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解决内卷问题
原作者:詹于
常常有人张口闭口说内卷,其实挺反感这些动不动就说内卷的人,不是说内卷不能说,而是因为,说这话的人,大部分都只是想甩锅,自己什么都不想干,只想制造一个锅,然后甩给别人,好以此来证明自己理所当然应该享受优质的生活。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存在普遍联系的,当你觉得一个地方有问题的时候,最好思考一下,这个地方和其他什么东西有联系,这个问题是不是由其他事情产生的,如果A产生了B,你要想改就只能连A一起改。如果B是让你反对的,而A是你赞同的,那么要更改B就必然会牺牲A。你不能一边期望拥有A带来的便利,一边又痛恨B给你的困难,你这种态度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你只能怨天尤人。
内卷一点都不稀奇磨谨,这个地球上普遍存在内卷,不只是人内卷,所有生物都内卷,不内卷此宏如何能进化?内卷这东西就和人要吃饭喝水一般,是自然法则。我说这些不是说内卷就应该,而是要告诉各位,要解决内卷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艰难,逆天而行的事情,这意味着需要非常大的努力,非常大的牺牲,要改造世界,要修改人性才可能实现,不是几个无知少年扯几句蛋就有用的。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人,他们在思考如何结局内卷,是思考,不只是抱怨,但是很难。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内卷,还记得那句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吗?联合起来干什么?为什么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他们联合起来的目的就是,大家不要剥削,大家一起劳动。
不过马克思也只是一个凡人,他不是神,他提出的东西不一定就毫无瑕疵,他也没有办法把他所提出的思想落实,至少他自己并没有亲手建立一个他所希望的国度。没有试验就不知道结果,他的理论水平虽高,但并不能预测所有事情,需要后人来继承,来发扬,来补充,来纠偏。
所谓内卷,归根到底就是,有的人掌握的资源更多,而这些人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地去剥削其他人,导致其他人不得不相互竞争去获取稀缺的资源。这其实就是剥削。
要解决剥削非常困难,这是逆天的行为,这是自然法则所不容的行为,我们中国人不怕天,我们说人定胜天,但是这胜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在座各位,你们有几人准备好了这代价?大部分人连高中政治教科书都没有仔细看过,几乎从来可以思考过前人留下的智慧,遇到问题只会抱怨,或者幻想突然出现个神仙上帝帮他解决,或者幻想外国存在一个天堂,有几个人真的愿意通过思考,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伟大的事业贡献一点点自己的力量的?
要解决剥削,需要思考和学习,这叫认知世界;需要想清楚办法,这叫做理论引导;需要有人干事,这叫实践;需要不断反思自己干的事是否符合理论,这叫理论指导实践;也需要不断思考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从而改进理论,这叫实践反作用于理论。不但如此,正如前面说言,要干成这件逆天之事,还需要有牺牲,甚至需要修改人性。因为人性本身就是自然竞争(内卷)的产物,人性如果不修改,必然会产生内卷。
这个话题太宏大,我没有办法一一说清楚,只能起个头,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解决人性之中的懒惰思维和权力欲望
人类的生存需要人类的劳动,所谓的剥削,根源来自人性之中的懒惰。懒惰分为两种,一种是降低自身的资源需求。比如当乞丐,资源需求少了,就可以少劳动,甚至不劳动,指望别人从指甲缝里给他剩点资源。但是这种方式是治标不治本的,乞丐也是有欲望的,只是他们压抑了欲望。但是欲望植根人性,是不大可能永远被压抑的,如果要走压抑欲望的道路去解决内卷,会对人类 社会 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第二条路就是权力。就是希望利用权力让自己少做点,别人多做点,用别人的劳动来供养自己。所谓权力,我这里要下一个定义。请注意,我下了定义,本文中所有的权力都是这个定义的意思,这个定义也许与字典,或者你的理解不同,但是这篇文章是我写的,不是你写的,也不是字典写的,你不要用字典,或者自己理解的意思来曲解我的定义。大部分争议都是名词定义的争议,你觉得我定义得有错,你可以自己去写一篇文章,别来我的文章中捣乱。
我对权力的定义是,让其他人为自己劳动,以期获取资源的行为。比如瞎扒基婴儿通过哭闹让父母给他食物,这和皇帝通过圣旨强迫你给他进贡没有本质的区别。有人喜欢把权力分为公权力和私权力,还有人喜欢分为自愿的权力和强迫的权力,我认为这毫无意义。因为任何权力的目标都是让别人为自己获取资源,国家通过兵役法让一个士兵去打仗,和你通过忽悠,让一个热血青年走上战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你不能说国家兵役法就是公权力,就是强迫,你去忽悠就是没有动用权力,就是对方自愿的。皇帝就是皇帝,他要你为他做事,就是在行使权力,就算他弄出一套君权神授的理论,并且给所有人都洗脑,让所有人都自愿为他服务了,那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你不能说他洗脑成功了,他行使的权力就发生了变化。
好了,一个定义说了这么多,但是不说又不行,因为总有人喜欢精杠。我们要解决内卷,消灭剥削,就必须要消灭或改造人性之中存在的权力欲望。而权力欲望又来自于人性的懒惰。所以我们要认准目标,消灭或改造这种欲望。就算不能消灭,也要克制和改造。
有人说,欲望怎么能被消灭呢?欲望为什么就不能被消灭呢?别的不说,就说西方那些白左,被改造得连人命和动物命都分不清了,这就是欲望被改造的一个案例。
另外,人都贪生怕死,但可以通过精神的改造让人变得勇敢无畏。再比如,人都怕生病,但可以通过思想改造让人认为聚会比病毒更重要。
