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都市经济圈是什么意思(南京都市区是什么意思)
1、南京大都市圈是什么意思。
2、南京都市经济圈什么意思。
3、南京都市经济圈啥意思。
4、南京划都市圈是什么意思。
1.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桐基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
2.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判晌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3.南京都市圈基础产业实力雄厚、金融体系完整、科教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制造业、旅游业、金融业、科教和文化中心,历史上这里是吴楚文化的交汇地带、南北文化的交融区域,同时也是近代文明兴起之地,集历史、近代、现代特色文化于一身,融吴楚文脉、南北文化、中西文明于一体,具有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征。
4.南京都市圈的战略定位为:辐射中西部的国际性重要门户。
5.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6.泛长三角转型和合作局冲谨发展示范区。
7.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
8.构建国际性的沿江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以历史文化、山水城林为特色的城市带。
2. 6城市经济有哪些经济功能
城市经济有哪些经济功能:
主要经济功能
是指建立在主导产业或主导经济部门基础之上,为本城市以外地区提供服务为主的功能。 这个功能的发挥以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输出为载体,以取得更多的财富为目的,从而实现城市的经济增长。
辅助经济功能
为城市本身服务为主的功能
这个功能的运作主要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型产业为载体;这个功能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城市正常运行,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保障条件。
3. 什么是城市经济
市经济(urban economy)
什么是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
城市经济的特点
城市经济特点是:
①人口、财富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
②非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支配地位;
③经济活动具有对外开放性。
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引起城乡分离而产生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受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而且总是同城乡关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前资本主义社会,不论欧洲还是亚洲的城市,多数是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宗教中心,是商业和手工业荟萃之地,城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消费性经济的特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工业日益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城市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促成了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引起了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城市成为工业生产、商业、金融、交通的中心。资本主义使城市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和强大。这种城市经济是依靠剥削和掠夺农村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发展过程,也是城乡对立和矛盾加剧的过程。
社会主义使城市经济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城市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有计划发展的经济,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中国在1949年以前,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经济极其落后,内外贸易凋敝,城市数量少,分布不合理,居民生活贫困动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大力发展原有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又新建了一批工商业城市。到1985年,全国设市建制的城市达到324个,其城市总人口(不包括市辖县)达到 21228万。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 年,设市建制的城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国69.7%,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的利润和税金占全国相应企业的79.5%,城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占全国的68.3%。
在中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村,推动广大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则以自己的农副产品供应城市,支持城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城乡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利的经济联系,走上了共同繁荣的道路,从而,为最终消灭城乡差别逐步创造条件。
4. 中国古代城市经济的什么是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 秦汉领土扩展,人口迅增,城市也增多和扩大。汉建置103郡,1578个县,都有城市。长安(今陕西西安)、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等城市人口都在20万左右。工商业称盛者有洛阳、临淄、邯郸、宛(今河南南阳)、成都五大都市。长安为最大的消费城市,城内设有九个市,商人有市籍,只准在市内按业设肆交易,所谓“九市开场,货别隧分”(班固:《西京赋》)。东汉末年,江南也得到开发,人口增多,经济日益发展。自三国时期的吴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到梁武帝时已有28万户,全城人口估计超过百万,成为当时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唐代经济续有发展,城市日益增多。当时,除长安外,以扬州、益州为最大城市,人称“扬一,益二”。小城市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多。大运河的开通,也发展了一批城市。如徐州的府离县,元和四年(809)以其“为舳舻之会……防虞是资”,乃置宿州(《元和郡县图志·宿州》)。又唐中叶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41州的州治不少成为经济中心,逐渐发展成为较大的城市。这时工商业城市大体还是在政治、军事城市的基础上发展的。
