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山东经济普查多久

山东经济普查多久

发布时间:2023-05-27 02:10:11

A.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5年12月6日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我国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经过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基本完成。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将分三次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04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516.9万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325.0万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90.0万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10.5万个,其他法人单位91.4万个。产业活动单位682.4万个,其中,第二产业167.5万个,第三产业514.9万个。个体经营户3921.6万户,其中,第二产业588.7万户,第三产业3332.9万户( 与2001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数据比较,企业法人单位数增加了22.3万个,增长了7.4%。其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19.2万个,减少17.7万个,下降48.2%;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共45.6万个,减少40.2万个,下降46.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共40.6万个,增加10.6万个,增长35.2%;私营企业198.2万个,增加65.8万个,增长49.7%;其他内资企业6.2万个,增加2.5万个,增长66.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5.2万个,增加1.3万个,增长9.6%
第二、三产业单位半数以上集中于东部地区[3],单位拥有量自东向西呈递减态势。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291.0万个,占56.3%;中部地区119.3万个,占23.1%;西部地区106.6万个,占20.6%。东部地区拥有产业活动单位358.3万个,占52.5%;中部地区171.3万个,占25.1%;西部地区152.8万个,占22.4%。

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名列前10位的地区依次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河南、四川、北京、辽宁和河北。

个体经营户较多的前5个地区是:山东、河南、浙江、广东和河北
二、就业人员

2004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4]数为30882.8万人。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15463.8万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15419.0万人。在就业人员中,单位就业人员21460.4万人,占69.5%;个体经营人员9422.4万人,占30.5%。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7882.2万人,占36.7%。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8390.5万人,占39.1%;建筑业2792.6万人,占13.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925.2万人,占9%;教育1521.8万人,占7.1%;批发和零售业1382.5万人,占6.4%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7%、8.0%、15.7%、33.6%和42.0%。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9.5%、36.9%和53.6%。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2.6%、8.2%、32.8%和56.4
三、企业实收资本

2004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325.0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5]总额为18.2万亿元。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中,由国家投入的资本8.7万亿元,占48.1%;集体投入的资本1.4万亿元,占7.9%;个人投入的资本5.1万亿元,占28.0%;港澳台投入的资本1.3万亿元,占7.3%;外商投入的资本1.6万亿元,占8.7%。各类企业实收资本来源构成详见表
四、普查数据质量情况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分层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方法,对31个地区的数据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查152个普查小区的21731个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抽查比例约为3‰),个体经营户45623个(抽查比例约为1.1‰)。抽查汇总结果,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4.9‰,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B. 济南跨进“GDP万亿俱乐部”,山东发展前景如何

根据公布的数据,2020年济南GDP达到10140.9亿元,成功跻身万亿俱乐部。GDP突破万亿对济南来说算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尤其是在2020年这样特殊的年份,毕竟受疫情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谈不上好,而济南经济同比增长了4.9%,名义增速更是超过7%,这样的发展势头不可谓不猛。

至此,山东已经拥有两座万亿俱乐部城市,另外一座就是青岛。当然,济南GDP突破万亿大关,山东推行“强省会”战略有着莫大的关系。2019年,济南正式与莱芜合并,莱芜GDP就有1000来亿,而这也都算到了济南上。加之山东近年来的发展资源明显向济南倾斜,所以济南的发展速度才会加速。

山东打造全省会的背后,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背景下推动的。原本粤苏物液鲁GDP几乎处于同一档,但最近几年,山东掉队严重,发展慢是一方面,2019年的经济普查,山东GDP直接下调了9000多亿,至此真正退出与广东、江苏的竞争行列。

为什么山东要大力发展济南?主要就是济南的省会首位度太低了,几乎全国垫底。虽然过去山东发展相对平衡,但是缺少强有力的大城市,头部城市不够强,难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甚至转型升级。像广东拥有广州深圳两座一线城市,它们的经济辐射,资金技术人才汇聚,可以引领全省的经济发展。

