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潍坊市经济有哪些变化

潍坊市经济有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2023-06-04 20:46:32

① 潍坊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以什么产业为主导


其次,虽然潍坊市在工业与农业上的发展都还不错。但能够成为山东省第三个二线城市,主要功劳还是因为潍坊市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你知道是什么呢?没错,就是潍坊市近年来大理发展的滨海产业。虽说潍坊市在自然环境上没有青岛、威海、日照这些城市好。但依旧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计划。所以,在2018年潍坊市才会有高达五千亿元的经济总量。这不但是潍坊市这一座城市的经济突破,对于整个山东省的经济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你觉得潍坊市的未来发展潜力怎么样呢?你看好这座城市的发展吗?

② 改革开放以来潍坊的变化,最好具体些。

潍坊工业发展较快。潍坊是历史上着名的手工业城市,清干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明清时代曾以“二百支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哪漏枣、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以来。现已初步开成以海洋化工、动力机械、农用运输车、服装及装饰面、电子通讯及信息处理、化学纤维、新型建筑材料、医药及保健品、食品饮料、造纸包装等十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主要有原盐、纯碱、柴油机、空用车、程控交换机、氯化聚烯等108大类,5000多个品种。潍坊在八、九十年代更是山东GDP第二,在全国25个国民生产总值过百亿城市中第16位。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1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541.85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2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961.40亿元,增长12.3%,其中,工业增加值1760.97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1221.17亿元,增长11.0%。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5、6.85和3.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8833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6163美元),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为10.14:55.38:34.48。

2011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潍城区167.7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139.1亿元,坊子区91.7亿元,奎文区130.5亿元,青州市402.3亿元,诸城市521.0亿元,寿光市542.4亿元,安丘市197.1亿元,高密市384.5亿元,昌邑市263.9亿搜念元,临朐县162.2亿元,昌乐县19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30.3亿元,滨海经济开发区160.4亿元,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18.3亿元。

第四季度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130.6%,企业家信心指数125.5%,比上年同期分别降低15.5个和18.3个百分点,但均在景气区间之内。

非公有(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9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4.3%上升到54.8%;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33.3万户,增长12.5%;从业人员171.0万人,增长4.4%;注册资金1914.4亿元,增长25.5%;纳税额328.9亿元,增长23.4%,占全部税收比重73.4%,较上年提高0.73个百分点。

2011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836起,死亡386人,同比分别下降15.2%和5.2%。

(二)农业

2011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运行良好。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4.3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4.2%。

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增产,部分经济作物产量略有下降。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04.3万亩,增长0.4%;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533.7万吨,增长2.1%。棉花产量5.1万吨,减少1.3%;油料产量25万吨,减少7.4%;烤烟产量3.0万吨,增长65.3%。蔬菜产量1129.6万吨,增长3.6%;水果产量88.4万吨,减少4.2%。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肉类总产量135.3万吨,增长9.9%;禽蛋产量26.9万吨,增长2.6%;奶类产量27.7万吨,减少0.2%。大牲畜年末存栏42.4万头,同比增长0.4%;猪年末存栏450.0万头,增长8.9%;家禽年末存栏12008万只,增长7.5%。生猪年末出栏729万头,增长9.9%;家禽年末出栏49487万只,增长9.5%。

渔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37.2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2.8%;水产品总产量50.0万吨,增长9.1%。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01万千瓦,增长6%;联合收获机达到2.1万台,增长11%。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702千公顷,机播面积993千公顷,机收面积866千公顷,机耕水平、机播水平和机收水平分别为99%、87%和76%。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共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41.2%;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3万亩,同比增长43.1%;发展李拆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同比增长90%。

