议,最好大家都不再吃牛肉了,改吃素,甲烷自然减少。
薛博士问道,如果人不吃牛肉,转而像牛那样去吃素,岂不是牛屁变成人屁?温室气体怎会减少呢?在自然母亲面前,既然牛无权放屁,人不应比牛有更大的屁权。
许多人认为薛博士这种质疑简直是吹毛求疵,或者是无理取闹。他们认真地指出,人和牛的消化系统有所不同,还讲解了一番植物纤维素的知识。
对哥本哈根那场闹剧,我比薛博士更加不耐,不耐到根本就不愿意理睬。不过,薛博士对人类屁权的质疑,倒让我不禁哑然失笑。我不懂植物学和畜牧学,不能从纤维素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薛博士果然是经济学专业人士,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已经深入骨髓,于是就见到了人所未见。仅仅为了具备这种思维方式,经济学就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学问。
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机会成本。虽然人人在行动上都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但自觉地理解这个概念的人,却并不很多——甚至很少。
一件事情的成本,并不是为了做这件事直接付出的代价,而是因为做这件事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事情中,价格最贵的那个。
说起来有些绕,举例解释一下就清楚了。你晚上去看电影,成本不仅仅是那张电影票和来回交通费,更主要的成本是,如果去看电影,那你晚上就不能做别的事情了。那晚上你可能做的其他事情,其中最重要的那个,再加上电影票等费用,才是你看电影的全部成本。
如果那晚你本来可以和巴菲特一起吃饭聊天的,那么,你看电影的成本就很高了,高到很少有人能承受,因此,现实中,我们不会见到有人为了看电影而放弃和巴菲特共进晚餐。
机会成本的概念,薛博士和我本人的其他一些文章中早有解释,这里只是略为复述一下。我要说的重点是,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中,包含有“比较”的含义。理解了机会成本这个经济学概念以后,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就会具备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方案被否定了,被取消了,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这个替代方案,和原来那个方案相比,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
没有理解机会成本概念的人,往往不具备这种“比较”的意识。他们的“常识性”思维是这样的:某种方案有许多弊端,那么,就应该取消它,这样,就消除了弊端。我称这种人为线性思维者。他们的思维只能沿着一条线进行,从不左顾右盼。
牛放屁,也许确实会制造出甲烷。这件事看上去不太好。线性思维者自然就会想,既然如此,不养牛就好了,不养牛,自然没有牛屁,也就自然没有甲烷了。线性思维者就不想想,原来的方案是人吃牛肉,如果不能吃牛肉,人就要吃其他东西。人吃其他东西以后,会不会制造出更多的甲烷,或者其他温室气体呢?
薛博士是这样想的,并提出了他的质疑——或者说是讽刺。可见,薛博士不是线性思维者,他有“比较”的意识,是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拥有者。
和薛博士掰扯植物纤维素的有关知识是不得要领的。薛博士的意思,并不是分析植物纤维在人体消化道中的运行机理,而是想帮助那些线性思维者建立起“比较”的意识。这件事非常有必要,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件事很不容易。因为不容易,我们才成立专门的学会——铅笔经济研究社,来和薛博士一起做这件事。
机会成本,或者说“比较”的意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事务,都是利弊兼备的。没有那种两头甜的甘蔗。我们并不是在两头甜的甘蔗和一头甜的甘蔗之间做选择。这个意思还可以用许多其他方式表达:比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可能既吃饼还有饼,等等。
任何方案,必然兼具成本和收益。人们要想得到这个收益,就必须付出那个成本。想要在人群中生活,就必须忍受别人的存在。想要中大奖,就必须买彩票并准备好不中彩。想要看电影,就得对着银幕呆呆地看上一两个小时。没办法让成本为零。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制度变革、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减少成本、增加收益。世界就是这样变得越来越好的。
