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12月份的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成绩,客观分析形势,提出中肯建议并指出,从评估情况看,纲要确定的大多数指标达到预期进度要求,实施情况总体上是好的。
但反映经济结构的4个指标中,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就业、研发经费等3个指标没有达到预期进度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等两个主要约束性指标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导,需求结构仍以出口和投资为主
导,资源环境压力加重、扩大就业难度加大、消费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建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
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常委会还通过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修改专利法,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法执法检查等方式,推动
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上一届常委会连续5年对“三农”问题进行跟踪监督,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常委会在听取审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报告和相关报告中,都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重要建议。常委会在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执
法检查中,深入了解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落实法律规定的各项扶持政策,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领农民
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人大的监督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2004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连续5年增量超过300元,增幅超过6%,2008年增幅达到8%,去年粮食总产和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1万
个,登记成员140多万户,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成员年收入比非成员农户高出20%以上。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民收入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业比较效益还在下降、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务工面临新困难等问题,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大幅增加“三农”投入,严格保护耕地,逐步理顺粮食等农产品(15.58,0.00,0.00%)价格,不断改善强农惠农的金融和科技服务,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和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转变发展方式体现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
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中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论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改观。但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求同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前我国面临的一
切矛盾和问题,譬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问题比较突
出,归根结底是这个基本矛盾的直接或间接反映。不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差距、社会保障和资源环境问题,就不可能
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建设也不可能全方位得以推进。因此,科学发展不仅不能排斥和低估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要把经济发展作为增加
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和改善生活环境的基本手段,作为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
续发展,这客观上要求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为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增长虽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片面追求,并不必然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
福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无发展状况尤其值得我们警觉。只有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上,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和社会建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最近,江苏省提出既要温饱又要环保,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东北三省拒绝“黑色”GDP;山西明确不要带血的
GDP;浙江也开始从“成长的烦恼”中猛醒,说明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符合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要求。
B. 如何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近日中央又开始大力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了。但是2007年十七大的时候三个转变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方向应该是什么、路径应该是什么了: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但就笔者看来,其中的部份原因或许在于中央虽然提出了方向应该是什么、路径应该是什么了,但在具体如何向这些方向转变,走上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之路却没有提出多少切实有效的方法,以致难以转变好经济发展方式。而现在中央又再次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现在中央又能提出多少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转变呢?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政策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能又会成为一句空话了! 当然中央还是能提出一些方法政策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但这些方法政策能否足够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却也是一个令人疑虑的问题,毕竟这两三年来都没有多大办法来很好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啊! 因此笔者再次集中提些政策建议供中央参考,希望能有助于弥补中央政策体系之不足之处,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其来推动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国家政府宣传教育方向,一方面努力让辩证法成为人们的思想核心,争取减少一些无谓的争论,减少极端偏见等造成的损失等;另一方面重点大力宣传负责精神,争取减少那些因为缺乏责任心,不负责任而造成的诸多责任事故等等。 加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更加重视民间意见,加强交流,吸收民间政策研究人才来帮助提高决策效率等。 增加精神产品生产,以及引导民众增加精神产品(如影视,音乐等等)消费,减少物质产品消费,这样或可减轻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压力。 二,用制度建设取代工程建设来推动经济社会之发展。 1,重点努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制度担保体系:由国家设立社会信用保障局,负责打击社会上的各种违信行为,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建立维护统一的个人,企业等信用资料库,提供商业化服务,促进消费信贷等等;同时大力建设发展政策性担保体系:(1)建立长期优惠的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解决学生贷款难等问题,缓解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压力,促进其他消费的增加;(2)为将来有劳动能力的现行无或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消费信贷担保,以便最大程度地在解决我国赤贫,失业人员等的基本生活问题等等。(3)大力促进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公司的发展壮大,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等等。 -----更多具体设想及深入论述,大家有兴趣的话,我再跟贴论述,没兴趣的话就算了,到此为此了。