而山东就缺乏这样的大城升级市。所以提高省会首位度非常必要,打造以青岛和济南双核,带动全省经济发展。至于济南GDP破万亿与山东经济发展前景问题,目前来看,只能说效果初现。除了推行强省会战略外,近年来山东已经在进行经济转型升级了,从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2020年山东经济增长3.6%,这个增速已经位居全国前列。相信今年会有更大的惊喜。

济南2020年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功劳应归对莱芜的兼并罩袭物,莱芜的GDP预计达到800亿。要是没有莱芜的情况下可能还要到2022年才能够进入万亿俱乐部。这是上层有意让这个第三经济大省省会城禅和市实现经济飞跃,可以跟其他主要城市一起同台竞技,更是让济南可以拉近同青岛的差距,实现真正的强省经济双城计目标。

但济南的进入万亿俱乐部并不一定可以快速提升山东的战斗力。记得在前些年山东还想用江苏一决高下,可遗憾的是这几年是差距越来越大。2020年山东的GDP73129亿,可江苏已经突破了10万亿大关,以102700亿超出29570亿,中间隔了一个陕西或江西。

相反,排在全国第四的浙江却是在后面紧追不放,2020年GDP经济总量以64800亿差距山东仅8300亿。虽然还是差距较大。可山东的压力犹在。特别是山东的人口数量已经破1亿,而浙江仅以5850万的人口数量实现了接近山东的90%经济规模。人均GDP差距不是一丁点大。

京津冀本来是山东经济发展可以依托的方向,可这些年北京都市区一枝独秀,连津冀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更何况隔着河北和渤海的山东。

要是靠长三角地区。可中间还隔着一个淮海经济区,这个区域都没能发展起来。那还有多少能量辐射到山东呢?显然也是不可能。

夹在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的山东是两边都靠不上,只能靠自己。可从当年红极一时的青岛私营企业和央企、国企,如今是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山东甚至有一种东北化的苗头。看到了鹤岗房价的大跌,却怎么也想不到会在山东沿海城市乳山身上发生。未来山东的经济如果难以寻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靠一个济南的上位万亿俱乐部,可万亿俱乐部已经达到了23个城市,更何况济南是唯一一个靠兼并实现晋级的城市。靠济南改变不了山东的经济状况,不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山东核心竞争力,山东还会距离广东和江苏越来越远,而浙江会越追越近。山东紧张却无计可施!