被许多环保主义者指为弊端甚大的方案,其实都是人类改进成本收益比例以后的成果。汽油内燃机看上去污染很大,但它代替的是污染更大的蒸汽发动机。相比煤炭,石油是非常清洁的能源。农民进城用煤气做饭,似乎提高了碳排放。但农民进城以前,要靠大量砍柴、烧柴来获得能源,那时的碳排放要多上好几倍。人们吃牛肉或许会增加一些甲烷,但却可以让那些原来吃不到牛肉的人得到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
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出现,仅仅因为这些现行方案还需要成本,就主张取消它们,结果只能是回到更糟的状态,让人们付出更多的成本,而只能得到更小的收益,而绝不会奇异地飞升到精妙的、成本为零的境界。许愿或者祝福并不能代替时间、钻研和劳作。
在那位爵士看来,不吃牛肉或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获得蛋白质。但对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来说,牛肉非常重要,最好能继续吃。如果有学者能够研究出更高效的畜牧技术,能够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让牛少放屁,或者把甲烷变废为宝,这才是真正的进步。如果没有这种新技术,而只是简单地要求人们不吃牛肉,那就是胡闹。大家凑到一起,在某地胡闹,就是不卖票的闹剧。
研习经济学,确实可以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他人的行动。没有学过经济学,人们仍然会对世界和他人的行动有一些理解,但这种理解很可能是片面和错误的。经济学并不难,但不学习、不钻研,也不可能掌握。没有学习,却可以自发地理解如机会成本、边际这样的经济学概念,可能性非常之小,当然也就很难具备相应的那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如果没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人的脑子里,会有什么替代物?这个替代物是更好,还是更差?
这还用问吗?
第一个经济学原理是“折现”
折现的意思是,今天得到的一百块钱和下个月得到的一百块钱是不一样的。把未来的收益折合成今天的价值就叫做折现。
如果有一个人和你说,你有两种选择,是100天后给你一块糖还是101天后给你两块糖,你很可能会说,101天后给我两块。
但如果这个人和你说,是现在马上给你一块糖还是明天给你两块糖,你也许就会犹豫了,可能就选择了现在就先吃一快糖。
人们会仅仅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自己的选择,因为快乐是有折现率的。
即时愉快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所以人们时常会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明天再开始减肥,我明天再写作业,我明天再工作。
还在远古时期原始社会的时候,今朝有酒今朝醉可能是必要的。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猿人他每天都在规划着未来,我明天再吃这块肉,我下个月再去冰河的另一边看看,我明年再造一个小猿人…
还有另一个猿人,我我现在就吃掉这块肉,我今天就要造一个小猿人。
哪个猿人更可能把自己的基因延续下来呢?
但是现代社会不一样了。在《异类》这本书里,马尔科姆提到,任何一个人想在一个领域里成为一个顶尖的人,他都必须花费一万个小时。
无论你是足球运动员,还是创业者,还是小提琴演奏者,这个一万个小时是必非充分条件。
不要以为一万个小时很简单,要达到这10000个小时,如果每天能为那一个目标花费3小时的话,必须坚持十年。
所以,我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下了自己想要实现的所有大大小小或宏伟或琐碎的梦想: 学会弗拉门戈舞蹈,拥有一栋海边可以看日出的木屋,写一本小说,拿到MBTI资格证,成为专栏作家等等等等。
之后,我再给我的梦想分类,我发现,虽然列了许多死前想完全的事情,但我最想实现的三个梦想主题是:写作,MBTI,以及创业。
于是我开始记录我在我这三个梦想上投入的所有时间。
截止到上个月,我的10000小时倒计时分别是:
如果有一个人说今天给我一块糖果?我会说不,我要十年之后的那一千块糖果。
第二个经济学原理是——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什么意思?当你吃第一个包子的时候,你觉得它很美味,当你吃第二个的时候,你已经没有第一口吃的时候那么想要它了,如果你不停的吃下去,多吃一口给你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少,吃第十个的时候,你可能会难受起来。
日本大导演北野武在出名之前想,哪天有钱了要买辆跑车!
