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及其类型特征。以《现代经济辞典》给出的定义为代表: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这一定义言简意赅。然而从实际观察出发,这个定义过于狭窄。其实,凡是有助于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均可以称之为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
由此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增长方式组合类型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
从理论上说,有多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组合类型。
例如:按要素投入划分,分别有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按增长主体功能作用划分,分别有政府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按市场供求内外部因素划分,有以内需驱动型和外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需求要素划分,有投资拉动型,消费推动型、出口带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与质量关系角度看,有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在经济理论范畴中,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单纯的数量增加,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含义。但是也要看到,第一,经济增长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核心,离开经济数量增加而谈经济结构优化是不可能的;第二,上述对各种经济增长类型的划分其实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表现,在不严格限制的场合,两者概念是可以互换的。
一般理解为,所谓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增长(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增长(发展)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增长(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增长(发展)方式。
如果做两个极端的归类,传统的、旧的增长(发展)方式指的是一组增长(发展)方式集合:资本、劳动密集型的;政府驱动型的;外需拉动型的;投资驱动型的;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的。而现代的、新的增长(发展)方式指的是另一组方式集合:技术密集型的;市场导向型的:内需驱动型的;消费驱动型的;内涵集约型的。历史地看,上述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的(发展)增长方式只是一种相对划分。而且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相互之间并非孤立、对立,往往存在着交叉重叠、主辅互补的关系,相应产生不同的增长(发展)结果。这种实例举不胜举,不用多说。
在认识经济增长方式时有三点是容易被人忽略的:第一,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存在,本身并无价值好坏判断。它具有在综合条件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特征。当一种增长方式的综合条件没有被新的条件打破、替代时,想要在主观上让这种增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是不现实、不可能的。以此就能够理解:何以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了要转变方式但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它除了受到制度条件约束之外(相对而言,制度条件是比较容易转变的),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机制条件、技术条件、资源条件的强制约束(这些条件转变难度超过制度条件)。第二,评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它的过程和使用的手段,而在于它的实施结果或目的性。如果只做纯学理的评价,人们会说投入最少而产出最多的是最好的增长方式。但是这种抽象了现实和历史条件的评价实际上说等于没说。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时就曾经有这样的思想:资本家对待一种新的技术发明在生产上使用的态度,首先要看这种技术能否使得资本增值,或者说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如若新技术不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增值,资本家就宁愿继续采用旧技术而置新技术于不顾。经济增长方式采用哪种组合类型,除了取决于增长方式存在的条件性外,其实也取决于增长方式存在的目的性。第三,对经济增长方式目的性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可以把满足人民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但这里考察地是在同样满足人民消费需要的基础上,如何使得经济增长方式保持一种合理的表现状态。因而可以达成一点共识是:无论哪种组合方式类型,都须使得经济增长在给定条件下到达一种理想或近似理想的增长状态。
以上概念的讨论就进一步演化为有关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与增长(发展)状态之间关系的讨论。进一步说,任何一种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能否实现经济增长理想或近似理想的状态?经过实际经验观察可知,一种经济(发展)增长方式能够实现它在给定的现实条件下的理想或近似理想状态的。换句话说,这种比较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是存在的,这就是所谓无通胀增长状态(growth without inflation),或者接近这种理想状态的低通胀高增长状态(much more growth with much less inflation)。
无通胀增长被经济增长理论视作一种理想型的增长状态。这一定义出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他认为:“把创造货币的增长率建立在能够促进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足够高的水平上。经过计算,这个增长率为1%,它带有轻微的通货膨胀倾向,并且具有灵活可变的优势而没有任何值得引起重视的缺点。”笔者完全同意这个定义,并进一步强调:无通胀增长首先是低通胀或无通胀,在此前提下出现一种高增长现象。那种高增长与高通胀相伴、低增长与低通胀相伴当然不属于理想状态。此外,这也不是通货紧缩的高增长,因为通货膨胀指数为负值才出现所谓通货紧缩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实效及其比较
