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西方杜撰了哪些政治经济学理论

西方杜撰了哪些政治经济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3-08-19 08:54:11

⑴ 5个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一般指英国古典经济学,其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是亚当·斯密,他所着的《国富论》把资本主义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唯一源泉的片面观点,斯密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拓展到生产领域。

同时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认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17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法两国。主要代表为英国的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法国的魁奈等。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据凯恩斯的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 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各有其侧重点,但小编觉得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是前人智慧结晶,在理解他们的内涵时,应该采用辩证统一的方式去分析,在差异中寻求共性。

⑵ 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

西方经济学、管理科学及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关于人的理性的假设:每个人都以其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而效用通常指个人利益,或者是从个人出发的自我实现。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活动只表现为个人需要的单回路结构。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也称为X理论,认为被管理对象是由无组织的个人组成,他们在行动和思想上力求符合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个人收入。行为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他主张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基本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人把马斯洛描写的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叫做“成就人”。马斯洛后来又补充了求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现代管理理论中有两个着名的理论:经济人与社会人。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尽可能逃避工作,不愿承担责任等;而社会人的假设则认为人都是勤奋的。人们可以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在人群中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经济人的假设,必然导致“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而这正是一些小企业的管理方式——时刻监督,处处防范,惩罚严厉,常常喜欢“杀一儆百”。然而,按社会人假设,管理者应采取的是截然相反的管理方式——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满足职工的尊严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让职工担负更多的责任,使他们发挥潜力,自我控制,以达到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体化。虽然社会人假设仅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真正尊重人就会把人性好的一面发扬光大,同时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是把员工当作“经济人”,员工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员工就会真的变成“经济人”,对工作不满,能少干就少干,并时刻酝酿离开这个“大棒”常现的地方。
当代管理学派中对人性的假设也犹如丛林,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阐述的决策人假设。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且在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员工都在做决策,所以都是决策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必将超越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假设,升华为复杂人假设。

亚当?斯密把市场形容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可以把个人的自利行为化为共同的
社会福利的奇妙结果。经济学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原理,讲的是市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哈耶克则提出了“知识分工”,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哈耶克则提出了“自生秩序”。萨谬尔森
在经济理论上的卓越贡献是对数理经济学的发展。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论文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1947年)提出,所有经济行为的研究都可以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最大化问题。为此,1970年,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但是,给萨谬尔森带来国际声誉的却是一本普及性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经济学》出版于1948年。最初写作这本教科书的目的是为了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和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进行综合,从而推动经济学的普及。实际上,《经济学》出版后不仅成为美国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而且畅销世界各国。

⑶ 着名经济学着作是什么

知名的有《国富论》、《资本论》、《经济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经济发展理论》等。

1、《国富论》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着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

《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

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会受到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国富论》这部着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

2、《资本论》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着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3、《经济表》

《经济表》是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创作的经济学着作,于1758年首次出版。

《经济表》是魁奈重要的经济着作,他的经济理论的主要原则都概括地体现在这一作品之中。《经济表》不只是一幅单纯的图表,而是一种理论分析的工具,是为了解决当时法国的现实经济问题和振兴国民经济而制定出来的。

它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试图通过描述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商品流通运动,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客观过程,阐明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及其在价值和实物形式上如何进行补偿的科学理论。

虽然《经济表》没有能真正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规律,也没有能解决现实的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但这种天才的尝试对以后再生产理论的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

《经济表》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明确而系统地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理论研究的,是魁奈对政治经济学做出的贡献。

4、《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创作的政治经济学着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817年。

全书结构比较松散。前六章是全书的重点,包罗了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余各章则是李嘉图理论原则的运用,或是对其原理的理解和补充。

该书分析了社会中三个阶级,即地主、工人和资本家在社会产品分配方面的规律,发现商品的相对国内价值决定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必要劳动量,利润与工资是互成反比例而变化的,而工资是随必需品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的,还论述了其他许多问题。

该书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5、《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得创作的经济学着作,首次出版于1912年。

该书共6章,第1章和第2章论述了从静止状态的“循环流转”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包括了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含义和作用,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3章、第4章和第5章则进一步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及资本的利息等问题。第6章运用创新理论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形成和特点。

该书从不同的侧面,概括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现象,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做了开创性的深刻论述,将历史叙述和理论论证融为一体,体现了熊彼特的文体风格。他在这本着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⑷ 马歇尔提出了哪些经济学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年)是近现代西方影响最大的英国经济学家之一。由于马歇尔曾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所以他和他的门徒被称为“剑桥学派”,又因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马歇尔的经济理论看做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更新,剑桥学派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而马歇尔亦被看做是“新古典学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

马歇尔于1842年7月26日出生在英国西部克拉芬地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幼年喜爱数学,中学毕业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后转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数学,1865年毕业后留任该院研究员,1868—1877年任该院道德科学讲师,讲授政治经济学。在此期间,马歇尔深受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斯宾塞的《第一原理》的影响,曾于1868年赴德国研究康德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与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相接触。回国后,他又阅读了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些都促使他转向了经济学的研究。1877年转任布里斯托尔(Brist01)大学学院院长兼任经济学教授。1883—1884年,他接替牛津大学逝世的着名经济史学家A.?汤恩比任牛津大学巴里奥学院讲师和研究员,1885年返回剑桥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期间创立了剑桥经济学院,1908从剑桥大学退休,专门从事研究和写作。1924年去世。

