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如何评价世界经济发展

如何评价世界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4 06:34:59

① 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全球复苏进程中出现多方面结构性失衡,并引发次生问题:

一是供给恢复慢于需求恢复,引起通胀高企和政策两难。

二是服务业恢复明显滞后于工业,引起减排降耗压力和服务贸易失衡。

三是就业恢复慢于产出,自动化加速对劳动力的替代,造成就业市场永久性失业的疤痕效应。

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Virus变异、疫苗接种进展、供应链中断持续时间、全球通胀形势以及政策转向节奏均将影响经济增长前景。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第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一带一路卜旁”建设应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以产能合作和服务贸易为重点,以自由贸易为主线。

加快形成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双向互济开放的新格局。当前,以金融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滞后于实体企业走出去步伐,也滞后于产能合作的实际需求。

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11.4%。为此,在深型猜橡化产能合作的同时,兆让要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多种形式的自贸区网络。

② 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及认识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力的佐证。其代价之惨痛、教训之深刻,足当引以为鉴。经济全球化已经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威胁和影响。我们必须正视挑战,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的规律和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交往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进程,不断地表现出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性。但在实践中资本主义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试图按照其面目改造整个世界,使之完全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化”。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具有推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它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冲击,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挑战。其格局总起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挑战大于机遇。这不仅体现在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上,更集中地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挑战上。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政治改革过程面临更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孕育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
第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政治不稳定
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由于存在着“蝴蝶效应”,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带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波动与政治不稳定。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市场按照自由竞争原则,自发地调节各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关系。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其表现有二,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状况,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稳定。二是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影响政治稳定发展。值得指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这些因素同时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形成一种综合影响力,贯穿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因此,市场机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从政治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政府宏观控制和对话协商机制来实现各国政治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跨国公司和企业根据自由竞争原则和全球性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争权逐利,导致了国际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却不对各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负责。因此,维护世界经济秩序和各国社会政治稳定的职责,仍然需要各国政府承担,通过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使市场起到基础性配置全球性资源的作用。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打着自由化、民主化、私有化的招牌,主张通过“自由民主市场模式”,鼓吹和采取政府管制经济自由化政策,来消融中国政府管制经济机制,制约我国政府管理行为过程,直接影响我国的政策稳定和政局稳定。此外,西方国家通过操纵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强调一切按照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办事,甚至奉行单边主义,把本国法律凌驾于国际关系准则之上,企图迫使中国就范。这种不正当干预我国经济政治事务的“合法”手段,对我国政治稳定的隐性影响更大更深。可见,政府宏观调控、协商对话和国际合作是全球化条件下维护政治稳定的关键。
从文化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国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及其渗透整合机制,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公众的政治思想稳定和民心稳定。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全球化,也是精神文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西方的精神文明,对我国公众社会政治心理的稳定状态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但世界主要大众传播工具却被西方发达国家支配着,少数全球性传媒公司垄断着全球信息的发布权和控制权,这实际上使我国公众处在一种信息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之中。发达国家借此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推销“西方价值”,妖魔化中国等活动,这对我国社会公众的思想统一和心理稳定,产生和形成了无形的渗透影响和强大的舆论压力。
从社会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也是影响我国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政治的不稳定状况。
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影响的方向上是国际国内双向互动。第二,在影响的内容上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相互转化和全面扩展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第三,在影响的机制上是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第四,在影响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并存。第五,在影响的趋势上是政治稳定与政治不稳定交替发展。我们以新的姿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持续稳定发展是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不稳定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冲击—回应”互动关系,其运动轨迹和结果总的说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断循环发展以至无穷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对策选择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选择。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条件。当前,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与高度,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及其意义。
二是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及时进行社会政治稳定的政策调整,这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关键。
三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型体制,是保持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首先,坚持走制度创新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和文化制度,真正实现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这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加快新一轮体制改革的步伐。要及时抓住当前世界发展的有利时机,争取在2010年左右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文化新型体制。要立足全球,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纽带,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文明,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再次,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民主外交路线,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全面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国际经济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创造世界各国人民的平等、多元、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推动人类文明的和谐与进步,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方向。

③ 如何看待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对发达国家: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握腊老。