纵观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实际状态,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几个显着不同的时期,其增长状态依次过渡为:中度通胀增长→高度通胀增长→低度通胀增长→高度通胀增长→低度通胀增长→无通胀增长。
最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以前,中国经济增长状态是起伏不定的,处于通胀与增长形影不离的伴生状态,在相当时期内通胀指数大大高于增长指数。但是从1998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无通胀增长的黄金时代。而且就2007年实效情况看,这个黄金时代还似乎没有结束。
进而可以看到,1998年到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年均高达9.1%,而代表通货膨胀指数的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只增长了0.7%。笔者曾经在另一篇讨论中国经济增长的论文中,在分析了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和技术条件基础上,利用增长趋势方程得出结论:1978-2002年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均8.9%。这里出现了实际增长率比潜在增长率多出0.2个百分点的不合理差距。解释这一不合理差距可能有两个不同方向的理由:其一,笔者的计算分析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其二,统计数据出现了低估情况。笔者倾向于第二种理由解释。因为经过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后,国家统计局对以前的数据进行了重新调整,新的实际增长率普遍都比旧的数据略微高一些。而笔者以前的计算正是建立在旧的数据基础上的。无论如何,从199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到达了它的潜在增长水平临界点,而代表通货膨胀指数的CPI只有近1%的增长,这是完全符合莫里斯·阿莱所说的那种无通胀增长状态的。追求无通胀增长,正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无独有偶,通过对同处于亚洲亚文化经济增长类型的国别(日本、韩国,还有台湾地区)分析比较后发现,近似理想增长状态的出现并非个案。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往往是一种经济增长成功的标志物或伴生物。笔者以日本和韩国为例给以简要说明。
1、这两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后期,都出现过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增长的增长状态。日本是在1982-1990年间,平均增长率为4.2%,通胀率平均为1.7%,接近无通胀增长型。韩国是在1983-1989年间,增长率平均为9.1%,通胀率平均为3.8%,属于低通胀高增长型。应当说,日韩两国均在当时给定的现实条件下实现了它们自身经济增长方式所能到达的最好水平。
2、这两个国家在持续了6-8年的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阶段之后,被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所终止。日本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股市及房市“泡沫”的破灭,经济持续走向了衰退。韩国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增长不稳定,最后被亚洲金融危机拖入低谷。
日韩两个东北亚经济增长典型案例对中国的启示是:第一,经济增长理想状态(或近似理想状态)的出现是以一段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段为标志的。这个标志就是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同时也是经济奇迹的伴生物。但是好景总是不长。到2008年结束的时候,中国无通胀增长黄金时段或许也面临着终结的局面。第二,黄金时段早晚会结束,但这种黄金时段能够持续多久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性的最好证明。众所周知,日韩经济进入衰退或危机之后,日韩式的增长方式就受到了挑战和批判。日韩从此也进入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时期。中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但是新的增长方式并没有完全出现,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却创造了持续十年的无通胀增长状态。换言之,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依然有着它特有的能量和效应,这种增长(发展)方式在过去十多年中到达了其较为理想的状态。这种增长(发展)方式的潜力是否完全耗竭完毕?如果不是,那么这种增长(发展方式还能有效地持续多久?如果是,那么用什么新方式来尽快代替它?
② 什么是内需如何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对经济有何影响
(原创)现今中国由出口拉动型经济向内需推动型经济转换。出口型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但许多行业如:教育、医疗、环保、能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供应短缺,这些行业需求旺盛,远远没满足人民的需求。
如何扩大国内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扩大国内需求,
诸如:
各个城市交通拥堵,堵车现象严重,车多路少,投资修建更多的公路,解决行车难、乘车难问题。修建城市地铁、轻轨,发展公共交通。
现今中国掀起高速铁路重大工程建设热潮。
各城市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鼓励小城镇建设,农民用宅基地换小城镇住房,同时也要将农民工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消费,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各地方环境污染严重,加强环保,加大治理江湖污染力度,建设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
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
另外,刺激消费也可以扩大国内需求。
中国的“三大消费热点”:住房、家用轿车、旅游。
还有手机、电脑、娱乐、养老、教育等消费热点。有人说教育是投资,也有人认为教育是消费,总之老百姓花费在子女教育、自己再学习(成人教育)的学费占了家庭收入的很大部分。
培养新的消费热点,诸如:
3G手机技术,可以实现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移动办公,培养新的消费热点,科技进步带来新时尚。等等。
人均GDP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较大。生活水平也刚刚从小康向富裕迈进。国内市场潜在的需求巨大。
扩大国内需求,发展内需推动型经济,大有作为!
