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世博会能带来哪些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世博会与上海商务成本
国务院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荣林说,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上海市的商务成本也在日渐增长,严重影响了上海市城市功能的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快速增长。而上海世博会的申办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成本的变化。鉴于此种情况,必须全面理解商务成本的构成,正确把握评估商务成本的原则,针对世博会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上海商务成本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充分利用世博会这一历史机遇,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城市功能和净化城市商务环境,以便在降低商务成本,尤其是降低要素配置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上海经济增长和文化振兴,最终建立起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冲锋说,通过国内外商务成本和产出效率的详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人均装备水平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加大资本投入是上海产业政策核心,同时也是控制商务成本的关键。由于劳动力增长有限,上海人均GDP要从2001年的4513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00美元,如果不能提高产出效率的话,劳动力的人均装备水平需要从2001年的15811美元增加到39426美元,这使上海每年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着眼于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上海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外资,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通过尽快扩大资本密集型(常常伴随着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产出效率来巩固经济发展基础,另一方面要控制商务成本的迅速增加,保持上海的相对商务成本优势,努力围绕"四个中心"建设,来降低商务成本。即发挥金融中心的功能,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航运中心的功能,降低物流成本;发挥贸易中心的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利用上海良好的声誉和诚信,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政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
世博会与上海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费方域说,上海成功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对加速上海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根据国际展览局的调查报告和其他举办城市的经验,世博会的举办对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构造了一个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模型,基础设施通过降低中间产品的成本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试图分析由于世博会带动的上海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上海市经济的各个方面,如产品价格,专业化分工,劳动力价格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包括,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投入的增大,会导致多种中间产品价格降低;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工资率产生两种效果:这两种效果分别取决于基础设施对生产厂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影响程度;如果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企业的可变成本影响更大,此时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中间品的短期均衡产量会减小;基础设施建设对工资率产生两种效果:对可变成本的影响使工资率有上升的压力,对生产厂商固定成本的影响使价格有下降的趋势,因此最终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由于研究时间比较短,因此这个均衡经济模型是否合适还不能确定,还值得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世博会对上海人口战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电子政务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浣尘说,20世纪以来,不受调控的自由市场时代已成过去。政府作为社会的服务者和管理者,对社会公共事务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上海人口发展战略分析和思考的思路是:应充分体现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用PS多目标决策方法确定2050年的合理人口规模目标,常住人口(半年以上)为1700~1850万人,其可能满意度值约为0.70;在2010年和2020年的时点上可有动态超调5%,尽量不要超过10%;上海开放移民型国际大都市应选用梯形年龄结构,1700~1850万人的经济活力相当于钟形年龄结构2000万人的等级;这样有利于总人口控制,老年抚养系数相对较低,人口发展中的动态超调也相对较低;人口与经济是互动关系;上海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应着重于人均GDP的提高,以此推动GDP总量的提高。人才引进,产业结构,城镇布局,科技和教育等均应以此为准绳。
世博会与生态物流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季建华说,上海世博会必将带来巨大的物流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需要上海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物流系统,促进世博会的物流畅通,同时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率,减缓会展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压力。生态物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形成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需要有生态物流的支持。目前上海离生态物流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问题在于:社会物流效率低;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重复规划;对生态物流的投入不足。上海发展生态物流的对策在于: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物流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为会展业和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宏观软环境的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绿色消费",使之与"清洁生产、绿色流通"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物流系统。
世博会与海名牌产品战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方华说,21世纪是名牌产品经营与名牌产品竞争的时代,培育名牌产品竞争力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上海经济正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借助世博之机,推广上海企业的名牌产品,实施有效的名牌战略规划,可以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外部资源,整合上海企业名牌产品资源,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本土品牌产品的支撑,而上海企业等希望借助世博会推出更多的产品,向全世界展示自身的形象。世博会是企业名牌产品推广的加速器,在世博会中有着众多名牌产品推广成功的案例。自从世博会举办以来,它就成为企业品牌竞争和角逐的场所。世界博览会所提供的大舞台是名牌产品提高国际声誉的良机,是一般产品迅速提高知名度的有效平台。上海企业应该密切关注世博会发展的新动向,抓住各种机会,在世博会中尽力展现企业形象,推出新产品,争取在2010年世博会中一炮打响。世博会将会给上海名牌产品战略的实施带来新的机遇,因此,研究世博会与上海名牌产品战略实施的互动性和实施方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世博会与上海郊区"三个集中"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海英说,加快推进上海郊区"三个集中"是世博会主题内容、建设世界城市、解决新一轮发展面临的矛盾以及世博会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三个集中"对世博会和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直接影响,是通过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来反映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推进"三个集中"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按世博会和上海新一轮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内部战略要素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制约。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①建立城乡统筹的运作机制;②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转移机制;③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④综合治理改善郊区生态环境;⑤完善郊区市场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⑥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体系;⑦建设新型的郊区城镇体系等。
世博会与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副主任、教授谢富纪说,世博会与举办城市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将对上海市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世博会不仅能够通过强化上海市技术创新能力,直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将通过上海会展中心地位的确立,人才和科技成果集聚效应的增强,服务和旅游功能的提升,高等教育进一步融入世界,为上海接近世界高科技前沿提供便利,促进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上海市应充分利用"世博效应",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优化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借世博会科技交流平台增强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广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人才,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加快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
② 会展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会展业素有“城市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美国有一位市长曾说:如果在一座城市举办会展,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该城市的上空撒美元!”由此可见,会展为城市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及推动作用!
具体如下:
好处1、获得优质资源。发展会展业意味着各行业可以在扩大的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从而大大减少国内资源的机会成本,有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而会展对于当地经济最本质的意义,就在于更大范围地开放、更实际地比较、更精确地选择、更有效地配置,进而达到质量的增长,以增强经济安全系数。
好处2、强化服务功能。会展经济有助于中心城市增强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功能。在华东地区的各个城市中,上海的基础设施条件最好、商务信息最为快捷、外商光临频率最高、人才相应集中,因而周边省市也希望上海能够成为华东地区的会展龙头,因为上海发展会展经济,受益的将是整个华东地区。
好处3、提升支持力度。各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服务行业的支持。除了金融、保险、运输外,会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内容。制造业要生存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会展先行在西方国家已是普遍理念,因为大型和专业性会展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金融合作机构也往往会根据会展第一线的精确反应来决定相关的融资力度。以上海为例,“十五”期间上海工业总投资将达4000亿元至4500亿元,其中新的六大支柱工业投资达3300亿元至3500亿元,与此同时,还将建成国内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轿车、精品钢材、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电站设备以及大型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和都市型工业导向基地。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得到会展业的支持,只经一般的业务调研而绕过会展就投放市场的经营套路已非改不可了。
好处4、增加就业机会。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外贸、旅游、宾馆、交通、运输、保险、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从而有力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展览业服务配套的服务业、旅游业、广告业、餐饮业、通信业等行业将因此受益。与此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将提供和催生一大批高质量的工作机会。据悉,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
(资料参考互联网 作者:罗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