(三)工业

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至2011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57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集体企业增长19.9%,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26.2%,股份制企业增长1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5.6%。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1%,轻工业增长13.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77.9亿元,增长28.5%;实现利润总额530.0亿元,增长19.2%;实现利税总额792.9亿元,增长17.1%;实交税金275.5亿元,增长22.2%。全年产品销售率为98.34%。全市饮料制造业、动力机械业、海洋化工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造纸包装业、电子信息业六大支柱产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25.6亿元,增长27.6%。其中,饮料制造业52.4亿元,增长29.5%;动力机械业2000.4亿元,增长19.2%;海洋化工业1557.8亿元,增长35.6%;纺织服装业1330.7亿元,增长29.6%;食品加工业1225.6亿元,增长29.1%;造纸包装业329.7亿元,增长21.2%;电子信息业381.4亿元,增长38.8%。

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共1109家,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55.4亿元,增长22.7%;实现利润总额206.4亿元,增长13.3%,实现利税总额267.4亿元,增长9%。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全市拥有电子信息企业137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9.4亿元,增长46.3%;实现利润总额27.8亿元,增长53.2%;利税总额33.1亿元,增长52.1%。

全市统计范围内的227种主要产品产量,有16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或持平,化学试剂、大型拖拉机、钢材、钢化玻璃、软饮料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0%以上。

工业投入力度加大。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066.4亿元,增长20.6%。1288个在建项目中已有650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市计划投资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82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89个,当年过亿元项目实际完成投资712.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7.4%。

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共组织实施了节能量500吨以上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02个,总投资52.5亿元,项目累计年内可实现节能量93.3万吨标准煤。在抓技改的同时,加大钢铁、造纸、印染、焦炭、水泥等9大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淘汰380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4座,产能160万吨;立窑水泥4座,产能35万吨;焦炉3组,产能35万吨;落后印染能力2.4亿米,涉及到22家企业的30余条生产线,年内可减少能耗74.1万吨标准煤。

③ 潍坊的经济文化状况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辖4区、6市、2县、三个市属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是世界风筝都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潍坊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境内有济青、潍莱、东青三条高速公路和胶济、胶新、大莱龙、益羊、青临五条铁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6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5公里。有潍坊港、羊口港两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等航线,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潍坊到济南、青岛机场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潍坊物产丰富、资源充足。全市平原和沿海低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十分适宜开发和建设。北部海岸线长140公里,有4462平方公里的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发展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海洋渔业等产业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58种,开采利用42种,蓝宝石储量居全国之最,地下卤水静储量58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拥有大中型水库25座,其中峡山水库最悔蔽大库容量14亿立方米,为全省之最。潍坊电力主要来自装机总容量为3000多万千瓦的山东电网,另有装机总容量100万千瓦的发电厂和自备电厂,电力供应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现有就业劳动力60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7万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9.2万人。

潍坊有着雄厚的产业经济基础。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4.5:54.8:30.7。农业是山东省重点产粮区和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市农产品年生产总量达1920万吨,加工出口能力900万吨,有500多种农产品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禽肉出口占全国的40%。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现已形成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有45种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居全省同行业第一,32种产品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流通贸易繁荣兴旺,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400多处,其中年交顷前租易额过亿元的专业市场达80多处,年交易额510多亿元。

潍坊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杰辈出。“三皇五帝”中的舜、齐国政治家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等都出自潍坊;孔融、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等曾在潍坊执政理事。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陈少敏、王愿坚、王统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潍坊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众多,潍坊风筝、杨家端口木版年画等中外驰名,拥有十笏园、范公亭、山旺化石、恐龙化石、沂山国家森林公园、青云山、青云湖等旅游景点。

二、经济发展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着力解决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环境建设“四个关键问题”,突出抓好工业强市、扩大开放、民营经济、农业“三化”、城市化和科教兴潍“六个战略重点”,集中用好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做强做大现有企业“三大杀手锏”,取得了改革和建设的新成绩。在2003年实现雀兆“一个高于,两个过千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2004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六个两年翻番”的基础上,200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1亿元,财政总收入14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17元。

