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有哪些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一)全球经济面临转型期。
一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回归实体经济、调整福利制度。多年来,欧美国家在“重消费、轻生产”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内产业空洞化的状况普遍存在,加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使其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生产布局和“外包”加速发展,国内空心化状况进一步加剧。“后工业化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第三产业占据其经济主导地位,金融全球化进程也使其虚拟经济蓬勃发展,制造业逐渐萎缩。本次金融危机使西方各国重新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开始把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提上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另外,高福利是西方国家多年来一直奉行的社会制度。它的确给西方经济带上不少光环,但高福利带来的高劳动力成本,使这些国家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削弱了竞争力,贸易逆差积聚。为刺激经济增长,弥补贸易赤字,这些国家不得不增发国债以扩大财政支出。近年日益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使得这一高福利制度难能为继。在财政负担的重压下,西方国家不得不思考改革高福利制度。欧洲国家“去福利化”倾向开始显现,个别国家开始提高退休年龄,减少养老金支出等。
二是新兴经济体也面临发展模式转换问题。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这两年来,新兴经济体体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据IMF数据,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过去的30%升至50%以上。尽管如此,新兴经济市场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诸多压力,如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出口下降、资本流动逆转、银行信贷紧缩、经济增速下滑等。尤其是他们当中多为出口主导型国家,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减速与需求下降必然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不利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将给新兴经济体的外贸出口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出口主导为内需主导,降低对外外贸依存度,开拓本国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正在成为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突出课题。
三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新世纪以来,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冲击着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力量架构,全球经济与贸易重心正在“由西向东”发生转移。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将更加明显,使国际力量重心由发达经济向新兴经济加速转移。
(二)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新兴经济体成为国际资本的净流出国,美国则变成全球最大的资本净流入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兴市场经常项目顺差不断增加。由于新兴市场的国际贸易能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使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积累起大量经常项目顺差和外汇储备,对外支付能力提高。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由2000年的929亿到2015年增至7638亿美元。
二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逐年飙增。即使受危机冲击,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依然呈持续增长趋势。但鉴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其外汇储备只能以购买国债等方式投资于美国等富裕国家。从发展态势看,只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不被逆转,新兴市场经济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后危机时代全球资本逆向流动趋势不可能改变,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均面临严重的主权债务问题,更需要新兴市场资本流入,以解债台高筑之困。
三是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 如果美国不能改变现状,到2024年,净外债将高达GDP的135%。到那时,随着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失去信心,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无法控制,重大的危机就会出现。
(三)西方经济面临重重困难。首先是主权债务危机波及西方世界。据全球政府债务钟 显示,全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的债务总和近50万亿美元。与历史不同,当前世界主要债务国多为发达国家。美国通过调高债务上限逃脱违约、“借新债还旧债”、自我“缓刑”,以致美主权信用被“降级”,英国《金融时报》指美国此举为“自我毁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英、法主权信用备受质疑,德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仅千分之一,难再“独善其身”。日本的财政赤字也已达到本国GDP的两倍以上。欧洲债务已被危机化,日本债务正内部化,美国债务将国际化。债务危机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轮全球经济危机已成为发达国家政府债务持续上升的“导火索”, 若不采取措施削减支出、提高税收、改革劳动力市场、提高竞争力,西方债务困局将拖至2025年。
(四)新兴经济体群体继续崛起。首先新兴经济体经济规模日趋增大。按IMF最近公布的世界各国GDP,“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土地面积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GDP约占世界总量的20%以上。 第二是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逐日上升。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从1990年的-0.6%将上升到60%以上。 第三,全球10大经济体排列发生变化。新兴大国将整体性量增位升,发达国家则量减位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5年“金砖四国”均将进入全球前10大经济体,依次排列为美、中、日、德、法、俄、英、巴西、意大利和印度。第四,新兴国家队伍不断壮大,提振新兴和发展国家的整体力量,改变南北力量对比。“金砖五国”、“展望五国”、“钻石十一国” 等名目繁多的排列组合,无不说明新兴国家已遍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东欧及中东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新兴国家群体”。这个群体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兴起与腾飞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贰’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有哪些
1、发达资本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垄断地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西欧与美国形成鼎立之势。
90年代,美国率先走出经济衰退,并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走在日本,欧洲的前面,夺回了一度失去的市场。日本则陷入“泡沫经济”,不能自拔西欧经济被高失业率所困扰。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主要反映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和经济结构的现代化程度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快与发达国家,但由于人口压力很大,人均增长受到很大限制。
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点较高。由于垄断高科技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另外,在经济结构及其发展阶段上,发达国家的经济进入“后工业社会”而发展中国家很多目前还徘徊在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过渡阶段。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扩大最引人注目的是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增长差距悬殊,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亚洲特别是东亚遥遥领先,而其它地区的经济增长则仅相当于或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进入21世纪,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差距虽在缩小,但发展中国家内部因不平衡而造成的两极分化基本趋势不会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是竞争更加激烈。
(2)当代国际经济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扩展阅读:
许多发展中国家单一的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以出口几种产品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技术水平落后,资金短缺,外债严重,人口增长迅速,国内收入分配极不均衡。
