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安徽含山经济条件如何

安徽含山经济条件如何

发布时间:2023-09-03 18:39:20

㈠ 含山县的经济


一、综 合综合经济。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31.3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1:49.0:30.9变化为18.9:51.1:30.0。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4.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104.4 14.0 第一产业 19.7 5.2 第二产业 53.4 19.7 第三产业 31.3 9.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8 9.0 批发和零售业 6.9 9.0 住宿和餐饮业 2.5 6.2 金融业 1.9 14.2 房地产业 3.1 8.0 其他服务业 13.1 10.7 年末在岗职工1.11万人,比上年增加304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29万人,增加1119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66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5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二、农 业农村经济。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22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673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24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906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53235吨,比上年增产1.7%。油料产量38402吨,同比增长4.4%。棉花产量9262吨,下降12.5%。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
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53235 1.7 油料 38402 4.4 其中:油菜籽 33314 -3.5 茶叶 189 -13.7 蔬菜 91162 1.6 水果 28600 10.8 全年禽蛋产量5910吨, 比上年增长0.8%。肉类总产量 16937吨,上升3.9%。水产品产量20020吨,增长8.2%。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农用拖拉机9537台,同比上升1.7%;农用运输车1593辆,上升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5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7.4%。农村用电量10412万千瓦小时,同比上升6.7%。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完成土石方800万方,新建、改建各类水利工程50项,除险加固小型水库21座,荣获省农田水利建设“江淮杯”银奖、市“江东杯”金奖。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22.6%。股份制企业继续快速增长。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不包括巢东水泥) 40.46 22.6 其中: 轻工业 10.59 17.0 重工业 29.87 24.7 其中: 国有企业 2.30 3.9 股份制企业 22.17 23.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11 14.1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3.71 30.2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6.51 6.2 全县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4.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3%。
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白酒 千升 14343 73.0 啤酒 千升 35577 -37.5 精制食用植物油 吨 120238 9.7 服装 万件 1604 -2.3 水泥 万吨 305 22.0 人造板 立方米 126023 -138.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5.3, 比上年上升11.1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6.7亿元,增长21.6%;实现利税17.5亿元, 增长22.8%,其中利润10.9亿元,增长24.1%。 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铸造业、酿造业等五大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7.8%。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5115万元,增长1.7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62026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00012平方米。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城镇投资56.5亿元,增长12.5%;农村投资 41.8亿元,增长45.0%。 从产业看, 第一产业投资2.8亿元, 比上年下降9.5倍;第二产业投资74.0亿元,增长7.2%; 第三产业投资41.2亿元,增长44.1%。从行业看,工业投资74.0亿元,增长19.5%,其中制造业投资71.4亿元,增长23.1%。 三产中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8亿元,增长1.1%, 交通运输业投资3.1亿元,同比增长27.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商品房销售额15.8亿元,同比增长119.4%。五、商贸和旅游商业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73亿元,增长1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3亿元,增长13.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2.67亿元,增长13.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09亿元,增长14.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下降15.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3.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4%。全年进出口总额70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出口7079万美元,增长16.2%,进口20万美元,增长9倍。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79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5.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631万美元,增长26.7%。旅游业。编制昭关褒禅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凌家滩文化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运漕古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得胜河旅游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创建省级旅游示范村,铜闸镇凌家滩文化新村、环峰镇胡厂村。含山博物馆和青花坊瓷业工业旅游创建国家3A级景区。昭关假日酒店创建三星级饭店。鸣鹿堂农家乐酒店、喜相逢农庄创建四星级农家乐。邀请俄罗斯国家歌舞团来我县褒禅山风景区游览观光。举行中国·印尼青少年文化交流营活动。举办“褒禅山”杯“美丽含山·生态家园”四季摄影大赛。含山的对外知名度不断扩大。全年接待各类旅客11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增长43%。六、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1187万人,货物运输量157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13.9%;旅客运输周转量2.3亿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4.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3.9%和13.1%。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2554辆,比上年增长3.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7945辆,增长18.7 %。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塔古路一期改建工程实现与马鞍山长江大桥同步通车目标,维修县乡干道23公里,改造危桥7座。在城区10多处公交候车亭设置文明宣传标语。太湖山路、昭关路、褒禅山路由公交公司建成20多个新式站牌,整体提升含城形象,方便市民生活。在客运车、出租车、公交车设置各类“遵德守礼”、“讲文明树新风”文明标语、公益广告,传递社会正能量。邮电通讯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7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62亿元,增长11.7%;邮政业务总量0.35亿元,增长3.3%。 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3万户,增加2.3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68.7部, 增加4.7部。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4万户,增加1987户。七、财政和金融财政收入。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4亿元,增长25.1%。