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什么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07 06:46:49

① 什么是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是什么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1.低碳经济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由之路,能缓解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
2.缓解温室效应的恶化;
3.低碳经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以往低技术、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使其逐步成为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行业;
4.低碳经济促进我国区域结构调整,改变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煤炭、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掠夺式开采的状态,在西部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对环境无害的新能源支持东部。

② 低碳经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已解决问题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何谓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有什么内容? 10[ 标签:何谓,经济,内容 ] “Change— 回答:3 人气:3 解决时间:2010-01-02 20:54 满意答案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等。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中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第三,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被认为是有效的经济政策手段,应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第四,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验试点,寻求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在认识低碳上,有哪些误区? 在认识低碳经济问题上,还必须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并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潜力是负成本的,并不需要成本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的;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防范全球变暖,需要国际合作,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③ 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010年8月,发改委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目的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 O2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实现方法
随着“低碳”话语的出现,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为更好地规范“低碳经济”扎实、有序推进,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降排指标得以实现,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1]。
第一,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庄严的承诺,同时也是十分沉重的责任。一方面,它标志着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它标志着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必须成为这一场革命的当事人、参与者、奉献者和受益者。 第二,抓好试点,树立典型。 目前,深圳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住建部支持将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新政策和技术标准优先在深圳试验,引导相关项目优先落户深圳,并及时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深圳负责承接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和示范任务。同时,住建部支持深圳市将每年一次的“光明论坛”提升规格,使其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碳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平台。在条件具备的省市、地区、行业中及各省,都应有目的的选择试点和典型,扎实推进,建之有效,确保我国经济在低碳经济促进下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 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要改善环境,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重。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则,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为确保全社会都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使“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并顺利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国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经济指导机构”。 第四,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术理论;系统的产业、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训。
第五,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杭州市“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第六,处理好“一抓”“三防”关系。 “一抓”就是抓低碳经济建设;“三防”就是防一哄而起、防乱上项目、防浪费。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在开始时就让各级政府、行业、社会头脑清醒、思路明确、认识一致、步调统一。
第七,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及舆论监督工作
各级政府应利用各种方式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利害关系,经常向社会通报减排进展、成效与不足,同时要组织媒体配合政府号令及时进行相关报道和揭露。开通低碳经济网络专线,搭建老百姓与政府勾通的桥梁,发挥人民群众“低碳经济”主人翁作用。 第八,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低碳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在新上项目、投资方向、减排成效等工作中,充分尊重人大、政协的审批、监督权力和作用。除经常组织代表、委员视察新上低碳经济项目外,在每年两会上都应由政府向代表、委员通报“低碳经济”运行情况、“低碳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及“低碳经济”对人民幸福度的贡献率。 第九,将“低碳经济”绩效纳入政府、公务员政绩考核核心内容。
各级政府应利用各种方式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利害关系,经常向社会通报减排进展、成效与不足,同时要组织媒体配合政府号令及时进行相关报道和揭露。开通低碳经济网络专线,搭建老百姓与政府勾通的桥梁,发挥人民群众“低碳经济”主人翁作用。 第八,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低碳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在新上项目、投资方向、减排成效等工作中,充分尊重人大、政协的审批、监督权力和作用。除经常组织代表、委员视察新上低碳经济项目外,在每年两会上都应由政府向代表、委员通报“低碳经济”运行情况、“低碳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及“低碳经济”对人民幸福度的贡献率。 第九,将“低碳经济”绩效纳入政府、公务员政绩考核核心内容。

④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什么的背景下产生的

低碳经济是一种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产生的,以低碳排放为核心特征的,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暖挑战的经济形态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面临问题

中国走向低碳经济的现实道路并非坦途。“目前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气候组织政策与研究项目总监喻捷直言。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以使用新能源为基础,目前各地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能源战略的一个方向,但在技术上还存在着不成熟的问题。比如并网、成本问题。

⑤ 什么是低碳经济什么叫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模式是什么低碳经济是什么

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二、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的观点