成名之后,他买了保时捷,却发现感觉没那么好,因为“看不见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于是他让朋友开,自己打个出租车跟着,还和司机说“看,那是我的车哦。”
我从密歇根大学毕业之后去了硅谷,当时我的第二老板,也就是非直属老板是Jack Smith。他21岁就进入苹果公司担任研发技术人员, 27岁联合创建了第一个网络邮件服务系统Hotmail,后来又再创了其它的创业公司。
有一次我就问他, 高富帅先生,你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在硅谷名利财全收,得到了很多人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东西。你开第一辆跑车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我的意思是,在什么都得到了的那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剩下的六七十年里你还追求和渴望的是什么呢?
Jack和我说,我们的幸福的来源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而是我们在期待什么,追逐什么。
我们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为50万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答案是,生活水平一旦达到了舒适标准,再多收入也不能带来幸福。
这个“舒适标准”在不同国家不一样,美国是7.5万美元。
当一个人他的年收入从2.5万美元提高到5.5万美元的时候,他的幸福感并没有翻了一倍,而仅仅提高了9%。
为什么?因为金钱跑车大豪宅,鲜花掌声镁光灯,所有这一切东西的边际效应都是会递减的。
如果你所渴望和追求的是这些东西,到了最后你一定会失望的。
第三个经济学原理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业已发生的无法收回的成本,它是过去的成本,不应该影响当下和未来的决定。
如果你丢了一张电影票,你会再买一张继续欣赏电影吗?还是你会觉得这样等于你掏了两倍的钱,赌气不看电影了?
在北大读了经济学双学位之后,我又在密西根大学继续读了经济学硕士。可是毕业之后,我并没有做和经济学相关的工作,就去硅谷的创业型公司里工作了。
一年后我又回国,重新开始一切,做了自由职业者,做MBTI性格分析师,做撰稿人写书出书。
我妈说,你经济学不是白学了吗?
我说,怎么样才算没有白学呢?
她说,从事经济学相关的工作啊。
我说,经济学相关的工作是什么?
她说,金融啊,银行啊,投行啊。
我在做性格分析师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客户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有很多困惑。
有的人和我说,我学的是CS,可是我真的很不喜欢这个专业,我喜欢广告,可如果我毕业之后不做IT民工,重新开始从事广告行业的话,我以前学的CS不都白学了吗?我没有任何优势。
还有的人和我说,我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孩,她漂亮而且职业稳定,我当时寂寞就和她在一起了,但是之后我发现我和她真的性格不合,可是房子也装修了,证也准备领了,但我现在越来越痛苦,我真的不想就这样过一辈子,我该怎么样找到自己的出路呢?
很多时候,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只看见了过去,我过去为了这投入了多少时间,我过去为这个花费了多少金钱,我过去为这个付出了多少努力。虽然过去的选择完全是错误的,你也不甘心放手。
忘掉过去,因为过去的一切都已经是沉没成本了,它不应该影响你对现在和未来的选择;忘掉过去,从今天起真正过你想过的生活。
第四个经济学原理是“机会成本”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个你喜欢的东西,你必须放弃其它你喜欢的东西。
你们觉得上天最公平的是什么? 上天最公平的是让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
回国之后我一直很犹豫,我本来是计划回国创业的。但是我同时也想做MBTI性格分析师,也想写作。我不仅仅想写性格相关的书,我还想写小说。可是我一天只有24个小时。
我喜欢的一句话是,I can do anything, but I couldn’t do everything。你能做任何事情,但是你不能做所有事情。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什么时候该舍呢?