增值税增长4.3%,企业所得税增长14.8%。财政支出2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5.7%,教育支出增长7.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8.9%,环境保护支出下降10.2%,科学技术支出增长81.3%。财政管理水平提升。铜闸、昭关、林头获省级创建先进单位,全县8个财政所(分局)分别获得省、市级先进单位。积极做好镇级资金监管指标传递、登记和项目录入工作,顺利通过财政部检查组验收。金融信贷规模。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10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8亿元,增长1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8.3亿元,增长15.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7.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4亿元,增长15.2%。其中,短期贷款25.4亿元,增长27.6%;中长期贷款30.0亿元,增长22.9%。保险业务。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19亿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0.46亿元,增长21.2%;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0.73亿元,下降26.3%。赔款和给付0.67亿元,比上年上升52.3%。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0.29亿元,增长16%;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0.02亿元,下降95%。八、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2013年获得省对县区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优秀等次。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147所,普通中学24所,在校生27374人。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14914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小学87所,在校生24277人,小学适龄入学率和巩固率为100%。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9487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87.7%,学前一年入园率100%。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率100%。全年完成闲置校舍改建、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68所,投入资金507万元;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镇校扩容改造和寄宿制建设项目学校4所;教学装备达标学校34所。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2013年共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861人。科技工作。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17 人。科研机构4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2个。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4395万元,比上年增长81.3%。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10余项,获立项项目8项。分别为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大项目威达公司《无阀离线清灰电石炉炉气干法除尘系统装备》;自主创新试点省项目大平油脂《高油酸油菜新品种选育与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获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重点实验室1家。安徽大平油脂有限公司建立了我县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请专利539件,其中发明311件;授权专利109件,其中发明4件,实用新型70件。九、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共有国家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3.87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0.25万平方米。 《留守妇女》和歌曲《大鱼滩的荷》,在全市“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获精品奖。组织参加安徽省第二届社区文化节“家庭才艺展示”,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二等奖; 承办安徽省青少年国际式摔跤锦标赛开幕式大型文体展演;歌伴舞《走进含山》参加马鞍山市第25届李白诗歌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凌家滩文化村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正在搬迁安置工作。胡蒋谷庄发现宋代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出土了宋代青釉“斗笠”碗一只,“开元通宝”等古钱币20多枚。争取文化部补助流动演出车一部;凌家滩遗址获保护费用7586万元。成为全省5个重点文化扶持县。广播电视事业。全县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5.17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少儿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结果中,电台栏目《校园风景线》喜获国家广电局颁发的“少儿广播栏目优秀奖”。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授予县台“2013年安徽省县级台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综合奖”。在安徽省播音员主持人大赛中,县台电视播音员荣获“安徽省播音员主持大赛优秀奖”。卫生医疗服务。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1个,其中医院8个,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15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0人,注册护士426人。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821张。村卫生室96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74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县,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363688人,参合率100.4%。铜闸镇长岗村等4个村为市卫生村,运漕镇镇政府等9个单位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环峰镇华阳社区申报省级卫生社区,已经通过市里考核通过,正待省里检查验收。体育事业。2013年,含山县被授予“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被确定为“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承办了2013年安徽省青少年摔跤锦标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列金牌榜首位。全民健身活动精彩纷呈。组织开展了健身舞蹈、乒乓球、篮球、中小学生广播体操、羽毛球等多项比赛,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受到群众的好评。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计生。2013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76‰,死亡率为4.80‰,自然增长率为4.96‰。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4.47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1066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05元,增长1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51元,增长10.0%,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0.1%,交通和通讯支出下降14.5%,衣着支出增长1.3%,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1.0%,居住支出同比上升4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3.5平方米。社会保障。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部实施。年末全县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42万人、1.82万人、9.32万人、2.533万人、1.8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服务率达100%。完成就业技能培训3237人、创业培训300人、企业技能提升培训2631人、培养新技师30人、培训高级工244人、职业技能鉴定3093人,。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金额达12119万元,直接扶持1780人成功创业,带动3600余人就业。2013年,省委省政府授予我县“全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全年城乡发放低保金额5183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和临时价格生活补贴1025万元,保障达227600人次,保障标准比上年同期提高11%。