C.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什么
十八大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过来,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
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密切相关。究其原因:
一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
二是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等标准、法规和监管不健全;三是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化企业制度、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
D.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E. 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化,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环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一是加快政府投资体制改革。明确界定政府投资的职责和范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政府投资加快从竞争领域退出,转为主要用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创新政府投资运作机制,积极推广"代建制"等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政府投资利用效率。二是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和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转为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一律不再审批,政府仅从外部性、公共性、合规性方面对企业投资项目予以核准或备案,履行好对重大项目规划协调、发布行业信息等服务职能。
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只有理性、合格的市场主体,才能有降低成本、追求技术进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载体。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引入国内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经济要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深化铁路、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特许经营模式。加快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体现政府的所有者权益。破除体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有效的科技体制将为科技进步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体制保障。要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统筹不同所有制单位的科研投入,改变长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部门壁垒问题,支持教育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教育事业真正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支撑计划,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创新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入机制,扩大创业风险投资试点范围,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环保,构建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取消垄断行业产品的行政定价机制,相应建立与完善价格调整听证制度。建立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着力推进建筑节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增强节能能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继续做好"三河三湖"和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报告、审计和能效标识工作,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建立节能减排市场化运作机制,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实现治污成本内部化。
五、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与政策环境。优化财税等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改革,完善地方税制,逐步建立财力向基层倾斜的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引导地方政府由过于重视发展工业项目向重视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转变。继续运用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限制"两高一资"和相关资源性产品出口,推进资源税、燃油税改革,加快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研究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方案,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税收环境。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完善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化运作的商业银行,切实提高银行自身经营效率,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F. 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话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十四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我们希望中国经济增长的能力能继续保持下去,但经济是否持续增长取决于增长的方式能否实现阶段性转变。今天我想从经济学家的视角谈一下这个话题。
经济增长取决于什么?
在经济学家看来,增长应该放到更长远的视野里去理解。可以说,经济学家谈论增长,其实是谈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能力怎样,增长趋势怎样。它牵涉到人口的变动、资本的形成、教育、制度变化和开放政策等方面。
经济学家脑子里的“增长”的含义可能和政府以及我们媒体关注的经济增长的含义还是有区别的。大多数人常常把经济增长理解为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幅。在今天的各行各业里,GDP的增长都是深入人心的一件事情,我们的眼睛都关注着GDP每年增长多少。但是经济学家理解的“增长”是一个长期现象,是指一个经济在长期所能维持的增长。短期来讲,我们关注GDP今年增长多少明年增长多少,但这不能完全反映这个国家的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比如,我们的GDP曾经达到过14%-15%的增长率,但这没能维持下去,最后还是回落了下来。因此,经济学家关注的增长其实相当于我们每年实现的经济增长的平均值。年度的增长可能是波动的,高于或者低于这个平均值,就是我们所谓的经济“大起大落”。从平均值来看,我们发现中国这20年来的增长不过在9%左右,要到10%以上就相当困难。当然短期内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不能持续,很快会碰到约束和瓶颈,能源、电力、运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限制了增长的能力。这种情况在宏观上叫做“过热”。这就是说短期的增长不可能持续偏离长期增长能力。
所以,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一个问题就涉及到怎么理解增长的含义。
