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几个观点角度简单记录下:
1、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换句话说,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中国目前58%的城镇化率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而且还是城镇化率,不是城市化率。
2、城市发展中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空间均衡”。理解空间均衡有三个层次,从人均GDP的相同,到人均实际收入的相等,最终到生活质量的均等化。这也就解释了大城市在住房、交通等方面与小城市的差异。
3、城市发展有三个目标,发展、宜居、和谐。资本的积累以及技术的进步,带动城市的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带来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也就会带来人口的流入,那,人口越来越多之后,城市的宜居程度就会下降,这时候政府就回去治理,使其宜居。一个城市既有发展,又宜居,必然人口会越来越多,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涉及到和谐的问题,如何能够让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和谐共处?这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就是通过户籍等制度,放弃了和谐的目标,去追求发展和宜居。短期可行,长期还是会对城市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4、城市是便于人们见面的地方。这句话其实就解释了为什么像香港这类世界级城市的房价贵的问题了。
5、面对城市区域发展的政策,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结构,不是任何城市都适合发展具有规模效应的服务业以及制造业的,把一些经济资源从效率高的地方配置到效率低的地方,是很浪费资源的,而且对城市本身的发展也会带来副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中国中西部城市出现大量鬼城的现象。
总之,城市的发展是所有人的发展。
❷ 简述城市化经济规律是什么
我国城市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区域且长期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功能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促进了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产业投资,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需要解决户口、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促进了城市社会事业投资,共同推动社会总需求得到稳定和快速增长。其次,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被现代城市吸收,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城市化上寻找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在人口分布重新调整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第三,城市具有显着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生产要素越集中,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也越显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大。在这种辐射过程中,实现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区域内部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据国家统计局专家估计,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城市化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 增幅增加0.5 个百分点。迅速推进城市化构成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是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的战略性选择。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泛、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落差,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39% ,西部地区约为28%.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工业化人口最多的地区,已经产生了一批特色明显的新兴城市,初步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然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相对滞后表现得也更为突出。迅速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仅是保持东部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以东带西”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要求。东部沿海地区具备比较好的城市化发展基础条件,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
❸ 考查一个城市的经济,需要着重从哪几方面出发
如何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呢?你是否适合这个城市呢?主要看以下几点:
1.人口数量
有足够多的人才就有足够多的市场,这个很简单。比如一个街区有1万户人,另外一个街区只有2000户人,如果要去这两个街区开面馆,哪一个的生意可能会好一点呢?肯定是第一个,毕竟需要吃面的人多嘛,而且这个人口不但要多,还要不断地增长,你如果想要定居这个城市,你一定会买房,如果想自己的房子增值,那就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愿意来买,这个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那当然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买了。
7.人均GDP
比如一些城市,可能它的GDP总量很高,但是因为总面积很大,人均GDP并不高的,这个也从一个方面说明,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并不好。
好了,以上七点就是我总结出来的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有潜力的大概方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❹ 什么是城市经济
市经济(urban economy)
什么是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
城市经济的特点
城市经济特点是:
①人口、财富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
②非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支配地位;
③经济活动具有对外开放性。
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引起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受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而且总是同城乡关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前资本主义社会,不论欧洲还是亚洲的城市,多数是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宗教中心,是商业和手工业荟萃之地,城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消费性经济的特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工业日益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城市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促成了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引起了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城市成为工业生产、商业、金融、交通的中心。资本主义使城市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和强大。这种城市经济是依靠剥削和掠夺农村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发展过程,也是城乡对立和矛盾加剧的过程。
