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
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
(1)内循环经济是什么扩展阅读
循环经济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大力发展循环经
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
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工业化道路。
② 内循环和外循环经济究竟是什么
内循环和外循环是指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一种相对说法,内循环经济就是在国内消费生产的一种经济活动,外循环就是中国的产品和服务,向全球输出或者交换交易服务的一种经济叫外循环,内外经济的循环,也就是一个国家或者经济体对内或者对外的意思
③ 如何看待经济内循环是什么意思
所说的经济那循环,我个人的认识应该是国内的各行各业应该加大国内市场的投资建设与发展,降低流入海外市场的投资,降低进口海外产品的进口量;更深层一些个人认为也是为了防止,某些国家利用一些无须有舆论等等,给我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企业,受到其他国家不合法不合规的制裁给国内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我们国家提出扩大经济内循环的实质是什么呢?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管理和调控的时候比较繁琐麻烦,管理的稍有不慎,或对于某行业疏忽失去平衡,被某些海外国家抓住要害,就会伤害到自己国家的整体经济。
中国靠经济内循环主要有以下两个优势:一个是,国内物价可以更加平稳回落。因为,过去国内大量商品通过出口供应欧美国家市场,,由于欧美国家对中国出口种限制,中国又不能购买所需的等额商品,只能购买美国国债。这样国内商品大量流出后,降低了欧美国家的通胀水平。现在如果中国经济内循环了,国内物价可以更加稳定了。
如果我们实现了经济的内循环,未来西方国家有可能会对我国出口围追堵截。所以,我们只有通过内需来拉动中国的经济发展。而内需现在最有潜力的是民间消费和投资。但现在问题是,启动民间消费和投资也并非一日之功,要有切实的政策落实,要让广大民众的口袋鼓来,要让民间资本有很好的投资方向,这样经济内循环才能真正启动。
我国要靠经济内循环获得发展,这个思路是可行的,毕竟中国是14亿口的消费大国,市场前景广阔。但要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恐怕需要降低百姓生活压力、增加百姓收入、降低通胀做起,经济内循环还要打破行业垄断、让民间资本也能参与国企混改,并且拥有话语权,这样民间消费和投资就启动起来,中国经济将步入长期稳定增长与发展,使国家的经济更有活力。
中国经济内循环,这是一句羞答答的用语。放到十年前,还总是经济全球化。
因为中国制造业才是龙头老大,像北上广深发展最好的城市也永远都是制造业作为领军角色。当美国开始启动增收关税这一决定以后,中国本土制造业出口成本大幅度增加。因为中国进口美国商品需要加增25%的关税,美国同样加收25%的关税。同时美国开始鼓励在华企业撤离其生产线,最可怕的事就出现了。
美国出口中国的芯片因为华为问题受阻,美国另一出口产品就是农产品,川普政府开始转变出口方向。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生产产品却是多数销往美国,像广东地区的轻工业产品。再比如浙江福建一带的机器制造厂商出口基本面对的是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现在关系都崩了。
出口不成,于是转内销。商品交易从国际市场转回国内,完成订购、制造、成交这么一个循环,这就是内循环。
因为中国的出口产品产能太大了!沿海省份因为通航便利的条件,加上中国人力成本始终上不去。据我了解,在机器制造厂那里,给印度方面的报价差不多一个人工工时费需要差不多400元,但是厂商实际投入可能也就只有一百五六十块钱,这么大的人力差价就形成了巨额利润。但是以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南方城市多为制造产业,北方多为农业产业,二者之间没有太多联系。要想完成内循环,要么对南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但是现在多数都是私营企业,改革难度非常大。要么就对北方产业链进行重新部署和调整,让南方这些出口贸易能够与北方对接上,北方省份可以大规模接收南方制造出的商品,否则内循环怎么展开呢?难不成从明天开始挨家挨户必须订购多少多少南方生产的轻工业产品或者机器吗?