(一)培植发展“三个一批”,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坚持重点抓工业,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强银企联合,拓展发展空间,聚集开业规模。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要求,明确园区功能定位,突出行业特点,注重产业链条延伸,着力构筑起一批以大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完整的规模化、集约化工业积聚带和工业园区,使其成为吸引外资的热点和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是组织实施了中心市区内工业企业“退城进园”。通过“退城进园”,调整了结构,集聚了规模,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产业产品档次和水平。二是依托各类开发园区建设大企业工业园。借助各工业园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配套厂家落户潍坊,带动了周边地区大批中小型配套生产企业为其提供配套产品,带动形成了一批区域支柱产业。三是加快北部沿海地区重化工基地规划建设。以承接日韩台等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为重点,以重化工为主导产业,通过综合开发,尽快形成优势产业隆起带,构筑区域经济新优势。以优势产品为基础打造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为基础打造大型企业集团,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依据打造支柱产业,重点培植一批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以此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到去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33家,9家企业销售收入过50亿元,其中3家超过150亿元;有4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8家进入全国大型工业企业行列,8家进入全省百强;有10家企业11支股票上市;有12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国家免检产品。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牢固树立“潍坊以外就是外,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来抓,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引资者、投资者、服务者、领导者四个积极性,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招商引资格局。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重点引进“大高外”项目,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精心组织风筝会、鲁台会、菜博会、花博会、绿博会等节会活动,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平台和载体。去年引进到位市外资金621.1亿元,同比增长15.3%;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6.9%。美国卡特彼勒、日本伊藤忠、瑞士汽巴公司等1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潍坊。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快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去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9.4亿美元,增长29.5%。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发展活力。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做到了“四个放开、六个一样”,即放开胆量,放开政策,放开领域,放开发展;把民营企业同国有企业一样关心,一样重视,一样支持,一样帮助,一样享受政治经济待遇,一样作为各级领导的政绩看待,在全社会营造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到去年底,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达到17.5万户,同比增长5.1%;注册资金515.8亿元,增长32%;纳税额88.5亿元,增长39.8%。

(四)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实施“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4家;基本建立起了质量标准、质量认证、监督检测三大体系,省级以上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31万公顷;2005年农产品出口创汇7.5亿美元,蔬菜、禽肉出口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认真贯彻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五)、积极放开搞活,繁荣发展服务业。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一切服务业领域均对民资、外资开放,取消一切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规定,杜绝一切对服务业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传统三大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不断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激发了服务业发展活力。200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38亿元,同比增长16.3%。
(六)、加快北部沿海开发,建设现代化经济新区。响应国家启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重要部署,把加快沿海经济开发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突出重化工和制造业特色,突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规划,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积极构建新型沿海产业体系。目前,“两线四点”框架初步形成,四个项目区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具备了项目进区条件。计划利用2至3年的时间,所有项目区都形成规模,见到成效;利用5至10年的时间,把北部四个项目区建设成为经济外向度高、综合实力强、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经济新区。
(七)、优化经济环境,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按照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的“四优”标准,努力营造“洼地”效应。在硬环境建设上,以生态市建设为总抓手,在全市规划实施了“十大生态工程、百个建设项目”,加强了城市建设和管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提升,面貌焕然一新。争创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荣获“中国特色城市奖”和2004年度“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通过省级考核,国家级潍坊出口加工区正式封关运行。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只要不违法、不违纪,符合城市规划和环保要求,一切优惠条件都可以谈,外地能够利用的一切优惠政策都可以用。组建了市、县两级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完善提升了市长公开电话功能,出台了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规定,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组织开展了企业评议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双评”活动,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明显改善。
(八)、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发展水平,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潍坊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国领先。普通高考本科录取人数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初中升入高中学生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素质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高职学院发展到10所、在校生8万多人,位居全省首位。每年实现城镇就业10万多人,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对城乡低保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310多万人。连续3年每年解决10万农村人口吃水困难,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广泛开展了建设“信用潍坊”及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加快了“平安潍坊”建设步伐。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整体推进,世界风筝文化传播中心逐步形成,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初步建立。
去年,胡锦涛总书记把潍坊的寿光市确定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联系点,到寿光进行了调研并到潍坊视察指导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锲而不舍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省委、省政府专门在寿光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会商了重点支持潍坊和寿光加快发展的措施。全市上下深受鼓舞,精神振奋,决心以总书记讲话统领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做强做大现有企业、发展民营经济三大重点,提升农业“三化”、城市建设、基础教育三大亮点,突破服务业、技术创新、北部沿海开发三大薄弱环节,打破土地、资金、人才三大瓶颈制约,确保今年实现“一个目标、两个确保、五个个新突破”的奋斗目标,即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目标;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措施落实到位;实现做强做大现有企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发展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北”开发的新突破。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市部分经济指标再翻一番,部分经济指标实现五年翻两番。努力将中心城市逐步建设成为“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即以海洋化工、动力机械、纺织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高级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的文化教育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风筝文化传播交流中心,半岛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联系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争取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20年达到65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8000美元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④ 潍坊的经济概况