在经济学家看来,增长应该放到更长远的视野里去理解。可以说,经济学家谈论增长,其实是谈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能力怎样,增长趋势怎样。它牵涉到人口的变动、资本的形成、教育、制度变化和开放政策等方面。这些都是关于增长的比较长远的考虑。
如果增长是指长远的产量增加能力的话,那么归根到底,经济增长就是取决于一个因素———生产率。什么叫生产率呢?简单地说,生产率就是产出比投入增加更快的能力。经济学家发现,前苏联在1958年以前经济增长很快,但以后怎么也上不去了。为什么?因为增长的潜能发挥殆尽了。除了生产率之外,其他投入最终都是可以减少的。比如,今天我们中国还有40%的储蓄率,20年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储蓄率肯定大幅度下降。韩国1980年代以前保持35%到40%的储蓄率,今天只不过20%左右。在经济学家看来,一个经济能增长到什么程度,最终就看生产率的潜能积累了多少。通俗地讲就是,当你的投入,比如投资和消费,不能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的时候,你的经济还能不能维持一个高水平的增长?弄清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从投入上讲,中国目前还不存在问题。我们还有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每年还有300多万大学毕业生,在校大学生超过1000万,这些都是增长的投入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到未来10年、20年是会发生一些变化的。因此,我们要把增长理解为一个持续性的增长,或者把增长看作潜能的时候,眼光要放到长远,不能因为现在有那么多土地和那么多劳动力,每年的投资增长率都能维持在25%,而忽视未来的增长能力。这些都是变数,唯一能够推动经济未来发展的只能是生产率。中国现在高速发展的时候,经济每年都维持9%以上增长的时候,生产率的变动趋势怎么样,我们是不是走上了生产率潜能在不断积累的过程呢?不能只看到实物资本的增长。
那么,一个国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积累起生产率的潜能呢?经济学家比较强调的方面是教育,当然其他的东西也都相关,但最终是教育水平的提高或者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力决定未来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人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因为中国拥有相当不错的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重视教育也被认为是东亚经济奇迹的一个共同因素。当然,中国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区别。中国是大国,在教育潜能方面有更显着的积累能力。新加坡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容纳一万所大学,可在中国,发展到像美国那样有几万所没有问题。将来中国和印度一定拥有别的经济不具备的规模效应,中国的规模效应将成为生产率积累非常重要的源泉。
另外一个可以积累和改善生产率潜能的因素和规模有关系。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年在《经济学原理》这本书里提到一个概念,叫“外部经济”。什么叫外部经济?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经济活动之间或者部门之间综合配套的能力,这个能力会使中国在包括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品方面很快地拥有竞争优势。像华为、海尔、联想这样的企业就是利用了中国的产业部门之间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优势而获得竞争力的。包括将来搞飞机这样的产业在中国也一定有竞争优势。小国家搞飞机比较困难,自己生产几样零部件还可以,可是要综合配套恐怕就做不起来,需要大量外包。据说波音公司有近两万多个零部件要在全世界购买,像美国这样完全本土化造飞机都很困难,可是在中国很多产品几乎都可以做到完全本土化来做。将来飞机的全部零部件都可以在中国造的时候,中国制造的飞机因为实现了这个外部经济效应,肯定比波音的价格便宜不知多少。虽然现在这个潜能释放的阶段还没有真正到来,但是看看中国产业现在的发展趋势就可以想明白,中国经济在生产率潜能的积累能力上很可能是史无前例的。
为GDP而增长的未来风险
处于追赶阶段的经济增长通常速度都比较快,但这并不表明未来还能维持这么高的增长。除非你的效率潜能的积累在这个过程里能够跟上。否则,一旦越过了追赶阶段,经济的增长可能就会明显回落。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短期经济的发展问题,怎么保持今年GDP比去年的相对增幅,这是我们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会计含义的增长。为什么呢?因为GDP实际上是指这一年里面各个行业所创造的新的价值的总和,也就是我们说的增加值。但是统计所有行业的增加值在现实中是很困难的,通常情况下采取估算法。比如,28大类行业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增加值。增加值怎么算呢,基本上是用总产值乘以增加值率。比如服装这个行业,增加值可能占总产值的比重根据以往的经验大概推算出,比如40%,60%都是人家转移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所以,一旦我们过分关注GDP,我们就自然会去关注总产值。这一来,事实上就可以先确定GDP的增长率目标,然后倒算出行业的总产值必须实现多少才能保障GDP增长目标的实现,这就必须有多少投资项目下去才行。可是大家想一想,产值增加多少从长期来看是没有绝对意义的,因为当年增加的产值完全可以变成日后的库存。这就是增长目标短期化的问题。
再有,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分享以后,刺激了地方去搞制造业,因为增值税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做大制造业产值最方便可行的办法就是做投融资项目,而在现阶段做项目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招商引资,项目来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短期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范式。这样一个发展的范式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和我们对GDP的核算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长远来看,这种大干快上的发展观如果愈演愈烈并且彻底制度化的话,很可能会冷落了我们对生产率潜能的积累,把注意力简单地放到资本积累上去了。
现在我们谈论增长方式转变也不应该过多地批评投资太多,问题在于对投资效率的关注不够。我们担心的是,现在的发展模式演变成一种权力而非市场主导投资决策的体制。这样的体制以及表现出的顽固化倾向对于市场力量、金融和企业家创业活动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需要我们特别的关注。
G. 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其次,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从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我们应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 “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以新的涵义。 最后,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成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其融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过程。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建议: 坦言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大课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深谙其理,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提几点看法。 (一)继续弘扬敢想、敢做、敢为的广东精神,下决心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珠三角未来要成为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试先行区,其中,开放、创新的发展思维和理念至关重要。据悉,面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推进的“双转移”工程,引起不少舆论,来自企业界的反对之声不少。究其原因,少数利益集团担心既得利益外溢是关键。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有关方面需要审时度势,综合权衡,积极发扬广东的敢闯敢试的文化力量,当机立断,力排众阻,坚决推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决策。某种意义上,犹豫不决、让步妥协、过分关注内耗型平衡,就是贻误发展机遇。 (二)改革现有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扫清障碍。