像今年对国内经济来说,风险大于机遇,挑战多过发展。地摊经济、内循环经济都是外交被孤立以后才能做出的决定。还是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让中国生产的产品卖出去,让中国需要的产品买进来,才是上上策。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讲一个今天发生的故事。
今天,我看到朋友圈有卖海鲜的说,今天活虾便宜,于是中午就去了一趟他的店里,果然,三寸来长活虾卖38块钱一斤,往常这样的活虾可以卖到60元左右。
我问老板,为什么最近的活虾能这么便宜?他说,最近,好多虾都不出口了,转成内销。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题目所说的经济内循环的一个典型案例。由于疫情和国际政治原因造成许多原来的出口企业转成内销了。
经济内循环就是要激活和做大国内需求,从而拉动国内经济,是我们的经济从原来的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拉动。
经济内循环可以明显的看到以下效果:
一,国内物价平稳回落。出口转内销后无疑加大对国内产品的供给,使国内物价逐步回落。
二,我国14亿人口,比美国,欧盟的总和还多,这么大的国内需求一旦启动,则不需要出口(出口也不赚钱)也能玩儿转,而且是玩的相当精彩。
因此,经济内循环是在国内外疫延续,不确定性强的情况下,提出的可以有效激活内需的一个有效办法。
谢谢。请批评指正。
④ 浅谈经济内外双循环
经济内循环是指在本经济区域内消费拉动是主要驱动力。受惠的是大多数人,只有大多数人都去购买产品,才能维持经济循环运转。
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就叫外循环,一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这叫外循环。干累活的是大多数人,发财的是老板和资本家,受惠的是外国人。
现阶段最合理的方式是双轮驱动。是分阶段的。
经济外循环相当于给人家打工,人家是老板拿走了大部分剩余价值。
经济内循环相当于自己是老板,自产自销,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享用。
在经济外循环当中,生产苹果手机的人买不起苹果手机,盖房子的买不起房子,修路的人买不起 汽车 。因为剩余价值被外国人和老板拿走了。
在经济内循环当中,自产自销,自己也能买的起,用的起。
内循环经济模式下对于某些行业来说,反而是一次发展契机。
一、房地产行业仍是支柱产业
在“房住不炒”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在转型战略布局下似乎成为弃子,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定位不提了,但内循环经济依靠的生力军仍缺少不了房地产。房地产的产业链特别长,对各行各业包括大宗商品的拉动作用非常强,可以稳定经济,蓄纳货币。千万不要相信某些专家所说,中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率已达96%,房子今后卖不出去的说法。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率即便到达100%,只要放开限购,人们依然会热衷买房。在这方面千万不要低估中国人的欲望。”
城镇化建设仍是国家的根本战略之一,在后疫情经济时代,为了应对国内外整体环境变化的挑战,应更加大力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以此为基础进行产业分层,全面下沉市场,扩大内需,以都市圈为核心,建设更能聚集产业能力和劳动力就业的区域经济,将有助打开消费升级下延伸的广度与深度,有效抵御“逆全球化”与“去中国化”的负面影响。
二、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二春
新冠疫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人们开始全面适应在线生存化,未来在线教育、在线购物、在线开会,甚至在线谈恋爱、在线就医都成为常态。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都因此受到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规模持续增长,作用更加突出,已经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稳定器。数据显示,1月份至6月份,全国网络零售额达5.15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连续4个月提升。同时,全国网络购物用户人数比上一年增长1亿人,主要网络零售平台店铺数同比增长3.8%。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疫情期间增长最明显的就是互联网领域:网购、互联网工具、 游戏 、在线应用等出现爆发式增长。新冠疫情掀起了一场新的财富革命和分配革命,产生新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刚需永远是朝阳产业
疫情冲击经济,人们可以不买化妆品不买包,但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吃饭是不行的。我国是世界三大粮食进口国之一,我们地大物博同时也需要养活14亿人口,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
日前,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全球饥饿人数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联合国的研究报告发布预警,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8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全球粮食供应链造成了巨大压力。一些粮食出口国为求自保,纷纷出台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政策。越南率先宣布停止大米出口;稻米出口国印度也因为“封国”而陷入停滞;小麦出口国俄罗斯也随后限制了出售。除疫情外,严重的蝗灾也在威胁着非洲和南亚的一些国家。
对此,我们要谨记袁隆平院士的告诫:一粒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要想做到吃不愁,穿不愁,饭碗就要捧在我们自己手里。在这一战略底线思维下,中国农业将迎来更大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机遇
本土化的高 科技 企业临危受命
疫情肆虐下的世界反全球化逆流涌动,更让我们感受到“卡脖子”的威胁与压力,有威胁就会有警醒,有压力就会有动力,中国的本土化高 科技 企业既是临危受命,也是机会难得,政策与资源配置红利将会与日俱增。以大数据运用、监控安防、位置定位、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更适应中国国为代表的高 科技 在中国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围绕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5G等新基建在中国将会迎来新一波发展红利。
相比于传统的“铁公基”,“新基建”涵盖了5G基站建设、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以及城轨交通,涉及了七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新基建”的加速启动,必将大力刺激中国经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0年我国持续加快5G网络建设步伐,工信部预计全年将新建近5G基站超过50万个。其中中国移动将实施5G引领计划和双百亿计划,2020年将发展7000万5G用户,销售3亿笔5G业务、1亿部5G手机、5000万台家庭泛智能终端和1500万行业模组。中国联通2020年上半年要与中国电信力争完成47个地市、10万基站的建设任务,三季度力争完成全国25万基站建设,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建设目标。5G作为支撑经济 社会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时,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5G成为了“新基建”的“拳头兵”。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成为疫后中国经济的新战略方向。在大力发展内循环经济的同时,我们应尽量避免经济内卷化,一种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无法突破自我受限的现象,就像卷心菜一样,长到一定时候就把自己完全包裹起来,再无长大的可能。
陷入“内卷化”的经济,只能低水平自我重复,无法实现高质量跨跃式增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天变,道亦变。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要以转型求发展,适应趋势,危中寻机。
⑤ "内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专家认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二是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五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
⑥ 中国启动的内循环和外循环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内循环”这个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什么是内循环呢?它其实是相对于“外循环”而言的。所谓内循环,就是整条产业链,包括消费端都在国境线之内。一个14亿人口国家的内循环,和14个一亿人口国家的外循环有本质的不同。其区别就在于,国境线内外的人们,并不拥有同样的目标。科技无国界,但是产业结构、竞争环境和公共支出有国界。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件最终的消费品,从原材料的挖掘、提炼到中间商品,然后到最终人们可以在衣食住行中消费,往往都需要经过一系列长长的产业链的打磨。而消费完之后,人们得到了新的补充,就可以进行下一轮的生产;如此周而复始,就可以称之为完成了一次循环。
⑦ 经济内循环是什么
整个生产和再生产(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循环过程在一个经济体内部进行叫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