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执行哪些程序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执行哪些程序

发布时间:2023-05-20 01:22:44

㈠ 什么是审计程序一般审计程序有哪些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可能采用的,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的程序。一般审计凯逗程序表示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即计划阶段、实施审计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具体如下:

1、审计计划阶段,各级审计机关为履行审计职责而对计划期内的审计项目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作出统一安排,指导着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审计工作。只有切实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才能充分利用现有审计资源,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覆盖面,保证审计工作高质高效地进行。

2、审计实施阶段,指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财务收支项目实质性审查,进而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作出审计评价等。一方面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协调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审计人员自身实施审查与取证的过程。

3、审计终结阶段。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槐此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

(1)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执行哪些程序扩展阅读:

审计程序实施的及时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内部审计人员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职工,因而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问题进行审查。

可以根据需要,简化审计程序,在本部门、本盯明卖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及时开展审计;可以通过日常了解,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的苗头,并且可以迅速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或向本部门、本单位最高管理者反映,以便采取措施,纠正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㈡ 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的第五章 审计工作程序

第二十八条国资委组织实施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工作程序如下:
(一)编制审计工作计划;
(二)确定审计机构;
(三)下达审计工作通知;
(四)拟定审计方案;
(五)成立审计项目组;
(六)组织实施审计;
(七)交换审计意见;
(八)出具审计报告;
(九)下达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
第二十九条根据干部管理部门提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以及出资人财务监管工作需要,编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明确审计的对象、时间安排、范围、重点内容、方法与组织方式等内容。
第三十条国资委应当在实施审计7日前通知被审计企业。被审计企业在接到审计通知书后,应做好接受审计的有关准备工作,如实地提供有关资料。
第三十一条按照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审计机构应拟定审计方案,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要求、审计组织、延伸审计单位仿拆和其他审计事项等,并报国资委同意。
第三十二条审计机构按照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务要求,成立由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一定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审计项目组,组长应由具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和具备较高专业技术资格的业务负责人担任。
第三十三条审计项目组在对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企业经营成果、财务收支、资产质量和有关经营活动、重大经营决策,以及经营绩效等资料审计过程中,也可采取向有关单位、个人调查等方式,充分听取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此拍纪检监察、工会和职工反映的情况和意见。
第三十四条审计项目组完成现场审计后,审计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国资委提交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提交前,应当征求被审计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的意见,并将审计报告及企业负责人或其所在企业的书面意见一并上报。
第三十五条审计项目组应当在计划工作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确需延长审计时间的,应当商国资委同意,并及时通知被审计企业及其负责人。
第三十六条国资委依据审计报告,对发现的重大问题,经研备扒枣究核实后正式下达相关审计决定。
第三十七条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发现企业负责人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应移交有关管理机构予以处理。
(一)对于需由企业负责人承担一般经济责任的,移交相应管理部门予以处理;
(二)对于企业负责人违反党纪政纪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予以处理;
(三)对于应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八条相关审计机构在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采用其他审计资料和审计结果时,应进行必要的复核工作,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㈢ 审计程序包括什么

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按审计活动执行主体的性质分类,审计可分为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
(一)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一般称为国家审计。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包括国务院设置的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审计厅(局)两个层次。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有国有资产的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各国政府审计都具有法律所赋予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强制性。
(二)独立审计
独立审计,即由注册会计师受托有偿进行的审计活动,也称为民间审计。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在发布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指出:“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独立审计的风险高,责任重,因此审计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审计方法的变革都基本上是围绕独立审计展开的。
(三)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本单位内部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施的独立审查和评价,审计结果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这种审计具有显着的建设性和内向服务性,其目的在于帮助本单位健全内部亩败凳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西方国家,内部审计被普遍认为是企业总经理的耳目、助手和顾问。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理事会通过了新的内部审计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顾问服务。它以增加价值和改善营运为目标,通过系统、规范的手段来评估风险、改进风险的控制和组织的治理结构,以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第四十二条审计机关根据经批准的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迅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枯培件。
审计机关应当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第四十三条审计人员通过审查财务、会计资料,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信息系统,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
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审计人员应当不少于二人,并出示其工作证件和审计通知书副本。