C.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数据公报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9年12月25日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注1]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我国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我国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我国于2008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注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经过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近两年的共同努力,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基本完成。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分层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方法,对30个地区的数据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查186个普查小区的21843个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抽查比例约为2.46‰),个体经营户24263户(抽查比例约为0.48‰)。抽查汇总结果,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3.5‰,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要求。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要求,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将向社会发布经济普查公报。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200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709.9万个,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加193.0万个,增长37.3%;产业活动单位886.4万个,增加204.0万个,增长29.9%;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2873.7万户,增加686.9万户,增长31.4%(详见表1)。 表1 单位数与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数 单位数(万个) 比重(%)一、法人单位 709.9 100.0 企业法人 495.9 69.9 机关、事业法人 95.9 13.5 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 118.1 16.6 二、产业活动单位 886.4 100.0 第二产业 230.0 25.9 第三产业 656.4 74.1 三、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 2873.7 100.0 第二产业 253.8 8.8 第三产业 2619.9 91.2 2008年末,企业法人单位495.9万个,比2004年增加170.9万个,增长52.6%。其中,国有企业14.3万个,减少3.6万个,下降20.0%;集体企业19.2万个,减少15.1万个,下降44.0%;股份合作企业6.4万个,减少4.3万个,下降40.2%;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共65.9万个,增加22.7万个,增长52.5%;私营企业359.6万个,增加161.4万个,增长81.4%;其他内资企业11.9万个,增加6.4万个,增长116.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4万个,增加1.0万个,增长13.5%;外商投资企业10.2万个,增加2.4万个,增长30.2%(详见表2)。
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单位数(万个) 比 重(%) 合 计 495.9 100.0 内资企业 477.4 96.3 国有企业 14.3 2.9 集体企业 19.2 3.9 股份合作企业 6.4 1.3 联营企业 1.1 0.2 国有联营企业 0.2 0.0 集体联营企业 0.4 0.1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0.2 0.0 其他联营企业 0.3 0.1 有限责任公司 55.1 11.1 国有独资公司 1.1 0.2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54.1 10.9 股份有限公司 9.7 2.0 私营企业 359.6 72.5 其他企业 11.9 2.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8.4 1.7 外商投资企业 10.2 2.0 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半数以上集中于东部地区[注3],单位拥有量自东向西继续呈递减态势,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372.7万个,占52.5%;中部地区141.7万个,占20.0%;西部地区136.5万个,占19.2%;东北地区59.0万个,占8.3%。东部地区拥有产业活动单位441.2万个,占49.8%;中部地区185.3万个,占20.9%;西部地区186.8万个,占21.1%;东北地区73.1万个,占8.2%。东部地区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1134.1万个,占39.5%;中部地区707.6万个,占24.6%;西部地区746.4万个,占26.0%;东北地区285.6万个,占9.9%。
表3 单位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的地区分布 法人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 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万个) (%) (万个) (%) (万个) (%) 合计 709.9 100.0 886.4 100.0 2873.7 100.0 北京 26.9 3.8 30.8 3.5 44.3 1.5 天津 14.5 2.0 16.2 1.8 24.4 0.8 河北 27.9 3.9 32.9 3.7 124.5 4.3 山西 16.1 2.3 23.5 2.7 63.2 2.2 内蒙古11.4 1.6 14.7 1.7 73.3 2.6 辽宁 31.5 4.4 37.3 4.2 128.7 4.5 吉林 12.4 1.8 15.2 1.7 67.5 2.3 黑龙江15.0 2.1 20.5 2.3 89.4 3.1 上海 36.0 5.1 41.2 4.6 29.8 1.0 江苏 63.1 8.9 70.4 7.9 176.8 6.2 浙江 56.0 7.9 64.4 7.3 169.4 5.9 安徽 20.5 2.9 27.1 3.1 109.9 3.8 福建 23.3 3.3 29.9 3.4 98.6 3.4 江西 14.8 2.1 19.9 2.2 69.6 2.4 山东 60.4 8.5 74.8 8.4 217.7 7.6 河南 35.1 4.9 44.2 5.0 218.1 7.6 湖北 29.3 4.1 37.3 4.2 115.0 4.0 湖南 25.8 3.6 33.2 3.7 131.8 4.6 广东 61.8 8.7 76.5 8.6 230.2 8.0 广西 15.5 2.2 21.9 2.5 118.3 4.1 海南 2.9 0.4 4.1 0.5 18.4 0.6 重庆 13.9 2.0 18.3 2.1 58.7 2.0 四川 31.0 4.4 39.1 4.4 169.9 5.9 贵州 9.4 1.3 13.8 1.6 53.9 1.9 云南 12.3 1.7 19.0 2.1 81.7 2.8 西藏 1.5 0.2 2.0 0.2 6.0 0.2 陕西 17.9 2.5 22.9 2.6 65.4 2.3 甘肃 9.4 1.3 14.0 1.6 40.7 1.4 青海 2.4 0.3 3.4 0.4 11.2 0.4 宁夏 2.9 0.4 3.7 0.4 15.4 0.5 新疆 8.8 1.2 13.9 1.6 51.8 1.8
在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制造业的单位185.9万个,占21.0%;批发和零售业174.5万个,占19.7%;教育54.7万个,占6.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71.2万个,占19.3%。以上四个行业合计占66.2%(详见表4)。 表4 产业活动单位的行业分布 单位数(万个) 比重(%)合 计 886.4 100.0农、林、牧、渔业* 2.1 0.2采矿业 10.2 1.2制造业 185.9 21.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8.5 1.0建筑业 25.3 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5 2.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1.1 2.4批发和零售业 174.5 19.7住宿和餐饮业 18.1 2.0金融业 22.0 2.5房地产业 24.5 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9.1 5.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3.7 2.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5 0.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3.8 1.6教育 54.7 6.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41.4 4.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2 1.