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宣城的经济
2010年元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包括宣城在内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未来的发展中,宣城紧紧围绕“跨越崛起、富民强市”这一目标,抓住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一历史性机遇,凝聚好、发挥好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整体突破,重点发力,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力争做全省科学发展的“先遣队”、跨越崛起的“排头兵”。
2014年,宣城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9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6.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7.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7.9亿元。按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5527元(折合5783美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0.1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74.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2亿元);全年财政支出222.5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251元, 宣城市位于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地貌复杂多样,为“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复杂多样的地貌和四季分明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宣城特产。宣城市先后被国家有关机构认定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扬子鳄之乡;所辖宣州区是宣木瓜之乡、蜜枣之乡、香菇之乡、河蟹之乡;郎溪县是中国绿茶之乡;广德县、宁国市名列中国竹子之乡,同时广德县又是板栗之乡,宁国市又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泾县是着名的宣纸之乡、绿茶之乡、木梳之乡;绩溪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之乡、蚕桑之乡;旌德是中国灵芝之乡、苎麻之乡。矿产种类较多,尤其水泥用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已建成全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
2014年,宣城市粮食种植面积232.3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50.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8.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6.7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22.29万吨,油料产量11.4万吨,棉花产量0.94万吨,烟叶产量1.85万吨,茶叶产量3.36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22.2万吨,蛋禽产量4.7万吨,水产品产量11.5万吨。
2014年,宣城市有省级龙头企业9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全国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7个,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36个,无公害农产品有效论证企业73家。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数分别为83个、99个和137个。 截至2014年末,宣城市共有各类学校805所,在校学生344120人,专任教师23448人。中职学校14所,在校学生36838人;普通中学159所,在校学生107940人;小学184所,在校学生133370人;幼儿园443所,在校儿童数65779人。
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7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74%,高中毛入学率达95.02%。 宣城市有特教学校2 所,即市特殊教育中心和旌德特教学校,泾县特教学校和郎溪特教学校在建设中。宣城市“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5%以上,建立起“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宣城市特教中心设有听障部、智障部、聋儿语训部及职业高中班,14 个教学班,150 名学生。张茹、李宗立在全国交互式白板教学应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陈彦荣获二等奖。 2012 年,宣城市拥有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宣城市工业学校、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4 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学校;
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1 所———安徽省徽州学校;
省级示范中职学校4 所———芜湖地区卫生学校、郎溪县职教中心、旌德县职教中心、宣城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 市级示范3所———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宣城市广业高级职业中学、广德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新增西林街道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绩溪县华阳镇等4 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和郎溪县毕桥镇等8 个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2014年,宣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3943人,在校学生数5626人。 截至 2013 年底,宣城市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6 家;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家、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 )6家;新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 1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 家、省级农业科技园 1 家。
2013 年宣城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市;全市 7个县市区均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其中宣州、宁国、绩溪、广德和泾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全市共有高纯高分散纳米氧化铝、高'性能浅色亚麻油酸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及产业化、超长寿命宣纸制浆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高温冶金废液循环利用卧式耐腐泵、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软管关键技术及应用、新型质子泵抑制剂S- 奥美拉唑及其盐生产工艺的改进、煤燃烧建模与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等7个项目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全市开展科技进步奖评选工作,评选出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6项,三等奖10项,技术合作奖 1 项。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3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安徽省着名商标166件、宣城市知名商标169件。 截至2014年末,宣城市共有卫生机构508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8个,卫生院8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267人,其中执业医生3742人、执业助理医生1120人,注册护士4935人。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0579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86.5万人,参合率为103.0%。