3、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段升是挑战,机遇是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挑战是由于科技和实力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形成因素:

1、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2、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局迅技术基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

3、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4、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5、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④ 谈谈你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七个特点。
(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近4%的增速。美国经济稳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额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标不及北欧,次贷危机使美经济优势不断被侵蚀和分解,其负面影响还在扩大。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以来最强烈的外部竞争。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舞台。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2%,累积财富总量是美国的一倍,2006年“新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加近一倍。同时,占世界人口80%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

(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巨额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和投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发达国家也难独善其身。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金融业的核心资产总额已达14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已平均跃升至330%。“经济金融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劳动市场流动性增强,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形成全球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更加成熟,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未来10年,发展中国家将有7亿人口进入全球劳工市场。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资源配置中合理及不合理的部分进一步显现,不均衡的全球增长模式正在塑造新全球经济格局。从总体看,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进程使生产要素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从国别看,全球化的收益分配和社会成本分布严重失衡,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在扩大,输家与赢家的两极分化加剧。资本回报连创新高,劳动回报则越来越低,导致国家间不平等。发达国家主导当前的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国际分工体系,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3/4,经济总量只占1/4。黑非洲至少要到2047年才能成功脱贫。在北方阵营,美欧日是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但由于美国奉行经济单边主义,企图垄断国际经济决策,三方经济利益摩擦时有发生。南方阵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诉求和利益关注点发生重大分化,多元化现象明显,南南合作呈现高度复杂性。

(四)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

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日趋成熟,东亚、拉美、独联体国家经济全面提速,非洲、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开始起飞,这些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资的依赖明显下降,对自身能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强化,一些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逐步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金砖四国”、“新钻11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为未来最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影响全球化的发展。按汇率计算,今年,印度、俄罗斯、巴西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2001年~2007年,中、俄、印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引资、外汇储备和股市总值排行榜上的名次平均跃升四个位次。亚洲国家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已从1993年的25.5%减少到目前的16.5%。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大。发展中国家相互投资迅速增长,主要表现在亚洲内部以及亚洲对非洲的投资。目前,世界外汇储备总额高达5.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掌握在发展中国家手中。近来,发展中国家开始将部分外汇储备以“主权财富基金”的形式对外投资,金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和跨国并购,有关动向将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五)南北国家有关发展模式的交融与交叉增多,经济领域多边协调渐成趋势,新兴大国加速崛起,经济力量加速“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利用,南北关系呈繁芜交织的状态。俄罗斯迅速复兴和印度加快振兴,打破了冷战后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新兴大国崛起的第一梯队。一批发展中国家迈入或走近经济次大国行列,对维护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及贸易自由化的需要不断增强,与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有所增多,双方相互依存有所加深,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增。“G8(八国集团)+5”成为促进南北对话的重要高端平台。G20(20国集团)涵盖当前世界上最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南北”代表性,近年来在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等的立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拿大倡议在G20框架内成立“全球首脑论坛”,进一步反映出国际社会加强多边对话协调的趋势。

(六)各种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重趋活跃,自贸区谈判方兴未艾,通过自贸协定等形式,新兴力量与传统大国结成经济联盟成为时尚。

区域经济合作既是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也是有关国家以区域发展为依托,为减缓经济全球化无序冲击而采取的合理选择。区域经济合作、区域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并行不悖。这种总体上良性的经贸互动推动了政治上的良性发展,大国重启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东亚、拉美、非洲等地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合作势头加强,成为联系不同地区之间合作网络的重要纽带。巴西、印度、南非已建立三国合作框架,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拉美,拉美与中东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国均试图通过强强联合、强弱互补的模式加快区域集团建设,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谋求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美国全面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借东扩之机加快区内金融、服务一体化进程,拉美两大经济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宣布加快自由贸易谈判,东亚10+3和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亚洲两个支柱性机制深入发展。未来国际经济关系将逐渐由国家之间的较量和竞争转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角逐,围绕全球经贸政策、金融体制的斗争与协调将主要在经济集团之间展开。