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71.2 19.3* 此处的农、林、牧、渔业为第二、三产业法人兼营的第一产业活动单位。 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五个行业是:工业227.4万户,占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总数的7.9%;交通运输业459.6万户,占16.0%;批发和零售业1549.1万户,占53.9%;住宿和餐饮业226.3万户,占7.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69.3万户,占9.4%(详见表5)。 表5 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的行业分布 单位数(万户) 比重(%)合 计 2873.7 100.0工业* 227.4 7.9建筑业 26.4 0.9交通运输业 459.6 16.0批发和零售业 1549.1 53.9住宿和餐饮业 226.3 7.9房地产业 3.5 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7.0 0.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69.3 9.4教育 6.7 0.2卫生和社会福利业 57.0 2.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1.0 0.7其他 0.4 0.0* 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008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注4]数为35507.0万人,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加8586.6万人,增长31.9%。其中,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7338.8万人,增加3438.2万人,增长24.7%;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8168.2万人,增加5148.4万人,增长39.5%。在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27311.5万人,占76.9%;有证照的个体经营人员8195.4万人,占23.1%。在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9479.4万人,占单位从业人员的34.7%。 在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10433.1万人,占38.2%;建筑业3907.7万人,占14.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228.5万人,占8.2%;教育1723.6万人,占6.3%;批发和零售业1892.0万人,占6.9%(详见表6)。
表6 单位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从业人员(万人) 比 重(%)合 计 27311.5 100.0农、林、牧、渔业 195.3 0.7采矿业 990.8 3.6制造业 10433.1 38.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04.6 1.5建筑业 3907.7 1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77.0 3.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20.7 1.2批发和零售业 1892.0 6.9住宿和餐饮业 585.8 2.1金融业 487.0 1.8房地产业 552.2 2.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70.7 2.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47.6 1.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1.4 0.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99.0 0.7教育 1723.6 6.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680.4 2.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4.1 0.7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228.5 8.2 在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1.3%、11.4%、17.6%、31.5%和38.2%。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共4559.7万人,占单位从业人员的16.7%;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共2381.1万人,占单位从业人员的8.7%(详见表7)。 表7单位从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从业人员(万人) 比重(%)一、从业人员合计 27311.5 100.0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 358.6 1.3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 3106.0 11.4 具有大专学历者 4796.1 17.6 具有高中学历者 8610.5 31.5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者 10440.3 38.2 二、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合计 4559.7 100.0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 515.1 11.3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 1747.5 38.3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者 2297.1 50.4 三、具有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合计 2381.1 100.0 高级技师 98.2 4.1 技师 280.7 11.8 高级工 793.6 33.3 中级工 1208.6 50.8
2008年末,全国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额为207.8万亿元,比2004年末增加111.1万亿元,增长114.8%。其中,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7.7万亿元,比2004年末增加17.6万亿元,增长58.5%;集体企业资产总额4.4万亿元,减少0.8万亿元,下降15.1%;股份合作企业资产总额4.5万亿元,增加2.6万亿元,增长141.1%;私营企业资产总额25.7万亿元,增加17.0万亿元,增长194.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8.0万亿元,增加3.8万亿元,增长89.8%;外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13.5万亿元,增加7.3万亿元,增长118.0%(详见表8)。
表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万亿元) 比重(%)合 计 207.8 100.0内资企业 186.3 89.7国有企业 47.7 23.0集体企业 4.4 2.1股份合作企业 4.5 2.2联营企业 0.5 0.2国有联营企业 0.3 0.1集体联营企业 0.1 0.0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0.1 0.1其他联营企业 0.1 0.0有限责任公司 42.8 20.6国有独资公司 15.5 7.5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7.3 13.1股份有限公司 59.6 28.7私营企业 25.7 12.3其他企业 1.2 0.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8.0 3.9外商投资企业 13.5 6.5 [注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注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3)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即按照《民法通则》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具体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个体劳动者。 [注3]东、中、西、东北部的划分: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注4]从业人员:是指2008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有证照的个体经营户在岗的从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从业人员。 单位从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年末实有人员数。包括:在各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港澳台方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但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注5]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企业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六种。 [注6]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D. 经济普查要多久出结果