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人的欲望是可以控制和改造的。因此,为什么就不能把懒惰思维改造一下呢?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是愿不愿的问题。所以我开题就说了,要解决内卷,你真的愿意吗?你愿意赞美劳动,歌颂劳动,不再视劳动为麻烦,反而认为劳动是一种需求吗?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上过学吧,你想想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霸,你觉得很枯燥很无趣的学习,他觉得就和吃饭喝水一般。你做题是煎熬,他做题,能从解决题目中获取乐趣。不错,在他看来,学习是有乐趣的。你体会不到,所以你才落后。
我举例只是想说明,改造人性,变厌烦为需求,是可能的。当然,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既然可能做到,那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如果你根本不愿意努力,或者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放弃了,这只能说明你根本不想解决问题。你想解决的不是内卷,仅仅是希望自己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不用被人剥削而可以剥削别人。
二、处理好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我们现在接受的消费观,其实是来自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消费观。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体制来自于西方资本主义,这种消费观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是有问题的。
资本家为了赚钱,一是需要人多生产,二是需要人多消费。于是他们灌输的消费观就是,你得多消费,你不消费就OUT了,你不消费 社会 就不能进步了,经济就要崩溃了,世界就要末日了。其实这套东西就和君权神授一般,就是为了忽悠你,让你多劳动,多竞争,用一颗胡萝卜来不断压榨你的潜力,让你去内卷。
其实人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用苹果手机也是打电话,用安卓也是打电话,那些所谓的高端的功能90%的人从来没有用过,为什么一定要用高端手机呢?一部手机,明明可以用几年,有的人非要每年换一部,甚至三个月换一部,你真的得到了什么?
有人告诉你,那叫 时尚 ,那叫潮流,那叫高贵,那叫优雅,那叫促进经济循环,其实都是狗屁。没有人告诉你那叫浪费吗?如果一套经济理论告诉你,浪费有理,不浪费就活不下去了,你觉得这套经济体制是不是有问题?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地方多浪费点,另外的地方就会短缺一点,有短缺自然就会内卷。如果某种体制造成了,一个地方一直浪费,不浪费不行。那这种体质一定是有问题的。也许要改进在问题很难,但不等于说有困难,它就该浪费了,它剥削就有理了。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本人写的文章:
詹于:我们应该怎么改造世界?论目标、方法和采用的工具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说,有的地方生产过剩了,最好的办法是,把这过剩的商品交给需要资源的人。也许这个人没有钱买,也许他没有办法把商品运回去,甚至也许他根本不知道谁有过剩的产品。这不是他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之前我们搞计划经济体制。什么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就是,先做计划,大家都需要什么东西,哪些是比较着急的,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哪些可以缓一缓,哪些浪费了少生产点。然后工厂把产品生产出来,运输部门把产品运输到需要的地方,交给需要的人。计划经济体制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相对过剩的问题。但是计划经济体制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就是,这个世界太复杂了,人类不是神,没有全知全能的能力,不可能什么知道,什么都计算清楚。但是,请注意,这问题不是计划经济不该搞,而是说没有能力搞,换句话说,如果能力提高了,如果水平提高了,如果我们能少计划一些,如果我们的计划能灵活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依然是可行的。
比如我们现在说工业4.0,说一个人需要什么产品,在家里,用互联网把自己的需求告诉厂家,然后厂家就会按你的需求生产出产品,然后物流公司将产品运送给你。你看这种模式,是不是和计划经济模式很像。
要解决内卷,需要处理好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大家都不喜欢多劳动,既然如此,就应该少浪费,而不是相反。计划经济体制有问题,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浪费有理,我们应该努力的思考和 探索 ,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解决计划经济的问题,又能做好资源的分配,让资源出现在需要的地方,并且减少浪费。
三、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有人说,我的东西,我花了钱的,我想怎么浪费就怎么浪费,我如果不浪费,商店就要关门。这一套理论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理论。前面说了这套理论是不对的,现在我要说怎么病根在哪里。
病根就在,所谓的你有钱,你为什么有钱?
同样是你,把你放在清朝,你一个农民,你会有钱浪费吗?把你放在建国初期,你有钱浪费吗?为什么你现在就有钱浪费了呢?
不错,我们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是提高了很多,但是全国还有那么多穷人,为什么他们没有钱浪费呢?
