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如何致富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如何致富

发布时间:2023-08-30 15:55:40

① 宏观经济学中,如何用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1、内需是指内部需求,即就是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它是经济的主要动力;2、投资是指财政支出,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预算包括发行国债,对教育,科技,国防,卫生等事业的支出,是辅助性的扩大内需;3、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

② 从宏观经济角度,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的一个基本特征是,Y是各种投入要素的非减函数。在这样的假设下。有效促进GDP增长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有效增加资本投入。因此现代社会,金融业是GDP增长的关键行业,通过金融业可以把分散的资金筹集起来,集中投入到各种产业中去促进Y的增长。同时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企业通过股份制的组织模式,从社会直接吸引资金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
2. 增加劳动投入。这里的投入有两层意思,一是增加投入的数量,二是增加投入的劳动力素质。随着信息经济逐步替代传统经济,劳动力组织的提升越来越称为GDP增长的重要因素。
3. 增加其他因素投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二是技术水平。一个国家的可利用土地面积虽然有限,但是可以通用国际合作等其他方式,从其他国家获得土地使用权,用于增加Y。技术进步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可以通过政府投资或者补贴等多种方式,调动企业和社会资源提高技术水平。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到经济增长, 但是目前看来这两个因素促进GDP增长的作用更明显。

③ 宏观经济学

内生变量是空正游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视为给定的变量。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如图1-4所示,外生变量来自模型外,内生变量则在模型内决定,是模型的产出。

凯恩斯经济学强调:

GDP核算:

我国将政府支出拆分到消费和投资中,所以消费、投资、净出口是拉动GDP的三驾马车。

两部门:家庭(消费部门)、企业(生产部门)

三部门:家庭、企业、政府

四部门:家庭、企业、政府、国外
收入角度:

支出角度:
G政府购买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是排除了转移支付后的政府支出。

高鸿业:
按收入法计算的国民总收入(GDP)=工资+利息+企业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
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工资+利息+企业利润+租金+政府补助金
个人收入(PI)=工资+利息+企业利润+租金+政府补助金

曼昆:
国民收入(NI)=雇员报酬+业主收入+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生产和进口税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生产和进口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费-净利息+股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雇员报酬+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劳动者报酬 :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贡献者:里昂惕夫
从投入产出表出发,假设各个生产部门的投入与产出维持一个固定比例(即“投入产出系数”)。假设 部门生产 数量的产品,需要 部门的投入数量为 ,则投入产出系数为
为里 昂惕夫生产函数
投入产出模型的方程式:

货币供应量
流通中的现金(M0)=整个银行体系之外的企业、个人拥有的现金之和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1增加的原因:1. 银行放贷 2. 出口

国民生产总值(GNP)VS 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一国国土内所有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所生产并实现销售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包括本国企业和国外企业以及外企投资(FDI)的产出

GNP :一国国民所有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实现销售的最终产品斗销和服务价值的总和,仅包括本国国民在本国和国外投资带来的产出,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投资的产出。


衡量一国不同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价格指数。除了消费品和劳务,包括资本品和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化,可以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

通货膨胀率
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
物价水平的上升幅度,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这里家庭用金钱购买股票---股票涨价---家庭获得利清亩息的过程仅仅是常识中的投资,是社会常识的概念。宏观经济学的投资仅仅代表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企业之后,企业用来购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过程。将上述过程按照宏观经济学应当拆解为,家庭将收入储蓄在证券市场,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获得资金,并将资金用于投资生产要素从而获得利息。家庭在将来获得的利息来自于储蓄并非投资。
在宏观经济学中,收入是一个实物的概念,并不是一个货币的概念。我们可以把现在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称为总产出,也可以称为总收入,也可以称为总支出。这是理解角度的不同,但其实它们都是指实物。例如,1吨稻谷、1吨钢材、100台电脑、10份理发服务的总和,这是整个经济的产出,也是收入和支出。这些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产出,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必然是全部被消耗掉的:可以是被消费掉,也可以是被用来出口了,也可以是被用来投资了,从支出的角度看,是没有储蓄的概念的,即便是放在仓库中的东西,也是作为存货形式存在的投资,而不是储蓄。因此,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有些教科书把政府购买单列,是区分了政府行为和私人行为,实际上政府购买可以全部纳入上述三项中)。
储蓄 这个概念并不是从支出角度出发定义的,而是从跨期角度出发的,凡是没有在当期被消费掉的产出,都是储蓄。储蓄也是一个实物的概念。因此,产出=收入=支出=消费+储蓄。

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名义价格*产量,名义价格提高并不表示经济增长,只有产量提高才是经济增长,要剔除价格影响,用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名义价格由什么决定?