1年裤圆。经济普查需要1年。经济普查1年判丛时间结束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胡冲塌。除第一次已经确定在2004年实施外,之后均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为详细调查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

E. 山东一九年的GDP为什么还不如一八年的GDP高

首先你要知道一个背景,2018年和以前年份公布的GDP是由各地方自行核算的,2019年开始各省GDP由国家统一核算。
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由国家重新对2018年各省GDP的值进行核算,既算是试水,也算是检验各省GDP有没有水分。
各省统计局基本都是在2020年1月份公布2019年GDP的时候,同时公布了国家对于各省2018年GDP的修订值。就山东省而言,2018年自行核算的GDP是76469.67亿元,但是国家核算的是66649亿元,被下调了-9820.67亿元,同时2019年GDP为71067.5亿元。所以山东省2019年GDP没有2018年高,是因为你拿的是国家核算的2019年GDP和山东省2018年自行核算的GDP相比得到的结论。
就全国而言,第四次经济普查北方除了北京和河南,其他北方省份的GDP基本都被下调了,从绝对量来看,山东的GDP下调幅度最大,虽然不会影响山东省GDP在全国排名第三的位置,但是进一步扩大了和江苏省的差距,同时可能会影响济南市的GDP排名。

F. 2008年中国GDP是多少各省份排名各城市排名感谢大家!

在2008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份,广东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第一,上海人均GDP居首,北京第二,天津第三,浙江第四,江苏第五;西藏经济总量倒数第一,贵州人均GDP最末。

2009年是中国经济功艰决战的关键之年,“促内需·保增长·保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九字诀,珠三角被列为重点突破区域。些目标措施形同虚设,半点价值也没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就如同我们手里握着一大把好箭,如果不射出去击中靶子,便毫无意义”。

(6)山东经济普查多久扩展阅读:

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庆巧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大梁中国实行SNA体系,GDP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完全摈弃MPS核算体系,彻底转向SNA,增强了中国经济与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可比性。

200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完全规范了GDP数据,发布的GDP分为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三类,通过各类普查对GDP数据定期修订。

自2003年启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始,滚差运至2013年为止,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共经历了三次,历次全国经济普查都对前期国民经济数据特别是GDP做出了修订。

国家统计局从2015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采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数据,并公布相关核算结果。截止到2018年1月,中国GDP过去8年净增加量压制美国,相当于再造一个日本。

G. 96130给我发:山东省第四次经济普查正在进行,请您关注与配合,履行普查义务。山东省经普办 啥意思

经济普查通知而已,让你知碧陆没道有这回事,万一接到普查电话悉凳要配合国家工作。你看,我也经常接到通讯公司发来的通告短悔纳信。

H. 山东省第四次经济普查正在进行,请您关注与配合,履行普查义务。山东省经普办,什么意思

噢噢题主没事的,这是政府部门在进行工作之前向公民发布的提醒,就是让公民先有个心理准备,就好比人耐埋敬口普查一样。经普办可能会挑一部分昌慎人进行液逗调查问卷啥的,没事的。配合政府的工作就好了,主要是想查看一下省里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I. 关于国家统计局

2006年8月5日 星期六 本网中文实名:统计 中国统计 国家统计局
最新统计信息

重庆市非公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比重首超50%(08.04)

上半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4%(08.04)

上半年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上升1.7%(08.04)

2005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首超150亿元(08.04)

全国及30个省市区2006年二季度农产品价格报告(08.03)

上半年长三角16城市经济运行总体健康良好(08.03)

人均支出过九百 青海居民服务性消费开始升温(08.03)

全国及31个省市区2006年二季度企业景气报告(08.02)

上半年海南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增速创近五年新高(08.02)