雅虎新上任的CEO Marrisa Mayer能每天加班到凌晨,敢在办公桌底下睡觉,周末加班也没有问题。
她说,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精疲力竭,因为我们为了工作放弃了其它我们心里很珍视的东西,所以我们感到愤怒。比如每周二和朋友聚会,比如儿子的足球比赛,比如和妻子一起渡过周六。只要这些东西得到了保护,你就不会感到疲惫。
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什么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什么是我们可以放弃的。每个人都必须给自己划一条线,而且必须让你自己来划这条线。
第五个经济学原理是“外部性”
外部性的意思是,市场活动里的双方不经意的给没有参加市场活动的第三方造成了影响。蜜蜂盗花,却让花开茂盛。
在六年前我是如何知道北大的经济学双学位的这个项目的呢?当时我天天在北语的图书馆学习,每个人都有固定座位,大家渐渐熟悉而来起来。坐我旁边的一个学长有一天晚上忽然和我闲聊起来,提到北大的经济学这个项目。于是我第二年才报考了经双。
如果没有当时那个学长的不经意的分享,我也不太可能知道CCER的这个项目,也不可能去报考,也不可能拿到经济学学位,也不可能去密歇根大学读经济学硕士,也不会出版一本和经济学相关的书。
毫不夸张的说,我的人生就在那个晚上悄然被改变了轨迹。CCER的经双就是一个跳板,给我带来了很多我本没有预料到的“外部性”。
很多时候,你不可能知道你做一件事情对他人会有什么“外部性”的影响,但是,你必须去坚持做有意义的事情,即便那只是很小的事情。
做对的事情,到了最后,它一定会给其他人带来积极的“外部性”。
E. 8个的经济思维方式,很简单却改变了很多人你知道吗
经济发展思维模式是一种智商专用工具、思维技能,也是一种底层认知。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全球,帮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得到恰当的观点。选读以下这些逻辑思维你就会发现经济学思维方法独特的魅力,有些人曾说过给他一个支撑点他能够翘起来全部地球,那么你在读了这这书后就会发现,思维的宽阔和无尽。了解这种经济学思维,你将后悔没有尽早见到这书《经济学的思维》。
6、结论比行为更为重要
人的行动不仅有动因又有结果。在经济师看起来,在点评大众的行为时,结论比目地更为重要。这和判断力有悖:我们一般觉得,只需处事的立足点是对别人有益的,即便结果显示有影响的,也无可厚非,但社会经济学允许。反过来,社会经济觉得,即便一个的行为立足点是自私自利,只需最终的结果对别人有益,那么这个个人行为合乎销售市场社会道德,因而值得肯定。比如,屠户和烘培师出自于个人利益给人们给予食材。这种做法客观性以上对别人有益,值得肯定。自私自利能够产生善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哈耶克:“通向炼狱的路一般是由善良铸就的。”
7、自由竞争是一件好事
自由竞争是促进“自私自利而利己”的目标关键标准。在自由竞争当中欠缺利己只能造成利己。仅有足够的自由竞争,才能让每个人积极主动提升商品或服务的品质。与此同时,自由竞争对推动人与人间的平等待遇也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功效。
8、制度比人品好,这儿的人都讨论人性
历史时间以上,各种各样宗教信仰标准与传统道德都是为改变人性。但经济师觉得,人性难以改变,但是人们能通过改变制度用于改变大众的个人行为。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负责制取代了大跃进,增添了生产力水平充足释放出来,这验证了永恒不变的人性能通过制度用于激起更加好的个人行为。什么叫人性?我们能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制度不健全的大国,腐坏会风靡;在制度完善的我国,腐败问题相对性罕见。人性的某个难题实际是制度难题。人性与制度互相影响。我们不应该改变人性,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制度。
F. 经济思维方式有哪些
经济思维方式是一种智力工具、思维技巧,也是一种底层认知,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帮助我们面对问题时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思维方式
1. 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
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太简单太直观,但是正因为它非常简单直观,我们在看待自己的选择和分析别人的行为时往往会忽视应该找出行为背后的原因。要知道,目的是行动的基据,离开了目的是不可能理解人们的行动的。即使是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偷懒发呆玩游戏,也能在大脑中找到目的的痕迹的。分析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的时候,其实我们就是在做反思自省的工作,很多答案就是从反思自省中产生的。
2. 只有个体才有能力决策
基于某种目的产生行动之前,人们会进行资讯收集、分析决策,所有这些工作只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体才能完成。这里破解了两个迷思:集体是不会思考的,集体也是不能行动的。《乌合之众》中提到过,当一个个具有思考能力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集体之后,就会丧失思考的能力,产成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现象。同时集体也是不能行动的,人们平常使用的说法,某集体采取了什么行动其实只能算作一种隐喻戚厅氏,集体是不可能行动的,只有集体中的个人才能行动。
当我们谈到集体时,比如国家、社团、机关、单位,其实谈的是一个故事,是在一群人大脑 *** 同存在的故事。当人们共同认可它的时候,集体就存在;当人们不再相信这个故事时,集体就瓦解了。