马歇尔的主要着作有:《产业经济学》(1879)、《经济学原理》(1890)、《产业与贸易》(1919)、《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等。其中《经济学原理》为其重要代表作,该书兼收并蓄,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折衷主义的完整的经济学体系。因此,该书一经出版就被认为是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而他本人也获得了“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的盛名。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体系可说是集历史上资产阶级经济学之大成,正如他在《经济学原理》第一版的序言中说:“借助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着作,并且关系到我们自己时代的新问题,本书打算对旧的学说加以新的解释。”马歇尔的理论体系以英国古典传统的经济理论为骨干,吸收、综合了各种资产阶级经济流派的学说,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独树一帜,对当代资产阶级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马歇尔的经济思想以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为基础,这从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上可以反映出来。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行为、活动和思考的人们的学问。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定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他认为人类的经济行为是由“满足欲望”和“避免牺牲”这两个动机支配,并用这两种心理动机来解释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而为了解决心理动机不能解释的现实社会问题,他又引进了渐进的改良主义,其理论依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生物界的发展规律同样存在于人类社会,社会发展只有渐进的量变,没有突变和飞跃。因此,他用“自然不能飞跃”作为《经济学原理》一书的题词,并且说这句格言“对于研究经济学的基础之书尤为适合”。

马歇尔在方法论上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运用所谓“连续原理”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的序言上说:“本书如有它自己的特点的话,那可说是在于注重对连续原理的各种应用。”这与他的渐进的改良主义是吻合的,因为经济进化的渐进性,他认为经济概念乃至经济现象间都存在着连续的关系,没有严格的区别。第二,运用“边际增量”分析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在连续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他看来,对经济现象进行本质研究时,“增量”的关系比“总量”的关系更重要,他在数学中独立地运用效用的“边际增量”来说明人对一物的需求。以后他把这个边际增量分析运用到他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中,甚至推广到其他经济问题上。第三,将力学中的均衡概念运用到经济学中。他认为均衡是一种相反力量的均衡,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前者指生物意义上的均衡,后者指力学上的均衡,而静态均衡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他依此来说明各项经济指标的数量决定,将这些决定尤其是价格和分配额的决定归结为相反力量相互冲击和制约而形成的均势。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包括需求理论、生产理论、均衡价格论、分配论等。

均衡价格论

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上的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马歇尔在假定其他商品价格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一个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按照马歇尔的说法,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他认为,二者的一致是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背离,就会通过供求量的变动,使市场价格恢复到均衡点。马歇尔在分析均衡价格时,引进了时间因素,他把市场价格分为暂时(一天或几天)的市价、短期的正常价格和长期(一年以上)的正常价格。他认为,时间长短不同,对于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较量趋于均衡的情况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对均衡价格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需求理论

所谓需求,在经济学中指消费者的需求,于是效用理论成为需求理论的出发点,而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出发点则是人的欲望。他认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是由效用来满足的。他间接地用人们因欲望而愿意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加以衡量,从而将需求转化为需求价格,用边际需求价格去衡量边际效用。同时,马歇尔认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而取决于边际效用的需求价格也是递减的,这样,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转化为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马歇尔在分析需求时,又提出了“需求弹性”的概念,用以衡量价格下降或上升一定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也即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马歇尔第一次用代数和几何图形对需求弹性作做严谨的表述,经其阐述和传播,需求弹性至今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

生产理论

马歇尔的生产理论就是他的供给理论。他用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价格和供给规律。每个厂商在生产时都根据“替代原理”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方法)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生产方法),力求使生产费用最小化。马歇尔认为,短期边际生产费用一般随产量增加而递增,故供给与价格的关系是:价格高时供给量大,价格低时供给量小。价格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关系可以用“供给弹性”来表示。马歇尔认为,商品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供给在短期内不易变动,故短期供给弹性较小,长期供给弹性较大。在分析行业均衡时,马歇尔引入了“代表性企业”概念。根据定义,行业产量的长期根据价格等于代表性企业在该产量水平处的平均成本,因此,可以把全行业产量看做是由固定数目的代表性企业生产的,代表性企业的平均成本与规模随行业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分配理论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是他的均衡价格论的延续,是均衡价格论在分配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他认为,分配问题就是国民收入如何分割为各生产要素的份额问题。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均衡价格。因此,供求论也成为马歇尔分配论的一般原则。相应地,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就是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工资是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和供给(取决于养活、训练和维持有效劳动的费用和对劳动的“负效用”)均衡时的价格。利息是资本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供给(取决于资本家对未来享受的“等待”)均衡时的价格。由于土地没有生产费用,而且它的供给量是不变的,因此地租是由土地的需求状况从而由它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它是农产品价格超过生产费用的剩余。至于利润则是资本家组织和管理企业以及冒风险的报酬,正常的利润是产品长期供给价格的组成部分。

虽然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存在不少缺陷,他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仍是杰出的。至今,他的一些分析方法和基本观点仍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所继承,在基本理论问题上,马歇尔的学说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有着深远影响,他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直至今日仍是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阅读全文

与西方杜撰了哪些政治经济学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012爱情是什么意思 浏览:521
爱情中沉默的表示什么 浏览:557
什么叫经济来源困难 浏览:324
幸福账单如何买 浏览:8
电影老炮讲了个什么故事 浏览:424
如何在行车中切换eco经济模式 浏览:744
无期这首歌表达了什么爱情 浏览:312
健康饮品有哪些国家 浏览:853
建德有什么经济开发区 浏览:195
公用事业价格包括哪些 浏览:30
哈尔滨办理健康证多久能拿到 浏览:650
2022属猪的人婚姻如何 浏览:22
女人代表爱情的痣长在什么地方 浏览:563
如何为爱情带上虚伪的面具 浏览:492
狮子座女跟什么星座在一起会幸福 浏览:704
父母爱情中老丁遭遇了什么 浏览:577
上海怎么挽回爱情免费咨询 浏览:325
喜欢事业型的男生怎么追 浏览:510
为什么古人对爱情的态度那么冷 浏览:917
事业编制报名个人能力怎么写 浏览: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