张坤民:采用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如果能在中国付诸实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牛文元: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
李旸: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中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叶文虎:中国文化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来已久,即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企业经营,应当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肩负起社会责任。
陈佳贵:保护气候已经刻不容缓。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应当,而在于谁和如何采取行动。实现低碳经济要求人类行为方式上的转变,以避免奢侈和浪费的碳排放。
何建坤: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夏堃堡:低碳经济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一种是低碳消费,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潘家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不可能在减排方面“唱高调”,应强调节能优先,从节能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致性上,强调低排放发展。
胡鞍钢: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
张世秋: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庄贵阳:低碳经济区将成为中国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示范区、未来中国大规模经济转型的实验地。低碳经济区的建立与否及如何建立,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政治远见和政策水平。
张世钢: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各利益悠关方应当 建立创新型伙伴关系,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林辉: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
鲍健强等:我们既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入手,转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也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⑥ 低碳社会的低碳社会的背景和内涵

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持续受到关注,一系列关于低碳的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低碳社会”这一最先由日本学者提出的概念逐步成为高层乃至民间瞩目的焦点,严格意义上的低碳社会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被系统性地提出。简而言之,低碳社会就是一个碳排放量低、生态系统平衡、人类的行为方式更加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一项我等的社会远景,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景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内在已知的。在全球性环境问题得到重视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走向低碳社会已逐渐成为共识。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早在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雷利乌就曾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预测在今天得到充分的验证。自18世纪中叶西方兴起工业革命起,人类开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气象观测和科学研究表明,175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280ppm,2005年增加到了379ppm;与之相应的,1906—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56~0.92℃,预计在21世纪气温将继续增加1.1~6.4℃。另外,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 Panel on Chimate Change,IPCC)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的100年中,由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他们以90%的可信度认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并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8~4.0℃。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将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其在空间上所涵盖的范围也不十分同意。严格意义是的“低碳社会” 的定义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根据英国和日本联合研究项目《通向2050年的低碳社会路线图》中对低碳社会的理解,低碳社会应该是这样一个社会:采取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容的行动,满足社会中所有团体的发展需要;为实现全球努力作出公平贡献,已通过削减全球大气里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其密度达到一个可以米面危险的气候变化的水平;表现出高水平的能源效率,使用低碳能源和生产技术;采取与低水平温室气体排放相一致的消费模式和行为。
由此可以认为,低碳社会(Low-carbon Society)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建设低碳城市为标本和蓝图的社会。低碳社会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经济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低碳经济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低碳社会是社会发展模式上的革命。低碳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后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创新,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来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发展依靠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但这样并没有考虑碳排放的约束变量。而在未来,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很可能也将被视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并成为最紧缺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因素。
低碳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提高碳的生产力——每排放单位二氧化碳,减少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量,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其次,低碳社会还是一场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革命。每一次浪潮都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颠覆了以往的生活模式,低碳浪潮也是在生活方式上的变革。低碳社会描绘了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新型社会形态,低碳社会将引领社会发展新潮流,是人类面临自己赖以生产的环境日益恶化下的理性思考,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诉求。
因此,低碳社会是一种未来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下将分别从经济、交通、能源、建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大致描述低碳社会的雏形。 能源是维持社会健康运转的“血脉”。低碳社会将依托低碳能源实现社会的有效运转,低碳能源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极大提高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由于能源效率的低下,今天全世界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热能一半以上都被浪费了,没有被用来满足能源需求。低碳社会要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将不仅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还将是迅速增加的无碳能源使用更加容易。通过改变城市设计,如在减少对汽车的依赖的同时,增加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的作用,可以获得更多的益处。
二是无碳及可再生能源将发挥重要作用。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只能逐渐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低碳社会要求大规模减少二氧化碳碳排放,同时需要迅速地使用无碳能源。近两年,倍受青睐的一项选择是核能。核能在一些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今后几十年里扩大核能面临巨大的障碍。更为坚实的无碳能源选择是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从更长远的实践来看,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洋流和热对流能是另一类巨大的能源。 狭义来讲就是指政府体制,要讲究高效简洁。政府下不会有高碳耗能的表面工程,不会有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上下应酬等不必要的高碳耗能行为。广义来讲,低碳政治是讲究以人为本,谋求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生态中心主义,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公正的政治。
低碳文化 低碳文化就是认识到人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具有特殊能动性的部分,我们要在今后的发展中,摒弃与天争利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体来讲就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珍惜自然,敬畏生命,追求高效简洁的生活方式,用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最大化的社会与个人收益。