3.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每一顿午餐都是有成本的,每一顿午餐都不会是免费的,我们所要付的这个费就是机会成本。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行动时就会有选择,有选择就会有放弃。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所需要放弃的最大的价值。
4. 人们都是在边际上做选择
边际,是对现有行动进行的微小调整。与此相关的两个名词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它们指的是对现有行动进行微小调整,这些微小调整带来的成本和收益。我们日常的选择决策不是非黑即白的极端选择,而总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边际选择。
5. 自由交换是互利的
现实世界中,个体在资源占有的多少、能力特质方面都存在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的存在,给个体之间通过交易改进彼此的收益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自由交换是正和博弈,不是零和博弈。只有自由交换才能真正增进每个个体的福祉,所有打着“公众利益”“国家利益”的旗号阻碍自由贸易的政策,事实上剥夺了公众改进福利的机会。
6. 分工是进步的源泉
前面一点提到了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就是分工实现的基础。只有基于差异性的精细分工,个体之间才能更加频繁的进行交易。分工可以显着提高工作技巧、减少不同工作环节之间切换的时间、增加发明创造的可能性因为专注于一点。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回圈:精细分工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使市场扩大,市场扩大又会促进分工细化。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迎来了经济发展奇迹,它产生的的关键就在于启动了这一个良性回圈。
7. 结果比行动更重要
人的行动过既有动机,也会有结果。在经济学家看来,评价人的行动时,结果比目的更重要。这一点是反直觉的:人们通常认为只要做事的出发点是利人的,即使结果损人,那也情有可原,但经济学是认同的。反过来,经济学会认为,即使一个行动的出发点是利己的,只要它的结果是利人的,那么这个行动就符合市场道德,因而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屠夫、面包师出于利己之心为人们提供食物,这种行为客观上做出了利人之行,因此它是值得肯定的。利己之心可以产生利人之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通往地狱的道路通常是由善意铺就的。”
8. 自由竞争是好事情
自由竞争是达成“利己之心可以产生利人之行”的重要条件。缺少自由竞争的利己之心只能产生利己之行,只有充分的自由竞争才能让每个人主动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同时,自由竞争对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待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9. 制度比人强
这里的人说的是人性。历史上各种宗教规范传高散统道德是以改变人性为目的,但是经济学家认为,人性是很难改变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制度来改变人的行为。比如家庭伏早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人民公社带来生产力的充分释放,就证明了不变的人性可以通过制度激发出更好的行为。
人性是什么?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在制度不健全的国家, *** 会盛行;在制度健全的国家,腐败就相对较少。有些人性的问题,其实背后是制度的问题,人性和制度是互相影响的,我们不能改变人性,但是可以改变制度。
10. 世界是不确定的,企业家是重要的
人的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受到许多非行动者控制的因素影响,其中许多因素和因素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又是人们无法完全理解的。这就是世界的不确定性。世界的不确定性创造了我们对企业家精神的需求。什么是企业家?企业家就是那些善于对未来做出判断并愿意为此冒险的人。正是这些具有足够远见、能够不断试错的企业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产品新技术,人类过去两百年的经济进步才成为可能。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说白了,就是明白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这个成本不但包括你付出了什么,还包括你放弃了什么,而你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不止是考量成本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还有要想办法创造一种秩序去维护这个方法。而所谓微观经济学,就是去研究怎样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以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巨集观经济学,就是去研究什么样的秩序可以维护这个方法。
比如花5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开演后发现很糟糕,要不要继续看下去呢?
