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印度经济增长多少年

印度经济增长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3-05-28 12:29:10

㈠ 印度非洲大约几几年赶上中国经济的

继联合国在7月中旬发布《2022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滑旁伏印度的人口数量将在明年超过中国,成为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国家以来,印度国家银行高调预测:7年后,印度的GDP将超过日本,印度还极有可能在25年后追上中国,成为GDP位列世界第二的国家。

回想7月中旬,印度的不少媒体都报道了印度的人口总数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一事,并且印方就此事表现得十分兴奋,似乎在“争第一”这件事上,印度政府以及其媒体的兴致一直很高。

不过,印度也有经济学家就印度的GDP将在7年后赶超日本,并于25年后赶超中国的这一预测存疑,认为印度的GDP想要连续多年保持这一增长势头可谓是难度极大。

在本月3日,印度国家银行(SBI)发布了最新的印度经济调查报告,并预测照这样发展下去,印度将在2029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而据彭博社在本月2日发布的报道显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印度在2021年以及今年的GDP增速数据。从中可见,印度的GDP增速在去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超越英国,并且在今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令人惊讶的是,印度今年4至6月的实际GDP增速已经达到13.5%。

所以,就去年以及今年的最新数据来看,印度已经超越曾经GDP位列世界第五的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相较于印度,英国在今年的表现就较为逊色了。在印度的GDP保持增长的同时,英国的GDP在今年的第二个季度还出现了萎缩的局面。印度正是凭此超越英国,成为位于德国之后的第五大世界经济体。并且,据IMF预测,英国的GDP在未来5年内都难以超越印度,也很难夺回世界第五的位置。

这对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来说,当然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对此,印度国家银行经济研究部信心满满,认为印度的GDP不仅仅是超过英国,它还将在5年后超过德国,并在2029年超过日本,从而获得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位置。


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阿文德·维尔玛尼对这一预测表示认同,只不过在他看来,印度想要获得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位置还需要多付出一年的努力,即在2030年超越日本。

不仅如此,印度财长办公室以及印度人民党都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相应庆贺文章,为印度如今的经济发展速度而感到兴奋。


印度商工部官员苏布拉马尼亚姆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了总理莫迪在今年8月份提出的愿景,称印度将在25年后,也就是2047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5年过后,便是印度独立的第100年,莫迪在8月份提出这一愿景的目的自是不必言明。再结合如今印度的GDP已经超过英国,也就难怪印度政府以及民间会为此欢欣鼓舞了。如果印度在未来25年的GDP增长值保持在7%至8%,那么,照此发展下去,印度跻身世界前三也并非没有可能。

但是,问题就在于印度或很难保持这一较高的GDP增速。


印度总理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比贝克·德布罗伊指出:印度的GDP增速想要长期保持在7%以上是一件很难的事,而在从启嫌前,印度的信携GDP增速就只有一次连续5年保持在该数据之上。所以,印度在25年内实现赶德超日,并且追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可能性较低。

不得不说,这位经济学家在如今印度政府以及民间都为此大肆庆祝的情况下,算得上是一位十分清醒的人了。虽然印度的GDP增速在今年保持得不错,但这不代表着今后的25年也是如此。而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也将拉低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失业率以及高通胀率也是如今的印度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㈡ 印度经济需多少年才能赶上中国