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71000人次,城市低保人数56600人次。年末,全县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2179张,收养各类人员1897人。十一、城乡建设城镇面貌。含城建设提质扩容。修编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环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获省政府批复实施。陶厂路等6条道路竣工通车,准提庵路等10条道路开工建设,城区“六横十纵”路网加快形成。含城湿地公园规划。完成东门河景观带中段等绿化工程,新增公共绿地16万平方米;实施得胜桥、大范桥改造,拔米沟、大众圩、城南泵站建成运行;新增城市雨污管网16公里、天然气管道35公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旧城改造。轧花厂等区域棚户区改造加快,望梅路综合农贸市场投入使用,配套设施逐步改善。积极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实施市容38项重难点专项整治和77个单位文明共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小城镇建设。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47%。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修编完善全县村庄布点规划,建成胡厂等10个市级示范村、昭关新村等7个中心村、庙前和王坛2个产业特色村、大庙等7个整治村。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达标率100%。积极开展矿山整治,整合关闭矿山4个,创建省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1个。引进八达园林、安徽林海等园林企业投资兴建生态庄园示范区,林业科技示范园、花卉苗木基地开工建设;完成成片造林1.55万亩,新建绿色长廊32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15个。当年人工造林面积902公顷,年末森林面积19917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89.3万立方米。安全生产。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5, 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2.97,下降0.09个百分点。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8起,比上年同期下降28.4%。 全年发生火灾事故90起,同比上升1.5倍。 含山历史上是农业县。种植业以水稻为主,麦、棉、油菜籽次之。据仙踪大城墩出土资料,早在3000年前,即有稻谷生产。畜牧业以猪、家禽为主。水产品占有一定位置。建国前,由于封建土地制度束缚,水利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兵匪战乱,农业生产水平低下。1949年,农业总产值129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79.8%。
建国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走集体化道路,解放生产力。继之,农民依靠国家和集体力量,兴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50年代中期农业生产发展迅速。1957年,农业总产值5271万元,比1949年增长3.1倍。“大跃进”时期,由于生产关系变革过快,加上严重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出现衰退,1961年农业总产值(1180万元)和主要农产品产量都低于1949年。之后。生产逐渐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生产一度出现停滞。1970年始恢复到1957年水平,农业总产值5304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88年,农业总产值12762万元,比1949年增长8.9倍,占工农业总产值39.15%。其中种植业产值8773万元,牧业产值2254万元,副业产值910万元,渔业产值479万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6.8倍、20.3倍,13倍、478倍。主要农产品产量与1949年比,粮食增长2.4倍,棉花增长10.6倍,油料增长9倍,生猪饲养量增长2.9倍,家禽饲养量增长10.8倍。农业人均收入475元,比1950年32.3元增长13.7倍。
2012年新增特色种植基地5000亩。农业园区全面推进,大渔滩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平现代粮油加工示范园开工建设,太湖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建为省级示范园区。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率先在全省启动镇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实施“转型倍增”计划,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个,“含眉”茶叶荣获“安徽十大品牌名茶”。农业机械化水平显着提高,被评为全国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县。
2013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22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673公顷,棉花种植面积6240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906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53235吨,比上年增产1.7%。油料产量38402吨,同比增长4.4%。棉花产量9262吨,下降12.5%。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全年禽蛋产量5910吨, 比上年增长0.8%。肉类总产量 16937吨,上升3.9%。水产品产量20020吨,增长8.2%。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6.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农用拖拉机9537台,同比上升1.7%;农用运输车1593辆,上升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5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7.4%。农村用电量10412万千瓦小时,同比上升6.7%。完成土石方800万方,新建、改建各类水利工程50项,除险加固小型水库21座,荣获省农田水利建设“江淮杯”银奖、市“江东杯”金奖。 唐宋时期,县境内已有制陶制瓷业:宋元时期,有酿酒业,明清时期,酿酒业兴盛;同治年间,产丝绸,年收入银元三千元。黄山麻漆输出,年收入银元二千元,苍山麻石输出,年收入二千银元。民国时期,个体手工业遍及全县城乡。手工业种类有酿造、制糖、榨油、水作坊、铁、木、竹、泥瓦、铜、锡、银、石、弹花匠、冶炉、纺纱、缝纫、缫丝、染色、刺绣、编织、剪纸、制笔、印刷、刻字、花炮等。民国16年(1927),运漕开办电灯公司。官、商合资兴办的三益公砻坊是县内较早的现代私营企业。建国后,人民政府鼓励、扶持私营工业及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继而组织它们走公私合营之路,1951年,县成立第一个手工业合作组织——运漕木业合作小组,1952年成立含城铁业筹备社(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建成含山县运漕酒厂、含山县东关石厂、含山县电厂等三个地方国营企业。
1958年全民大办工业,地方工业蓬勃兴起,全县有工业企业80个。1963年,经过国民经济调整,全县有69个工业企业,总产值为784万元。
“文化大革命”初期,大多数企业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到1969年,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6%。1970年大办地方“五小工业”,新建9个规模较大的二轻企业和8个地方国营企业。1977年县内工业总产值4974万元。1978年后,工业发展加快。形成一个以建材、食品、酿酒、机械等行业为主体的多门类工业体系。1988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44个,总产值19834万元(其中国营工业6826万元),比1978年增加309.2%,年平均递增15.1%。工业产品主要有:原煤、水泥、砖瓦、中小农具、大米、食用植物油、饮料酒、白酒、棉布、皮鞋、粘土、电杆,农用泵、萤石、日用陶瓷、铁砂布、纺织配件、起重机械、灯泡,塑料制品、内拖配件、民用构件、工矿配件、冶金配件24种。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1.5亿元、销售收入115亿元,分别增长28%、29%。深入推进百家企业扶强行动计划,组织开展百家机关联百企活动,举办各类地方名特优产品展销活动12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家。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海立铸造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顺天纺织等项目加快推进,信德环保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56个技改项目完成投入15.6亿元,增长31.2%,制冷配件基地被列入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11个,“大平”油脂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全年工业增加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22.6%。股份制企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县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4.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5.3, 比上年上升11.1个百分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6.7亿元,增长21.6%;实现利税17.5亿元, 增长22.8%,其中利润10.9亿元,增长24.1%。 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铸造业、酿造业等五大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7.8%。