全市共有市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 21 个、临床医学重点发展学科 12 个、临床医学特色专科 9 个。
省级重点中医专科 6 个和省级中医特色专科 5 个, 1 个国家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泾县。 2014年在国内和省内的重大比赛中,宣城市运动健儿共获金牌58.5枚、银牌10枚、铜牌23枚。
2014年我市输送30名运动员进入省体校,1名运动员入选省优秀运动队。
全年新增一级运动员3名,二级运动员42名;新增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所,命名市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18所。 2014年,宣城市地表水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占73.3%,其中国控断面水质为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3%(其中优级为40天),全年空气质量达标(API≤100)天数为334天。
全市共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55个、省级生态乡镇45个,国家级生态村6个、省级生态村124个和市级生态村515个。成功创成省级文明城市和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市,获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截至2014年末,宣城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个。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5项。广播电台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7%,电视台7座,有线电视用户38.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0.5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8.4%。
全市共有8个文化馆,8所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和8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
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8个。
⑵ 广德在 安徽 排县级 多少名 广德的经济怎么样 谢谢```
目前能在安徽排在10几名!还不错的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圈”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个省会城市和16个大中发达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与扮虚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明缺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激孝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合杭高速、宣杭铁路复线、318国道和3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环绕四周的有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骆岗等机场和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港口,物流畅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广德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
⑶ 2013年安徽泾县和郎溪哪个发展好
郎溪的地理位置比泾县要好很多,前几年郎念键溪领导不行没能把握优势发展。
这几年郎溪的发展非常没枝快,应该是整个皖南地区发展最快的地区。
泾县的发展主要是旅游方面,这方面泾县有较大优势,但是其他方面郎溪明显优于泾县。
说实话,宣仔察巧城市在全省发展很烂,但是靠着宁国、广德这两个县才能赶上皖南地区发展,现在郎溪也紧追宁国,广德,成为宣城经济的另一个依靠。
⑷ 安徽宣城市广德,宁国,郎溪,泾县,绩溪,旌德,哪个县的经济比较好,工业比较发达
在整个宣城大市。
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综合实力,最强的无疑是宁国。
宁国在2000年-2007年,这么多年里,只有2005年综合实力安徽第二,其余都是安徽第一。2008年中国中小城市百强榜,虽然不是很权威的榜单,但是宁国上榜,而且正好是第100名,安徽就唯一一个。
宁国的财政收入,GDP总量,城市居民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都是在上述各县第一,
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还是安徽第一。
现在从发展潜力上来说,郎溪和广德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⑸ 安徽哪些县市比较好
安徽省一共有56个县。
主要有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厅森、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寿县、凤台县、含山县、当涂县、凤阳县、明光市、天长市、定远县、来安县等等。
合肥: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段睁庐江县。
芜湖: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
蚌端口: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
淮南:凤台县、寿县。
马鞍山:扮燃亩含山县、和县、当涂县。
淮北:濉溪县。
铜陵:枞阳县。
安庆:怀宁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黄山: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阜阳: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
宿州: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
滁州: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定远县。六安: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
宣城: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池州: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
亳州: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
⑹ 宣城各县经济排名
宣城地区为现在的宣城市,宣城市辖1区1市5县,即宣州区、宁国市俯担碘辩脊如杆鄢访碉诗冬涧、泾县、广德县、郎溪县、旌德县和绩溪县。各个市携启区在经济有不同的优势,所以野亏在发展的方式也各有侧重。宣州区凭借其政策的优势,经济总量在所有7市区提名第一,宁国则由于其私营经济发展的较好,加上其区位上毗邻浙江,所以其经济在市内和省内都在前列,在人均上来说,宁国在宣城市内是排名第一,宁国也一度进入全国百强县。广德和郎溪则毗邻苏浙,这两年经济的发展也是突出猛进。泾县、绩溪和旌德则要旅游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⑺ 泾县的经济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亿元,增长13.0%,分别高于全省、全市0.9和0.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市第3位。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95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8.4亿元,增长15.9%,其中工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75亿元,增长13.9%。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2︰43.8︰33调整为23︰43.6︰33.4。 泾县山多田少,农业生产历来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其中水稻占90%。此外,大宗农产品则为桑茶。在封建私有土地制度下,生产力受到极大束缚,耕作粗放,农艺落后,广种薄收,粮食不能自给。清嘉庆《泾县志·食货》云:“泾县从广百余里,而山居其半,水又去其一,可耕作之田仅三分之一(建国后测算,全县实有耕地仅占总面积十分之一,称之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以是水耕火耨,而一岁之食半皆仰给于外”。民国间,平常年景,全县年产大米仅30万石(约合稻谷4300万斤),以民国20年21.7万人口计算,人均口粮只200市斤(稻谷)左右,长期属缺粮县。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农业。1950年始,经过土地改革,继又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利用,各地大兴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推行农业三改,推广新技术和优良品种,扩大复种面积,全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很快。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全县农业总产值平均以12.3%的速度递增。195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7.48万吨,比1949年增长1倍。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急躁冒进,加之自然灾害影响,全县农业生产水平下降,农业经济出现负增长,后经调整恢复。