㈣ 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

所谓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对相关责任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或结论,引起审计主体承担某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我国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深入的推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已提上各级审计部门的议事日程。因此,研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对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权威性,以及促进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形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原因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6个方面:

1.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所形成的审计风险。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在各系统的全面推行,审计规模的不断增加,对审计技术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经济责任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侧重于制度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方法的弊端日渐突出,已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审计环境。原因主要在于它过分依赖被审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而内控制度本身在执行过程中就难以避免个体主观性、随意性和偶发性干扰的风险。从实践层面来看,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任务急、时间紧、工作量大。要在短时间内把领导干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经济责任搞清楚,单靠人工的方法是不灶戚可能的。现在,抽样审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例如,审计抽样是否科学、适用,样本信息能否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以及计算机技术是否成熟可靠等等,必将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形成新的风险。

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形成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相比,不仅具有广泛性而且更具复杂性。可以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的人格化,是对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评价。因此,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既要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也要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计。当前,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档圆种经济成份和结构正在进一步调整,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这些都给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新课题,使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更加广泛和多元。这样,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也就直接增加了审计的难度,有可能使审计人员对事实真相难以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3.审计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审计风险。应该承认,我国实行改革开放20余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为世界所瞩目。在市场化持续、快速、深入推进的同时,经济领域的多维化、经济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复杂化、经济发展的快速化,以及经济利益关系组合的经常化调整,凡此种种,无不为经济责任的审计带来了空前的难度。但是,与之相配套的审计法规和制度体系,目前尚未健全。有时,审计人员不得不仅凭经验进行审计,审计中查出的不少问题,由于没有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依据,又不得不依赖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这就加大了审计工作难度,不可避免地产生审计风险。

4.审计手段及审计人员自身素质问题带来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的审查,来发现和查证问题。但有些违法乱纪问题,不一定会在资料中明行辩塌显地反映出来,加之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往往时间跨度长、范围广、内容多,审计任务的综合性和问题的复杂性,客观上也就要求审计人员应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查账技能,还应具备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法规及审计、会计专业知识、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综合性知识与能力。但在现实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作为个体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知识、经验和能力不足,以及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大、涉及面较广等因素的制约,从而有可能引发诸如审计问题处理不当等方面的审计工作失误,以及审计程序错误,由此产生审计风险。

5.经济责任界定难度较大形成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的界定包括原任责任与现任责任、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短期责任与长期责任等内容。有时,领导干部本人并无违纪违规行为,即使任期内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常常也无从界定其应承担的责任。有时,被审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在某些环节上既有离任者的个人行为,又有领导班子的集体行为。有时也常遇到推卸责任、很难界定个人所起作用的大小,致使责任难以区分等情况。另外,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当,即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但迫究何种行政责任也无明确金额标准界定。这样,由于责任难以界定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往往就很难避免。

6.审计评价失真带来的审计风险。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审计过程的最终结果,审计评价既是对任期内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的科学、客观、准确的理性认识,也是复杂审计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缺乏一套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在审计实务过程中,审计评价就难免不导致失真。笔者在实践中注意到,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有些问题总是常常遇到。例如,对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对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具体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虽是审计范围,但审计人员未获取相关证据而随意评价;对证据不足的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虽然获取了审计证据,但证据可靠性不强,证明力不足,而草率做评价;用词欠妥的审计评价。凡此种种,都会带来审计评价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以及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防范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1.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制度。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新的审计监督形式,对规范与制约各级特别是一把手的经济行为,已经发生了强有力的良好影响。但是,由于上述原因所导致的审计风险,在审计实务中已形成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因此,如不充分重视这些风险,并努力将这些风险降低至最小程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就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进而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制度,制定操作性强的审计具体实施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关键就在于要使审计内容、操作程序、方法体系、评价结果应用以及部门协调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提高并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规范性,从而,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项权责对等、机制制衡的强有力经济监督形式。