诚然,在一些官员、一些企业主眼里,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性理解并不明晰,很多时候, “发展”等同于“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率”,而对于“发展”的要义——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共生,全体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创业和人居环境优美,对人的需求满足度不断提高,社会福祉整体提升则置之不理。由于GDP主导全过程,“一切为了GDP”、“增长就是硬道理”、“组装、粗加工舍不得丢弃”、“石化项目大量上马,环境问题靠边站”、“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只看表子,不看里子”的行为屡见不鲜,变脸行径更是层出不穷。故而,笔者建议对“增长与发展”、“科学发展”、“GDP主导发展观”等重要概念及内涵要进行科学深入研究,在全社会形成大讨论,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改革与其相关的管理机制和体制。毋庸讳言,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与基础。 (三)经济发展方式要从硬要素推动转向软要素。长期以来,土地、廉价劳动力、水、电、媒、气等主导广东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模式主导广东经济发展,而管理、高科技人才、创新、核心技术、自主产权、研发等对经济的贡献较小。未来广东的发展,一定要在上述软要素上面下功夫,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政府和企业要高度重视研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联手,形成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和区域创新网络。 (四)内需要扩大,出口也要巩固。由于中国庞大的农村及内地中小城市强大的市场需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扩大内需”成为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力推之举,这对于启动广大农村市场、推进内需型城市化进程、扩展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方式、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扩大内需”绝不排斥“外贸经济”,尤其对于出口量巨大的广东而言。广东具有发展外贸经济所需的优越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和底蕴,担负着中国和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不可贸然因为扩大内需而削弱外贸经济。唯有通过改善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加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学习领会国际竞争规则、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才能进一步提升广东作为对外开放大省的地位。 (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城乡关系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性问题。系统论视角看,系统各组分相互关联,某一组分变化必然引致系统内其它元素变化。从地域层次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问题,城市边缘区、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都面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从职能部门看,从政府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甚至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都需要转变,如公务员需要提高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民众需要更“低碳”的生活方式。从经济发展逻辑看,任何经济发展都需要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研等于一体的支撑体系,缺一不可,如面对金融危机,从再就业培训、临时安置、心理疏导等都不可或缺。 (六)广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香港的支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加快”?我的理解,应利用外溢效应,积极学习世界各地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吸收和借鉴。当务之急,广东应充分利用身处毗邻的香港的优势,以求真务实、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去取经。虽然广东经济总量早已超过香港,但两者在经济、社会、文化面向上的长期互动形成的唇齿关系亘古不变,广东未来的发展仍然要依托香港。虽然在某些合作意向上基于不同政治体制、不同发展阶段和看问题的不同立场与视角,粤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或隐忧,但总体看,粤港一体化、世界级的粤港大都会区是大势所趋。香港的管理、人才、培训、市场意识、政府廉洁度等都是广东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H.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要做到“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
第一,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必须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做到“四个着力”。
1、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只有企业充满活力,整个经济才会有勃勃生机。
2、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只有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3、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犹如一个国民经济有机体的躯干和骨架,躯干骨架搭建合理,有机体才坚实有力、健康发展。
4、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形成新优势,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四个着力”指明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明确了不断增强我国长期发展后劲的路径,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全方位的战略选择。
第三,“五个更多依靠”。
1、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依靠投资或者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必须依赖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的协同作用,特别是更多依靠和发挥内需,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
2、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不断升级和优化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发展的方向。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提升中国经济质量和后劲的必然选择。
3、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由于过度依赖生产要素数量投入,,各项要素的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贡献有限。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
4、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在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压力巨大,通过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成为必然要求。
5、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逐步改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I.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所阐述的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是基于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后提出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内需要不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对外需要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其落实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通过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要求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是与发展环境密不可分的。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战略机遇期的挑战因素明显增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压力加大。