做一个简单的算术
中国GDP为11.218281万亿美元
印度GDP为2.256397万亿美元
假如印度每年经济增速为8%,中国保持5%,其他不变
2256397∗(1+0.08)x=11218281∗(1+0.05)x
x=57
这种情况下,印度赶上中国要57年。
假如印度GDP增速8%,而中国不发展,
2256397∗(1+0.08)x=11218281
x=20
那么印度赶上中国需要20年。
然而经济是相当复杂的,这些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㈢ 印度人口红利【印度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作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之一,印度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楷模。印度的人口将在2028年到2030年期间超过中国,而目前其正处于收获人口红利的最佳时刻。换句话说,印度的出生率将从目前的一家三个孩子开始逐步下降,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将在未来20年内达到最高峰,因此,印度在2030年之前还不会遭遇人口快速老龄化问题,这也是认为印度经济能在未来几年实现10%的可持续增长率的根本原因。和中国一样,印度同样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在很多地区,性别失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但是在人口结构的大多数侍携方面,印度与中国差别迥然。
从1947年政治独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印度的年人口增长率超过2%。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速已降至1.3%,到21世纪中叶,印度的人口将基本停止增长。但是,人口红利将让印度在未来20~30年内经济加速增长和不断繁荣的前景无限光明。从经济角度看,印度的总体经济在过去10~15年里显着提高,究其主要晌衡原因,在于印度政府采取了对外开放的贸易投资政策,对国内政策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果这种趋势能继续维持下去,人口结构将让印度已经令人羡慕的前景更加灿烂。
有必要强调的是,印度的人口规模也在变化。人口总数预计将增长4亿人,达到16亿。劳动力人口数量预计将从7.8亿增加到11亿。仅在2010年到2020年,印度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就相当于西欧的劳动力人口总数,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即等于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瑞士的总人口。从2010年到2040年,印度的劳动力人口增量将超过西欧国家的人口总数。
自1965年达到76%的历史最高峰以来,印度的儿童抚养率,即不足15岁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持续下降,但直到2008年到2010年期间才降至略低于50%。到2050年,儿童抚养率将降至25%。因此,印度将在未来若干年内始终处于儿童抚养率持续下降和老年赡养率(每十个劳动力抚养的老年人数量)持续上涨的“甜蜜点”阶段。
但这种基于人口因素的乐观预测也带来了严重问题。如果不断扩大的贫穷和失业状况继续蔓延,未来30~40年里劳动力人口数量继续增加2亿,那么,印度的人口红利或许就会变成一场人口灾难。因此,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印度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应对贫困,并提高教育水平和调整经济结构使之更有利于扩大就业。如果印度没有采取合理的战略或是采取的策略未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严重失衡且失灵的劳动力市场将很容易形成一股巨大的阻力,抵触印度社会必需的社会与经济改革,甚至危及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到2050年,印度在人口结构上将变得更像今天的美国。那时印度总人口的年龄中值将在38岁左右,而美国在2010年的年龄中值为36岁;而到时印度的生育率预计将下降至每个妇女生育1.9个孩子,美国目前为2个。印度在2050年的人口抚养率将约为47%,其中,对子女的抚养率为27%,对老人的抚养率为20%。在美国,目前的抚养率为49%,其中对子女和老人的抚养率分别为30%和19%。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或许就在于人均寿命,印度的人均寿命预计在10年后延长到刚刚超过73岁,但这仍比美国目前的人均寿命少10年。
2050年,印度的0~14岁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18%,美国目前的这一比例则是20%;到时印度劳动力人口及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分别为68%和19%,与美国目前的情况基本相同。而印度的优势在于,未来几十年内的人口变化有利于支持长时期的高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和其他快速老龄化的国家一样,如果美国不能以较高的就业率和生产率增长补偿其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那么,就会出现恰恰相反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时间逐步进入21世纪中叶,印度的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信号老谨伏也愈加明显。到了那时,印度将拥有3.15亿60岁以上的人口,而15岁以下的人口则将是2.93亿,这也将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60岁以上人口超过15岁以下人口的数量。实际上,后一组人口的数量目前正处于历史以来的最高峰,约为3.74亿,占印度总人口的31%,而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还不足1亿。
印度在40年后的人口结构将非常接近于今天的美国。在此期间,印度的年龄结构和抚养率同样将类似于1970年以来的美国。此外,在服务业方面,两个国家同样有可比之处。服务业一直是印度经济腾飞的基石,占GDP的比例从1980年的38%已经增长到2009年的54%。1970年,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与此非常接近。
但印度与美国的可比之处就在此时戛然而止,因为从此之后,美国的服务业开始持续快速发展,一度曾达到GDP的70%,而发生这种情况的背景在于去工业化、制造业生产率不断改善以及较高水平的总体就业率。印度的条件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4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和美国如此相似的经济体来说,也算不上漫长。实际上,印度似乎更想从低收入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以服务业为基础的富裕国家,并跨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包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市场的改革。
由于服务业不可能像制造业那样创造如此之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印度对服务业的高度依赖既是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优势,也是最致命的软肋。服务业为印度创造的就业量仅占全部就业量的25%,或者说,仅相当于其占GDP比重的一半;而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为19%,对GDP的贡献率为17%,这一比例在随后的40年里几乎未发生任何重大变化。尽管制造业的就业能力从1980年以来一直以3%~3.5%的速度稳步增长,但这样的速度仍然只相当于韩国和中国一半。此外,尽管农业和农村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在过去25年里已从40%下降到20%,但它依旧是印度经济的主导力量。农村地区吸纳了70%的印度人口,并为印度提供了56%的就业机会。不同于中国的是,印度人并不喜欢离开农业生产,到城市中去寻找就业机会,开创新的生活方式。虽然印度的农业人口比例也在下降,但下降速度仅相当于中国的1/3,而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长速度仅有中国的一半。