有些人认为,票钱已经花了,如果不看,会很亏;有些人则认为,与其在这里忍受煎熬,不如回家去读书。显然后者的决定更理性些,不管选择看,还是不看,已经花出的50元不能再收回,在对未来进行决策时,不应成为决策因素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的社会,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商业社会,而用于理解这一商业社会的学问的一部分,就是经济学了。这一社会是如此之复杂,因此经济学的复杂是正常的,而高明的经济学,则总在试图以简明的方式探讨这一复杂的社会。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的科学,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很有意义,关键在乎把握经济学的思想。经济学解释的是节俭和交换的逻辑,是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学习。本书的一大特点就在于一开始就介绍了这种思想,使得初学者从一开始就学习这种思想。
经济学的思维过程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个体的行为,群体的合作,上述两种活动的结果。这三个方面能否形成有序的社会经济秩序,既在于个人权益的充分保障,同时也在于规则的公信力。简单点说,经济学的任何研究结论,均离不开“规则”二字,这是阐释经济规律的必然出口。
好的游戏规则必须是整个游戏参与者都能普遍接受的,得到大家认同的,并且产生良性生存环境,达到双赢的境界,恰恰是破坏性的规则却让里面的参与者互相倾轧,最终谁都只是暂时的赢家,没有最后的赢家,当鼓声停止的时候,就是落幕的时候。
经济危机的爆发凸显了现代经济学的贫困,但同时呼吁创新经济学的思维。大转型和大改革则更加需要我们从繁杂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中独立出来,回归到最为纯真和朴素的经济哲学思维之上。
如何构建经济思维方式
经济学所带来的思维上的乐趣,就像笑来说的跑步的乐趣,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所以我的建议是从易到难,不要想一上来就指望能搞懂整个经济学的知识架构,一上来就看非常专业的经济学教科书,各种图表曲线。那样不好,容易吃坏了胃口。那样学习曲线比较陡峭,很多人还没体会到乐趣,就放弃继续探索了。
我自己的阅读经历,还是要从小事,甚至是身边具体的例子入手,或者从书籍上看到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看看别人是怎么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的,然后再去尝试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和知识架构。比如生活中的小例子,大家在工作中都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分工不明确的时候,工作容易出问题,而出问题之后又容易推诿扯皮,没有人为后果负责。应对办法,那就是责任到人。比如海尔公司的每一块玻璃上都会有打上清洁人和检查人的编码,分工到具体的人。
由于缺乏具体负责人而带来的不好的结果,以及没有人为此负责的这些案例,通过经济学家前辈们的抽象总结,就是“公地悲剧”the mon Tragedy。而理解了公地悲剧这个概念之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了经济学之“道”的基础,管理类科学则是在其上之“术”,更容易驾驭和掌握。
再举几个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案例,我去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世界就是这么狗血》,说的是象牙问题:
国际社会都在通过禁令来保护大象,而实际上恰恰是禁令让大象蒙受灾难。这也是一个“公地悲剧”的案例,正确的做法是让大象有主人,而且要允许主人通过大象来获利,包括卖象牙,这样他才有保护的动机。
这样看上去太残忍,但实际上有利于大象种群繁衍的做法。
不过既无法得到那些环保主义者的认可,也无法在国际社会得到支援,所以我们看到每年都会有组织或者部门出来作秀,打击盗猎组织、没收销毁象牙等等,但实际上每年的作秀都是对之前工作的一种否定。
人们在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受到情感左右的。《世界就是这么狗血》一文中的象牙,换做酒精制品、毒品,甚至买卖儿童的问题上,逻辑上依然成立。但当缺乏足够的思维锻炼,我们的大脑被感情所支配的时候,一开始就会排斥这个问题的分析思路,更不用说认真思考其中的逻辑链条了。
关于禁酒令的案例,罗辑思维节目在讲《魔鬼经济学》以及高晓松的《晓松奇谈》在 6 月 3 日那期都有讲过,还有美剧《大西洋帝国》,感兴趣的不妨看一看。在诺奖得主加里 · 贝克尔Garys Becker开辟用经济学分析日常生活现象之后,经济学帝国主义之名开始崛起。这类书籍现在有不少,对于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推荐十本不成问题,如果精选三本的话,我建议是:
薛兆丰的《经济学通识》;
