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云南主要经济作物有哪些
甘蔗是云南传统的优势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0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26.03万公顷,比1990年增加14.31万公顷,增幅达122.1%;产量1521.5万吨,增700.76万吨;产糖量由60.3万吨,上升为149.2万吨,增加了1.5倍;产值由1990年的11.94亿元增至2000年的22.4亿元,增10.46亿元。 云南种茶历史悠久。"八五"以来,不仅茶园种植面积继续增长,而且茶类结构也有了较为合理的变化,质量提高,产值大幅增长。2000年,茶园面积达16.37万公顷,比1990年增0.33万公顷;产量7.94万吨,增长了77.2%;产值约8.7亿元,增加5.6亿元。 云南省大力发展冬春早菜,加大良种繁育力度、多层次布局相结合的商品蔬菜基地的建立,为云南省蔬菜参与全国蔬菜大流通奠定了基础,蔬菜成为云南省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来源。2000年,云南省蔬菜种植面积35.33万公顷,比1990年增长19.52万公顷,增幅123.47%;产值80亿元左右,增加2倍多。 云南省的花卉自1994年起步以来,种植面积从2000亩发展到了2000年的6.5万亩,鲜切花产量达13亿枝,总产值22亿元。至目前,花卉已成为云南省新兴的一个优势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地。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云南水果种类多样化。我国从北到南,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水果,在云南应有尽有。2000年,云南省水果种植面积达22.9万公顷,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203%;产量77万吨,比1990年增加45万吨,增幅140.6%;产值约14亿元,与1990年相比,翻了4倍。水果产业的迅速崛起,为云南省调整农业结构作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省的蚕桑产业稳步发展。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桑西移给云南省的蚕桑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00年,云南省桑园面积达1.87万公顷,比1990年增加1.51万公顷,增长4倍多;产蚕9400吨,比1990年增加了6918吨;由于质量不断提高,产值不断增加,蚕价由原来的每千克9.4元增加到每千克14.57元。蚕桑业逐渐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产业。 ———今年1—10月,红塔集团主力品牌销量达376.85万箱,同比增长36.72%。红塔集团实现税利296.9亿元,增长9.13%。随后的11月13日,红塔集团再传喜讯,“红塔山”200万箱和“玉溪”50万箱顺利生产下线。 ———今年1至10月,红云红河集团生产卷烟357万箱,同比增长3.5%;销售卷烟359万箱,同比增长2.4%;实现税利307亿元,同比增长6.5%。 烟草产业是云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也维系着千千万万烟农的生计利益。去年云南烟草工业实现税利将突破600亿元,达到625亿元,这个成绩比原定的今年实现税利增长40亿元的目标,增加5亿元。其中烤烟产量占全国近30%,卷烟产量占18%。烟草产业已成为云南最大的经济财政支柱。云南“两烟”实现税利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0%以上。在1979年-1998年的20年间,云南烟草实现税利达2000多亿元,
⑵ 云南省 农业产业化 政策
加快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建设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云南民进省委 新世纪的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神旁,同全国一样,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加快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应紧紧抓住发展中的三大机遇: 其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并具体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 其二,中共云南省委第七届七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商品基地,尽快形成一批优质农产品产业群、产业森瞎和带”作为“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 其三,农业部决定从2006年起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活动”,将始终围绕提高对农户的带动力这个核心,力争今后五年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抓住农产品增值这个关键环节,预计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将达到1.5:1,平均每年提高0.1个点。 民进作为参政党,一直关注“三农”问题。近年来,民进云南省委曾做过 “关于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调研”等,并形成了书面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民进云南省委从促进我省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步伐的角度,对我省龙头企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归纳如下: 一、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十五”以来,应该看到,我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如《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明确了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战略重点,使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主要农产品持续快速增长,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逐步得到发挥,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产业:(一)烟、糖、茶、胶、鲜切花等传统优势产品分别位居全国前列,一批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如咖啡、热带亚热带瓜果、冬春早蔬菜、香料、药材等正在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云南农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二)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经营方针,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使其成为了一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三)各种农业商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大量兴起,一批带动千家万户发家致富的龙头企业越来越壮大,如 “玉烟”就成功地实施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我省有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4家。 