归根到底还是个生产关系的问题。你有钱,一方面是你自己的努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你处于风口上,你在生产关系中占据了上风,你的努力能够高效的变现,所以你才有钱。
你说我是211985,这是因为国家提倡教育,国家搞了义务教育,国家努力的宣传知识改变命运,国家说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给学校投钱,国家告诉老师,收起你知识分子的小脾气好好的教书育人。
如果把你放民国,你再想读书,你有那个资格吗?你知道那时候要培养一个知识分子需要多大的代价吗?
你读书出来,一定能赚钱吗?有没有你的岗位?有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你的知识能不能变现。规格到底还是生产关系决定的。把你放在印度去,如果你生为贱民,你最多只能当个跑腿的。把你放在伊拉克去,也许你会被一群愤怒的人撕碎。
我们换一种说法,你能赚怎么多钱,因为有人投入了宣传资源,让你的父母知道学习是好事,愿意让你从小学习,而不是当童工;因为有人投入了教育资源,让你可以有地方学习;有人投入了 社会 资源,让这个 社会 的人看中才能而不是血统或其他;有人投入了政策资源,让你有地方展示你的才华,而不是永远当垫脚石;有人投入了法律资源让你拥有了平等的地位,不至于卖身为奴;有人投入了暴力资源让你能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在生产关系中,资源向你倾斜了,所以你才拥有了赚钱的能力。换句话说,同样有办法把现在属于你的资源转移给别人,那样别人就更容易赚钱了。
不要以为你天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你信不信,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土包子,一个农民,可以比你更富有。深圳城中村的农民就是这样。其实换个地方依然可以,只要给他资源。过去的地主其实大多数都是腐朽无能的,为什么他是统治阶级呢?因为他掌握了资源,他可以把其他人弄得比他还要腐朽还要无能。他不想种地了,好办,给你一袋米,让你帮他种。他找不到老婆了,好办,给你一袋米,让你把女儿卖给他。他想学知识了,好办,让你把米都交出来,他去高薪聘请一位名师专门教他。他被人欺负了,好办,让你去给他当打手。不要以为这种事情只会出现在古代,现代世界依然有这种事情。比如非洲的酋长们,比如阿拉伯的王子们,比如拉丁美洲的毒贩们。
如何评价着名经济学家王福重说农民“懒惰愚蠢,不值得尊重”?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所有的规则都是人建立的。要解决内卷,要消灭剥削,必须要建立一套大家都能平等的生产,大家都能平等的获取资源的体制。这个体制很难建立,但是不等于我们就要放弃这个理想。
B. 内卷化现象已经很严重了,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一现象
人之思维大多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方面语言协助我们逻辑地思考,但另一方面语言形式也可能掩盖逻辑,从而挑起各类情绪、形成固化观念,语境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作为社会中的人,我们需要聚在一起“自娱自乐”(也可能是互相伤害),为此创造了很多概念,如发展、向上、作为、地位、成功...构成了一个察嫌致密的社会语境,让许多人一生都在其中沉沦,由于这个语境编制的密集、参与者众多,所以常人的确很难怀疑,觉得这一切都是合理应当的。
其实他本可以保持童年那个干净的、或修习哲学后能站在外面洞察到语境之存在的头脑,这样就能常常获得看世界、分析世界带来的乐趣,而不是靠社会语境的虚无空洞的评判来左右自己,更进一步,我们所做的事业便是通过哲学考察和撰文宣传来重塑这一社会语境,让越来越多的人反思和意识到阶级语境是给多数人带来痛苦烦扰的根源,而且是能够在无破坏性活动下扭转和消除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一个人手里(互锁和解锁都是雪崩效应,只要有了方向,就会加速转变),这样人们就自然有了继续深思和谋求改变的力量,当一个小镇的人都融入了新语境,那么这个小镇的人就可以率先拥有舒畅自由的人生,这才真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伟大事业,是为了解放我们自己,我们对此有充足的信心。
C. 当代年轻人如何破内卷
从人类社会学角度理解
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用“内卷”来描述一类文化模式,即当这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
这些看似抽象的理论之下隐藏的内卷的本质帆毕是一种因无序的不良的竞争而导致的没有发展、停滞的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既不能停止努力,也无法打破现有的竞争边界,无法实现突破性生长。
从经济学角度理解
内卷实质上是边际效用的一种体现。在现实世界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是非线性的,而是遵循边际效用。一旦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产出所需的投入就越多,也就是投入的性价比开始降低了。达到了这个临界点,也就开始了内卷。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来就是个假命题。
通俗的角度理解
内卷就是重复性的劳动,无意义的内耗,投入产生不了任何外部效益。不断重复,不断消耗,但是仍处于原地踏步状态,没有进步。量变不能引起质变了。
1.多劳而少得,远远超出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长,但绝大多数没加班费。并且效率并不高,没有多大实质性的产出。成为领导管理下属拿绩效的一种手段。并且损坏自己的身体,压缩了自己的业余时间。
2.由于重复性的同质化劳动,绝大多数人没有时间精力去继续学习和提升技能,陷入了低水平奋斗而无法提升社会地位的死循环。
3.导致剧场效益,前面的人站起来了,后面的人也被迫站起来,结果最后大家钱花了,电影没看好还特别累。
1.摆脱浮躁,坚持阅读,学会独立思考,不再被各种将人驯化的思想轻易洗脑。
2.遇到企业违法劳动法的一些损坏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勇敢站出来反抗。