㈡ 无为县 庐江县 和县 含山县这四个县中哪个县比较有钱

大哥、二哥都差不多,含山县比较小,无为县最大,人口也多,庐江县也比较大,人口都100多万,和县地理位置比较好,现在有钱不好说,得看具体怎么去衡量,现在都在外面打工,日子都好过,只要肯干,都能挣到钱,

㈢ 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运漕镇经济收入是什麽

主要的经济来源农业,轻工业和外出务工。增长来源于吹牛。
运漕四面环水,其间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是种植水稻,养殖鱼虾的好地方。
90年代初,运漕镇裕溪河对面的无为县人来此地修固河堤,传入棉花种植技术,一度荒废了水田,全民种棉花,经济收入随着棉花行情的起伏跌宕,也忽高忽低,总体有上涨。但导致农药过量使用,原有的水利设施荒废(棉花属于旱季作物),沟塘淤塞(目前全面清淤)。近些年随着棉花行情的不景气,种棉花的也逐渐减少,人员主要外出务工。
运漕水多,按说水产品丰富,但是圩区内沟塘淤塞,除人工饲养的河蟹外,基本上很少有水产品产出。四面环绕的裕溪河水产倒还丰富。
厂矿类:
运漕地处圩区没矿,只有几个厂。
原有的运漕酒厂几经风雨,几度嫁人,最终变卖给个人(近传酒鬼酒有意收购),产销一般般,主要销往外地,本地人基本上不喝运漕酒了。
原运漕砂轮厂迁走至巢湖半汤,现已破产。
原机械厂,年前拍卖掉老旧设备,也关门大吉了。
现在发展势头比较好的是运漕矿山机械厂,由一个家族式的小作坊,成长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小企业。
剩下就振华棉业了,来头不小,吹得云里雾里的,政府投资不小,民间融资很大。自行网络,自辩真假。

㈣ 含山为何那么穷

含山为什么那么穷?
含山介于合肥市、南京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的中间位置,经济缓慢。
含山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皖中东部、巢湖之滨。总面积1047平方千米。

阅读全文

与安徽含山经济条件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县城如何带动经济 浏览:977
28岁大龄女性如何开展新事业 浏览:10
中民婚姻网如何收费 浏览:38
洛溪在哪里可以办健康证 浏览:661
西安打完第二针疫苗健康码什么时候更新 浏览:953
广州黄埔区事业编技术岗怎么备考 浏览:817
你眼中的爱情又是什么 浏览:402
皖事通安徽健康码怎么操作 浏览:306
八年级基本经济制度有哪些 浏览:326
事业单位证书多久聘用 浏览:503
园区经济该如何发展 浏览:891
四川省广元市健康码在哪里申请 浏览:204
新婚姻法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浏览:960
你听过哪些惊艳到你的教育故事 浏览:72
如何和公司申请经济补偿 浏览:557
480代表是什么爱情意思 浏览:875
小橙故事84德州消毒液怎么样 浏览:495
婚姻涉及到哪些方面 浏览:181
湖北和潮汕哪里美女多 浏览:955
在事业上有过人的成就是什么意思 浏览: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