⑦ 低碳经济运用哪些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
1低碳经济概述 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以 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新 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用低的能源消耗、眠的排放 和低的污染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 能源、经济甚至价值观大变革的突出标志。低碳经济是建立 在现代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提下,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当代人与后代人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性自觉的 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从农业社会的原生态 低碳经济,发展到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也必籽进一步发展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为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 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早在1997年的(o靠都议定书)》中就提出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的问题,但。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提出是2003年英国政 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俄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英 23 万方数据 &舻场一12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 源的利用。从历史经验看,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是依靠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实现工业化的。迅速提高发达国家生 活水平的,是以高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碳 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人均收入水平 越高。换句话说,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依赖低碳能源实现 工业化,或者说人类的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基础之上的。但由于上述能源资源和环境资源约束条件的改 变,使得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行低碳经济。然而快速的经济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如何加快经济的发展,又减少碳的 排放,是低碳经济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这只有通过技术创 新才能实现。 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例如,当土地资源丰富甚至土地所有权也没有明确的时候, 人们会选择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而一旦土地资源稀缺,人 们则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又如,18世 纪以后的西欧,技术发展的方向是用机器代替劳动力,因为 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在经济学范畴中,创新主要是指通过 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来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及社会发展的 动态过程。技术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是 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技术,无论是经验形态的 技术还是物化形态的技术,都是重要的生产力,是推动经济 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18世纪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 欧洲产业革命,19世纪开始的电力时代和20世纪中叶以来 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都是很好的例证。经济发展就是技术 资源稀缺的约束使得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一 方面,被持续大量耗费的不可再生资源已经不能支撑原有的 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当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时候, 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企业就难以生存,整个社会就难 以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目益严重, 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是现代 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以至于联合国 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 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不管是从能源稀缺还是环境资源稀缺 的角度看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施低碳经济。因此,能 源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稀缺就成为低碳经济产生的根源。 3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创新 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化石能 不断创新的结果,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 素,这也是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2低碳经济产生的根源——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而低碳经济作为一 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产生也正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此处 资源的稀缺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能源的稀缺性。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重要物质基础。在过去100多年里,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 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资源。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全球总 能耗的74%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化石能源的 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化石能源资 源正在日益被耗尽。世界上一些地方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 源已被采光或即将采光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经济的发展,社 会对于能源的需求却丝毫没有减少,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 有限性就造成了化石能源的稀缺性。 二是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化石能源的无节制使用,在日 益耗尽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 题。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 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二氧化碳的能力每 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 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长此下去,气候将更为反复 无常,生态环境灾害范围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直接威胁着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然而,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于 美好环境的需求却是不断增加的,这就造成了环境资源的稀 缺性。 因此,当资源稀缺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时,通过技 术创新来改变能源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制约就成为发展低碳 经济的核心,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低 碳技术创新的面很广,涵盖了节能技术、无碳和低碳能源技 术、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技术等。节能技术通过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在实现相同经济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能源耗用量,也 就是降低产品或产值的能源单耗。