㈣ 印度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3.5%,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

印度的GDP高速增长的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因为这个现象本身就属于短时间内的人口红利,很多国家和地区也曾经出现过GDP高速增长的现象,但这个现象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印度本身的人口数量非常多,印度人口甚至很快就会超越中国,同时也会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巨大的人口红利面前,印度的工业生产本身相对比较落后,所以当地可以通过发展低端制造业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对于印度来讲,印度的各行各业并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规模,所以印度并不具备长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条件。

㈤ 计算一下印度GDP超过中国GDP需要多少年

你好,我是学习国际经济的留学生,之所以开头加这一句,是希望我花了一整天查找计算的数据能有人看一点。
【结论,印度只要30年,,,可以追上2017年的中国。】
一,2017年印度人均实际gdp增速为5.2%,低于中国。2010-2017年印度平均增速为5%左右,远低于中国。则信
二,印度人均gdp为中国的五分之一,中国人均gdp为日本五分之一。,散盯知假如人均五倍于中国的日本增速和中国一样为6%,你能提出中国什么时候人均超过日本的问题吗?
三,中国与印度人均gdp相当的时候是2004年左右,这一年包括临近几年中国的人均实际增速为10%以上。

【重点】【重点】【重点】
【回到题目,您说计算一下多少年,那么我只用数据来计算】韩国的人均gdp从1700到8000花了12年左右,中国从1700到8000也一样花了12年左右,亚洲四小龙在8000的时候接下来十年平均增速分别为韩国4.5%,新加坡5%。再往后十年韩国3%,新加坡4%。中国今年8000增速为5.9%。若和韩国一样,30年后中国人均会赶上日本英法(韩国还没追上是目前只过了20年)。若和新加坡一样,30年后中国人均为5W超过日本英法。彼时美国早已失去美元霸权全世界剪羊毛的能力,估计会落到日本英法差不多的人均。(香港增速缓慢,回归后却达到十分高的增长,不适合做参照物。台湾增速和韩新一样,民进党成立后几乎不再增长。中国没这样的智障党羽,不适合做参照物。)
【题目问的是印度】印度增速如果能一直与中国持平,30年后人均依然冲消为中国五分之一,8000-1W,为2017-2020中国的水平。
注:人均实际增速排除了物价的影响,排除了人口增长的影响,反映的情况更符合每个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

㈥ 印度1900——1950年经济增长状况

在独立之后的30年里,人们用“印度式的”(Hin)经济增长率这个词语来形容印度的经济表现,意思是令人失望但并非灾难性的结果,而且与印度宗教所宣扬的安于此生的宗教信条相一致。

当然,随着过去20年印度发生的巨变,这一陈词滥调逐渐被废弃了。自1980年开始,印度的人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一倍多,从1950-1980年的1.7%上升到1980—2000年的3.8%。过去,在社会主义政策和许可证、配额制度的束缚下,印度经常被作为错误发展战略的反面典型。现在,印度成了一个模范生,人们用她作为例子,来说明如果转向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经济增长潜力可以得到多么大的发挥.虽然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没有中国高(收入水平也不及中国),但由于其可靠的民主制度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强劲表现,在许多观察家的眼中,这个国家就算是不能取代中国的地位,也越来越对中国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印度的经济进步对于她的10亿国民来说是一个福音。同样重要的是,这一转变也给其他贫困国家带来了希望,她向世界表明,如果采取适当的政策,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那些产生印度奇迹的“适当”政策是什么呢?在政策报告和报刊上,充斥着许多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传统和常见的观点认为,在1991年之前,印度实行贸易管制政策,印度经济与外隔绝,在国家引导下建立的产业非常低效,过度管制阻碍了私有部门的发展,政府的控制和官僚主义窒息了私有经济的活力,但这些情况在1991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际收支危机的刺激下,印度的政策制定者起用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这样的专家来治国。辛格很快启动了经济自由化进程,贸易壁垒被拆除,外国直接投资受到鼓励,许可证制度被废除,私有化开始了。在软件出口和呼叫中心业务的带动下,印度经济开始腾飞。

