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四个直辖市和五个经济特区是
我国四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五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根据我国宪法,深圳等经济特区,实施与其他普通行政区域一样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制度。经济特区只是在经济上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的经济区域。
拓展资料:关于经济特区发展的思考
(一)经济特区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大陆实际上除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5大综合性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两个新区以外,还先后建立54个国家级高新区、15个保税区、62个出口加工区、9个保税物流园区、13个保税港区和9个综合保税区。实际上中国几乎囊括了经济特区的所有主要模式。经济发展遵循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发展路径,而经济特区是做“点”的最好形式。经济特区是中国利用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来发展本国和本地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形式。
(二)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发挥重要的试验和示范作用,1984年,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这是对创办和发展经济特区的目的和意义的深刻揭示,是对经济特区地位和作用的精辟概括。经济特区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一是在体制改革中发挥“试验田”的作用。二是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的“窗口”作用。三是在自主创新中发挥重要的排头兵作用。四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区”作用。五是对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中央领导多次指出,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❷ 经济特区的特指什么
指它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如减免关税等经济上的优惠待遇,提供理想的投资环境和组织完善的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增加外资投入和外汇收益,借此促进该国家的经济发展。
经济特区(英语:Special Economic Zone,简称SEZ),是指一种地理学概念,主要由国家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或国际跨国企业入驻而设立法律比本国更为宽松或具有优惠条件经济发展的区域,除有省级经济决策权外,还可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
(2)重庆经济特区是什么扩展阅读:
国家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实际上现在各个省、各个市都还有自己的开发区之类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特区,只不过没有正式的国家级名义而已。
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
1、特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
2、特区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对前来投资的客商给予特殊优惠和便利;
4、国家给特区较多经济自主权。
❸ 听说重庆市即将成立为经济特区。
2007年,重庆市在庆祝设立直辖市的10周年的同时,也在努力申请成为包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内的经济特区。 设立直辖市的十年,使重庆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城市,重庆市希望借助经济特区的设立,进一步确立和巩固西部经济中心的地位。 受重庆市政府商务顾问委托,由日本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和上海以琳公司研究的《重庆交通物流枢纽战略方案》于2006年11月底正式出台。《方案》建议:重庆打造中国的第四个经济特区,统筹规划一个以“国际、临空、技术产业城市”为特色的综合政策区域,形成“国际临空技术产业城”。 上海浦东新区和目前正在建设的天津滨海新区的战略方案也都出自野村综合研究所。 有消息称,重庆拟于2007年直辖十周年庆时,正式向国家提出建设经济特区的建设申请。 规划面积1400平方公里 重庆市外经委负责人称,2004年重庆市提出这个课题,就是打算向国家申请这样一个特区。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表示,这份报告与重庆领导层战略发展核心不谋而合,事实上,该战略方案已进入了实施阶段。 根据该方案,该技术产业特区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以北部新区为核心向外拓展,在寸滩港周围形成一个综合物流区,在机场北边形成一个临空产业区,在北部新区北端形成北部新区扩大区,另外将重庆大学城进行整合,形成新产业创新区。特区内新增人口200万人,其中引进技术人口50万人,总就业人口100万。 从产业上看,特区将以新一代汽车制造业为核心,首先以与汽车产业、汽车零配件产业接触点为突破口,带动机械产业、电子零配件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等新产业向重庆集聚。为了实现这一宏大战略目标,野村综合所提出了三大具体战略方向和15条较为明确的措施。 据了解,这个新区将以新一代的技术制造为导向,倚托重庆航空港,涵盖北部新区扩大区、新产业创新区和综合物流区,整合已在建的临空产业区和西部新产业创新区,新增在机场和寸滩港区之间的综合物流枢纽基地,并开通货运铁路和道路网络,形成与天津滨海、上海浦东、广东深圳不同功能定位的生产技术创新经济特区。 中央可能颁特殊土地政策 重庆本地学者认为重庆的经济特区可望在下一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期间实施。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廖元分析,重庆把申请“经济特区”的时间锁定在2007年直辖十周年,从时机上来讲非常成熟。 “现在中央的目光还锁定在天津滨海新区,明年的重点无疑会转向西部,西部地区将是中国经济下一轮的主要增长点。” 廖元说。 对于重庆是否能成为下一个特区,四川社会科学院顾问林凌表示,新特区将以川渝为中心。林凌主持研究的“川渝经济区”得到国家发改委的重视,中央关于建设川渝经济区的概念就来自他的研究成果。 林凌指出,经济特区如果设在川渝将对西部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开始这个经济特区将以川渝为中心,最终将形成以重庆、成都和西安为核心的大经济区。” 重庆社科院决策咨询研究中心主任、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博士后邓涛认为,从经济地理优势看,作为西部惟一的直辖市,重庆位于西部地区的东部,地处中国东中西战略结合部,扼西部最大的出海口,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将重庆设立为特区,对长江流域经济带开发和西部大开发两大国家空间开发战略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邓涛分析,重庆要成为经济特区,不仅需要中央特殊的关怀和特殊的政策,更重要的是重庆要进一步提升自己。 