3.不过多加班,提祥正高工作效率态宴芹,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了,无效或者没有多大产出的加班只会损坏你的身体,即便加班有继续,让你收入提高那么一点点也是不值得的,倒不如利用这些时间提升自己,或者享受生活,锻炼身体。
4.绝大多数的人工作并不是自己热爱的,只是为了糊口,那么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副业或者爱好,用副业滋养自己的灵魂,慢慢地副业转为主业,也未尝不可。
5.新事物不容易分辨,但旧事物,我们还是门清的。我们都是年轻人,还有时间输得起,用开放心态参与最新的游戏,不要再去内卷了,因为现在再去“吃螃蟹”可能会是韭菜,真的晚了。
6.刚才说的剧场效应,看电影这个事情改革创新一下,为站起来看电影的人提供不一样的观影体验,最终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坐着看有坐着看的方式,站着看有站着看的结果;或者干脆不看电影,回家看或者换一个电影院看跳出内卷。
D. 国内内卷局面严重,应该怎么摆脱
环境发生了变化,才产生了内卷。而这种变化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比如,群众富裕起来了,摆脱了物质短缺,金钱观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物-钱-物到钱-物-钱的观念转变,自然而然,无可逆转,并不是道德沦丧的结果。但这种脱离追求事物本身价值,反而追求交易价值的观念,就会造成巨大的内卷。也不尽然。对所以我们知道,内卷是因为环境发生大的或者说根本性质的变化后,产生的一种落后的反动的需要被解放的形势或状态。
E. 打破组织内卷最好的方法
你有没有发现,许多组织都会出现过度管理的现象,大家都很卖力气,也都很累,可是,业绩却并不理想。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你的组织,是不是在内卷了。
1.无意义的精益求精;
2.简单问题复杂化;
3.为了免责,被动地应付工作;
4.与预期的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
5.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
6.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
7.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地挖掘研究。
这与组织的过度量化、过度考核、过度评比有关,与组织的问差拍责文化有关。
许多系统化的组织,已经进化成了一个精密的仪器,组织中的人员,最怕的就是问责,于是,为了免责而去过度管理,并且过分强调了自己本位这块的职责要求,结果反倒是没人去关心组织最终的工作结果。
这就是由组织管理者不担当的价值文化决定的。解决组织内卷的方法,就是要所有人为结果负责。
一个组织,如果采用结果导向的价值文化,依据工作结果来考核,有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内卷发生。
对于一个组织的个体,你只须周而复始地改变自己的行动,明确地为结果负责,你的工作结果又能反作用于组织的考核数据,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这样,就可以极大程度地对抗内卷。
互联网时代,许多组织都在推行ERP管理,也就是闷敏建立一个数字化系统。
组织的数字化系统可以把众多场景里所能出现的解决方案打包,变成一个个的数字化的解决方案,给后来者去使用。
数字化系统里,你在在系统的指挥下不停行动,不断产生新的数据反哺给数字化系统,不断驱使数字化来虚罩羡为你产生结果。
结果导向的价值观,可以打破组织的内卷。因为,这个世界只看结果!
F. 你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中的“内卷”现象该如何打破内卷呢
对于内卷的社会现象,一方面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避免企业的无意义内耗和加班时间。另一方面个人在生活中要保持学习和进步,尽量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来获取更好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
在我的浅薄认知里面,内卷的形成原因既有国家方面的大方向情况,也有个人乃至企业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需要经过长期的改变以及政策扶持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但就现有的情况下,相关的普通工作劳动者依旧要保持学习和进步,尽量通过自己的实际技术能力来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
政府部门要通过相侍激宽关政策,避免企业的无意义内耗和加班时间。
当出现内卷现象时,相关的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出优先表态,应通过鼓励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迭代方式,来避免某些企业内部人员的无意义内耗和所谓的996加班时间。同时在针对现有经济市场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上,也要表示支持和推进,尽可能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机遇和优惠。
G. 如何冲破内卷化
有种权威的说法:内卷化是必然产生的。它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其实我认为内卷化的根本原因,就是正迟大家的认知过于趋同,所有人认为的事情都是一样的样子,这是造成内卷化的根本原因。如,假如社会上只有两个人、一个烧饼,两个人都想吃这个烧饼,他们的认知高度趋同就造成了内卷化。那如何改变这个内卷化呢?就是另一个人去找鱼虾、水果之类的其他食物。所以说人们的认知高度趋同是产生内卷化的根本原因。至于竞争激烈、人口太多、社会过于发达只能算是内卷化的外部原因。
对中国产生内卷化是必然出现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对事物的趋同度是世界上最高的。
从疫情期间戴口罩就是最好的例子:口罩紧缺的时举羡李候,大家蜂拥而至的买口罩,虽然也有国家的强制措施,但是哪个公民不愿意戴口罩?