2.严格履行相关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而必须经过的法定工作顺序,它是在大量审计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经过理性分析与归纳而制定的,从而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因此,对程序的违背和遗漏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效果,增加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既要严格执行《审计法》规定的审计程序,又要执行“两个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做到依法审计、依法处理、处罚。在绝大多数正常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严格履行以下程序,并规范相应事项和内容。第一,审计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审计立项、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等审计程序。审计立项必须有受托依据,由干部主管部门或纪检监察机关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委托建议;审计方案的编制必须详细、认真,做好事前调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下达审计通知书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两个暂行规定”的日期要求。第二,审计实施阶段。应切实贯彻“双向制度”,即审计双方要对相应的事项作出书面,被审计单位对所提供的各种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作出,而审计机关则应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在审计取证过程中,应注意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第三,审计终结阶段。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前,需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意见,允许提出异议,并把握好审计工作的程序、内容与审计结论三者之间具有一种严密而合理的逻辑关系。

3.注重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内部控制,是指社会组织各层次管理者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护公有财产安全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各项制度化的程序和方法,协调组织内业务执行活动和管理环节的整体作用机制,其目的在于有效实现组织管理目标。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健点之一。例如,就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来说,应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组成部分,会计控制主要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独立稽核等程序和内容。另外,对会计控制也应实施符合性测试,应明确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检查风险。管理控制是指根据一定的经营方针,为合理而有效的进行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种控制,是会计控制建立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管理控制主要包括战略计划、预算准备、筹资融资、财务绩效报告分析、绩效计量、管理者经费补偿等程序与内容。对管理控制的严格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的潜在风险种类与范围,从而为量化经营风险和控制审计风险奠定制度性基础。

4.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在通常情况下对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已经过社会审计。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中对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评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及结果,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在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工作及结果的利用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等具有审计共性特征的内容,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将责任审计的部分工作委托给社会审计执行,以弥补国家审计资源不足的缺陷。二是利用社会审计的结果资料。国家审计机关应当与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系与沟通,在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及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证实并获取客观可靠的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机制,实质上是对企业所属分支机构、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相关经济责任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当然,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结果也可以有选择的利用。这样, 国家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承担一定的审计任务,同时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和制度,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和工作积极性。

5.建立相关性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业绩,明确经济责任,把较为抽象的责任目标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具体化,通过数量特征和质量关系的分析,来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实是求事地评价。首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相关性原则,应当与审计评价对象不同类型相适应。例如,行政领导干部、机关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等等,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工作责任特点,分别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经济责任为主的原则。因为,审计机关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实施监督而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检查和评价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重点是直接经济责任,还包括与经济责任有关的主管责任。这是由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决定的。那种盲目扩大审计评价范围、滥用审计职权的行为势必人为加大经济责任的审计风险。最后,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系统化、规范化,指标选取应尽量与财政部颁布的相关经济指标相吻合,并且能够全面准确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6.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经济责任审计所具有的高风险属性,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不断更新知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因此,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干部的素质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力度,广泛开展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业务能力、现代科技等方面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刚直、廉洁、高效、严谨的审计队伍。

㈤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执行哪些主要审计程序

一、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及预算的执行控制
审计内容(风险点)
1、部门预算编制内容不充分、依据不充足。
2、预算编制金额与实际使用金额差异较大。
3、部门内各车间或科室使用预算互相混淆。
4、部门编制预算总额没有作合理性分析。
对应的审计步骤:
1、查阅审计年度所属部门或车间工段编制预算的所有资料,抽出30个预算项目详细编制资料,按金额的大小分别抽查大项目10个、中项目10个、小项目10个。分别检查其编制预算项目是否齐全,编制内容是否充分,编制依据是否充足。
2、从预算系统查找部门所属各科室年度预算实际使用情况汇总,与原制定的预算总额对比,是否有超过预算的项目,询问经办人具体原因及经过;并分析其他项目金额差异较大的原因。
3、抽查部门、车间或科室使用预算情况,检查50份实物(特别是可移动的物品,如电脑、工具类等)的使用单位,与使用预算编号的单位相比较,核对其是否相一致。如有不符,则了解其原因及审批过程。
4、了解部门编制预算总额的审核程序,是否有审核流程或有关制度,是否作预算合理性比较分析,是否与上年度的预算总额相比较,分析比较本部门各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㈥ 经济责任审计包括哪些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论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大小,都应该对其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并据此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范围、抽样规模以及审计程序。内控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在国家有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部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二)经费收支及资产购置等是否合规合法经费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的审计,核实其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建立了现金出纳制度、报销制度、借款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的流程

