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凭借美国的帮助,经济是如何恢复的
二战后,日本遍地废墟,经济水平跌落谷底。后来,这个战败国抓住了朝鲜战争的窗口期, 在美国扶持下,日本的经济是复苏了,为了防备共产主义扩张,美国也允许日本政府组建警备武装,以应付日本国内高涨的民众运动。
⑵ 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格多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19681931/answer/12634185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简单回顾一下战后至今日本经济史:战后复兴期(1946—1955),高速增长期(1956—1973),低速增长期(1974—1990),长期萧条期(1991—2001),缓慢增长期(2002—至今)。这个划分虽然比较粗放,但大致也能勾勒出战后日本发展轨迹。
战后复兴期,日本实行经济民主化三大改革: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及禁止独占,劳动民主化。工业生产上实施倾斜生产方式:在资金原料能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重点发展煤炭,生产的煤炭重点供应钢铁业,增产的钢铁反馈煤炭业,以此为杠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但论这一时期推动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的根本原因,还得数朝鲜战争和美国援助,日本人称之为“朝鲜战争特需景气”。美国在日本的战争特需采购从第一年的卡车到第二年的汽车零部件再到第三年的武器,日本的出口业正是发迹于此。
高速增长期,提一个人,大来佐武郎,1954年他提出“大来设想”,主张以加工贸易(进口原料能源,出口工矿制成品和设备)发展经济,受到广泛认同也为政府接受,“贸易立国”就成为日本的基本国策。此间的日本先后经历了“神武神气”、“岩户神气”、“伊奘诺神气”,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1955年的日本为中进国,还不是工业化国家,但这个时期的日本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全国上下弥漫着工业品的味道,三种神器(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和新三种神器(彩色电视机、空调、汽车)就诞生于此。中国早些年的“四大件”跟这个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的日本将国强与民富处理地很好,1960年,时任首相池田勇人发布“国民经济收入倍增计划”,规定GDP年均增速为7.8%,人均国民收入增速为6.9%,眼光相当长远。
低速增长期,这是日本经济走向成熟的时期。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暴露了日本经济的脆弱,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以水俣病为代表的四大公害病逼迫日本人反思经济发展方式的得与失。庞大的顺差引来了无数的贸易摩擦和指责。说句题外话:现在的中国像极了当时的日本。在这个背景下,1981年,铃木善幸在其施政演说中强调,“科学技术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由此“科技立国”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日本的半导体、计算机、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此时的日本GDP增速在5%左右,与同时期其他发达国家的3%相比,已是高速。
长期萧条期,日本的噩梦,至今都还没醒过来,这就是”失去的十年“。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西德等五个工业发达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于纽约的广场饭店秘密会晤后签署的协议。目的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性的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从而导致日元大幅升值。
日本国内的股市、房地产价格大幅增长,加速上扬,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最高点38915.87日元,此后开始下跌。1990年10月1日(黑色星期一),股价跌破2万日元,市值蒸发270万亿日元,黑色星期一敲响了日本泡沫经济的丧钟,走向崩溃。
实际上我对于,单单一个协议,一项金融政策就导致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崩溃,是抱有疑义的,但貌似学界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这就是非理性繁荣?在没有理性的环境里,希特勒就可以轻而易举发动一场世界大战,而这与民族与国度无关。
缓慢增长期,这个争议比较大,有学者认为现在的日本仍处于失去的日子里,也有人认为日本已经渐渐走出阴霾,莫衷一是。新世纪的日本GDP增速保持在2%左右。这十年中值得一提的人,非小泉纯一郎莫属。在中国,小泉往往是舆论批评的焦点,但在日本,他可是国民偶像少妇杀手。从01年到06年在任的1980天里,小泉大力改革,包括财政行政和社会改革,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全世界也给予了小泉以及日本最大的关注。小泉之后,再无小泉。
⑶ 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其战后经济是怎样一点点恢复的
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主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进行战后经济恢复的,国内采取的措施包括:推行民主政治、发展科技和教育、采取比较宽松的人口政策;国际方面包括:倡导积极的外交政策、争取国际援助等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据史料调查统计,战争中共伤亡9000万余人,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各国经济百废待兴。其中德国和日本是战败国。他们是怎样恢复国民经济的呢?具体如下:
⑷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 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日本历史上一次政治、经济、社会的大改革。
2. 日本经济的恢复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随着“冷战”的加剧,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出于实现其全球战略的需要,开始转变政策,帮助日本恢复经济。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保护,使日本节省了巨额财政开支。
3.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使日本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同时,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扩军备战升级,掀起了一股采购物资热,这又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
4.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也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主观上看,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与日本政府制定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的经济政策分不开的。
1. 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1960年池田内阁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日本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阶段。
2. 日本政府加强投资,重视教育。这一时期,日本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中等、高等教育。为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研。
3. 日本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并积极发展电子、石化和人造纤维等新型工业,为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4. 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给日本带来了巨额利润,这些利润一部分被投资到生产领域,继续促进日本经济的增长,另一部分则以外汇储备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实力。
5.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方面,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计划性,还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弥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缺陷,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⑸ 日本如何应对经济衰退
日本维持经济两个方面因素支撑了日本经济。
一个是日本民众持续减少的储蓄。在1990年之前,日本人对于住宅和子女教育的投资判断,都是建立在永远不会失业,并且薪酬持续增长的预期之上的。
但是,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企业员工变成企业债务偿还和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受害者。企业员工在奖金和红利减少甚至完全取消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的房贷和教育费用却并没有减少,于是很多人不得不开始动用以前的储蓄来弥补亏空。
例如个人本来打算存1000元,因为收入减少,现在只能存500元。对个人来说,储蓄缩水是件不幸的事情,但是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样反而使滞留在银行系统的资金减少,从而起到支撑经济的作用。
另一个支撑日本经济的因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从上图中的政府部分资金盈余曲线,可以看出来,1990年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的财政盈余开始减少,到1992年之后,财政支出已经开始大于财政收入。
这是因为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政府为了缓解流动性危机,及企业加速偿还债务造成的投资低迷,通过发行国债并扩大支出,例如修建桥梁、高速公路等措施,实施财政刺激政策。
通常来说,一旦经济形势如预期的那样稳定下来,就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政策开始凑效,但是到这种刺激效果开始消退时,经济颓势必然会再次出现。
为什么财政政策只能产生暂时性的效果呢?
因为在六大城市商业不动产价格暴跌87%,1500万亿日元国民财富灰飞烟灭的形势下,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在一两年内修复遭受重创的资产负债表。
对于一个正常的企业,这样的修复过程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而对于那些不幸在泡沫高峰期购买了不动产的企业,则可能需要20年。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企业有现金收入,就会继续偿还债务,而只要这个过程不结束,他们就始终不会从个人储蓄部分借贷,最终迫使政府年复一年地利用财政政策来弥补缺口。
这样就出现了上图中的情形,政府的财政赤字急速膨胀,导致了规模庞大的国债。但是正是这些支出,才使得日本在国民财富丧失殆尽之际,依然能够维持高于经济泡沫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日本政府当时不以此代价去刺激经济,那么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乐观估计也会跌去一小半。例如美国大萧条期间,资产价格暴跌摧毁了与1929年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相当的国民财富之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46%,直到后来罗斯福上台,实行“罗斯福新政”之后,美国才慢慢从萧条中走出来。