2014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485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0.5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166.17亿元,增长11.7%,其中工业增加值1952.43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1455.7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10.14:55.38:34.48调整为9.73:53.99:36.28。
2013年完成生产总值(GDP)442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297.4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增加值2063.2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690.2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9.73:53.99:36.28调整为9.8:51.97:38.23,三产比重提高1.95个百分点。 2012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2%。
潍坊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04.6万亩,与2011年基本持平,2012年粮食总产量552.0万吨,增长3.4%;棉花产量4.9万吨,减少2.4%;油料产量24.4万吨,减少2.7%;烤烟产量3.8万吨,增长29.1%;蔬菜产量1153.0万吨,增长2.1%;水果产量89.5万吨,增长1.2%。
2015年,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总体平稳。据抽样调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85.1万亩,减少1%,全年粮食总产量456万吨,减少1.8%;棉花产量2.5万吨,减少30.5%;油料产量20万吨,减少6.1%;烤烟产量2.5万吨,减少9.7%;蔬菜产量1235.9万吨,增长3%;水果产量80.8万吨,减少7.9%。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造林31.6万亩,四旁植树2816万株,中幼林抚育45万亩,育苗28.7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589.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479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35.5%。畜牧业生产增势放缓。全市肉类总产量133.8万吨,减少4.6%;禽蛋产量25.7万吨,增长3.6%;奶类产量25万吨,减少3.5%;大牲畜年末存栏35.8万头,减少5.6%;生猪年末存栏424万头,减少9.6%;家禽年末存栏10618.5万只,减少4.4%;生猪出栏806.3万头,减少4.5%;家禽出栏43380.6万只,减少6.3%。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49.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9.2%。水产品总产量60.1万吨,增长0.2%。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80万千瓦,增长0.6%;联合收获机24884台,增长2.1%。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964万亩,机播面积1492万亩,机收面积1356万亩,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8.5%、89.6%和81.5%,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0.7%。 2015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848家,工业增加值增长8.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减少1.3%,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4.5%。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2%,轻工业增加值增长8.7%。2015年,全市统计范围内的221种主要产品中,有141种主要产品生产量同比增加或持平,占63.8%。大型拖拉机、初级形态塑料、子午线轮胎外胎等产品增幅30%以上,其中,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等增速超过50%。
工业运行平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67.6亿元,增长6.2%;利润总额719.7亿元,增长4.9%;利税总额1115.2亿元,增长5.8%;全年产品销售率98.5%。前100名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91.5亿元,增长3.5%,占全市收入的37.1%;实现利润总额245.3亿元,下降2.5%;实现利税总额364.2亿元,下降1.4%。新兴产业发展良好。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9.9亿元、315.6亿元和329.1亿元,增长9.2%、13.6%和12.7%;分别实现利润总额53.5亿元、15.4亿元和25.1亿元,增长8.4%、12.4%和21.2%;分别实现利税总额76亿元、23.3亿元和40.6亿元,增长10.9%、13.9%和28.6%。 2012年,潍坊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2.9亿元,比2011年增长22.3%。3979个投资施工项目中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3899个,占总数的98%。按产业分类分,一产投资完成117.8亿元,增长18.1%;二产投资完成1178亿元,增长22.1%;三产投资完成1717.2亿元,增长22.8%。按区域分,城镇投资完成2391.0亿元,增长21.0%;农村投资完成621.9亿元,增长27.9%。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4516.7亿元,增长13.9%。5900个投资施工项目中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5830个,占总数的98.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31.7亿元,增长21.7%;第二产业投资2442.8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投资1942.2亿元,增长5.3%。其中,民间投资4052.2亿元,增长13.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9.7%;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51亿元,增长10%。工业投入力度加大。完成工业投资2404.4亿元,增长19.7%,全市2867个工业在建项目中有2014个项目建成投产,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45个,其中过亿元项目682个,完成投资120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6.6%。
房地产开发投资小幅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467.9亿元,增长4%,其中住宅投资356.1亿元,增长10.5%。商品房销售面积844.5万平方米,增长9.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56.7万平方米,增长9.8%。商品房销售额380.8亿元,增长17%,其中住宅销售额329.7亿元,增长19.4%。 2012年,潍坊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1.6亿元,比2011年增长15%。
2012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49.8亿美元,同比增长6.3%。
2012年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9亿美元,增长30.6%。
2012年潍坊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6.1亿元,增长20.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居第3位。
2012年年末,潍坊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437.8亿元,比年初增加688.9亿元,增长18.4%。
2012年,驻潍市级保险机构由2011年的52家增加到58家,县市区保险机构由2011年的241家增加到311家。潍坊市实现保费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5.6%,各项赔给付27.4亿元,增长16.2%。
2015年,国内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7.5亿元,增长10.6%。按城乡属性分,城镇零售额实现1549.3亿元,增长9.3%;乡村零售额实现728.2亿元,增长13.3%。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061.1亿元,增长10.3%;餐饮收入216.4亿元,增长13.4%。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189.3亿美元,增长6.5%。其中,出口130亿美元,增长5.4%,进口59.4亿美元,增长8.8%。骨干企业拉动作用强劲。全市40家重点出口企业出口50.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8.8%,40家重点进口企业进口45亿美元,占全市进口总额的75.8%。新兴市场贸易增长迅速。对南非、印尼、越南、俄罗斯、阿联酋进出口额分别增长62.8%、57%、28.4%、23%、19.8%。