还有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的应用差距更大,文化教育事业落后。若不解决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只会愈来愈大,成为破坏国际政治稳定,阻碍世界经济繁荣的重大问题。
‘叁’ 世界经济面临哪些问题
一、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预计达10%;而主要发达国家中衫山,美国虽然保持了复苏势头,但近10%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在中国等新兴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出口增长,推动了经济复苏,但其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接近 GDP的200%;欧元区经济总体上保持上行态势,但受到希腊等多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经济复苏和调整举步维艰。总的看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后危机时期的结构调整,很难快速实现稳定的增长。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份量,其经济恢复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
二、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险,这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从欧洲到美国,财政昌销赤字和政府债务都呈现加剧的状况,一旦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将大幅震荡,拖累经济的恢复性增长。相继发生的冰岛、西班牙、耐塌游希腊和迪拜债务危机,就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带来很大冲击。(希腊债务危机: 09年10月希腊政府突然宣布,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对其成员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着恶化,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希腊债务危机。迪拜债务危机: 09年11月,迪拜财政部宣布,由政府持有的迪拜世界公司及旗下的房地产分支棕榈岛集团将推迟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以便进行债务重组。据《纽约时报》估算,迪拜世界公司的对外债务高达590亿美元,占迪拜总债务的74%。被此次迪拜债务危机深套其中的债权人包括汇丰控股、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全球多家知名大银行。)不仅如此,作为危机源头的美国金融业,其盈利前景仍存在很大变数。如身陷“欺诈门”的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集团,被美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涉嫌在销售次级抵押贷款支援类证券的金融衍生品时存在欺诈行为。讯息传出,由于高盛集团将面临司法调查,其声誉损失对业务产生的影响难以估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不同程度动荡。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兴未艾,但引发危机的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乃大势所趋,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危机后,主要国家和集团相继召开峰会,就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监管达成广泛共识。由于当今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源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反映的是当时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数十年过去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两大机构中的发言权势在必行。在匹兹堡金融峰会上,与会国代表一致同意将基金组织和世行份额向发展中国家分别转移5%和3%。在基金组织和世行会议上,也决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世行这一改革进展,使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投票权整体超过47%。
‘肆’ 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
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全球性问题:
一、人口经济问题。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不仅加重了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与资源和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世界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均产生巨大影响。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其次是人口老龄化,全球人口中有5亿多人年龄在60岁或以上,占全球总人口近8%。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未富先老”构成空前严峻的挑战。
二、环境与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目前人类主要面临十大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受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有关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一些小岛屿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直接威胁。气候变化还可能通过影响粮食、水资源等战略资源的供应与再分配,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国际冲突。
三、资源与经济问题。全球性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了5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树木种类减少15%。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到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散脊生活水平将会下降。资源问题主要表现是:世界森林衰退问题严重,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近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坏;土壤退化问题不容乐观,土壤退化导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统计,1975年至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减少一半;水资源问题日趋严峻。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最严重和最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未来人类将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联合国在发布2015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时指出,从目前的走势来看,到了2030年,世界各地面对的“全球水亏缺”,即对水的需求和补水之间的差距,可能高达40%。
四、金融问题。金融冲击是人类发展指数放缓最有可能的诱因。在国际资本流动性较高的时期,受到银行业危机影响的国家似乎更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苦不堪言。这些金融危机能够迅速蔓延到其他经济部门,并导致全球经济局势扑朔迷离,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社会稳定遭到破坏。最近的一次危机导致全球失业人数在2007到2009年间增加了近3000万,而且据估计,目前的失业人数仍远远超过危机发生前的水平。经济冲击可能带来长期的不利后果,尤其是当冲击引发了低人类发展水平和冲突的恶性循环时。
五、粮食安全问题。世界粮食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挑战和日趋复杂的形势,极端天气、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国际游资炒作、派或有关国家囤积性采购,都是导致粮食短缺和国际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过后,粮食价格骤升和经济衰退延缓了消除世界饥饿的步伐。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在2011~2013年期间,大约8.42亿,即世界八分之一的人口长期得不到维持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物。同时,粮食价格波动对粮食安全和人类发展的威胁越来越大。由于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农产品市场的金融化和汇率波动等因素,未来粮价可能会更不稳定。近期的粮食价格走势表明,未来将是粮食大国的天下,而非武器大国的天下。
六、移民潮与经济问题。伴尘掘伍随着商品、服务和投资在全世界流动,人们也以创纪录的数量跨越国界。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和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大批移民从发展中国家涌向欧美等西方国家。联合国《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国际移民占全球人口的3%以上。此外,地区性冲突不断和自然灾害频仍,导致难民人数急剧增加。随着移民(难民)的数量增多,移民(难民)接收国频频发生城市地区的种族冲突和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加强对移民的限制。针对发达国家的限制移民(难民)流入的措施,偷渡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引起有关国家之间对外关系的紧张和人道主义的谴责。
七、贫困问题。在104个发展中国家中,有12亿人口的日平均收入不超过1.25美元。如果按照多维贫困指数(MPI)来衡量,估计在91个发展中国家有15亿多维贫困人口。多维贫困指数在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用于衡量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维度(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遭受的剥夺,按照该指标来衡量,全球有22亿人口生活在多维贫困或准贫困之下。所以,今后发展目标仍应将脱贫置于核心和首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