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1963~1970)全县农业经济又稳步增长,平均以3%速度递增。文化大革命运动,再次给全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1975)和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1976~1980)全县农业经济又出现负增长。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198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实行了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生产热情激增,粮油棉以至蚕桑、茶叶等都得到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增长迅速。198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3.6万吨,人均占有粮食超过400公斤,第一次自给有余,结束了粮食不足自给的历史。到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9680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6.9%。
201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52万公顷,粮食产量连续多年获得丰收,2012年总产量达到14.48万吨,增长4.9%。茶叶、蚕桑、烟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1万亩,产值12亿元。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4.95亿元,增长6.0%,增幅居全市第1位。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新增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生猪、家禽养殖规模化率分别达42%和85%。全年生猪、家禽出栏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和4%,肉类总产量2.41万吨,增长4.5%。 史籍记载,泾县在唐代已有造纸、缫丝、酿造、制陶、铁木器等手工业生产,其中宣纸制造和缫丝生产历盛不衰。迨至清代与民国时期,全县手工业已有采矿、缫丝、纺织、造纸、印刷、食品、酿造、粮油加工、铁木制具、冶铸、建材、建筑、制陶等10多种门类,30余个行业。
手工业产品以有独特传统工艺而远近闻名的有:后山剪刀,榔桥雨伞,丁桥麻布,章渡酱菜,溪头干子等等。民国16(1927)年,民营丛昌火柴梗片厂开办,用柴油机为动力,有专门机床生产梗片,自此泾县始有机械进行生产的工业。至民国25年,全县有火柴梗片厂5家,机器砻坊3家,生产主要工序,由机械运作。其余有煤矿、宣纸与土纸纸棚、油坊、漕坊、糕坊、粉坊、砻坊、豆腐坊、酱坊、织布机坊、炉铺、铁器铺、木器铺、裁缝铺等1000多家,皆手工生产。其中造纸业最兴,有宣纸棚40余户、土纸棚户百余户。
抗战期间,纺织业大兴,私营棉布机坊最兴时达百余户,并开设官办棉布、棉纱工厂2处,其它各手工行业受战争影响,生产凋蔽。抗战胜利后,受通货膨胀和物价波动的影响,多数工业行业难以为继。新中国建立初,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50万元(1980年不变价,以下同),1953年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部分企业实行了公私合营,继又转为地方国营工业;个体手工业实行合作生产,逐步发展为集体工业。
1955年全县有县办全民工业企业5个,县属集体工业企业46个,合作生产社(组)及个体作坊2174个。全年工业总产值970万元。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全民工业增加到61个,集体企业仅有8个,个体作坊不复存在,一平二调,盲目上马,严重浮夸,造成经济萎缩。“文革”发生,全县工业走向低谷。
1968年工业总产值仅489万元,70年代开始调整恢复,发展了“五小”工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始经济改革,全县工业得到整顿发展,1978年全民工业企业发展到27个,县属集体工业47个,并发展乡镇工业37个,全年工业总产值增加到6375万元,比1971年增长15%。80年代始,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全县国营、集体、个体工业企业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全县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
1987年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28个,县属集体工业36个,乡镇工业176个,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工业2547个,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64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9.1%。
2012年,全县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3.2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8.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8.8%,增幅居全市第3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全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总数达到101户。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34.2%,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拉动全县GDP增长5.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⑻ 宣城泾县经济条件好吗
泾县是个依山傍水的小县城,由于交通等原因,发展速度不算快,但经济条件和收入水平不算很低,当然贫富差距一直是有的。
2021年泾县的表现比较亮眼,经济增速高达22.6%,位居全市县市区的首位,其绝对数达到34.16亿元。
宣城,简称宣,古称宛陵、宣州,安徽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交汇处。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总面积12340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全市辖1个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宣城市常住人口为2500063人。2020年,宣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7.5亿元。
⑼ 宣城最富的三个镇
一:水东镇
水东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境内凯念芦,该镇历史悠久,到21世纪初已有1100多年历史。该镇属于经济强镇,特别是乡镇企业众多,是一个集贸、工、农于一体的新型经济重镇。在宣城市60多个城镇中,其城镇规模和综合实力位列宣州区、宁国市、泾县、郎溪、广德、绩溪县城之后,但是在非城关镇中,那是绝对的第一。
二:水阳镇
水阳镇,同样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境内,地处皖苏两省四市(南京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盯带宣城市)交界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高闭,境内沟渠纵横,河道交错,是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河蟹之乡”和“‘华东唯一、全国第一’的‘中国蟹苗第一镇’”。在2017年全国千强镇的评比中,该镇位列全国第427位,仅次于水东镇。
三:港口镇
港口镇,位于安徽宣城宁国市境内,该镇是一个工业大镇,海螺集团核心企业宁国水泥厂就坐落在该镇,上市企业江南化工有限公司也坐落在该镇。2017年7月28日,港口镇入选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得此殊荣者,宣城仅此一镇,可见其实力不俗。
⑽ 广德这地方怎么样啊 经济怎么样啊
呵呵!正好本人是广德人,我可以告诉你,广德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处,经济很是发达,相对安徽其他县有一定经济优势,这里美女多,小伙帅,因为山清水秀,养人,广德的经济开发区,就是广德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象征!你可以来广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