再以赚钱为例:听说哪个行业赚钱多,又蜂拥而上,又出现内卷了。
千军万马去高考,都希望孩子可以上名牌大学、考研、山东人喜欢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其他的工作赚钱少吗?不是,而是因为人们思想高度趋同,产生的内卷化。这就是中国社会。
其实内卷这个现象自古就有,改革开放之后并没有感觉到内卷很严重,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高速发展,当多一个人加入内卷相应的会增加差不多份额的“蛋糕”。
日益内卷化的今天,我们普通老百姓应该怎么办?
普通老百姓冲破内卷化,要有多元化思维。我们不要跟他们抢“烧饼”,我们去吃“烤鱼”就好了嘛。
疫情期间看过一篇文章,大体是说曾经不得志的公务员辞职到酒店工作,正巧赶上新冠疫情,在家抑郁一段时间突然得到灵感,专攻外卖,订单不断,疫情反而带他走上了人生巅峰。
还有很多人寻找国外市场,选择国外创业,比如去非洲、南亚的一些国家,也会很成功。
还有一个办法摆脱内卷化,就是把自己命运跟国家相连,等派尺到国家把经济越做越强,机会多了,乘着国家政策摆脱内卷化。可是这种“等”的方法容易养成无欲无求是“仙人”。不懂主动出击,没有长远目标。
知道了什么是内卷化,就会对内卷化少一些恐惧、多一些从容。就像在一条街上恶犬对你狂吠,你知道它不会咬人、面目再凶恶也不会引起波澜,只要有计划地走到目的地就好了。
H. 现在的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了,我们该如何打破内卷
生活中各个领域都有内卷,并且变得越来越严重,工作、教育、房产,就连人口也有内卷。虽然很多人都说要打破内卷,但是很难做到。这里的内卷要分两种,一是普通生活,二是竞争性。普通生活可以不用在意,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竞争性的无法打破,你不卷自己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实际上,我们遇到的大多数都是竞争性神差内卷,当代年轻越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渐渐失去活性。现在流行一个词叫“躺平”,也可以算是内卷时代留下的影响。
3、内卷是恶性循环实际上大家都不喜欢内卷,可只要有竞争在,谁都想当第一。就拿教育这件事说,教育局不允许学校补课,可是学校都会偷摸办补习班,就是为了提升升学率和学校口碑。家长也想着参与,因为他们担心孩子跟不上,被其他人甩在身后。
在社会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大家都一个劲往前冲,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你不向上爬,总有人会向上爬。
I. 在这个不断内卷的时代,拿什么拯救你
有人说:随着互联网的“流量泡沫”涌入整个社会,人类开始进入疯狂“内卷化”时代,教育、工作、生活、甚至是婚恋,无一幸免。
有人将“内卷”的表现归纳概括为以下七点:
2021年,“内卷化”带来无休止叠加的负担,却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与获得,这不仅让人深思:我们究竟为何而“卷”?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过: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这世上,真正能成事的人,并不是投入最多时间“内卷”的人歼稿扰,而是那些能找到最佳解决问题途径的人。
如果你对博弈论感兴趣的话,你会发现,所有相关问题其实有一个神秘的共通之处,这个共通之处既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也会成为隐藏着的合作障碍。
一、 博弈论到底是什么?
博弈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团体)在平等的对局中的决策、行动,以达到共赢局面的理论依据。
博弈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它真正作为一个原理的诞生,是在1928年,这一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自20世纪以来,博弈论得到西⽅商界、经济学界、军事领域、社会学界的⼴泛应⽤。它可以帮助不同利益的决策者建⽴起能够⾃我规范、⾃动运作的合作关系。
小到家庭失和、邻里矛盾,大到公司合作、国家外交......这些问题大都可以通过博弈论的策略找到最优解。
天道未必酬勤,但天道一定关照能找到最优解的聪明人。
所以,如果你想摆脱内卷,就必须先搞明白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和最优解。搞定这些,下一个拥有开挂人生的人可能就是你!
