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的经济核心是什么中国发展重地是哪里
中国的经济核心有三点,在这里我以GDP的增长来给你分析:
【一、政治与经济结合 国家投资确保GDP高增长】
投资、出口和消费,被称为拉动中国GDP的三架马车。而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政府。虽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10年,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只能算得上是半市场化、半计划经济。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向是由当地官员谋划,各地官员的业绩考核中,GDP发展的如何是重要考量目标。
在这种机制下,各地的经济发展往往是由当地行政官员挂帅,人力、财力、物力层层响应,如各地大建工业园、大搞房地产,而这些都是带动GDP增长的重要力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粗放型的大投入和规模扩张,往往忽略了社会效率和利润,老百姓很难直接从中受益。
国家层面上,大搞基础建设,如投资两万亿大建高速铁路。而据专家测算,修铁路每投入一块钱,可以拉动产业链形成5.7元的GDP。而两万亿的投入,可以拉动11.4万亿的GDP。但是,从老百姓的层面讲,国家修铁路,除了增加部分就业,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未因此提高,相反要为比飞机票还要贵的高铁车票买单。而受益最大的可能是参与高铁建设的官员和商人。近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中纪委调查,而有媒体称其涉及高铁腐败,并传其受贿10亿元。
【二、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变现国家资源】
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另一重原因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变现存量资源。
中国的13亿人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出口商品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廉价劳动力。出口使得大量外汇流入中国,贸易顺差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但是,通过廉价劳动力而拉动经济的模式,虽然使国家变富,但底层劳动者的待遇却很低,富国的同时,并未富民。
此外,中国GDP的增长还建立在大量变现存量资源。中国的矿产、物产资源丰富,而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量的存量资源被过度开发用于出口套现成外汇或者用于国内的经济建设。以煤炭为例,中国的煤炭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但是,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消耗速度却是世界最快。有报道称,辽宁的煤炭资源仅能维持20年开采。本来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就这样为了拉动经济的发展被严重透支。再以稀土为例,多年来,中国以占世界37%的稀土储量为全球提供90%以上的稀土供应。在1996年至2009年间,中国的稀土储量减少了37%,仅剩2700万吨。即使在实行稀土出口配额紧缩的2010年,中国的稀土出口仍高达39813吨,超额31.6%。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拥有全球13%的稀土储量,俄罗斯拥有全球19%的稀土储量,而这两个国家的开采量均为零,他们所用的稀土全部依靠进口。
【三、房地产驱动GDP 透支百姓消费能力】
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架马车是消费。而很多中国百姓的消费能力被房地产提前透支。随着各级政府大搞土地财政,房价飞涨,房地产也早已成为驱动中国GDP增长的首要力量。但是,高房价透支了中国百姓的消费能力。一套房往往是榨干了小两口及双方父母共3个家庭。而房贷则使得买房人在今后长达20年的时间内要为还贷劳作。
高房价套牢了一批买房的百姓,而没有买房的百姓则要继续攒钱买房或者为教育、医疗这另外两大主要消费支出存钱。中国的富人们虽然有钱消费,但他们似乎更热衷于对国外的GDP发展做贡献,全球的奢侈品中,有25%被中国的富人买走。
消费能够拉动GDP的增长,但中国政府似乎更倾向于通过出口和投资这另外两架马车拉动经济。当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口受到到影响,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而台湾更注重通过消费的形式拉动内需,当地政府直接向全体百姓每人发放了3600元消费券。
中国的发展重点在:【百姓增收,富民强国】
贫富分化严重就不用再说了,要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强国和富民的双重目标,中国必须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GDP的质量。
首先,需要将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拉动GDP增长转变为通过消费拉动投资,从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其次,必须改变分配体制和方式。分配体制改革,不只是收入差距问题,而是所有制问题和特权问题。实现公平分配,自然能够带动消费结构变化,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变化。第三,合理利用存量资源。中国是资源大国,但平均到13亿人民身上却是资源穷国,资源属于所有人民,国家不能为拉动GDP增长,纵容过度甚至破坏式的开发资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拉动经济增长。
强国之道在于富民,不能只重视GDP的增长而忽视富民,一个人民贫穷的国家,即使国家再富也只能是大而不强。正如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所建议,"十二五"期间,中国应重点关注如何解决富民、解决分配不公等问题。
‘贰’ 是经济决定政治还是政治决定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处于何种地位、发生什么样的作用、对社会政治进程产生什么影响,归根结柢是由他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如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个人或集团与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个人或集团在政治上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从总体上说,社会的政治关系一般总是与经济关系相适应。如封建的经济关系必然产生封建的政治关系,而封建的政治关系则体现着封建的经济关系。从最终意义上说,一定的政治关系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关系,并为一定的经济关系服务。 政治源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是由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决定的。所以,从现象看好像是政治主导经济,但实质是经济主导政治,因为政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或维护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历史、现实上看,“红顶商人”的出现是必然的。最后一个问题的结论就不惟一了,如果作一个小商人,只要遵纪守法,懂得经营就可以成为好的商人;但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商人,必须要学好政治学,保持与统治者在政治上的一致性。
‘叁’ 为什么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经济做保障,什么事都难以进行下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说,政治活动的背后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如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属于政治活动,但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领导人出访,一般都带有经济团队,签订合同,发展经济。所以,有人说,没有永恒不变的朋友,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