二、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 (一) “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中的信誉危机突出; (二)产业组织结构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高水平发展;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产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 (四)经营环境和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五)政府角色定位有待改善; 三、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为农服务的正确方向 我省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都需要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此盯扶持农业,扶持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充分认识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竞争力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对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广开投融资渠道 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倾斜政策,广辟资金来源,多渠道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地方财政投入为导向,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外资及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龙头企业投融资体系。如,地方财政的支农资金,每年可安排一定资金投入前景好的农业企业,用于项目经营、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财政资金也可探索入股、贷款贴息等方式的扶持;商业银行、信托、信用合作社应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投入的重点;以开放的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吸引外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加快龙头企业的发展搭桥铺路; (三)加大对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除享受国家和省制定给予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外,还应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一是经认定的省级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应视作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开发、企业开发培育的动植物新品种出售收入,应比照科研开发机构“四技服务”收入的政策,给予相关税收减免,财政资金应给予贷款贴息和补贴;三是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及管理入股,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拥有的技术成果、动植物新品种、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可视为资本金投入,可占企业20%以内的注册资金;四是鼓励科技人员和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家领头办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到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兼职,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其它人员相同政策。 (四)加强农业中介机构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龙头企业工作和创业;各级政府部门的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中,把培养、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作为重要内容,在学习、培训、经费上给予支持;对在农业龙头企业工作的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在政府奖励、职称评定、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同在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同等政策待遇,加大农业龙头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五)抓好农业信息服务,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应开展信息服务工作,鼓励民间信息行业、农业咨询行业、科技咨询行业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建立科学准确、反应灵敏和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当前,一要加大农产品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要及时向农民传递权威的生产、技术、价格和供求信息。三要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农业技术交易市场建设。统筹规划,加大建设力度,整合好现有的农产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通过合作、股份、合伙等多种形式,将云南省现有的省直部门、各市、各单位办的农业信息网和科技信息网资源进行改革重组,实行资源共享。开展信息到乡、进村、入户,将信息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广大企业和千家万户,形成国内外市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乡镇、村、农户纵横交错互动的多维的网络体系。加强信息采集、加工分析,改变重硬件建设轻信息采集加工的倾向,真正发挥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作用,以适应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发展的要求。