宋至明清宋代国土虽蹙,商品经济却有较大发展,城市也发生较显着变化:①突破坊市制,城内随处可设店肆,成为名实相符的城市。②有些新兴城市的出现已不再以政治、军事因素为主,而以经济因素为主了。如泉州、汀州、温州、潮州、漳州等均因海外贸易发展而形成;苏州、真州(今江苏仪征)、建康(今江苏南京)、鄂州(今湖北武昌)、沙市、荆南(今湖北江陵)、潭州(今湖南长沙)等则由长江和其他内河贸易所形成。 明清两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又有新的趋势。表现在:①重点已不是原有大城市的扩大,而是位于交通枢纽的城市的繁荣。作为两代首都的北京,人口从未超过百万;原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口反而下降。而江南的应天(今江苏南京)、京口(今江苏镇江)、扬州、苏州因丝绸等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人口日增,至19世纪中叶都已有数十万人口,城市人口总数大体上占州府总人口的 1/7至 1/4。汉中的经济地位逐渐跻于长安,重庆的经济地位逐渐超过成都,也属于这种情况。临清原为县治,永乐间重修会通河后升为府,勃兴“为挽漕之喉,为萃货之腹,舟车络绎,商贾辐辏”(干隆《临清县志》序)。沿河淮安、济宁、德州、天津,沿江芜湖、九江、忠州,以及赣州、吉安、衡阳、永州等城市的发展,都是如此。②宋代以后,县以下的市镇兴起,到明清已形成市镇经济体系,成为大城市和农村集市之间的一级市场。其中如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实际已是工商业大城市了。
5.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
第二方面是,人们如何相互影响的;
第三方面是,整体经济又是如何运行的。
这理解起来不难,就是以小见大。从微观上来讲,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当做出决策后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触发蝴蝶效应,影响到了宏观经济,最后就是观察整体经济又是如何运行的。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经济学十大原理,我们可以来分别梳理一下——
(一)
人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这有四个原理在影响着人们的决策。
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的取舍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有时候你做了A事情,就不可能同时又在做B事情,就好比你在学习经济学,就不可能同时又在学习天文学,在这两种学科之间,必须要做取舍。
又比如在某一时间你在学习经济学,就不可能和女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了,这就必须在学习和玩之间做出取舍。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或者想做一件什么事,就会有不同的取舍。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必须舍弃掉在高中那段时间玩的心思,这个社会也一样。
社会面临的就是效率和平等之间的取舍。
比方说工厂生产产品,为了更有效率生产更多的产品,必然会排出更多的废水废气,这就影响到了周边人们对蓝天的诉求,为什么其他人有蓝天而我没有?我需要平等!这时候政府出台了节能减排,保护蓝天的政策,这就必然迫使大部分工厂关门或者不能不花更多的钱研发节能减排的设备,这就影响到了效率,要GDP还是要蓝天,这其实就是效率和平等之间的取舍。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面临各种取舍,第一个原理就解释了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处于一个什么的状态。接下来的第二、三个原理就是告诉人们,在面临取舍时该如何考虑。
原理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机会成本一词,什么是机会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第二个原理的根本思想,就是在面对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机会成本。考虑这个行动的成本和收益如何。
如果在同样的时间内成本内,经过自己的计算,在未来一生中学习经济学带来的收益比学习天文学要更多,那就应该学习经济学。
如果在两个小时内,和女朋友看电影的心理效应比学习多,或者你觉得如果不陪女朋友看电影,女朋友就很有可能就吹了,风险比较大,那么就应该去陪女朋友。
当做出一项决策时,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每一种可能的行动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在一些大学时,运动员如果退学去参加职业运动,是因为他认识到在大学这几年里学到知识的收益远比不上每年赚几百万美元的收益。
原理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为了最大化的利润目标,通常会合理地运用手中的优势和资源。而边际量就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内容。
理性人通常会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做决策。
比如说你有事需要开车回家,从深圳到长沙的固定成本就是油费加过路费,还有汽车的损耗等等,算出来回一次家,成本是1000元,五个座位,每个座位成本200元,你在老乡群等地方只招到一个人一起回家拼点车费,在出行前的最后一个小时,突然有个人说他需要去长沙,但他只有100元钱,那载不载他呢?从边际成本考虑,应该载,因为当成本固定下来后,不管有没有人,都要1000元,而每增加一位乘客,边际成本几乎可以不计,而带来的边际收益却是100元,边际收益远大于边际成本。所以载他是有利可图的。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人数已经招满了,这时候再一个人,说他愿意出300元问你愿不愿意载。这时候你可能不会载他了,为什么?因为载他的收益是300,而带来的边际成本可能是扣分加罚款,还有安全风险,所以边际成本远大于收益,所以这桩成意就不值了。
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跑省道县道的司机超重多,而为什么高速超重的就少一点。另外为什么水是必需品但却卖得这么便宜,钻石没一点用还这么贵,这些都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和收益去分析。
习惯于边际思考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学完经济学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现象是因为人们考虑了边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