二、 80%的问题都可以
在博弈论中找到最优解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早高氏旦峰堵车的时候,每个车都按规矩乖乖的排队,很快堵塞就会被舒缓。但是,如果有一辆车等不及想违规从公交车道挤过去,那么这条街道的车辆就会全部开始你争我抢起来,最终结果就是整条街越来越堵,守规矩的,不守规矩的,所有人都会迟到。
这一现象在博弈论中被称为“囚徒的困境”模型。
20世纪50年代早期,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阿尔伯特·塔克借用“两个小偷的故事”解释了这一模型。
警察抓住了两名涉嫌抢劫的小偷,但是只有他们非法持枪的证据,这种情况只能被判2年。于是一个警察想了一个巧妙的招数去瓦解小偷团体。
他先到小偷A的羁押房间,对他说如果B认罪,B只会被判刑4年,但A就会被判刑20年。又说:如果你先认罪,你就可以因为证词争取无罪释放。
走出A的羁押房间后,警察又用同样的话术去找了B。最终结果是——两人纷纷认罪,都得到了4年的判刑。
这一故事是“囚徒的困境”最经典的案例,被后人用在无数的警匪片中,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程度。
其实,除了“囚徒的困境”模型之外,在《博弈论与生活》中,作者还提出了另外6个困扰我们生活的困境——公地悲剧敬羡、搭便车、懦夫博弈、志愿者困境、两性战争、猎鹿问题。
所以,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将近80%的问题都可以用博弈论模型来分析解决。
三、 “内卷”,
就是一个典型“囚徒的困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内卷”这个年度热门话题,或者应该称之为年度热门现象。
“内卷”这个概念最早是来自格尔茨水稻农业原地不动、未曾发展给出的结论性概念。我们现在所谈论的社会意义上的“内卷”与格尔茨的经济学概念并不相同。
关于“内卷”这一热词,牛津大学教授项飙给过一个很全面的解读:整体环境的恶化是不断加速且不可挽回的;而个体没有能力与环境抗衡,最终只有顺应环境变化,加入到内卷的行列中。
假设一个部门所有人目标都是完成手头工作和KPI,等待工资到手。有一天部门领导灵机一动,开始制定鼓励员工每天加班半小时制度,新员工A急于表现,率先表示自己可以加班1小时,于是员工BCD......纷纷被迫开启下班后“摸鱼”一小时模式。
所以, “内卷”其实就是“囚徒困境”的现实实践。
在“囚徒困境”模型下,当一个制度建立,制度覆盖下的人群大多数会被迫选择迎合制度,而当这一制度并非最优解时,那么,所有人的迎合都会变成无效迎合。
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人累死累活,起早贪黑,整体效益并不会有可观的增量。
陷入“囚徒的困境”的“内卷”之后,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职场还是生活,都是一种无声息的虚度与浪费。
兰·费雪教授在《博弈论与生活》通过一整章的内容解释了“囚徒困境”,即: ⼈们常常从⾃⾝利益出发,⽽选择放弃最佳合作策略,从⽽陷⼊⻓远利益受损的局⾯。
那么,如何破解“囚徒困境”呢?
作者在书里提供了解决这一困境的三种方式: 改变态度,诉诸善意的权威人士和能够自行运作的策略。
改变态度:如果我们都认为在合作中作弊是不道德的,就能避免许多社会困境。
诉诸善意的权威人士:所谓“善意的权威人士”大多只是一个迷思。
一旦有了权力,就几乎无可避免地会谋求私利。所以,我们需要让外部的权威人士来促成合作并守护公平。
能够自行运作的策略:开发出能够自行运作的策略,如此一来,只要合作一开始,就不会有作弊的机会。
四、 问题最优解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
兰·费雪教授认为,人们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放弃最佳合作策略,从而陷入长远利益受损的局面。
在《博弈论与生活》这本书提出了以博弈论为理论支撑的5个建立“合作关系”的方法。
沟通——协商——联盟——承诺——理智与情绪。
1.沟通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知识和技能,85%取决于沟通。博弈论研究者认为。只要双方愿意且能够沟通,理性通常也能让他们达成协议。
沟通顺畅至少会减少一半的时间成本。
经常会看到一些八卦新闻:早已没有感情的夫妻双方,因为一些小利益双方不肯妥协,耗了一年又一年,离婚官司反复上了热搜,却久久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阻碍他们离婚速度的,不是离婚冷静期,而是双方对于沟通的逃避。这种逃避导致双方不仅要付给律师大笔金钱,还必须承受长达几年的情绪上的压力。
2.协商
协商的两大利器,就是威胁和承诺,两者间的选择要看当时情境而定,而且对方必须相信才会有效。
兰·费雪教授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小例子,当孩子开始调皮捣蛋的时候,如果爸妈只是大吼:“再不住手,我就把你宰了!”
