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计划经济时代后是什么时代

计划经济时代后是什么时代

发布时间:2023-05-15 23:23:11

Ⅰ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是在什么时期,1978年前吗

是的。
建国后,逐渐建立起计划经济,在开始恢复时期,有一定作用。在78年后,逐渐改革开放,施行市场经济。

Ⅱ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指哪几年

(一) 计划经济时期 建国初-199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_邓小平的经济方针改革)
计划经济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由国家按照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统一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实行计划经济,必须从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和自然资源特点出发,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发展比例关系,合理地分布生产力,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搞好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以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计划经济的最大优点是:
1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2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消耗自然资源的,是一种环保经济。
3贫富差距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身份等级差别也较小

Ⅲ 计划经济时期具体指什么时间

计划经济时期具体指我国建国头7年(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建国头七年在我国基本形成的这种具有某些中国特点的计划经济体制,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
首先,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其次,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拓展资料:
计划经济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
参考资料:计划经济_网络

Ⅳ 大体说出举国体制沿革的几处重要时期

举国体制是指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国家负担经费来配置优秀的教练员和软硬件设施,集中选拨前芦巧、培养、训练有天赋的优秀体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在比赛中与他国竞争,争取优异比赛成绩、打破记录、夺取金牌的体育体制。
“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产生出来的,它的运行机制高度依赖政府的行政职能,在资金保障上主要依赖政府拨款以维护其功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举国体制”表现出的政府对竞技体育资源高度垄断的性质及其结果正逐渐成为竞技体育向国际化、职业化、商业化方向发展的桎梏。在国力日益强大的今天,国人对奥运金牌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有变革的根本在哗隐于“以人为本”,“举国体制”最大的弊端恰恰是采用人海战术,以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打造竞技体育塔尖的极少数精英运动员。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较大,所有进入到国家队-地方队-各级体校系列的运动员都在安置的框架内,随着市场的转轨,人力资源市场流动性的增强,国家安置退役运动员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很多运动员在退役后就业艰难、生活困苦的状况不时见诸报端。如举重冠军邹春兰当搓澡工,马拉松冠军艾冬梅摆地摊,经多家媒体报道后已是尽人皆知。新华网则以《金字塔下的悲剧---退役运动员生存状况调查》为题,对更多人们慧键尚不熟悉的退役运动员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披露。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中,叶乔波委员提交了《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的建议》,建议中指出:在非奥运年,每年有万名运动员退役,而奥运年,退役运动员规模更大,国家每次只能一次性安置千人左右,其余90%无法立即安置,滞留在队的或是未能安置的甚至延误到10年之久。
为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后奥运时期仍能保持北京奥运会上的强劲势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阶段特征,逐步调整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渐进地放开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调动社会资源,形成一种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效率优先的管理体系,对现行的“举国体制”注入新的内涵已是大势所趋,创新求发展已成为必然。

Ⅳ "计划经济时代"

应该是1957年到1995年。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同样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夺取了政权。建国后,我国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解是完完全全的空白,基本上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在抗美援朝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农业”、“改造手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
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的左倾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并先后发动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国经济陷入彻底的混乱与倒退,但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发,邓小平和陈云在1979年首次提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矛盾的概念。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自此,“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

Ⅵ 什么是后改制时代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改革时代已经来临。后改革时代的来临具有五族巧大标志: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取代了传统发展观,改革所要解决的矛盾发生了变化,改革的重点发生了转移以及改革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与前改革时代相比较,后改革时代具有五大特征:后改革时代是共富的时代,是和谐的时代,是民生本位的时代,是质量增长的时代,是改革成果共享的时代。进入后改革时代,需要形成六大改革共识: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要用科学改革观指导后改革时代的改革;在改革的方向上必须坚持改革的意志不动摇,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改革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改革面对的主要矛盾上要重视解决传统发展观带来的矛盾,包括数量增长与质量增长失衡的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利益冲突的矛盾、过度垄断和过度竞争的矛盾;在改革的主题上要树立科学改革观,强调坚持改革的科学性与协调性;在改革的价值判断上要建立共享式改革的价值判断,确立起人对经济的主体性地位;在改革的重点上要积极推进金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袭穗山公共部门改革、农村改革和国有经济改革。新的改革共识的形成及其实现需要做好四大转型:由传统改革观转向科学改革观、由渐进式改革转向改革攻坚、由被动式改革转向主动式改革、由单一改革转向综合配套改革。
从1978 —2009 年的改革可以称为前改革时代,前改革时代主要以体制改革为主线,以渐进式改革为路径,以数量增长为目标,通过转型创造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数量增长。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前改革时代已经终结,后改革时代已经来临,未来中国经济将处于后改革时代。在后改革时代来临之际,我们亟需要构建后改革时代的改革共识“, 如若各方面利益博弈主体之间关于改革的初始理性、改革演化路径与改革目标的共识的分歧过大,则无疑会加大改革走偏或者改革失败的风险”。因此,构建改革时代的改革共识以推进经济改革的深化,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后改革时代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后改革时代,需要从后改革时代的特征和矛盾出发,构建六大改革共识:

1. 后改革时代改革指导思想的共识。前改革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引人注目的“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既不是遵循‘新自由主义模式’,也不是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总结前改革时代中国模式的经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这一科学的改革方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改革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后改革时代的改革指导思想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要用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的、正确的改革观指导后改革时代的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强调共同富裕,重视社会公平与分配公平,既发挥市场基础作用又加强政府的调控,科学对待和弥补拍中市场的内在缺陷,调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保证全体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2. 后改革时代改革方向的共识。在当前的改革争论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坚持和深化市场化改革论”;二是“反思市场化改革论”;三是“反对市场化改革论”。从争论中可以看出,前改革时代的改革共识已经产生了分歧,在后改革时代需要形成新的改革共识。在改革的方向上,必须坚持改革的意志不动摇,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改革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同时也要反思前改革时代的改革,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校正前改革时代的行为扭曲,推进和深化改革。“把改革方向的坚定性,同坚持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举措的科学性、改革利益的普惠性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

3. 后改革时代主要矛盾的共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改革进程划分的一个重要标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野蛮发展、不计成本粗放型发展的一种否定,由此我们可以将1978 年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这个时段界定为前改革时代,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的时期可以界定为后改革时代。前改革时代面对的是经济体制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前改革时代,我们社会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供应短缺的矛盾,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这两个基本矛盾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在基本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矛盾后,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比如,社会阶层分化与贫富差距的拉大。而后改革时代面对的主要矛盾是传统发展观带来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 (1)数量增长与质量增长失衡的矛盾。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 年改革以来,经济持续以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主要表现在数量上,形成了“高数量、低质量”的特征。但是,影响经济发展结局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有经济增长的质量。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经济增长的成果分配不和谐、经济增长的模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代价依然比较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经济竞争力有待提高。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背后反映的就是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2)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但是建国以来国家政策的配置是长期向着城市,甚至一直是乡村支持城市,结果导致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城乡之间的矛盾,地区之间的矛盾,是计划经济时代就存在的,但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差距还在扩大。城乡差距的扩大造成了城乡产业差异、生活方式差异、基础设施差异、市场的分割、城乡公共服务的差异,不仅制约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且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进一步制约了内需的扩大。(3)利益冲突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两极分化,形成了贫富之间、劳资之间、流动人口与固定户籍人口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改革开放之前所没有的,这些矛盾的本质是利益失衡,是后改革时代最为核心的矛盾。(4)过度垄断和过度竞争的矛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在市场化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垄断和过度竞争同时并存的矛盾。一方面,存在严重的过度垄断,大型国有企业数量减少,资本和规模空前集中,在市场垄断领域出现寡头垄断格局,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领域正在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与过度垄断相联系的是过度竞争,过度竞争概括为低集中度、持续性过度供给或过剩生产能力和经济绩效较差的产业的一种市场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分权竞争,导致了许多行业出现了过度竞争,过度竞争造成了产业内的生产能力大面积闲置,阻碍了稀缺经济资源向效率更高的产业部门转移。这不仅影响了竞争的效率和正常秩序,而且影响了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4. 后改革时代改革主题的共识。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是科学改革观,科学发展观催生了科学改革观,科学改革意味着将发展导入科学之轨,也意味着改革力度的变化;意味着调整、校准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走向,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长久之基,为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提供了基本原则。前改革时代是以原生态的改革观来指导改革和发展问题的,进入后改革时代,要树立科学改革观,科学改革观强调坚持改革的科学性与协调性。科学改革观是科学发展观的表现,科学发展观也决定着科学改革观的原则和方向,因为科学改革观与科学发展观同源于以人为本。人民既是改革的持久动力和主体,又是改革成果的最终享受者。科学改革观是后改革时代的主题,其基本内容包括: (1) 强调统筹改革。统筹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国有、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统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统筹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统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统筹科学改革和科学发展。(2) 促进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在改革的广度方面,要不失时机地从单项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使改革从经济领域推进和扩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在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方面,要从过去机制转换式的改革,向全面的制度创新推进改革。(3)实施改革操作方式的转变。在改革的操作方式上,要从过去的政策推进发展到全面的法治规范。(4)加快改革实施方式的转变。在改革的实施方式方面,不断提高改革的理论认识水平,认真总结前改革时期的经验和教训。科学把握改革的规律,不断地从改革的“必然王国”向改革的“自由王国”跃进,从被动改革向主动改革转变。