关于GDP的计算

GDP=400(消费:250+投资:150)

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Y-T-C)+(T-G)=Y-C-G

投资与储蓄
从银行贷款购买新房:投资
从银行贷款购买汽车自用:
从银行贷款购买汽车送货:投资
赚100元存入银行或购买股票:储蓄

④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每个时期得宏观经济政策都不一样,宏观调控的目标简单作答就是:促、增、稳、保。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以下的材料供你参考吧
我国1992年正式提出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以后,市场经济意义的宏观调控逐渐走上历史舞台。
从2003年起,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既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的全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来治理;又不同于前几年经济偏冷和通货紧缩趋势,需要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来治理。现在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还在潜在增长率的范围内。我国现时潜在经济增长率估计为9%~10%。实际经济增长率2003年为9.3%,2004年为9.5%。
从经济角度来看,当前既有局部过热,特别是一些部门投资过多的现象,又有总体上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从投资过多方面来说,经过去年加强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年初一季度的43%,回落到全年的25.8%,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部分行业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今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达24.5%,涨幅比去年12月高出3.2个百分点,而且是在去年同期基数较高(52%)的情况下的增长,所以目前投资增速仍在比较高位运行,并且有局部反弹的现象,煤、电、油、运瓶颈制约仍然很紧张。
从供大于求方面来说,商务部对2005年上半年600种商品供求情况排队,供过于求的商品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3.2%,供求基本平衡的占26.8%,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现在通货紧缩趋势已经淡出,虽然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但严重膨胀趋势尚未形成,尚没有强烈的信号表示近期会发生高通货膨胀。
在宏观经济这一变化形势下,我国实行了六七年的带有扩张性的宏观调控不宜简单转变为全面紧缩,只能由上一轮宏观调控的“从松”政策,转向采用“中性”的政策。由“从松”转向“中性”,就要适当收紧。中央提出今年要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一次科学的相机抉择。
现在采取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质上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宏观经济政策。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从以前治理通货紧缩时期的适度从松的宏观调控政策向目前的中性政策调整,客观上具有从紧的效果,能起到抑制一些部门过快的投资需求,防范由通缩转向通胀趋势的作用。但实行中性政策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质上是要“双防”,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滋长,又预防通货紧缩趋势的重现。对于一些投资过热的行业,如果不能通过政策调整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同时,过度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因为没有最终消费的支撑,又会引起通货紧缩。通过投资规模适当控制,既能遏制因投资膨胀而导致的投资品价格过度上涨,防止通胀苗头滋长在先,又能抑制过度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防止通缩趋势再现于后,从而实现“双防”的目的。
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对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对症下药。对钢铁、水泥等投资过热的行业从紧,对农业、西部开发、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对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加大支持力度,既坚决控制投资需求扩张,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微调,有松有紧,松紧适度,就能逐步缓解和克服当前比较突出的瓶颈制约和结构问题,延长此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所以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把总量调节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结合起来,短期发展与中长期发展结合起来,保证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持续平稳较快地航行的政策。
这两年的经济运行给我们的感受是,经济增长超过了9%,就会出现某些方面绷得较紧,资源矛盾供应较为突出,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物价上涨压力也不时地增大。但所幸的是,还没有引起全面的紧张崩盘,消费品以及日用品供需并不紧张,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传导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去,也受到阻碍。尽管如此,近期为了缓解资源供应的压力,尤其是为了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不宜着重数量的增长,而是要下大力着重质量的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中央把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8%,作为控制经济增长的杠杆,是有道理的。
我再重复一遍,拉长上升的经济增长周期,才是我们这次宏观调控的目的,而不是全面的软着陆。现在有些中外研究机构和媒体热衷于宣传我国已经实现了软着陆或正在实现软着陆,其实中央、国务院文件没有一处讲过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的话。这与1997年的情况截然不同。当前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时效。只要我们全面、准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就一定能够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因素,使国民经济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阅读全文

与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如何致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酒每瓶都有什么故事 浏览:838
婚姻危机是什么 浏览:344
事业单位工作转正什么意思 浏览:740
重新登支付宝怎么查看健康码 浏览:926
在爱情的什么之下 浏览:374
如何找民政局撤销婚姻登记 浏览:705
幸福阀值低是什么意思 浏览:135
闪婚为什么往往不幸福 浏览:570
幸福树用什么水浇花最好 浏览:482
亚洲功夫美女叫什么 浏览:93
帮我读一遍幸福是什么 浏览:771
猛虎和蛇的婚姻怎么化解 浏览:761
为什么现在的婚姻是原生复制而来 浏览:361
i健康健康码怎么样才能绿码 浏览:864
讲英语故事开头要怎么说 浏览:402
爱情让苦让人不满足是什么歌 浏览:697
怎么把爱情形容成感冒 浏览:331
男羊丙戌日柱婚姻如何 浏览:728
有什么开头的故事 浏览:804
财富线和婚姻线连到一块会怎么样 浏览: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