小孩可能不会对此感到威胁,因为他很明确的知道爸妈会打他屁股,但不会真的宰了他。这是一个不会成真的威胁,所以,大多数孩子理都不会理。
如果爸妈把话术换成:“再皮不准吃冰淇淋了”或者是“听话,我给你买冰淇淋吃”。大概会有很明显的效果。
3.联盟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夫妻,同事,或者是商家和消费者,只要便于协调双方策略,都是联盟关系。
兰·费雪教授认为,人们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放弃最佳合作策略,从而陷入长远利益受损的局面。
所以,想要一个合作双赢的局面,必须要要将合作双方看做一个必须信任的联盟关系。
在这一基础上,各方协商出策略,彼此信任,信守承诺,这些行动可以让所有人跳出社会困境,最终实现双赢局面。
4.承诺
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让人在缺乏信任的情况下,仍然对组织保持忠诚?答案只有一个——承诺。
兰·费雪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各方无法或不愿沟通的情形下,最可靠的方式就是建立起能够自行运作的协议。
这个协议必须是一个纳什均衡,各方只要独自逃跑就会承受损失,因此不得不合作。
2003年,华为面临前所未有的低谷期,任正非甚至计划以75亿美元的价格把华为卖给摩托罗拉,但却因为种种困难,没有最终实现。
然而,也是在这最严重的低谷期,任正非摸索出一套“一种不用上市就能获得融资的方法”,开始走华为自己的“野路子”。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承诺激发团队的创造活力。任正非将管理模式从上下“命令——服从”式,调整为“全员参与”式。这一政策的调整,为华为带来巨大的集体能量。
5.理智与情绪
理想状态下,只要各方能以真正理性的态度,从协商中追求自身的利益,就能为所有人找到独特的最佳方案。
但人是独立复杂的个体,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的理性,所以,在合作中,情绪必须要列入我们日常计划、行动的考量之中。
把快乐和其他情绪上的奖励或惩罚列入计算,看起来在某些情境中,纳什均衡就真的能将我们锁定于某些解决方案,达成合作。
五、 十大效能最大化的博弈论要诀
兰·费雪教授在多年的博弈论研究中,总结出10个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些策略旨在调整合作和冲突之间微妙的平衡,值得每个人投入心力,了解其原理及如何应用。
1.赢就守,输就变
不论先前选择合作策略或自私自利的不合作策略,只要结果出炉时你是赢家,就不要改变策略。
但如果输了(常常是因为其他人和你同时选择不合作),就马上采取另一种策略。
2.带入新的参与者
如果本来是两方对峙的局面,就让它变成三方制衡的情形。这对于合作时促成平衡的效果很有效。
就算明明知道新加入的会是个不合群的家伙,也仍然可能改善整体情形。
另外,新的参与者也可以指“受信任的第三方”,负责管理担保物或是执行违约条款。
3.建立互惠形式
最重要的一种合作动机,就是知道未来还可能再次碰头,所以要试着通过直接、间接或社交网络的方式,建立起这样的情境。
4.限制你自己的未来选项,让自己一旦背叛合作,就会受损失
这是最有效的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确有合作意愿的方式之一。
例如定下特殊条件,只要自己(或他人)违反合作承诺,名声就会大大受损;或采用破釜沉舟的方法,规定合作之后就不能再回头。
5.付出你的信任
这是另一个让别人觉得你的承诺可信的做法。
只要你真心付出信任,就能得到回报,想合作也就容易许多。
6.定下特殊条件,双方如果想单方面背叛,就会承受损失
当然,这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问题的合作解决方案恰巧是纳什均衡,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7.使用补偿给付,来建立并维持合作的联盟
补偿给付可以是金钱,或是社交上或情感上的奖励,或干脆就是贿赂。不论是哪一种补偿方式,重点在于联盟成员如果叛逃或加入其他联盟,就会承受损失。
8.注意七大困境,考量各参与者的利益与成本,让困境不复存在
当然,这说来轻松,做起来困难,否则早就世界大同了。但无论如何,这是正确的努力方向,而且值得一试。
9.分摊各种货品、责任、工作、惩罚等,让人人都觉得结果公平
“觉得公平”是很强烈的动机,因此务必保证过程透明,让结果看起来公平,人人满意。
10.将团体化整为零
所有证据都显示,小团体内部的成员比较容易合作,但偏偏小团体与小团体之间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小团体的领导人如果能善用上面的九点要诀,就有助于团体间的合作。
人类一切的关于劳动与关系所作出的努力,都是为了获取幸福感。而幸福感的获得来自问题的真实解决。
所以,无论你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走出“内卷化”才能真正拥有更优的未来。
公号新规,只有“设为星标”,才能收到每期推送哦!
J. 我找到了解决内卷的办法
鸡娃、内卷、阶层固化,当前成为热词,不断激发新的焦虑,内卷到底有治吗?
笔者提出五个小观点,权当一家之言:
通常内卷的套路是这样的:
你初中补课,我就提前到小学补。你小学补,我就提前到学前补。
你补一门,我就补两门。你学钢琴,那我也学小提琴。你学足球,那我就学网球。
更有甚者,从出生前就开始胎教了,美名其为胎教。
这算到顶了吧。
不!