⑤ 潍坊市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烟台和济南,荣升为二线城市

潍坊市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烟台和济南,荣升为二线城市?

我觉得现在整个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均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临沂这几个城市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太大,济南,烟台,潍坊,临沂,这几个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并不是太大。

而且特别是前面的几个地区,像济南,青岛,烟台之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青岛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山东省是最高的,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而相比之下,济南和烟台之间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但是前几年的时手机男友吧超过了烟台总之两者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时候,济南又把莱芜并到了济南,所以经济总量又超过了烟台,总之两者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之见,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阅读全文

与潍坊市经济有哪些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健康达人做什么的 浏览:215
顺风局也会输什么意思爱情 浏览:414
成都幸福里房价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169
宫中美女数第一是什么生肖 浏览:226
大连疫情健康码叫什么 浏览:184
美国经济危机有哪些教训 浏览:905
老梁如何让身体健康 浏览:38
我的幸福童年生活怎么写 浏览:74
属马和属蛇的婚姻如何男马女龙 浏览:180
游泳池认识的美女怎么发展 浏览:347
经济女孩出自哪个音频 浏览:421
韩孝周幸福一共多少集 浏览:309
农民在哪些事业单位 浏览:373
淘宝达人经济有什么特色 浏览:273
人体健康评分多少才算好 浏览:553
怎么表达家庭经济状况不好 浏览:801
进事业编考试科目有哪些 浏览:365
政务中心哪些是事业编 浏览:721
什么样的行为才触动婚姻法 浏览:530
老公没事业心婚姻如何继续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