如何扩大国内需求?(2)
――刺激消费,改善民生。
(原创)一般认为:出口、投资、消费三大经济增长引擎共同发挥作用,带动中国经济发展。
现在国际经济环境是:雷曼兄弟破产,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全球经济进入萧条,金融危机必然带来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纷纷宣称经济增长减速或负增长,全球经济衰退,西方市场需求降低。
中国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依靠出口的企业生存困难。经济增长引擎之一:出口疲软。
但是中国人口13亿多,多数人生活水平才刚刚达到“小康水平”,有些人还在“奔小康的路上”,远远没有满足民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潜在的需求巨大,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经济发展回旋余地大。
“城市化、工业化、消费升级”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新引擎。
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发展内需推动型经济,目前中国经济正从外贸拉动型向内需推动型转换。
如何刺激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一、降低存贷款利率,特别是降低用于消费的贷款的利率,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有效需求?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欲望,同时还要有足够多的钱来购买,就叫有效需求。
什么叫潜在需求?有购买的欲望,但没有足够多的钱,就叫潜在需求。
如何刺激潜在需求变为有效需求?
那就是消费贷款,用低利率和宽松的贷款条件来增加消费贷款,鼓励消费,提前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
银行贷款是典型的“嫌贫爱富”,越富裕的人,银行越愿意贷款给他;越贫穷的人,银行越不愿意贷款给他。毕竟贷款给“三无人员”(无资产、无工作、无固定收入)加大了银行的风险,银行担心穷人无能力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消费贷款主要针对“四有人员”(有资产、有工作、有固定收入、有信誉)而暂时钱不够多的人,鼓励他们提前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
中国的“三大消费热点”:住房、家用轿车、旅游。
还有手机、电脑、娱乐、教育等消费热点。有人说教育是投资,也有人认为教育是消费,总之老百姓花费在子女教育、自己再学习(成人教育)的学费占了家庭收入的很大部分,“子女上学学费太贵”也成了焦点话题。
二、提高工资,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的工薪族的工资,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中低收入人群改善生活、增加消费的欲望强烈,如果涨工资,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迅速地把潜在需求转换为有效需求,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
“月光族”:是指把每个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同,喜欢追逐新时尚,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花钱花得潇洒,根本不在乎钱财。“月光族”的口号:挣多少花多少。
“月光族”为扩大国内需求做出了贡献。
三、鼓励买车买房,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国内需求。
家用轿车在降价,但养车的费用在上涨,“买得起、还得养得起”,汽油、柴油涨价后,增加了养车的费用,也加重了车主的负担。在油价上涨的同时,停车费、罚款、保险、保养费用等都在增长。这也增加了“有车族”的消费。
中央政府出台了政策拯救A股市;各省市地方政府也开始出台政策拯救房地产市场。
“政府救房市”也成大家争议的话题,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救房市的前提:房价要降价,降到合理的价位,放弃暴利,回归正常价位,挤掉房价的泡沫,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
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发展内需推动型经济。
③ 为什么要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其中内需要指什么!
内需”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一般把对外国的出口看作外需,内需就是相对的国内的需求。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的需求 。
经济增长有"三驾车",即扩大国内投资,刺激国内消费和扩大外贸出口。扩大内需主要是通过扩大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3)内需驱动型经济是什么扩展阅读
必要性
1、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数据显示,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但其增速远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贸易顺差更是屡创新高。这一经济运行态势,将可能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2、由中国国情决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是国内需求。国内市场广阔,是中国最大的优势。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立足国内需求,可以使中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增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扩大内需是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由中国国情决定,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3、中国国内市场存在着广泛的需求。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和进一步改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都会带来巨大的需求。
4、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所以,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仍然是国内需求,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④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所谓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指的是消费。
通常我们叫消费为内需,内需即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的不断攀升,而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即最终消费率)却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为有效缓解投资消费失衡,“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因此,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积极探索扩大消费需求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即扩大国内投资,刺激国内消费和扩大外贸出口。扩大内需主要是通过扩大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配合运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全力解决有效内需不足的矛盾;
2、提薪。适当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的保障水平,提高工职人员工资。
3、降息,暂停征收利息税(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利息税);
4、调整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更新消费观念,千方百计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假日经济,调整限制消费的税费政策等;
5、促进人们理财观念、消费观念、就业观念的转变;
6、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免除消费后顾之忧;
7、推行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