如同所有的简单描述一样,上述观点确有一定的道理。印度的经济一度是世界上管制最严厉、最封闭的经济之一,这种情况直到最近才有所改变。的确,1991年的经济自由化可以说是印度经济的分水岭。但是,上述观点没有认识到的一点是,印度经济的加速增长早在1991年前的10年就开始了。只要对印度的经济增长历史做一个粗略的观察,就可以发现印度的经济加速增长起步于1980年左右,这一增长趋势在1991年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实际上,一些指标,如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甚至在1991年后表现出相反的特征,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因此,1980年后,印度经济的良好表现并不能归因于1991年改革。1991年改革可能的确对维持和加快印度经济增长起到了作用,但是我们需要有更宽广的视角来理解印度经济增长中的变化。由此得出的一个相关论点是,最近出现的一些现象,如IT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崛起并非印度经济增长的源泉。

本文将对印度经济增长提供一个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中央政府于1980年采取了支持私有部门的态度。在此之前,执政的国大党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和偏向穷人(pro-poor)的政策。当英迪拉·甘地于1980年重掌政权之后,她调整了自己的政治盟友,与私有部门代表结合在一起,开始抛弃以前华而不实的政策。中央政府对企业的态度从敌视转变为支持。1984年,拉吉夫·甘地上台之后,英迪拉·甘地的政策得到进一步推进和强化,而且不像以前那么含蓄。在我们看来,这是80年代早期释放印度私有部门活力的关键转变。

正确地描述印度政府的这一态度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我们对促进市场导向(pro-market)和促进企业导向(pro-business)加以区别。前者着重于消除市场障碍,致力于经济自由化,为新设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好处。而促进企业导向则着重于提高现有企业的盈利性,它对现有企业和生产者有利。促进企业导向的政策包括减少现有企业生产能力扩张限制、消除价格控制和降低公司税(这些都发生在80年代),等等;而促进市场导向的政策的典型例子是贸易自由化(直到90年代,这一政策转变才取得进展)。通过比较东亚和拉美的改革方式,可以理解促进市场导向和促进企业导向之间的区别。韩国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改革基本上是促进企业导向而非促进市场导向的,而拉美90年代的改革基本上是促进市场导向的。

印度80年代早期的政策变化可以被称为促进企业导向的,而非促进市场导向的。在那一时期,对于已有企业来说,真正的自由化基本上是不受欢迎的。与获得已有企业的政治支持相比,英迪拉·甘地对实行对外开放和消除竞争障碍相对不感兴趣。拉吉夫·甘地本人更倾向于自由化,但是由于他步子迈得过大,博福斯军火丑闻(Bofors scandal)使他的威信受损,他又不得不走了一段回头路。因此,这一时期改革的受益者主要是已有企业和原有业务,而非新企业和新业务。但是,我们认为,这一时期向促进企业导向的政策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推动8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基本因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发现1991年之后的真正自由化并没有改善总体的经济表现。很明显,虽然存在价格扭曲和其他市场扭曲,这一时期的政府态度转变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有力推动器。

政府的态度变化之所以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与印度的初始改革条件有关。相对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来说,印度具有很好的政治经济制度。她是一个民主国家,存在广泛的法治,产权得到充分保护。如果按照其他类似国家的标准来看,印度的收入水平应该是现在的好几倍。这背后的隐含之义是政策环境的较小改变都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可以将政府取消对私有部门的敌意视为改变之一,这对于实际政策来说并非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是对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首先介绍印度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转变并进行相应比较。我们认为,这一转变是基于生产率的巨大进步(而非要素积累)。我们还认为,印度已经从1980年之前的落后者转变为一个优胜者。

接着,我们将提供对这一转变的一系列解释,并指出为什么它们不能令人满意。在80年代,印度并没有出现过很多自由化政策,而且为数不多的一些还是发生在80年代后期。在这一时期,印度经济仍然与外界隔绝,甚至在某些方面保护程度还有所加剧。绿色革命并不能成为非农业部门发展的源泉,因为我们没有发现内部贸易条件的必需变化。需求因素也不足以解释生产率的上升。公共部门投资也不可能提供充分的解释,除非我们做出滞后假设。