按照科学的说法,孩子的智商是由母亲的智商决定的。 所以我建议,你应该在选偶时就选择一个聪明的配偶 。
这样生出聪明的孩子的概率更大,人聪明了学习起来总是占点优势。
这是真正的溯源从源头上解决内卷的办法。
但从统计上说旁孝,统计学上又有个均值回归的概念。
你有时也要接受一个现实:学霸的父母也可能会生出学渣的孩子。
这个办法在本质上是在拼时间,拼时间有两种:
一是不断地延长时间,通过延长时间争取优势,如牺牲睡觉时间、游戏时间。
二是从时间的源头上想办法。如追本溯源,选择一个聪明的配偶,让孩子更聪明。
本质上你想要小孩进入更好的学校,就是在追求效率,或者说最优化。
追求效率和最优化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只是进入更好的学校这么一种提升效率的办法。
效率和优化其实就是经济学思维。
投入更少、产出更多。
提升效率、追求最优化。
效率的提升有很多办法,很多人列出过很多公式。
比如做好精力管理、时间管理。
这是高效利用时间。
比如要事第一,遵从时间四象限管理法。
这是追求更高的效用。
比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高效利用课堂等等。
这是提升效率。
进好学校是依靠外部的效率和优化 ,
管理好时间、做高效用的事、高效利用课堂等,是自我控制的效率和优化。
多在自己能力控制的效率、效用和优化上下功夫,更靠谱,自己掌控性更高。
有个剧场效应可以用完解释内卷 。
本来大家都坐着看电影,第一排有人站起来,后面的就必须站起来,否则后面的就看不到。
这就都坐着看电影差不多,但大家都很累,毕竟没有坐着舒服。
但如果又有人站在椅子上,后排的人也必须都站在椅子上。没有一个人是舒服的。
这时需要剧场管理员介入管理,要求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任何人都必郑态须坐着看电影。
内卷的解决需要管理员的管理,而不是缺失。
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着名心理学教授陶林曾经举过一个瑞典的例子,他二十年前去瑞典的时候了解到:在瑞典,学校放学时间都是政府规定的,商店营业时间、节假日营业时间政府都做了规定,不允许延长营业时间。
只要大家都遵守这个时间,大家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也不会产生恶性竞争。
我询问了在瑞典的朋友,她介绍说:国家严格规定营业时间,商家没有恶意竞争。
这边的工时和休息分的很明确,下班后不再谈论工作,节假日一定是家庭日。
大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理念也不同,这边的孩子上学完全没压力,回家没有作业。我们上班也一样,没有竞争,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即可。
我住的城市有一个中国人开的小超市,为了多赚钱就营业到很晚。政府警告后不改,然后直接被关闭,因为不遵守规定属于恶意竞争营业。
当然,剧场管理员是外部力量,是我们没法左右的。好在相关机构也在重视这个问题,也在逐步解决。
我们耗费内卷去拼,拼的是机会喊启源,
拼的是机会平等,而非结果平等。
教育平等变成了机会平等的竞赛,
拼的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机会和资源。
你换一个思路:
是因为未来机会更多了,我们才去奋斗 。
而不是因为奋斗去 争夺 不多的机会 ,因果关系不要倒了 。
保持思维前瞻性 , 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
一是随着技术发展,社会变化更快了。变化即机会,机会从整体上是越来越多的,造富运动从产业造富,到了技术造富。
二是智能时代在淘汰一些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出新的大量工作岗位。
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说现在进入第三次造富运动——技术造富。
技术实际控制人占的比例将越来越高,一旦他们作为创造者拥有知识产权,有经济收益,他们就会富裕起来。
科技经济将成为重要经济生态。
智能时代会消灭很多工作,但也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工业革命时代曾经消灭了大量的农民,但却创造出了远多于农业时代的职业。
智能时代同样如此,例如无人机,看似无人驾驶,但后面的支撑人员比以前无人驾驶投入的人员还要多。
只是前提你要掌握智能设备或相关技术,而不是仅凭借体力。
我们大多数人只是盯着眼前的机会,为少数的机会焦虑。而不是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的发展和趋势, 我们不要 以 内卷 为借口 做为不奋斗的理由 ,做为自己焦虑的理由 。
教育的本质,我个人的观点是: 遵从 每个人的 天赋, 重点 培养好奇心, 在好奇中去自发的探索,在探索中 产生热爱, 从而 激发内驱力, 而不是一味地参与零和博弈。
所以,真正抵抗内卷的,不是竞争、竞赛、而是不把自我、生活和工作沦为商品和工具。
真正抵抗内卷的也正是:好奇心、探索、热爱、内驱力才是一个人保持恒久的力量,是驱动人一生的力量。
当然人在时代的裹挟中很难脱身置外,但转换一下观念、看远一点、遵循教育的本质,在效率上提升而不是拼时间投入等,或许会多一点治愈,多一些平和,起码可以减少些焦虑,丢掉包袱,充满自信和快乐地去奋斗,参与时代的变化和进步。
综合内卷是有两面性的:
一从资源上来,是对现有蛋糕进行分配。蛋糕没大,分配的人多。这时要想办法把蛋糕做大,去分未来的蛋糕,而不仅限于现有的蛋糕。着眼未来的增量,不是仅仅现有的存量。
二从人的竞争和不甘心落后来看。竞争、进取其实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是人有进取心的表现。这是个人乃至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内卷,而做为不奋斗、不进取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