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新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也称斯大林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苏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配置资源,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前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由于斯大林还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30年代在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21年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后,苏联改革了经济体制,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代替高度集中的总管理局体制,以托拉斯代替总管理局,以经济核算制代替国家包干制,初步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权限。但是,随着斯大林战胜了党内反对派和五年计划的实施,权力日益集中,到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经济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①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1932年,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改组为重工业人民委员部,另设轻工业、木材工业和森林工业等人民委员部。到1941年,分管工业的人民委员部增至25个。各人民委员部的职权是:制定或审批、检查生产、财务和基建计划;组织材料和技术供应;产品的推销和调拨;任命厂长、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等。各人民委员部重大业务问题的最后决定权属于人民委员。②国家通过下达繁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来控制和管理企业。③管理经济重行政手段,轻经济杠杆。④在财政上实行统收统支。企业所需生产基金由国家拨给,所得利润基本上悉数上缴,亏损由国家补偿。⑤在产品分配上实行统一调拨制。企业所需物资由国家统一拨给,所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一分配。这种体制之所以在30年代形成有其客观历史条件,起过积极作用。当时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国家包围之中,面临战争威胁,有必要通过行政手段高度集中地利用有限资源来加速发展急需的工业。但是,它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把计划调节同市场调节对立起来,使企业没有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因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结合,构成斯大林体制的主要特征。它使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受到阻碍,使千百万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并使个人崇拜越来越盛行,使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误难以及时纠正。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体制改革。
B. 苏联在斯大林时期推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是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特点:通过国家和政府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生产、供给、销售和企业的人员、财产、物资等。
C.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特征是什么
从经济上来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3)苏联坚持的是什么经济体制扩展阅读
苏联模式的实质与突出特征是高度集中,它在兴起之时就滋生出相应的问题,诸如政治上民主太少,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崇拜;经济上管理过于严格,经济总体效益差;文化上限制过多,造成思想僵化。
一个国家有权力要求国民在特定时期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实行高度集中体制,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应对特殊需要。可是在条件变化时,国家应该适时放弃这种权力,实行一种适合正常条件的体制。这也导致苏联模式的功效呈现出递减趋势,以至于最终无法使用。
D. 苏联的经济体制
斯大林时代“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这个经济模式的特点就是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某本《苏联兴亡史论》竟然把它与“超工业化”完全切断了,说托洛茨基就是“热衷行政手段”,“不要农民”,而斯大林就是“顺应了苏联的建设形势”,真是奇谈怪论),给农民压上巨大的负担,甚至以超越生产力水平的农业集体化企图“同化”小农经济。结果造成的就是“表面上的繁荣”和内部的不断脆化。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们的改革只限于表面现象,治标不治本,有限的放松了LZ所谓让苏联“厉害”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因此遭到了我国以毛为首的极左派的强烈反对),但最终也没挽回苏联的灭亡命运。
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宣传苏联解体是因为“经济体制超前”之故,其实想想看和当年毛时代批判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种内部需要造成的外部现象。苏联的经济体制并不像某些靠右站的人所言的一无是处,也不是某些极左派理解的“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只不过是苏联领导人在解决生产力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专政及经济建设上的一种尝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