随后,我们提出自己的解释,并提供一些经验数据进行支持。我们尤其强调,1980年之后的经济增长在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领域和特定的地区更为强劲,这些经济活动领域和地区最容易享受政府态度转变带来的好处,它们就是在以前的政策体制下建立的正规制造业部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在以前政策体制下产生的知识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旦政策环境发生就了有利于私有部门的转变,经济可以顺利起飞。所以,在前期的投资已经发生的地方,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本文的分析重点是80年代印度经济向高增长的转变,而很少涉及1991年改革和90年代的经验。我们认为,启动经济增长和保持经济增长是截然不同的挑战,需要不同的政策和方法(Rodrik,2003;Hausmann等,2004)。本文主要关注启动经济增长的挑战以及印度的相关经验。

一、事实

本文所基于的一个关键事实是印度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发生在1980年左右而非大多数人所认为的90年代。正是从1980年开始,印度开始挥手告别过去的“印度式的增长”。其实,我们并不是第一个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德龙(DeLong,2003)、威廉姆森和扎哈(Williamson和Zagha,2002)都强调了印度经济增长速度的翻倍早在1991年改革前10年就发生了。但是,我们没有发现运用标准的政策导向因素来分析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文献,而且所有的解释给人的印象都是90年代的改革导致了印度卓越的经济表现(Ahluwalia,2000;Srinivasan和Tenlkar,2003)。

图1描绘了与总体经济表现有关的3个指标:实际人均GDP、每个工人创造的实际GDP和全要素生产率。从1980年开始,这3个指标都呈快速上升势头,而此前20年间基本保持平稳。表1也表明,80年代与70年代相比,前者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例都要高出大约3个百分点。尽管90年代仍然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但各个生产率指标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比80年代下降了0.3到0.6个百分点不等。不管90年代是否比80年代略差(或略好),数据已经充分证明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从1980年左右才开始大幅度改善的。

许多研究都提供了印度经济增长转折点发生在1980年左右的证据。首先,利用白聚山和佩龙(Bai和Perron,1998,2003)所描述的方法,我们计算了四个增长率的最优单转折点、最优两转折点和最优三转折点,这四个增长率的基础指标分别是以固定美元价格(世界银行)计算的人均GDP、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每个工人创造的GDP和全要素生产率(Bosworth Collins,2003)。在所有的情况下,我们都发现单转折点发生在1979年。第二,奥斯曼等人(Hausmann等,即将发表)利用大量的跨国数据分析了向高经济增长的转变,将印度的经济增长转折点定为1982年。最后,沃勒克对印度GDP及其分解项目进行了节点分析。她发现在80年代初中期印度的GDP增长出现节点。在1980年,存在节点的F统计值最高(Wallack,2003,第4314页)。

1980年之后印度总体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什么原因?仅仅是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农业)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制造业和服务业),还是私人部门的表现改善了?在三个主要部门的劳动力构成方面,曾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显着的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例从1975年到1995年间下降了大约10%,同时服务业和工业的劳动力比例分别上升了大约7.5%和2.5%。但是,这一变化仅仅能够解释总体生产率上升中的很小部分(不到10%)。例如,当利用固定(基期)就业比例计算总劳动生产率时,80年代的增长速度比70年代提高2.6%-2.9%,90年代的增长速度比80年代下降0.4%-0.6%(表1)。

表1 印度总增长和部门增长核算(年均增长率,除非特别说明)

时期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0-1999
Bosworth-Collins(B-C)
产出
3.84
2.98
5.85
5.59
工人的单位产出
1.87
0.69
3.9
3.27
工人的人均资本
0.83
0.61
1.06
1.32
教育
0.29
0.58
0.32
0.34
全要素生产率
0.74
-0.5
2.49
1.5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产出
3.75
3.16
5.64
5.61
工人的单位产出
1.77
0.86
3.69
3.3
全要素生产率①
1.17
0.47
2.89
2.44
全要素生产率②
-0.94
-2.07
1.28
0.94
根据当前就业比例分解的工人产出增长率
农业③
1.2
0.13
2.57
1.29
制造业④
2
6.3
6

服务业(B-C)⑤
2.12
6.32
6.57

服务业(IMF)⑥
3.14
5.3
6.69

以基期的就业比例为权重测算的总的工人单位产出增长率
总(Bosworth-Collins)

0.69
3.66
3.08
总(IMF)
0.86

3.49
3.11
劳动转移对总的单位工人产出增长的贡献
总(Bosworth-Collins)
n.a.

0.24
0.19
总(IMF)
n.a.