亨利·黑兹利特的《一课经济学》;
加里·贝克尔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G. 经济理论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在提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人们认知经济活动的不可或缺的思想工具。赞成西方经济学的人通常认为,所谓经济理论,就是从某些前提假设出发,经过一定的逻辑推理,预测到某些经济现象发生的语言假说体系,是对现实客观条件下经济运行状态的一种理论假设。简要地说,这种理论是由两种元素(理论、假说)构成的复杂的混合体。一方面,它是一种旨在促进“系统的、有组织的推理方法”的语言。另一方面,它是一种旨在抽象出复杂现实的本质特征的实质性假说体系。这是把理论当成地地道道的“假说”,从而经济理论满足于探求“市场经济学”,即作为微观组成的市场价格理论和作为宏观组成的国民收入理论。
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是解释学的。马克思没有这么认为,作为对比,我们转到马克思写在《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当中那些明快的工作段落(思想材料由《保卫<资本论>》提供):
即使不谈雇佣劳动制度中所包含的一般奴隶状态,工人阶级也不应夸大这一日常斗争的最终效果。他们不应当忘记:在日常斗争中他们反对的只是结果,而不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他们延缓下降的趋势,而不改变它的方向;他们服用止痛剂,而不祛除病根。所以他们不应当只局限于这些不可避免的、因资本永不停止的进攻或市场的各种变动而不断引起的游击式的搏斗。他们应当懂得:现代制度给他们带来一切贫困,同时又造成对社会进行经济改造所必需的种种物质条件和社会形式。他们应当摒弃“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这种保守的格言,要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革命的口号:“消灭雇佣劳动制度!”
也就是说,工人阶级为了救赎自己,必须明了三个基本问题,作为行动议案:
第一,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会引起一般利润率的降低。但整个说来并不影响商品的价格。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趋势不是提高工资的平均水平,而是降低这个水平。
第三,工联作为抵制资本进攻的中心……总的说来,它们遭到失败是因为它们只限于进行游击式的斗争以反对现存制度所产生的结果,而不同时努力改变这个制度,不运用自己有组织的力量作为杠杆来最终解放工人阶级,也就是最终消灭雇佣劳动制度。
————————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终其一生,对资产阶级理论进行批判,循其固有传统,尽量地凸显资产阶级工作的自我批判性,马克思可谓匠心独运!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编辑后写的第一篇文章即公开表明自己这种对待共产主义的自觉的解放实践态度。 他说:
构成真正危险的并不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实际试验,而是它的理论阐述;要知道,如果实际试验大量地进行,那么,它一旦成为危险的东西,就会得到大炮的回答;而征服我们心智的、支配我们信念的、我们的良心通过理智与之紧紧相连的思想,是不撕裂自己的心就无法挣脱的枷锁;同时也是魔鬼,人们只有服从它才能战胜它。
可见,马克思打破了资产阶级解释学的坛坛罐罐,目的在于阐明“我的辩证方法”,即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发生的认识论和批判理论。这和中华思维方式是高度契合的。
马克思对于唯物主义“发生学” 的创造性阐释和运用, 在于确立《资本论》的典范性研究文献,以供后人的研究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犹如列宁所言:“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 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H. 经济学思维方法有哪些
经济学理论就是边际分析,因为理论假设了人们的决策是通过比较预期的额外收益和预期的额外成本做出的,收益和成本都是站在决策者所处的边界上来衡量的。在经济决策中,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
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所有事物都依赖、受限于其他事物。而经济学中的理论不能用“ 非此即彼”的常识性的思维方法来思考,而是综合各方面因素系统、全面、整体来理解;
总之,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主流的观点到 非主流的看法、从历史到现实,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