国际方面,近期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但进程缓慢,国际市场持续震荡。受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等的拖累,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实现强劲反弹。在原有需求动力减弱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纷纷谋求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增长,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态势显现,新兴行业和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程度的加深,我国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在外需增速放缓的同时,国内的综合成本却持续上涨,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盈利空间急剧缩小。此外,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也制约着中国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
“我们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经济转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努力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出口投资拉动型向内需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低质低效行业向高质高效行业的转移,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与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也需要政府转变管理经济的模式,在发挥好宏观管理和指导作用的同时,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开展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要素与结构调整,积极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有效配置中的关键作用。
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先决条件
三十年多前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排除了思维模式的障碍,逐步拆除了体制上的桎梏,让社会生产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在,我们无论是在经济结构、增长方式,还是在区域差异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此前的改革潜力已逐渐释放,需要新的动力。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与条件的显着变化,我们急需新一轮的改革,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新的对内对外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与制度保障。
(一)营造平等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以适应和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目前,市场还存在部分行业缺乏竞争,政府对经济活动直接干预过多、过度监管与监管不到位并存等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合规经营还有待提高。我们应该通过有力的改革举措,切实打破垄断,增强竞争,尤其为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和经营环境,通过优胜劣汰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增强企业生存竞争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公司,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和发展活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良性市场格局。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要求我们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要牢牢把握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本质,积极建设和运用好金融系统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这次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了有些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严重恶果。我们要以此为戒,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需求,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通过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体制问题、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深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有针对性的金融改革措施,有效疏导实体经济发展瓶颈,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资金的利用效率还不是很高。在做好金融监管,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和推进有益的金融创新,维护金融业的活力与竞争力,提升其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构建有效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三)实施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将是中国经济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鼓励与保护市场的创新能力,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健全相关法制环境,实现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把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到创新发展上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通过快速提高创新能力,转变中国经济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的状况,不断提高资本投入的技术含量和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加快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上游移动,保证中国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竞争中处于优势。
三、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一提法体现了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加重视开放的质量与效益,顺应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凸显了内外统筹的科学发展思路。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看,此次提出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与以往的“扩大对外开放”相比,强调了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当前,我们需要努力转变对外经济粗放型发展的模式,引导企业出口从传统的竞争成本向竞争技术与品牌的转变,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和自主品牌的出口比例,鼓励企业提升科研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经济效益,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实现对外经济的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在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坚持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理解和尊重合作方的利益诉求,积极寻找利益共同点,推动与经贸伙伴的相互开放和务实合作,不断拓宽外部空间,为我国的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