5. 后改革时代改革价值判断的共识。改革的价值判断是改革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共识包括“一是看改革决策的制定者掌握在谁之手,二是看改革的价值路径偏向于谁,三是看改革的实际执行机构掌握在谁之手,四是看是否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社会保障机制及完善的法律机制”。在后改革时代,中国应该建立共享式改革的价值判断,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消除改革过程中的被动自发性,确立起人对经济的主体性地位,使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更富有合理性。在改革措施上要保持协调性,改革的各个措施之间必须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后改革时代,应当以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应具有共享性作为后改革时代的改革价值判断,也就是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以及平等、自由的权利应当更加得到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持续不断地得到满足,其生活水准应当相应地得到不断地提高。通过改革,实现与马克思指出的“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6. 后改革时代改革重点的共识。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改革的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围绕这一框架提出的改革任务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制度,二是市场体系,三是宏观调控体系,四是分配制度,五是社会保障体系。从这些目标出发,依据改革的绩效和后改革时代的矛盾,后改革时代改革的重点在于:

(1) 金融改革。在前改革时期,通过1994 年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当前金融领域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金融改革的任务事实上没有完成“, 从金融体系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改革只完成了一半”: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不完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存在着金融风险隐患。在后改革时代,金融改革要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实现城乡金融体系的对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全面发挥金融的服务和调控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强化金融企业内部管理,保障金融稳定和安全;完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协调配合。

(2) 收入分配改革。要实现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的顺利转型,并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必须关注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后改革时代中国模式应该在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中都注重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重视由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首先,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劳动收入,扩大国内消费,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具持续性。其次,除劳动要素之外,我们应明确土地等要素的私人产权,促进群众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再次,财政转移性支出应由支持少数群体政策转变为支持全体居民的普惠制政策,使经济增长的成果能惠及更多的人。最后,要调整户籍、土地等制度,促进要素在群体和地区之间合理流动,大力推进城市化,使经济增长的成果在各个群体之间平等分配。

(3)公共部门改革。前改革时代的改革主要是私人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的私人部门市场化程度已较高,但公共部门的改革滞后,表现为服务理念不强、运行方式落后、业绩评估不科学等。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在于提高效率,引入竞争机制,抑制公共部门中的行政性垄断与自然垄断。

(4)农村改革。前改革时代的农村改革主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这种改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中国农村的小农经济色彩,在短期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相比较,其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一是农村经济组织没有发育起来,农业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低,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造成了城乡差距扩大;二是土地流转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农民的创业权没有形成;三是农村市场化发育程度相对缓慢,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与城市市场体系相分割;四是农村市场经济主体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尽管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可以实现致富,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但是其社会地位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5)国有经济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有所进展,但依然面临很长的改革路程。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组织上进一步确立,但内在机制的转换还未到位。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有新进展,但扫尾任务十分繁重。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总的来说有所进展,但有些重大问题亟待进一步推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预算管理面临障碍;激励制度如何有效推进“; 出资人角色”定位有待探索;国有产权管理制度尚待规范化。