针对中小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信息获取量少等现状、实现人才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六)规范各种利益关系,完善企业运行机制 规范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科研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企业运行机制。 1、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把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成果转化、新产品转让、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高额利润返还一部分给原材料生产和科研开发环节,让农民、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获得从原材料生产到加工、销售、新品种转让等生产经营环节的平均利润; 2、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促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科技人员、科研开发机构实行双向承包,采用合同契约的形式进行自我约束,规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 3、建立风险调节机制。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从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基金,以备技术转化、科研开发失败和产品滞销、市场波动时进行自我保护、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强化合同监督,通过章程、合同契约来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力、义务,规范各方的经济行为,力促各项合同兑现,保护各方面的利益。 (七)扶优扶强,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大企业、大集团 随着我国农副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省的龙头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和发展,关键取决于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覆盖面大、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如昆明雪兰牛奶有限公司,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对他们一方面要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方式,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利益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运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考核管理。引导企业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上狠下功夫,向高起点、大规模、外向型、实力强龙头企业和集团奋进,争取“十一五”期间,我省有龙头企业进入农业部“十一五规划 :‘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活动’中的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和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
⑶ 滇越铁路开通后对云南经济、工业和生活的影响有那些
滇越铁路的开通,使云南一夜之间成为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距出海口最近的区域。以往,通过滇越古道,从昆明到越南海防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火车通车后,三天即可到达。清朝最后一个“状元”袁嘉谷是云南人,当他1910年10月返回故乡时,便是通过滇越铁路。过去他从家乡赴京赶考,至少需两个月时间,而此次还乡,却只用不到半月,这让他大为感慨,并预言这条铁路将给云南带来巨大改变。
历史正如袁嘉谷所预料。虽然1889年蒙自开关可以视为云南近代化的开端,但西方工业文明对云南的冲击,直到滇越铁路通车之后才真正开始显现。
今天的历史学家更能看清楚一百年前这条铁路的意义。滚滚而来的西方工业产品从世界各地运抵越南海防,再经滇越铁路运至昆明,进而向整个西南地区流淌。这其中,以铁路沿线地区收益最为直接。
以昆明为例,火车通车前,昆明对外交通只有几条驿道,日用消费多为本省土特产品,不多的外来物品也局限于周边省份。通车之后,昆明市政建设、消费习惯、思想观念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些闻所未闻的商品开始出现在昆明百姓的生活之中,罐头、香槟、咖啡、手表、缝纫机、化妆品开始被一些富户人家接受和消费;市区内开始出现许多西式或中西合璧的建筑,今天的云南大学会泽院便是当时法式建筑的代表;电话、电灯、自来水、汽车、自行车也陆续在这个城市里出现;社会上逐步流行起西式生活风尚,咖啡馆、酒吧、电影院成为市民的消费场所,新式学堂开始普及,女孩子也可以进入学校,接受新式教育。
据粗略统计,自1910~1923年间,昆明市内新开张的酒店、洋行就达三四十家之多。而同一时期广州的洋行也仅有十余家,昆明声望之隆,“堪比香港”。
作家艾芜在其《人生哲学的一课》中对此描述:“滇越铁路这条大动脉,不断地注射着法国血,英国血……把这原是村姑娘面孔的山国都市(昆明),出落成一个标致的摩登小姐了。”
工业起步
铁路通车之后,由于大量廉价棉纺品的倾销,使云南传统的耕织结合的家庭经济备受冲击,从而导致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同时,大米、红糖、茶叶、火腿等土特产品出口数量的迅速上升,也改变着云南农业结构;为了适应进出口贸易,一些新兴经济实体如公司、公厂开始出现。与此相伴随,传统的商帮组织也开始为商会、新式会馆所代替,金融体系也由票号、钱庄升级为银行,金融资本开始渗入新兴的工业领域。传统的社会阶层也随之开始出现新的分化,民族企业家和新式知识分子逐渐成长起来。新式教育及新的思想观念开始在云南大地上广泛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铁路沿线区域的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以碧色寨为例,这个在清末只有几户人家居住的荒僻小村,在铁路开通后,成为交通枢纽。原由红河水道运输的货物均在此转运,结果在短短时间内让这个边远小村奇迹般地繁荣起来。在这仅有4平方公里的村落里,汇集了法、英、美、德、日、希腊、越南等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人,公司、洋行、酒店、咖啡馆、邮局、税务局等纷纷设立,一时间,这里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秦汉以来便成为云南与外界主要交通运力的马帮,因受铁路冲击而迅速衰落。这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不满,在“阻洋修路”不成后,蒙自、个旧、石屏等地士绅商贾开始出资组建铁路公司,并修建了中国第一条主权最完整的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这条长达117公里的铁路把滇南最富饶的几个城市连成一片,并在碧色寨与滇越铁路交汇。