无碳和低碳能源技术主要 是通过开发新型能源技术,比如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 能等,这些能源在使用过程不排放或只是排放很小量的二氧 化碳,通过这些能源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缓解化石能源的制 约,另一方面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 万方数据 技术是把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 封存在地下。这些技术,有的现在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帮助我 们解决一些问题。有的在技术上可以实现,但应用起来成本 还是太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比如太阳能发电,其价格要比 常规发电的价格贵好几倍,所以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必须 进行技术突破,大幅度降低成本使之商业化。有些技术,理论 上已经有了,但实现起来还有困难,比如核聚变,用氢的同位 素氘和氚进行核聚变,已经可以完成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如 氢弹的爆炸,但要使核聚变在人类的控制下进行,技术上很 困难。我们能做的、必须做的就是要投人大量的研究:对于现 在还不可预见的技术,首先要研究它的原理;对于已经知道 技术原理的,要研究用什么样的办法实现;对于已有基础技 术,但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的,要争取克服关键技术问题,同时 大幅度降低成本,这是当前低碳技术创新的重点。 碳税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只需要增加非常 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实现。 (3)实行碳排放交易。给每个企业规定一个碳排放配额, 也就是许可排放量,对于减排工作做得较好的企业,可以将 碳排放配额拿到市场上交易。这种企业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交易,就是碳排放交易。通过碳排放交易,可使节能减排工作 做得好的企业获取相应的利益,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补贴。补贴是政府给予采取低碳措施的企业的某种 形式的财务支持。对实施低碳的企业给予必要的补贴,在低 碳经济发展初期是十分有利于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补 贴通常采用的形式有拨款、低息贷款和税收减免等.. 低 碳 经 济 的 经 济 学 分 析 4。2政府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根 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在理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可 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不存在经济外部 性、不存在公共商品等。在现实的市场中,这些条件却不能满 足或不能完全满足,由此造成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是市场失灵。发展低碳经济 是一种环境行为,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 础,人人都可从自然环境中受益而不能排除他人从中受益。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有公共物品性和正外部性,这就必然造 4发展低碳经济制度设计——激励机制发展低碳经济除了要有技术创新之外,还要有相应的制 度创新,其实,创新本身除了包括技术创新之外还包括制度 创新——!全新的制度设计,也就是说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 制。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经济激 励机制和政府激励机制。 4-.1经济激励机制 经济激励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它是按照价 值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实施低碳经济主体的行为,以确保低碳经济的运 行。经济激励通过实施经济政策,给市场主体一定的经济刺 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市场失灵,所以必须进行政府激励。政府激励通常可采取以下方式: (1)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对发展低 碳经济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来约束激励企业和消费 者的行为,以制度强制促进低碳经济的实施。重点是要建立 和完善一系列有关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体系,比 如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支持经济激励手段,若没有相关法 律的保障,经济激励手段很难实施。 (2)大力开展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目前,尽管低碳经济 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但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对其重要性并 不太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宣传教育不够有关。宣传教育 是培养和增强企业和消费者低碳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宣传 教育使消费者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不实施低碳经济所 带来的危害,使广大群众真正意识到低碳经济关系到自己的 激,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符合要求时,行为人将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反之行为人将会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发展低碳 经济的经济激励可采取以下形式: (1)建立健全资源定价机制。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 厂”,与土地、矿产资源以及劳动力价格偏低密切相关,与生 态环境成本没有内部化也有很大关系。一些地方热衷于发展 高耗能的产业,就是因为价格没有真实反映资源的稀缺程 度、供求关系和外部成本。资源价格不合理,在某种程度上还 鼓励了奢侈型、浪费型的消费。根据现代经济学的研究,企业 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当资源成 本大幅度增加的时候,企业就会转向低碳能源。因此,发挥价 格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分重要。 (2)征收碳税。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 碳税通过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 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征收 切身利益。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比如电视、报纸、广播、广告、小品等来宣传低碳经济,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各种形 式的教育如学校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培训和:肚会教育 等来普及低碳经济观念. 25 万方数据 (3)政府行政支持。低碳经济技术的不成熟,政府应对此 给予政策倾斜和引导,加大在科研和教育上的投资,培养高 科技的人才,尽快研制出更多低碳经济的技术,加紧科研机 构和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使低碳新技术发挥最快最大的作 用,也使愿意从事低碳发展的企业有技术可用,有项目可投。 5结束语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各 国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低碳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与 规划。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低碳经济产生的根源是因为能源 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要有效解决此种资源约束条件, 我们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这是低碳经济的实质,当然仅有技 术创新还不能保障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还需要有相应的制 度的支撑,因此,我们还必须对低碳经济的实行采取相应的 激励措施。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发 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无论如何,我们必将 进一步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

阅读全文

与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经济法和理论法哪个难 浏览:724
经济和刑事案件哪个严重 浏览:521
为什么生肖猪女婚后事业不顺 浏览:795
复旦大学美女教师陈果怎么样 浏览:817
如何通过扫码识别健康码 浏览:181
怎么没有美女喜欢蓝湛 浏览:893
故事和照片怎么发朋友圈 浏览:887
生产人员健康证明怎么开 浏览:87
爱情公寓奖项有哪些 浏览:112
煤价涨到多少影响经济 浏览:132
健康证检查隔多久做一次 浏览:196
陈紫函为什么那么幸福 浏览:519
兰州健康码红码隔离多少天 浏览:496
有多少爱情是败给房子 浏览:459
口腔健康药物有哪些 浏览:891
如何上位事业成功 浏览:286
哪些故事是正统神话 浏览:277
出师未捷什么故事 浏览:688
肚脐什么样孩子是健康的 浏览:497
面包和爱情你们怎么选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