目前,重庆大都市经济圈已基本形成了“点”和“圈”的融合,即以重庆主城核心区为“点”,体现了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长江上游综合枢纽的功能。以环绕“点”大约以1小时通勤距离为远边界的同心圆为“圈”,围绕经济支撑、产业配套、要素传递、物资集散、都市休闲等功能,重庆要成为经济特区,必须完善城市布局环状和辐射状相交织的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邓涛称,目前上海浦东以及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重庆也应该积极争取把大都市经济圈设立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推进包括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文化生活等在内的综合配套改革,把解决重庆实际问题与西部共性问题结合起来。 混乱的概念特区 但重庆的经济特区概念依然显得混乱,无论当地政府官员还是专家学者,对于经济特区具体类型的论述都显得语焉不详,当地政府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第四个经济特区”的称号。 1980年,全国人大批准成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国务院又批准了海南为经济特区,因此中国已经有5个经济特区。 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浦东新区,给予比经济特区更优惠的条件,成为中国发展的龙头。 2005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1994年成立的天津滨海新区直到2006年也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谓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指在政府管理、市场体制、社会组织等方面可以更进一步探索的区域。目前,深圳正积极申请成为第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而至于郑州的郑东新区和沈阳的沈北新区,只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副市级管理权的经济区域,中央并没有确定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资格,沈北新区只是自己说“按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建设。 而重庆当地媒体关于“建设中国第四个经济特区”的说法,既包含了“经济特区”,也和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比照,同时也有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实际上不过是个大杂烩。而重庆建设第四个经济特区的号角就这样吹响了。
❹ 国内有哪几个城市是经济特区
截至2019年6月,中国有7个经济特区。
7个经济特区分别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霍尔果斯、喀什。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
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4)重庆经济特区是什么扩展阅读: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中国建设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①完善投资环境,包括完善投资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前者为基础设施结构中以通电、通水、通路、通讯、通煤气、通排污、通排洪和平整土地为主体的“七通一平”等;
后者包括政治条件(政治、社会、政策等的稳定和法制的健全)、管理水平(政府的效率等)、经营条件(货币和物价、外汇管制、金融、信息服务和自主权等状况)、人口素质和市场、政策优惠(税费等)等;
②外引内联有机结合,发挥特区的“四个窗口”(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和两个扇面辐射(对内和对外)的“枢纽”作用;
③努力探求建立一种灵活而有效地适应国际市场规律的特区经济体制模式。为此,需在计划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以及财政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❺ 我们国家有哪些类型的经济特区,它们都有什么区别
你好: 一、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在我国,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中国的经济特区:深圳(二0二0平方公里);珠海(一陆吧漆.吧平方公里);厦门(一5陆5平方公里);汕头(二0陆四平方公里);海南岛(三三9二0平方公里) 实际上现在各个省、各个市都还有自己的开发区之类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特区,只不过没有正式的国家级名义而已。 二、经济开发区: 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技术开发区。有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故又常常把这一类经济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相提并论。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进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经济开发区是一个泛指的说法。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类产业工业园(比如农业开发区,化学工业园,汽车工业园等等)的一种通称,也简称开发区。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 开发区由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化一个专门的区域,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区的载体建设,比如《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等等。开发区也具有政府职能部门的性质,开发区的主要管理人员经常是当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层人员来兼任或专职。 他们的区别,如同“总理”与“总经理”的区别一样,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但是,都是一样,国家定位的一定区域划分。 谢谢你的问题
❻ 重庆是不是经济特区
是叫“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以往中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相当大的区别。设立试验区,并不是就意味着“给钱、给政策”,而是鼓励试验区在一些重点领域大胆创新,探索实践,为区域乃至全国积累好的发展经验。在试点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上,也是由国家、省、市共同商讨制定。作为试验区,有更多的主动权,但并非有人想象的“国家给很多优惠政策”。
大胆创新,探索实践,为区域乃至全国积累好的发展经验,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国家设立新特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