0.2
0.19
就业比例

1975
1985
1995
农业

70.8
64.4
60.8
工业

12.4
15.2
15.8
服务业

16.8
20.4
23.4

资料来源:Bosworth和Collins(2003);Ghose(1999);和作者的估计。

①根据劳动力。

②根据15岁以上人口上学的平均年数

③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

④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数据摘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论文,70年代的数据,根据Ahluwalia(1995)估计而来。

⑤通过从B—C的单位工人产出总增长率中减去平均部门生产率增长率而计算出来的残差。

⑥通过从IMF的单位工人产出总增长率中减去平均部门生产率增长率而计算出来的残差。

⑦得自Ghose(1999)。其中,1977和1978年的数字是通过运用1977/1978-1983年间的趋势回推至1975年推算出来的,而1993-1994年的数字是通过运用1987/1988—1993/1994年间的趋势前推至1995年推算出来的。

作者:丹尼·罗德里克 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扬 来源:《比较》第十四辑

㈦ 印度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印度经济大致可分为三段时期,第一段为前殖民时期,直至17世纪止,第二段为英国统治时期,由17世纪开始,而第三段则是由1947年印度独立开始。
前殖民时期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人们在印度河流域聚居并耕种和畜牧、使用统一的度量衡、制造工具和武器,群体之间亦开始贸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考古发现,古代遗迹包括具规模的街道、排水系统及供水系统,其中更有相信是世界首个公共卫生系统及市政府的雏型。

1872年的统计调查显示,印度99.3%的人口居于乡村;乡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与外界隔离并且自给自足。农作物为纺织、食物加工和工艺品提供原料。虽然不少王国发行货币,以物易物仍相当普遍。

宗教力量(尤其是印度教)及种姓制度及大家族的制度,对印度的经济活动产生具大影响。种姓制度有如中世纪欧洲的行会,确保了分工,促进技术的传承。

以往,印度对外贸易大多由外国人及伊斯兰教徒经营。纺织品如棉布、披巾及农产品如黑椒、肉桂、鸦片和靛蓝出口到欧洲、中东和南亚地区,换入黄金和白银。

殖民时代

殖民统治改变了税制,由收入税改为财产税,使农民陷入苦况;而通过契约,殖民者的财产权受到保障。同时,殖民政府亦提倡自由贸易、制定统一货币、固定汇率、统一度量衡、资本市场、建设铁路及电报设施、政治中立的公务员队伍、普通法法制等。不过,在殖民时代末,印度是当时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工业停滞,农业发展未能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长。

剑桥大学历史学家推算,印度占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约22.6%,下降至1952年只有3.8%。虽然英国殖民统治被认为是印度经济发展落后的祸根,但通过审视宏观经济,学者指出印度的经济发展是殖民主义及世界迈向工业化和经济融合的结果。

独立至1991年

独立后的印度经济政策倾向保护主义,强调工业化、国家干预劳工和金融市场、庞大的公营机构、监管商业活动、中央规划等。印度独立后初期的经济政策由其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主导,并由其后的英迪拉·甘地继承。不过,1947至1980年期间,相对其他亚洲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龙,印度经济增长缓慢,更被讽刺为“印度式经济增长率”(Hin rate of growth)。

1991年后

1980年代后期,拉吉夫·甘地放宽投资限制,取消价格控制,降低企业税项。措施对经济增长有帮助,但同时导致政府财政赤字高企,经常帐恶化。随着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苏联解体,加上波斯湾战争使油价飙升,导致印度贸易失衡,政府濒临破产边缘。印度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经济制度为代价,获得了总额达18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资金注入后,当时的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与财长曼莫汉·辛格于1991年正式展开经济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资、工业及入口牌照),结束国营公司的垄断,同时放宽外来投资,免除了多个行业的外资审批制度。自此奠下了印度经济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针亦未受政党轮替所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政党敢触及强势的贸易协会和农场主的利益:改革从未涉及劳动法和农业补贴等敏感议题。1990年代,除了为数不多的低迷时期,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人均预期寿命,识字率和食品安全等也随之进步。

1998年的核试验打击了印度的国际信用评级,但持续的经济发展令标准普尔、穆迪等金融分析机构于2007年调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级。2003年,高盛估计印度的名义GDP将于2020年超越法国和意大利,2025年超越德国、英国及俄罗斯,到2035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次于美国和中国大陆。

修正后的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加速流入。据此,高盛公司预测,“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计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长四倍”,并在2043年前超过美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盛列出了十项注意事项:1.提高政府治理水平;2.提高教育水平;3.增加大学数目,提高办学质量;4.控制通货膨胀;5.制定可靠的财政政策;6.推进金融市场自由化;7.提升与邻国的贸易水平;8.提升农业生产水平;9.改善基础设施;10.加强环保,改善环境。

