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前苏联经济靠什么支撑

前苏联经济靠什么支撑

发布时间:2023-07-14 21:23:40

‘壹’ 请问苏联建国初期的经济体制及背景是什么样的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之后,经过逐步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由53个民族国家实体——15个加盟共和国、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和10个自治专区组成的联盟国家。在苏联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苏共、苏联各族人民“进行了创立多民族国家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毫无疑问,联盟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有力地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然而,在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联邦制这种具有明显分权性质的国家体制,往往受到苏共领导人有意无意的排斥,实际上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联邦制国家体制方面的种种缺陷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苏共及其领导人对苏联民族问题的复杂性、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民族问题的艰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发展联邦制国家体制问题

对于苏联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始终伴随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渗透和反映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它既带有历史的种种印迹,同时也在现实生活中发展。民族、民族问题、民族矛盾与阶级、阶级问题、阶级矛盾有一定的联系,但绝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苏联的成立从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上确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只有在苏维埃阵营之内,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它把大多数人民都团结到了自己的周围——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彻底消灭民族压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环境而奠定各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基础”。显而易见,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保证,但并不等于民族问题的解决。 苏联建立之初,在从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在国家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逐步形成了后来的国家体制。主要措施有:

1、在斯大林执政初期根据民族地域原则,建立了一些民族自治主体,使一些少数民族有了自己的国家组织或享有自治权。先后建立了一些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民族专区。每个自治共和国有自己的宪法、有自己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苏维埃和最高行政管理机关——部长会议。在苏联及所在的加盟共和国的权限之外,各自治共和国有权解决归它管辖的问题。自治州不是国家组织,没有自己的宪法和国籍,但与一般的州不同,它在行政上和经济上有相当大的自治权。而民族专区是俄罗斯联邦境内以特定的民族成分和风俗习惯为特征的民族区域组织形式,隶属于该共和国的州或边疆区。民族专区1977年改称自治区。此后,又将一些自治州升格为自治共和国。

2、根据1924年苏联宪法,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实行两院制,以扩大少数民族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苏联最高苏维埃由享有平等权利和代表人数相同的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联盟院不分民族、按地区选出,以“反映所有劳动者的阶级利益”,民族院“由各加盟共和国和各民族地区选出”,以“反映纯粹民族要求”,两院享有平等权利,都有立法权。 苏联政治体制、苏维埃国家体制形成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苏联领导人开始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过高的估计,对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不符合实际的片面性,往往把民族问题混同于阶级问题。早在1936年斯大林就认为,既然“制造民族纠纷的主要势力即剥削阶级已不存在,培植民族互不信任心理和燃起民族主义狂热的剥削制度已不存在,反对一切奴役而忠实地实现国际主义思想的工人阶级已经掌握了政权,各族人民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已经切实实行互助”,“苏联各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即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的文化,已经有了蓬勃的发展”,“我们现在有了完全角成的、经住了一切考验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这个国家的巩固,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洲的任何一个单民族国家都比不上的”。显然,从阶级观点、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来讲,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苏联领导人却忽视了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国家政权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并不等于在国家体制方面就没有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联邦制国家体制有名无实,更谈不上研究、发展联邦制的问题,一切决定权实际上都集中在联盟中央,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被限制在狭小范围,各种自治实体的自治权利受到削弱,地方的积极性始终得不到发挥。中央统得过死,伤害了地方的、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此外,把民族矛盾归结为阶级矛盾,用阶级斗争方式处理民族问题给原本难以解决的民族问题增添了不少新问题,造成了一些少数民族、一些加盟共和国与以俄罗斯为核心的联盟中央之间的隔阂。

‘贰’ 苏联的经济

苏联在冷战期间,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是经济强国。
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苏联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工业发展不平衡。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太空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叁’ 苏联的经济体制是怎样发展的

主要分列宁时期和斯大林时期,列宁时期并没有实行彻底的计划经济,苏联的民营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经济还算比较健康的,列宁认为要想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必须得到充分发展,而苏联远远落后于欧洲,所以生产力 还不足以支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是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缓慢的和渐进的,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西方列强的挑战和绞杀,无疑是没有太长的时间可以和平发展的,于是斯大林上台以后就推行了计划经济,也叫战时经济整个国家机器全面介入经济运行,一切为军事服务,以抵御反抗军事威胁为核心。所以重工业就成了苏联的核心基础,后来就如楼上所言