1、任期内预算编报和执行情况。主要审查预算编报是否及时、真实、准确。有无虚列预算项目,骗取国家拨款的情况;有无突破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使用相关经费等情况。

2、审查任期内单位各项收入和支出管理情况。单位组织的各项收入应首先用于弥补经常性支出不足和必要的专项支出。对任期内单位各项收入的审计,应从银行账户入手,审查任期内单位各部门的各项收入是否纳入财务部门集中管理,统一核算,是否存在多头开户,收入组织是否得力。

3、任期内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情况。主要审查单位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收取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是否纳人预算管理;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否纳入财政专户存储,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票据领购、管理、使用是否合规。

㈦ 经济责任审计的流程是怎么样

经济责任审计的流程是怎么样

当前,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各方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优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效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行的审计准则并没有对经济责任审计做出...

风险导向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区别

风险导向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和作用都不一样。
风险导向审计含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做为审计工作的主线,并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的一种新型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主线,根据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具体的审计程式,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风险导向审计保留了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下对内部控制的测评,但是放弃了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下被审单位同审计人员“无利害关系”的假设,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以判断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从广义的角度上看,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一切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狭义的经济责任审计从经济活动入手,通过审计来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对经济职责、遵纪守法等的履行情况,其结果能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机关调整、任免领导干部提供参考依据。羡带
风险导向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和作用都不一样,但是他们两者经常互相结合使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的原因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审计人员向被审单位提供管理建议增加了不少机会,从而使审计服务有了更多的增值,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根本目的还是使审计人员更为有效地完成审计工作,故将其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还能提高审计效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的可行性
将风险导向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有利于事先确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据此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式,将检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的步骤
(一)审计计划工作
(二)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风险评估程式。
(2)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三)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式
(四)形成审计意见,完成审计评价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会加大审计成本在计划和控制测试阶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还注重对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更对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经济责任审计也还没有相应的审计程式软体,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计人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 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涵。

1、政治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内涵是我国审计实践的创新,世界大多数国家没有这样的审计型别。
2、经济责任审计迎合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需要,适应了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形势,顺应了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近十多年来在全国各个领域越来越广泛并深入地推行开来。
3、审计实践表明,经济责任审计在保障国家资讯保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财经法纪、促进管理、提高效益、加强对权力和监督与制约、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取得了审计创新实践的圆满成功,在世界审计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决算审计的区别和原则

  1.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有关方面的事情进行审计,审计的高派晌专案相对单一;

  2. 财政决算审计主要是对单位经营状况全面进行审计,他是全面、全方位的审计。

请问:“经济责任审计” 用英文怎么说

经济责任审计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对乡镇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

1要精心组织制订可行有效的审计方案,审戚锋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紧密协作,不能各自为政,相互查证的有效资料要互相对照,从中发现疑点。这样既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可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2账面审计要与银行账户审计相结合,查清预算内外资金的来龙去脉,找出问题的症结。
3现金盘点要与实物盘点相结合,看账物是否相吻合,有无实物遗失现象。
4审查财务会计资料要与审阅相关资料相结合。不能忽视查阅与财务会计资料有关的预算档案、报告和批示等。
5审计要突出重点,不能等同于常规的一般审计。任期经济审计,涉及面广,内容较多且繁杂,时间跨度一般较长,因此在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围绕乡镇经济工作重心即按其投入资金较多的农田水利建设和乡镇、公路建设以及中小学校改扩建等重点专案作为审计重点内容,看资金来源渠道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支出专案是否合理、合法及有效。
6审计报告评价撰写,不能等同于一般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此评价要站到较高层次,依据国家的财经法规及地方经济工作目标,评价其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取得的工作政绩及不足。

经济责任审计有问题,检查怎么写

1_对所列问题认为事实不清或定性不准的可以说你们认为的事实,必要时附相关证据。2_对审什评价用词认为不恰当的可以提出异议,如对某事负直接责任还是领导责任的划分。3_对审计处罚过重的可请求酌减。4_如没任何意见,可写:审计报告事实清楚,同意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局是参公单位吗

经济责任审计局是参公单位。
经济责任审计局是审计局的直属单位或内设单位,属于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
参公单位有党务单位参公、群团单位参公、执法事业单位参公这三类。