㈧ 求印度经济发展历程

印度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 1947~1956年,即从印度独立到“一五”计划结束,是经济恢复时期。印巴分治不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大仇杀,而且打乱了本来就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分治后大城市和大工业均分布在印度境内,而原料产地和粮食产区却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据统计,91%的大工业如钢铁、黄麻、造纸等工业几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却生产38%的棉花和80%的黄麻。这就使独立初期的印度花费巨额外汇进口黄麻、棉花和粮食。

  2. 印度独立初期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农业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粮食下降到90.5。为改变这种状况,印度政府拟订了“一五”计划(1951~1956年),其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印度停滞不前的经济结构,以便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经过努力,印度国民经济在“一五”计划结束时,平均增长率达到3.6%,超过原定指标的2.1%。5年内工业生产增长25%,农业生产增长22.2%。按1970~1971年价格计算,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7.4%,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3%,国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长3.6%。

  3. 此间,物价比较平稳,工厂工人实际工资恢复到战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计划期间,还实行了取消中间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积的土地转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的阶级矛盾,并促进了印度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第二阶段:

  1. 1956~1966年,即实行“二五”和“三五”计划的10年,是印度工业体系形成时期。根据尼赫鲁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计划在工业方面强调优先发展以机械制造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在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集中力量投资在电力、冶金、矿山、采矿、机械制造、化工原料、采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种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方面,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经过10年的努力,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总指数从1956年的136(1950的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2. 工业产品增长最快的是为生产服务的机械设备和耐用消费品,其中机床增加21倍,内燃机增加7倍,动力水泵增加5倍,发电机增加4倍,家用电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别增加14%和13%,机纺棉布反而升哪减少15.2%。印度政府在积极发展国营企业的同时,也鼓励私人垄断财团以及同外国资本合作兴建的新型工业。印度国营企业从21家增至74家,投资额增加29倍,从8.1亿卢比增至241.5亿卢比。

  3. 印度国内和国外垄断组织在印度投资增加132.5%,从47.83亿吵敏码卢比增加到106.93亿卢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财团资产总值从1958年的45.44亿卢比增至1966年的131.94亿卢比,增加近2倍。

  4. 在农业方面,尼赫鲁的战略是实行乡村发展计划和实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评议会制度,使其成为农村基本经济行政单位,要求10年内把全部耕地纳入广泛的发展计划,并在美国专家的建议下实行农业精耕计划,集中使用高产品种、化肥、农业机械等现代化技术,以达到大幅度增产目的。但该计划当时基本上未能实行。

1964年尼赫鲁去世后,继任的夏斯特里抛弃了尼赫鲁的上述战略。其间,工业增长一倍,拿铅而农业只增产14%,年平均增长率为1.5%。而且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现一次减产,有时甚至出现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农业生产低于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连续两年灾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战争和美援的中断,形成了粮食恐慌、通货膨胀、外汇短缺和工业减产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农业生产的停滞和倒退严重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

  1. 1966~1984年,即从三个年度计划,经过“四五”、“五五”、“六五”计划到英·甘地逝世,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着重发展农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粮食恐慌,粮食库存全部耗尽,配给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国进口小麦来维持,从而使印度对美国和世界银行的依赖加深。为改变这种状况,在美国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英·甘地开始实行所谓“绿色革命”,即农业发展新战略。

  2. 在工业方面,给国内外私人投资提供新机会,开展放松工业许可证政策,将14家大银行(存款总额占全国56%)收归国有,对垄断财团新建和扩建进行审批等限制措施。在这个时期,对农业和能源动力方面的投资比例增大。农业投资比重从“三五”计划(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计划(1969~1974)的23%。工业企业的投资从20%下降到18%。

  3. “六五”计划(1980~1985)对农业的投资占25.4%(“五五”计划为21.7%),能源动力开支占28.1%(“五五”计划为26.2%),工矿业开支占15.4%(“五五”计划为18.7%)。“六五”计划期间预计国民收入增长率为5.2%,人均收入增长率为3.28%。

四、第四阶段:

  1. 1985年至今,经过“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即从拉吉夫·甘地执政后,印度各届政府开始经济政策的调整与经济改革。进入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执政时,印度就开始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调整幅度太小。

  2. 1985年拉吉夫·甘地执政后,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问题与困难较多。1991年拉奥执政后坚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绩显着,但仍存在问题与困难。