社会主义使城市经济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城市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有计划发展的经济,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中国在1949年以前,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经济极其落后,内外贸易凋敝,城市数量少,分布不合理,居民生活贫困动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大力发展原有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又新建了一批工商业城市。到1985年,全国设市建制的城市达到324个,其城市总人口(不包括市辖县)达到 21228万。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 年,设市建制的城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国69.7%,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的利润和税金占全国相应企业的79.5%,城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占全国的68.3%。
在中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村,推动广大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则以自己的农副产品供应城市,支持城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城乡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利的经济联系,走上了共同繁荣的道路,从而,为最终消灭城乡差别逐步创造条件。
❺ 城市经济增速排名的排名总结
近日,21世纪宏观研究院对23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以及经济总量靠前的城市进行排名发现,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最高的是重庆,达11%,其次是杭州,增速为10.3%。
而经济增速靠后的是哈尔滨、厦门、沈阳、长春、大连。其中大连的经济增速为3.5%, 排名最末。
以更长的时间维度看,一些城市位次变化巨大。比如东莞,今年上半年其经济总量为2935.23亿元,只有武汉、成都水平的60%。而10年前,东莞与武汉、成都经济实力相差不大。
而中部湖南省会长沙,自2014年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大连和沈阳后,今年上半年继续以较高的增速与后两者拉大差距。
展望未来,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重庆经济有望超越京沪,而青岛、厦门、苏州等城市如果找不到新的发展模式与增长点,其经济在全国排名会继续落后。
东部总体领先 西部加快赶超
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东部省份城市,无论从总量上看,还是增速上看,排名都较为靠前。
23个城市中,增速排名前一半中7个属于东部省份的城市,5个在沿海。从总量排名上看,前11名中,8个在沿海。其中前5名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都来自东部地区。
但西部的重庆经济总量在今年上半年位居23个城市第六名,但是经济增速为23个城市之首,为11%。
经济增速后11名城市中,6个来自东部,4个来自东北,来自西部的只有1个,即西安。其中东北的大连、长春、沈阳是经济增速最低的城市,大连今年上半年以3.5%增速位居全国最低。哈尔滨经济增速为6.9%,仅仅高于厦门的6.8%。也就是说,全国城市经济增速最低的5个城市,有4个在东北,1个在东部,即厦门。
这反映出全国城市经济分化加剧,东北城市的经济发展困难。但西部、东部分化也在加剧。
从东部看,除了杭州经济增速以10.3%位居全国第二外,厦门经济增速只有6.8%,榜单中排倒数第四,无锡、北京、上海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都是7%,排倒数第六。苏州也只有7.2%,低于附近同为东部城市的杭州增速3.1个百分点。
西部也有增速慢的。例如,西安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也只有7.6%,比重庆低3.4个百分点。
重庆、杭州两种模式
21世纪宏观研究院分析认为,从2015年上半年经济来看,重庆、贵州在23个城市中增速位居前2名,其实代表了2种模式。
重庆经济表现强势的主要原因是抓住向西部开放战略的机会,以高端产品加速出口,同时主抓内需市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快。重庆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速是10.8%,带动第二产业增速11.5%,为23个城市之首,服务业增速为11%, 位居第二。
重庆上半年出口1968.84亿元,增长18.1%,在全国一枝独秀。而在内需方面,汽车作为最大的产业,总产值达到2220.78亿元,同比增长19.0%,占到20%以上。
但是也有的城市经济发展很快,工业一般,主要是靠服务业。比如杭州,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10.3%,其中,规上工业增速只有4.6%,而服务业上半年增速为15.4%,位居第一。
数据显示,杭州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数字内容、互联网金融分别达到381.32亿元、369.87亿元、523.5亿元、157.64亿元,增速在15%-70%不等。杭州整个信息经济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2%。这很大程度上与阿里巴巴在此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经济走势与全国背离:2014年一季度,其经济增速为7.5%,此后每个季度有所加快,比如去年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经济增速分别为7.7%、8%、8.2%,今年一季度、上半年经济增速分别为8.7%、10.3%。
但杭州工业不是一路向上。2014年9月,其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10.8%,此后几乎一路下行,今年3月为2.6%,增速为历史最低。杭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速2014年上半年仅仅为7.7%,今年同期为15.4%,也大大高于一季度的13.2%增速,显示出其服务业持续加快的势头。
出口导向城市排名落后
其他不少城市之所以经济低迷,与工业增加值低,服务业发展慢有关。比如厦门,虽然是全国旅游城市,但第三产业增加值今年上半年增速只有5.2%,几乎只有杭州的1/3。目前厦门虽是副省级城市,但实际经济总量只有泉州的6成。
而大连经济之所以增速在23个城市最低,与其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是-5%有关,经济主要靠服务业带动,其实很难。
类似的苏州经济放慢,属于另外一个类型,其工业放慢,背后折射的是出口发展模式终结。苏州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 该市今年上半年出口848.5亿美元,下降0.8%。其加工贸易,比如笔电都转到了重庆等地。
苏州2005年经济总量是4026.52亿元,增速为15.3%,而重庆2005年经济总量只有3069.1亿元,增速为11.5%。这一年苏州出口额是700亿美元,是重庆出口额的28倍左右。
2014年,苏州的经济总量首次被重庆超过。今年上半年,重庆出口额增速为18.1%,大大高于苏州-0.5%的出口增速,经济增速为11%,也高于苏州的7.2%。
再往前看10年,2005年东莞的经济总量是2182.44亿元,和武汉的2238亿元,成都的2371亿元差不多,但是到了2014年,东莞的经济总量只有武汉、成都的60%。这还是与过去主要依赖外需的两头在外(原料和产品出口市场)的模式终结有关。
重庆十年后有望超越京沪?
目前北京、上海经济主要靠服务业,原先的工业逐步迁出,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只有4.3%、1.9%。尽管两地第三产业比重大,未来单靠工业很难快速增长。
事实上,重庆正在快速缩小与北京、上海的距离,2005年上海、北京经济总量是重庆的近3倍、2倍左右,2014年时上海、北京经济总量只比重庆分别多65%、50%,按此看,可能在10年左右,重庆以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总量将追上京沪。
类似的像天津,目前第三产业比重刚过50%,在人均GDP早已超过京沪后,经济总量也有可能超过京沪。
至于深圳、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由于地域限制,工业也将步入迁出,经济放慢将是不可扭转的趋势,两地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只有7.8%、7.3%就是证明。但两地服务业比重大,未来有望和京沪一样平稳增长。但深圳、广州难像重庆一样地域广阔,可以迅猛实现工业发展。
还有苏州、青岛、大连、无锡等地,在没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和新增长点时,经济逐步被重庆、长沙、武汉等依靠产业梯度转移的模式逐步抛在后头,将是难以扭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