正是日本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使日本避免了从经济衰退走向萧条,也支撑了日本经济,一步步走出经济衰退。
另外,1997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存款全额担保政策,也有助于化解危机。因为如果一家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公众对于所有金融机构的担忧,进而导致大规模的挤兑风潮。
所以,在1997年之后,银行问题一旦出现,日本政府就宣布所有存款都将受到保障,这一举措成功地阻止了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化解了一场规模更大、有可能导致1/3日本银行倒闭、数百万亿日元经济损失的危机。
日本政府虽然拥有庞大规模的国债,但是支撑着国民生产总值始终平稳运行,给企业缓解资产负债表衰退预留了时间和空间,也避免了日本民众大面积失业及收入大幅减少,真正的做到了藏富于民,是日本大衰退中真正的英雄。
⑹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复苏靠的是什么
日本的战后经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巨大破坏的工业基础设施的残余中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经济陷入混乱,其国际经济关系几乎完全被破坏。最初,进口仅限于基本食品和原材料,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的经济援助。日本国内物质极为匮乏,直到朝鲜战争(1950-53年),美国军队的特殊采购工业创造了日本繁荣的条件,出口才开始恢复。1952年,同盟国结束时,日本是一个“欠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 日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使其成为战后时代第一个从“欠发达”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的国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个人储蓄和私营部门设施投资的比率很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劳动力,廉价石油的充足供应,创新技术以及政府对私营部门行业的有效支持。
⑺ 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复苏靠的是什么
战后的日本经济通常可分为:1945-1955的战后复兴时期,接着是高速发展时期,然后是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稳定发展时期。
战后日本经济通过占领军实施的经济民主化,为自己奠定了崭新的腾飞基础。这个经济民主化指的是“财阀解体”、“农地改革”、“劳动改革”。
另一方面,在产业方面。1947年起采用了集中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到煤炭、钢材生产上去的“倾斜生产方式”,1948年起日本经济虽然伴有通货膨胀,但终于走上了经济复兴的轨道。在这被称为“稳定中的恐慌时期”,广大人民被迫储蓄,大量资金流入大企业。正是这样,扶助了此后大企业的发展,却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倒闭,失业率增加,社会日趋不安。就在这个时候,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日本的生产活动因战争特需飞跃增长,并且很快在1951年度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恢复到战前水平。
1951年9月签订了媾和条约,占领军时期就此告终。随之朝鲜战争也宣告结束,产业界一时陷入了动乱频频发生的逆反性不景气局面。但是,这仅仅是过度到经济高速发展的小小间歇而已。
从1955年开始之后的10年间,日本经济实际平均增长率为8%,几乎在长达1/4个世纪内,日本经济以世界最高的增长率持续发展。195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尚居第7位,而12年后的1967年却跃居至第2位,过去的“中等发达国家”日本,如今已经被称为“经济大国”。
关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大约可以列举出以下几种:
1、战后的民主化改革。
2、企业的积极投资。
3、丰富的优质劳动力。
4、高储蓄率。
5、积极的技术引进。
6、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7、较轻的军费开支。
8、劳资关系、社会及政治上的稳定等。
诚然,除去了上述原因以外,也不能忽视人们立志“赶超发达国家”的雄心壮志。
⑻ 日本二战后做了怎样的经济恢复
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直接接管,加上中国蒋政府的失败,所以美国把自己对东亚势力的扩张的重头放到了日本。首先全面接管日本的防务,签订日美安保协定,使得日本虽然丧失了很多主权,但也得到了廉价的军事庇护,节省了军费开销,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很多经济援助。使得战后日本的恢复速度很快。
2:美苏争霸的前线是在亚洲。而朝鲜和韩国是最前线,而日本则恰好处于一个后勤基地的位置。使得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日本作为美国的后勤基地。得到大量的经济刺激。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而且和美国开始出现经济的互相补充,日本最初作为美国的制作业代工方获得了大量的订单。
3:美苏争霸,美国逐渐处于了优势,使得跟随美国的日本也获得大量益处。美国和日本互相拓展海外市场,有效解决了本国市场的市场饱和问题。
4:日本牺牲了政治利益给了美国换取了经济方面的腾飞,但日本也付出了代价。80年代被美国弄了一纸广场协定,日元相对美元升值一倍,造成日本出口市场的崩溃。导致日本在90年代的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