从1910~1923年间,云南先后兴建各类工厂55家,同1909年比,企业数量增加了3.7倍。这其中,包括在世界上享有“锡都”盛誉的个旧锡矿公司。同时,中国第一个水力发电站——昆明石龙坝水电站建成,其从欧洲进口的西门子发电机组便是通过滇越铁路运至昆明。发电厂运转后,昆明于1920年成立了自来水厂,从蒸汽时代步入了电力时代。
中国的“敦刻尔克”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很快,中国半壁江山沦陷。在战争初期,滇越铁路一度成为西南大后方唯一联通海外的运输线,大量军用、工业生产、医药等物资靠此一线运入中国后方。
昆明作为西南大后方云南省的省会,吸引了许多企业迁移至此,大量的资金、设备和人才通过滇越铁路进入昆明,不仅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保存了力量,也有力地推动了昆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一举奠定昆明现代工业的布局及发展基础。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的统计,1940年昆明地区主要的工厂企业已达80个,内迁数量仅次于重庆和川中地区,厂矿工人也从战前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通过滇越铁路内迁的还有包括被称为“中国最好大学”的西南联大的师生。南京沦陷后,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的临时大学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迁往云南昆明,之所以选择云南,而不是当时发出盛情邀请的广西、重庆,一是因为昆明地处西南,距前线较远,同时又可以远离陪都重庆,保持学术独立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滇越铁路的存在,学校可以借此与海外保持交通,便于采买图书和设备。
1938年2月,临时大学的师生离开长沙,进入云南,大部分师生便是通过滇越铁路到达昆明,建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联大”的文法学院,也一度落脚在滇越铁路上蒙自城的歌胪士洋行、蒙自海关、周家住宅等处。
一时间,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作家学者大批云集昆明,使之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的文化堡垒。
1940年,因日军侵入越南,为阻止日军沿滇越铁路入侵云南,国民政府下令炸断中越河口大桥,并拆除河口至碧色寨的铁轨。1946年,经中法双方交涉,法国将滇越铁路云南段主权和经营权移交给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断十余年之久的滇越铁路经过修复,于1957年恢复通车,并运行至今。
在滇越铁路建成通车的前30年间,它成为云南与外界交通的主要通道,不仅直接促进了云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甚至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成为中国的“敦刻尔克”,成为民族抗战的生命通道。
可以说,没有滇越铁路,云南的近代史也许会是另一种进程。
⑷ 高二 必修三 区域地理 第三问 云南大规模发展咖啡种植业积极影响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哪颤资源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促李悄败进经济发运枝展
⑸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什么
我们公司恺易物联网是做现代农业服务的,这个芦握问题我来发表一下看法。
农业生产活敬哗余动是人类有意识的利用动植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亮滚,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⑹ 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会对种植与养殖产业生产的类型、品质和数量产生影响。例如,低温和高温分别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湿润和干旱条件对水稻和小麦等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形地貌的特点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高海拔山地可能产生陡峭的地形,这使种植作物和养殖家畜有着诸多困难。
3.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利用方式等都会影响农业生产。例如,土地的肥沃程度、土壤的酸碱度、土壤的深浅以及土地的种类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4. 水资源:水资源是手告扒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降水量、水质和毕昌利用方式等都会影响农业生产。例如,缺乏水资源的干旱地区,需要采用节水灌溉等方式友宏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5. 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也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例如,城市化、工业化等活动会使得农地减少,这也会对农业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⑺ 什么是高原特色农业结合云南省的情况。
高原特色农业的内涵
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3月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云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云南具有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越自然禀赋,属低纬高原,地貌立体,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皆有。气候优势突出,共有7个气候类型,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春早冬晚,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物种优势明显,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产业基础扎实,烟草、茶叶、花卉等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还有开放的地缘优势,与越、老、缅三国相邻,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云南的优越自然禀赋,决定着云南高敏李原特色农业拥有吸引眼球的“四张名片”:“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它们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最大潜力、最大卖点,也是云南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内涵。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努力打响“四张名片”,依靠“丰闹拿蔽富多样”显特色,“生态环保”出效益,“安全优质”作保液州障,“四季飘香”强竞争。