三、后改革时代改革的转型

在后改革时代,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又要高度警惕和反对过度市场化倾向。进入后改革时代,改革面对的主要矛盾、改革的主题以及特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自主创新、国内消费市场的培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等多种任务。因此,新的改革共识的形成和实现需要做好四大转型。

1. 由传统改革观向科学改革观的转型。前改革时代的改革观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观。进入后改革时代,改革观需要转型,要由“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观向科学改革观的转型。科学改革不是一般的破旧立新,而是将改革归结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科学发展观对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为改革的衡量标准提出了新认识。发展的目标提出改革要求,发展的道路决定改革的方式,发展的结果衡量改革的成败。二是为改革提出了新思路。后改革时代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举措的协调性。统筹解决好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统筹解决好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和住房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三是为改革提出了新导向。科学改革观要把改革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轨道,使改革朝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方向前进。改革是不可逆转的,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推进改革,但是改革要遵循客观规律,必须采取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改革。

2. 由渐进式改革转向改革攻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易到难、从外围到内核的方式推进的。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好改的、容易改的,差不多都改过了。但是渐进式改革已经出现了“改革的边际收益递减”和“改革的边际成本递增阶段”。进入后改革时代,为了克服“改革的边际收益递减”和“改革的边际成本递增”的问题,改革需要实施改革攻坚。改革攻坚的内容包括: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要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二是抑制行政性垄断,加强自然垄断的规制,消除垄断的效率损失。三是把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目标的经济转变为以富民为目标的经济。四是着力解决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问题。五是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实现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性和治理型政府的转变。

3. 由被动式改革转向主动式改革。前改革时期的改革由于没有改革的经验,没有对改革的基本规律进行充分完全的把握,改革是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情况下,生产力的发展迫使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所以,前改革时期的改革是一种被动式改革。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改革的经验,认识了改革的基本规律,在后改革时代需要由被动式改革转向主动式改革:一是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的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改革中不和谐的因素,消除利益冲突,围绕和谐社会建立的目标深化改革;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改革,以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决策、科学的方式、科学的路径推进改革;三是主动解决前改革时代各种不和谐问题。前改革时代围绕发展进行改革,改革解放生产力,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矛盾问题,形成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后改革时代围绕和谐进行改革,尤其是以和谐为统领的主动改革,消除前改革时代的矛盾和不和谐因素。

4. 改革机制由单一改革转向综合配套改革。改革机制是指在改革过程中改革运作系统诸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前改革时期的改革机制是单项机制,在动力上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在组织推动上是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在外部保障上是在法制极不健全的环境下实施改革的。进入后改革时代,在改革要素多极化和运作系统多层次化的基础上,要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综合配套改革机制应在动力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在组织推动上多元主体互相补充;在技术支持上,要求改革方案的精细化;在外部保障上,地方立法权与外生检查监督相配套。”在前改革时代,最重要的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重塑经济基础。在后改革时代,改革的关键是进一步突破制度和机制的约束,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业已建立的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提供制度保证和支撑,改革主要表现在:一是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的结合,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二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发挥企业、个人与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制度创新作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企业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发挥多个部门、多种手段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制度创新的任务。

Ⅶ 从什么时候开始计起为‘计划经济时代’在什么时候结束并转到市场经济时代了

应该是1995年。

阅读全文

与计划经济时代后是什么时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幸福生活如何有质量 浏览:123
省厅事业编比县乡公务员如何 浏览:482
事业编信用贷款怎么还 浏览:538
幸福里怎么联系中介买房 浏览:657
事业单位技术岗位有什么区别 浏览:486
把美女比喻成什么蝴蝶 浏览:365
经济数据去哪里查股民须知 浏览:816
婚姻里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人 浏览:852
采访新人爱情故事要问哪些问题 浏览:600
读一篇故事的英文怎么写 浏览:831
抖音蓝发美女抖音号是多少 浏览:198
经济环境对农业影响有哪些 浏览:839
事业性发票有哪些 浏览:62
爱情公寓婚检是什么意思 浏览:71
故事会的开头怎么写 浏览:817
女人发了关于婚姻文章表达什么 浏览:414
怎么用英语描写美女 浏览:322
连江足疗哪里有美女 浏览:792
男孩子故事大全睡前故事有哪些 浏览:754
什么工作能考事业编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