‘肆’ 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主要的背景:
当时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干涉苏俄内政的战争也结束了,斯大林上台,希望建立一个强大的苏维埃政府,迫切的愿望和苏俄国内落后的农业经济。斯大林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

苏联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依靠高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人力投入、粗放型发展,在苏联建国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在二战中依靠军事工业取得了胜利。从此,马列主义被奉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宝典。

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是因为当时苏联国内一贫如洗,多年的贫困生活迫使工人阶级实行大工业建设。同时,德国人的入侵,使得苏联人感到了民族的危机感。大家都像是自己的国家迅速强大起来,这是有着很深复杂的历史原因导致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可用,但是和平年代妨碍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所以注定要失败。

“计划经济”体制这个概念出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伊里奇先生在1906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
“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这话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表达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第二层意思表达了一个辉煌的梦想。

这是为了实现这个辉煌的梦想,所以斯大林同志才下令实行计划经济。对立性在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将生产资料归国家,集体所有。统一性在于二者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各自的国家和历史条件下都是适用的,也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最后一个问题我认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因为资本主义就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谁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谁就拥有生产资料,谁拥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赚取大量的金钱,赚钱后可以供自己消遣,同时也可以再投入社会其他领域,帮助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生产难以为继,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必然要对无产阶级构成剥削,这也就是所谓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调和的矛盾。”
就想到这么多。祝你愉快。

‘伍’ 怎样看原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条件和利弊

形成条件: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最终形成,有其历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和理论认识上的原因。从历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看:首先,苏联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单一的公有剠,/t工业上是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在农业上是集体农庄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不允许其他所有制形式存在。所有制形式的这种过分单一化,不仅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且由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过分统一,又成为经济管理权限过度集中的基础。其次,当时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用新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各部门,以便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由于原有的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要求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急需的重点建设,采取集中时管理体制比较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再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帝围主义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使苏联具有一种加速发展经济,特别是加速发展工业的紧迫感,这使其经济体制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备战的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苏联依靠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支持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仅证实了建立?这种体制的必要性,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它的集中程度。最后,五十年代以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人们依然保持着较高革命热情,使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能够得到人们的支持和谅解。从理论认识方面的原因看:三十年代苏联理论界占优势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上是计划经济,市场只能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物,计划与市场在本质上是不可能统一的。虽然在三十年代中期,他们承认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并不是从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必然性来认识,而且不断论证它们被改造了的性质。直到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部着作中,才对商品货币关系等问题作了科学的说明。斯大林所阐述的一些科学思想,不仅对苏联而且刘·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斯大林门理论思想也有不少缺陷,例如,他否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否认价值规律对全民所有制生产的调节作用,从而大大巴制和缩小了价值规律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

利弊
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虽然正当时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苏联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又存!布着许多弊病,并且随着苏联经济和政沾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暴露出来,逐渐成为苏联经济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1)它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管理权限绝对化,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难以发挥,(2)完全按照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经济效益差;(3)政企职责不分,工作效率低,官僚主义严重,等等。

阅读全文

与前苏联经济靠什么支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言情都市爱情剧有哪些 浏览:583
健康管理师新手上路怎么学 浏览:118
怎么画幸福的底线 浏览:78
男人怎么拍美女的图片 浏览:943
哪个省的美女多男人少 浏览:503
幸福里如何增加收客 浏览:603
兖州哪里有看婚姻的 浏览:376
四年级编故事作文怎么写 浏览:216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浏览:771
怎么拥有健康的身体 浏览:639
经济之声用什么语言翻译 浏览:84
辽宁为什么那么多美女 浏览:656
别人说幸福来了怎么回复 浏览:160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附件怎么上传 浏览:915
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舌苔 浏览:935
雨夜编导故事怎么写 浏览:540
爱情有哪些意象 浏览:29
孕妇怎么吃饭才健康 浏览:59
美女吃了好不好住哪在哪里 浏览:396
外国哪个国家美女最美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