云南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独特条件和最大优势,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云南要将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六大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十二大品牌”,加快形成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影响深远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
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云南五年后要力争实现“三个翻番”、“三个突破”:农牧业综合产值达到55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5亿美元以上,均较2011年实现翻番;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畜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云南省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制订了《云南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大力开展云南农业品牌打造,培育了普洱茶、褚橙、云岭牛等一批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夯实农业品牌化发展的生产基础。推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农业标准化建设,云南农业标准化推广位居中国西部省区第一。近年来,共制定发布农产品生产技术工程2960个,推广各类标准6000多个,建立了10个“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20个“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加强农产品监管,全省定量监测样品5000个(批次),综合合格率达99%,水平居全国前列,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检测车及县乡农产品检测机构共完成快速检测30.9个以上,是未发生重特大质量事故的四个省之一。
二是开展“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集中打造云南农产品品牌。截止目前,云南农产品有21个获中国驰名商标,59个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认定云南名牌农产品八批503个产品。
三是开展“六个六”评选,打造优质种质资源品牌。为充分发掘云南畜禽、水产、粮食地方品种资源,云南省评定了“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六大名米”评选认定活动,是云南省打造农业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培育出如云南普洱茶、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斗南花卉、昭通天麻、丘北辣椒等一批特色明显的区域品牌。其中,通过30年努力培育出的“云岭牛”是云南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头肉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杂交选育的第四个肉牛新品种、南方第一头肉牛。
五是大力开拓市场,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近几年来,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已达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超40亿美元。云南蔬菜已占供港蔬菜30%以上,供港蔬菜量全国第一位。农产品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大宗出口产品,直接出口额连续多年居西部省区第一。
⑻ 农业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的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而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有几个致命缺点,一是农业本身积累慢,也就是资本积累慢,这样就没有人能将多余的钱投入到工商业上,二是中国一直以来一农业为本,压制工商业的发展,因此形成了一种过密型农业,
“在中国古代工商业被严重压制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种过密型农业,这种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亩产量达到土地产量的极限,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投入工商业生产,只能投入自给自足的家庭作坊的生产,即我们经常提到的资本主义萌芽。而这种萌芽根本不是想象中的为了交换而产生的手握羡工业生产,这种手工业生产恰恰是为了消灭商品经济,由于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被一个纯农业社会消化,所以将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其他副业的生产以减少对外界的依赖14,萌芽之所以成为了永远的萌芽(在《在历史表象的背后》中金观涛认为中国明清末期出现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最终会由于王朝后期的动乱而消失殆尽,因而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族皮备社会这棵大树)的内因就在于萌芽产生的目的是自给自足而不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或者进行交换,而外因在于周期性动荡对技术积累的摧毁15。因此这种过密型农业反过来延缓了工业革命的产生。(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已经给出相当精确的描述:“如果中国非常重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则由于劳力充裕和劳动价格低廉,中国可以制造出大量产品供出口。同样明显的是,由于其所需的食物数额巨大,由于其领上面积大得惊人,中国无论进口多少食物,也不会使其每年的食物总量有明兆毁显的增加。因此,中国主要会用其巨大数量的制造品来同世界各国交换奢侈品。当前在食物生产方面,中国似乎未节省任何劳动。相对于资本所能雇用的劳力来说,中国的人口过于稠密了,因而劳力非常充裕,也就无需费力节省劳动,由此而带来的结果也许是,土地在提供所能提供的最高食物产量。节省劳动的方法虽说也许使农民能以较低的价格向市场供应一定数量的食物,但却会减少而不是增加总产品,因而在农业中,节省劳动的方法在某些方面更应当看作是对私人有利,而不是对公众有利。”
结论就是,中国传统农村的贫困是一种平均化的贫困,并不是两极分化式的贫困。
而这种贫困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⑼ 云南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有哪些不利的自然因素
1、可用平整的土地面积不磨好返大,不能大面积的展开机械化作业。2、本地消费能力不强,经济作物袜蔽种植后需运往外地。瞎饥3、交通运输不便,公路交通网不发达。4、其实也有很多有利因素,日照时间很长,关键要看你种什么东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