如何做合格的经济责任审计主审

一名合格的经济责任审计主审应做到五个方面:
思想重视,强化宣传
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经济责任审计主审必须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认识,强化使命感,准确定位,采用各种适合的审计方法,正确协调审计与被审计双方的关系,处理发现的各种问题。
强化宣传,得到支援。主审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作用、意义等大力宣传,使被审计领导干部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在维护财经秩序方面的重要职责作用,使被审计机关明确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其必须履行的义务,从而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援,保证审计工作能顺利开展。
严控风险,保证质量
制订方案,提高效率。经济责任审计主审为了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全面提高审计效率,应善于收集资讯,进行细致分析判断,明确审计重点,有的放矢地制订审计方案,提出审计总体目标,制定具体措施,确定人员分工,保证审计重点均涵盖于其中。
结合实际,深入分析。主审要善于利用已有审计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对被审计单位业务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既要抓住普遍性问题,又要关注具有地方特色的问题,把审计工作做出特点;还要善于结合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深入分析,使经济活动向监督过程延伸,关注审计中的关键问题,提高审计效果,以资金运作为主线做好审计工作,将问题深查到底。
依法评价,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审计主审在评价审计物件的经济责任时,要做到准确守法、客观公正,在评价时一定要有根据,深入分析各种问题,抓住本质,对于事情不完全清楚的不要擅做评价,在评价时内容要强化对领导干部决策相关事项的审计,对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到界定准确。
夯实基础,厘清思路
强化监督,提高成效。在审计时,主审应该紧紧抓住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点、难点,强化对资金、民生工程的监督,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对经济责任加大追究,使问责、问效两相融合,有效提高审计整体成效。
突出主体,围绕主线。在经济责任的审计物件上,要重点突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这个主体,在审计内容上,要对领导干部的权力执行状况围绕主线进行系统审查,可以包括以下主线,比如领导干部是否廉洁自律,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被审计部门和单位是否能做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任职期间重大财务收支活动是否正常等。主审应该围绕以上列示主线,做好审计工作。
鉴证能力,提高价值。在经济责任审计期间,主审必须做到廉洁自律,对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违法违纪事实、责任归属进行审计,从而对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进行审计,努力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价值;对重大投资专案的成本效益分析、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有效鉴证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对国有资产的保值、经费收支、制度健全等方面进行审计,对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进行鉴证;对被审计领导下属部门职责进行审计,鉴证领导干部的监督能力;结合群众评议、个人自查,对领导干部廉政能力进行鉴证。
公正审计,运用结果
客观公正,审计评价。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情况严格审计,做出评价,与审计内容紧密结合,确保在审计许可权之内的审计结果客观公正,报告通俗流畅,相关部门能够真正用得上。
严格管理,整改到位。作为主审,对于审计结果要定期检查,追踪问效,拒不整改的要进行通报,保证审计整改落实到位。审计完成后,还应对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分级管理、分级督查,保证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
严格程式,抓住重点
调查全面,准备充分。主审在进行审计之前,要做好审前调查,为审计做好充分准备,如采取审前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各种方式,进行全方位了解。在与被审单位的沟通中,通过对各种财务资料的分析,找到疑点和突破口,进行精准判断,提高审计效率。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审计方案,做到详细科学,对审计实施具有指导意义,确保达到审计目标,为撰写报告提供有力事实依据。
抓住重点,改进方法。在审计实施时,主审必须要抓住重点,正如俗语说“打蛇打七寸”,只有抓住重点才能收到良好成效。对重大问题部署、管理制度建设、财务管理执行、贯彻国家政策、是否遵守廉洁纪律等,要准确把握重点。在审计过程中,主审要善于采取灵活多变的审计方法灵活安排审计专案,对那些群众有强烈反映的要尽快安排,将审计与审计调查紧密结合,加大问题查核力度,对审计中发现的疑点进行延伸审计,追根溯源,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审计工作中,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大幅提升审计效率。
认真复核,报告严谨。在撰写审计报告时,主审必须要对审计报告进行细致全面的复核,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应做到事实清楚、目标实现、证据充分、法规正确、处罚合理,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合理性、真实性,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客观评价。主审在撰写审计报告时,要做到文字客观理性,详细描述财务执行情况,客观反映审计中的问题,且发现问题准确无误,处理适当。

㈧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怎么样要注意什么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程序:

一是由干部管理部门依据干部任职期限等情况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出具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委托书,交由审计部门执行。

二是审计机关依据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组成审计组,进行审前调査,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或者原任职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三是召开有审计组主要成员、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安排审计工作有关事项,并进行审计公示。被审计单位按通知要求准备材料,被审计领导干部报告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四是审查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实务资产,调查取证后,进行综合分析,写出审计报告。

五是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的意见。

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应该将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书面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的意见。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应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内提出书面意见,送审计组;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六是审计组将修正后的审计报告送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审议后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送达有关部门和单位。

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该给予处理、处罚的,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

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应该由其他部门处理的问题,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要注意

一、送审计通知书时,同时送审计资料清单。被审单位向审计组提供的审计资料是审计组入户后前期调查、编制审计方案、摸清被审单位基本信息的重要来源,为避免被审单位资料提供不全、不及时,审计资料清单应在送审计通知书时一并送达,并规定提供资料的截止时间。审计组所需资料有:会计资料(含会计账薄、凭证、报表、会计科目发生额及余额表、银行对账单、预决算套表等)、固定资产台帐、工程及大项采购资料、内控制度、党政领导班子办公会议的记录、被审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述职报告、以前的审计报告等。被审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应涉及: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及执行廉政纪律情况、履职情况、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工程投资及效益情况、重要经济活动决策情况、政府债务情况、对外投资及担保情况、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主要工作业绩及存在的问题等。

二、及时召开审计进点会。审计进点会是向被审单位通报审计事项、审计实施计划,同时又是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组、了解审计项目的一个渠道。审计组进点后应及时召开审计进点会,参加人员应包括审计组主管领导(包括局、科室)及审计组全体成员,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进点会一般由被审计单位领导主持,审计组事先提供进点会议程,并充分与被审单位接洽人员做好沟通。被审计单位领导介绍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组主管领导或科室领导宣读审计通知、审计组长宣布审计事项、审计范围、审计实施计划,最后双方领导总结并各自提出要求。

三、落实审计公示制度。审计组入户审计后,应及时在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公示,公示中要注明审计组的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办公地点、反映情况截止时间等。遇有群众向审计组反映被审单位及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相关问题时,审计组应做好保密工作,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将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重点事项予以核实,需要审计组答复的,需请示审计机关相关领导同意后,及时向反映问题的当事人说明事实的真相。

四、充分把握座谈机会。座谈一般与被审计人员及被审单位领导座谈和与其他相关人员座谈,审计过程中座谈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快速、全面的了解被审单位的总体情况;可发现一些违规问题的线索;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已经发现问题的背景、决策及执行操作过程;可以初步了解群众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等。座谈前审计组应充分准备,拟好座谈提纲,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交流。

五、审计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充分体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这个点。审计实施过程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的侧重点要有所区别。应重点关注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看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现象,是否存在政令不通问题;重大投资及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和效益情况,看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执行过程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效益;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情况,看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是否遵循“收支两条线”,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看行政审批程序是否合规,手续是否完备;财政财务管理情况,看预决算编报与执行、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相关要求;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看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是否按照“三定方案”认真履职,是否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是否完成上级下达的本区域、本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否有力的推动了本区域、本行业的发展与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从政情况,看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阅读全文

与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执行哪些程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坚贞花正好下句是什么 浏览:658
父母爱情老大为什么去当兵 浏览:791
事业单位变更年度报告怎么写 浏览:52
婚姻证件管理专用章怎么弄 浏览:967
男子求婚姻念什么经 浏览:30
怎么跟身边的人推荐健康事业 浏览:297
有哪些美女当上了领导 浏览:922
如何刷高经济 浏览:925
幸福树腐叶病怎么治 浏览:532
阿凡提分鹅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浏览:99
事业单位编制报考岗位如何选 浏览:653
经济金融的大四实习岗位有哪些 浏览:661
什么使我幸福立意 浏览:601
教科书的爱情怎么样 浏览:60
是不是婚姻在哪里 浏览:527
经济学视角如何看待火车票问题 浏览:754
美女怎么表达自己的生日 浏览:619
古诗候一位美女叫什么文君 浏览:782
怎么玩粉丝经济 浏览:53
如何对待爱情观的影响 浏览: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