(七)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步伐加快,对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一些资源大国特别是油气资源富集的国家把握了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良机,不仅从中获取巨额收益,同时提升了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和阿联酋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序中平均前移了三个位次。一些石油生产国加强了对国内石油资源的控制,减少了发达国家对其石油资源的掌控。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将能源作为国际斗争的主要筹码,公开向美“叫板”。美国目前控制着中亚、中东、西非和北美的世界近70%的石油资源。全球能源战略格局明显向美倾斜,但在世界能源市场格局方面,俄罗斯影响举足轻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战略影响不可低估。日本努力稳定传统石油来源,并积极拓展新渠道。欧盟等国积极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并寻求能源合作。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和繁荣,各方对能源的依赖将与日俱增。围绕油气资源、运输管道和市场价格等,美、欧、日等大国还将展开激烈的国际能源争夺战。同时,随着新兴发展中大国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对能源安全的追求,相关能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打破了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能源产业中的垄断地位

⑤ 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现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格局,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超脱于国际经济、政治的基本格局之外。如海湾地区的局势与海湾战争,影响着世界的石油价格,这不仅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存,也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利益,因此,海湾地区局势的变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原南斯拉夫地区波黑共和目的战乱,不仅影响巴尔于:半岛的局势,也影响到西欧的经济与政治的稳定。也必然影响列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在世界趋于多极化的过程中,中国将成为多极世界的重要一极, 这是由下列基本特点决定的:
第一,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中国是亚州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物产丰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利资源。中国对人类的进步作出过重要员献。
第二,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虽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还不够完善,但三十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巳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对世界具有吸引力。
第三,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第三世界中缉怠光干叱妨癸施含渐唯一的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提出符合世界人民利益和符合历史发战向的建议和方针,成为世界人民可以信赖的朋友。
第四,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不屈服于任何超级大国,任何时候也不称霸,更不去欺凌任何小国,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能够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决定着它的作用主要是:
首先,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经济力量的不断增长和国防建设的现代化,能够制约两个超级大国分割世界,谋求霸权的趋势,对以美苏为核心的东西方关系的发展起着独特的制衡作用,成为美苏争霸世界,发动世界战争的最大障碍。从而在客观上起到稳定世界局势,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将保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将成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且对亚太地区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能够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关系统的改善,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再次,中国是第三世界的坚强后盾。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不仅同第三世界各国有着相同的历史命运,而且面临看共同的战斗任务。中国任何时候都把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权益作为自己的国际义务,坚决支持他们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努力加强同他们的合作。中国的发展道路也为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⑥ 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经济形势

1、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阶段,从2010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为正,但复苏基础比较脆弱,日本地震和中东北非的局势会对复苏增加负面影响,石油价格飞升也减弱了世界的复苏势头。尽管美国还保持着领头羊的位置,但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逐渐加大,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国家正在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主要的贡献。2、世界金融世界趋于稳定,尽管有欧债危机,但不会影响太大,各国对金融的开放更为谨慎,资本流动受限增加,金融国际规则的约束力下降。3、由于美国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加之粮食和石油等价格的飚升,使目前世界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4、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退出”抉择艰难(也就是如何放弃刺激和宽松政策),欧美日开始出现放弃合作协调原则的苗头。5、新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即将到来,美国开始搞“再工业化”,推进新能源建设,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6、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没有改变,但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有重回“重商主义”的倾向。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世界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三亚湾住哪里经济划算 浏览:860
幸福里家具城怎么样 浏览:987
舟山企事业单位食堂哪里找 浏览:247
南宁与贵阳哪个城市经济好些 浏览:889
浙江嘉兴有哪些美女 浏览:557
幸福是什么免费下载 浏览:167
什么是国企事业 浏览:405
童话故事的丑小鸭变成什么鸟 浏览:71
美女的数怎么写 浏览:438
兽医经济如何 浏览:381
去妇幼办健康证需要查什么 浏览:745
哪些肉类小零食比较健康 浏览:139
婚姻是怎么过的完整版 浏览:328
长沙高塘岭办健康证在哪里 浏览:607
故事黔驴技穷中的黔是什么简称 浏览:863
健康系统已满18岁怎么还有 浏览:531
聚少离多的婚姻如何经营 浏览:993
受伤的爱情是什么 浏览:510
政治经济生活如何对外开放 浏览:963
婆婆在婚姻中什么体验 浏览: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