天津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08.02)

陕西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国有企业成为推动主力(08.02)

掘枝上海市工业技术创新投入增长明显 上半年增长43.5%(08.02)

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08.01)

上半年宁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3%(08.01)

湖南省生产服务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建议(08.01)

上半年长三判漏敏角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放缓(08.01)

最新统计动态

湖北省统计对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实行提前备案制度(08.04)

山东省统计局出台具体实施意见搜郑加强服务业统计(08.04)

湖南省统计局首次公布市州单位GDP能耗指标(08.04)

黑龙江佳木斯市局成立专门机构加强能源统计工作(08.04)

山东三部门首次发布万元GDP能耗等8项指标(08.04)

湖南调查总队将与十部门联手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08.03)

广西北海市长唐成良表示将解决基层统计薄弱问题(08.03)

广东省人口调查办部署1%人口抽样调查近期工作(08.03)

青海调查总队深入州县调研统计调查工作情况(08.03)

湖南多部门联合共商信息化统计与公报工作(08.02)

江苏海门市统计局实施"六对准" 服务经济发展(08.02)

海南省统计局开展2005年常住人口数据填报工作(08.02)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对城乡划分工作进行质量抽查(08.02)

湖北孝昌县统计局整合统计报表减轻乡镇负担(08.01)

北京市街道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08.01)

九项成就推动天津市统计事业再上新台阶(08.01)

更多内容推介

国外统计:联合国《统计组织手册 第三版:统计机构的运作和组织》中文版(07.18)

统计出版:《统计教育》第7期目录及文章选登(07.11)

统计评论:“百县调研”要常抓不懈(石方川)(06.28)

统计出版:《中国国情国力》第6期目录及文章选登(06.13)

统计人的盛大节日——曾培炎副总理视察国家统计局侧记(06.06)

数海人生:让数字在阳光下成长――一个记者眼中的邱晓华(06.01)

统计出版:《2005中国经济景气年鉴》(05.18)

统计出版:《中国统计》第5期目录及文章选登(05.09)

数海人生:统计报表上的爱(散文)(马登坤)(04.30)

数海人生:阳光•生命(诗歌)(张恩辉)(04.06)

统计知识:物价指数,掀起你的盖头来(03.01)

经济普查:部分省区市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公报(02.22)

统计标准: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01.13)

统计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条例》(01.13)

J. 全国性的经济普查多久做一次

全国性的经济普查每5年做一次。

经济普查,是指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团渣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所进行的全面性调查。

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七条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除2004年条例发布第一次经济普查为2004年外,以后逢3和逢8年份为经济普查年。

(10)山东经济普查多久扩展阅读:

经济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塌蔽悄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普查表分为以下三类:

1、普查通用表。

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普查表、并宽企业普查表、非企业单位普查表;

2、专业普查表。

包括规模以上工业、资质内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开发业企业的普查表;

3、部门普查表。

包括铁路运输业普查表、银行业及相关金融业(不包括典当业)、证券业、保险业财务表。

阅读全文

与山东经济普查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些肉类小零食比较健康 浏览:137
婚姻是怎么过的完整版 浏览:326
长沙高塘岭办健康证在哪里 浏览:605
故事黔驴技穷中的黔是什么简称 浏览:859
健康系统已满18岁怎么还有 浏览:529
聚少离多的婚姻如何经营 浏览:990
受伤的爱情是什么 浏览:506
政治经济生活如何对外开放 浏览:959
婆婆在婚姻中什么体验 浏览:814
河北事业改革职教中心如何改革 浏览:835
婚姻线和儿女线怎么区分 浏览:285
都是什么病不能办健康证 浏览:766
银行放水提振经济钱都流向哪里了 浏览:846
辣木籽对人健康有什么好处 浏览:247
农信公务员事业单位哪个更适合你 浏览:986
从什么时候开始五年计划开始改为国民经济和 浏览:377
如何委婉的表达婚姻 浏览:352
幸福树长了黄斑怎么办 浏览:216
哪些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 浏览:929
幸福树施什么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