㈨ 印度在2030年超越日本,成第一大经济体如今七千多万人“返贫”

文:小娜

印度经济近年来发展很快。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26000亿美元,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一些印度网民对此表示,按照这个速度,印度经济总量将在2030年超过日本,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迅速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尽管目前印度经济增长很快,但印度经济总量与中国经济总量仍有较大差距。以印度最发达的城市孟买为例。2017年,孟买GDP为22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274.8亿元;中国上海经济总量为3033亿元。差距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只有两个孟买才能等于一个上海。

在过去10年中,除2020年外,印度GDP增长率大多保持在5%至8%之间,年均GDP增长率超过6%。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国家。在此期间,印度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从第9位上升到第6位,最高时达到第5位。

然而,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印度的GDP下降了7.7%,其连续40年的增长记录被终止。由于疫情下大量举债,据报道,2020-2021财年印度政府债务将占GDP的91%,创1980年以来新高。尽管如此,一些机构仍对印度未来经济持乐观态度。

近日,美国一家证券机构报告称,到2031年,印度有望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经济体。在乐观的情况下,这一时间有望提前到2030年。

到2020年,由于经济急剧下滑和货币贬值,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到1.85万亿美元左右。如果未来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能保持10%的增长率,预计将超过5万亿美元,到2031年将达到5.28万亿美元。日本未来10年的GDP估计在5万亿美元左右,因此印度的GDP有可能在2031年超过日本。

不过,疫情对印度的影响显然非常严重。这次疫情的结果是,印度将有7500万人“返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专家指出,从1978年到2001年,印度的贫困人口几乎没有减少,只有从3.2亿人减少到3亿人。与此同时,中国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3.2亿下降到2001年的6000万。到目前为止,印度贫困人口的比例是中国的六倍。

2020年3月,印度发布行政命令,终止破产程序。到2021年3月25日,它已经正式到期。然而,一年多来,印度的行业风险急剧恶化。

除印度农业、金融服务等行业最新疫情报告外,风险形势一直在恶化。简而言之,印度企业破产率再次上升,这次同比上升超过30%。

除了企业破产,印度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60%的国际警戒线。不过,由于疫情造成的减税,印度政府仍需继续举债。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去年8月27日表示,邦政府需要再向银行借款2.35万亿卢比(约合2200亿元人民币),以弥补财政缺口。看来印度的生活并不轻松。去年,印度民航部部长就表示,仅印度航空公司每天发生1.5亿卢比(约合1396万元人民币)亏损。

尽管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表现良好,并相继超过许多发达国家,但从印度的现状来看,赶超日本、赶超中国的可能性不大。

㈩ 印度的经济特点

印度从经济上来说是世界第七大经济的名义GDP和第三大的购买力平价(PPP)。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义)排名第139 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2,134美元和第122位,在经过1991年的经济自由化,印度每年实现6-7%的平均GDP的增长。自2014年以来,除2017年外,印度经济一直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主要经济体。

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服务业之一,自2001年以来年增长率超过9%,占2012 - 13年GDP的57%。印度已成为IT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和软件服务的主要出口国,2017财年的收入为1540亿美元。这是印度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 IT行业仍然是印度最大的私营部门雇主。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创业中心,2018 - 19年间有超过3,100家技术初创企业。印度汽车工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工业之一,2013 - 14年度年产量为2148万辆(主要是两轮和三轮)。 2015年,印度拥有价值6000亿美元的零售市场,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

阅读全文

与印度经济增长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些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 浏览:927
幸福树施什么 浏览:990
爱情走到分手路口怎么办 浏览:243
2020上海事业考试满分多少 浏览:945
37岁婚姻不好离婚怎么办 浏览:972
怎么制作健康宝扫码登记表 浏览:975
以故事得已故事什么意思 浏览:352
幸福的罗如是说明什么 浏览:17
女人经济停留多久 浏览:279
被尘封的故事奇迹石是什么 浏览:909
古代儿童早慧故事有哪些 浏览:389
如何理解爱情生活 浏览:111
关于革命事业的领袖人物有哪些 浏览:863
去哪里找胶州第一美女 浏览:690
美国经济霸主多少年 浏览:411
美女怎么这么不爱笑 浏览:859
老挝美女嫁到中国办证需多少钱 浏览:669
有哪些英雄以及故事让你难忘 浏览:249
幸福置业哪里最好 浏览:162
蛇跟羊女婚姻如何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