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提供公共服务来吸引、支持、留住企业,这些公共服务不仅仅包括“硬件”公共服务,如道路、运输设备、电信、水资源和排水系统等等,而且还包括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软件”公共服务,例如公园、娱乐设施以及艺术文化设施等等;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发展计划和政策法律法规等来引导、支持、管理地方经济发展。
由于不同层次的政府都承担经济发展活动,因此有必要调节这些活动来避免重复建设和未来建设问题,同时应确保单个政府活动的有效性。同时政府要与其他层次的政府以及企业、社会团体、学术机构和其它经济发展活动所涉及的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地方合作关系,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市场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产业结构布局和政策等。要克服这些因素,就需要政府发挥其作用。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上。
1.1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发展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指导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各种情况,实现公共产品完全、公平的供给。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干预,需要政府的引导、支持、管理经济发展,但是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介入和干预,只能是辅助性的、补助性的,而不能过度的进行强权干预,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1.2政府控制政府利益地方化的必要性
在地方发展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异化行为,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使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政府需严格控制政府利益地方化,保证地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3政府投入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共同消费、平等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对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人不平衡,偏重生产性、盈利性、政绩性的经济类基础设施(如交通、水电、通讯等),而对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的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政府在公共服务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上需体现前瞻性、可行性、服务性,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促进经济发展,体现政府职能作用的重要性。
二、发挥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转变、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应该以市场为基础手段,区域经济发展也应该遵循着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领域,市场是无效的或是缺乏效率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自己的作用,引导、支持、管理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1科学规划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政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引导本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根据中央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确定发展规划的分步实施落实。其次要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再次要确定发展本地经济,引进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重点方向和目标。最后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相互补充。
2.2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恶化,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政府应当划定明确的“禁区”,禁止企业和个人从事某些可能对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的经济活动;其次,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破坏,同时治理已经破坏或不适合经济发展及人类宜居的生态环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良好的发展基础。
2.3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职能。完善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2.4转变政府职能,以服务型政府管理职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将公共服务管理作为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凸显政府的公共服务理念。强化政府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管理的着力点,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特有作用,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区划,破除行政壁垒,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建立服务型市场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5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调整地方产业结构,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地方产业结构是区域内产业空间组合的状态,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求得更大的区域效益,是政府的最终目标。从产业布局来看,由于长期受条块分割的影响,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同化现象较为突出。根据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由于区域的主导产业,在生产上或者在产品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者在布局上有相同的指向性,这些产业按一定比例布局在区域的某个优越的地区内,就可以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生产系统,改善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区域整个生产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各个企业功能之和。而且提高了地方经济发展抵御市场经济风波的能力,增强了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优势,统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6制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为所有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的公平的制度环境
我们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套所有经济主体公认、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把这些规则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对这些规则的执行进行监督是政府的责任。制定规则的最高原则一是保证每一个经济主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二是对所有的经济主体公平。对政府来说,当前最主要的是清理和废除所有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各种限制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自由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规章制度,把经济主体从阻碍其潜能发挥的制度束缚中解放出来,同时着手研究和制定对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进行限制和惩罚的相关规则,如垄断法等。
2.7加强教育,培养公民的市场意识,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劳动力
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证明,在所有的经济资源中,高素质的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高素质的劳动力来自于高水平的而且是高度普及的大众化的教育。就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政府要做的是真正认识到教育在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向教育倾斜;同时加快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到教师和学生素质的提升及待遇改善上,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的效率。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有效发挥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府首先需要根据地方特色制定适合地方特色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地方经济发展;其次在坚持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找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通过激发市场活力,用好市场要素,扩大市场需求来推动经济发展。同时找准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科学规划,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老百姓发展致富。
❷ 如何发展地方经济
1、积极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巩固对外开放成果。
3、全力抓好园区建设,打造新的发展平竖颂台。
4、努力抢抓国有余拍郑企业改革机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5、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力度,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6、搞好社区建设,构筑小社区、大社会、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贺老体系。
❸ 地方政府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应做出哪些措施
新时期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环境和任务的特点 政府职能转变在实施了20多年后依然被列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大致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早期职能转变的目标和期望还没有到位,因而改革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二是新环境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因而需要与时俱进,使改革进一步深化。在笔者看来,后一点更为重要,它关乎到职能改革目标、任务、基本方向和侧重点的设计。 新时期的环境有哪些特点?可以说,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施政理念,构成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大背景和新环境。新一代领导集体意识到我国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关键时期,因而其施政理念是对多年来发展历史的总结和对现状、未来系统思考和审时度势的产物。 施政理念的转变要求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涉及职能结构、角色定位和施政方式的转变。那么,从政府职能角度来看,上述环境特点会对职能转变产生哪些影响?会提出哪些新的任务和要求? (一)政府职能转变从过去聚焦经济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政府职能结构的特征可以归结为:政治、经济职能过强,社会职能过弱,管制功能过强,服务功能过弱,在经济职能中,微观管理职能过强,宏观管理职能过弱。 改革开放伴随着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与此相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长期放在经济领域:“从计划调节到市场调节,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等,显然都属于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范畴。 “科学发展观”理念与“和谐社会”目标要求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职能,《十一五规划》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思路出发,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些都意味着,政府职能转变从过去聚焦经济领域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二)职能转变领域的扩展要求多项职能之间的合理平衡 一个基本事实是,政府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职能,必须拥有相对充足的资源,而政府财政资源的汲取量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如果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滑坡,政府财政资源的汲取必然受到负面影响。这时,纵然有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职能的良好愿望,政府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换句话说,政府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履行以经济职能的有效履行为前提。 这一点意味着,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并不是政府工作重心的再次转移,而是一方面要超越对经济职能的过分倚重,另一方面又要在有效履行经济职能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等多项职能之间的合理平衡。这意味着职能的高度复杂化,要求职能调整的设计和实施要强化协调和统筹,要求职能结构优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前瞻性。 (三)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多年来,政府职能转变集中于经济领域,改革的侧重点在于放开那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所谓经济职能转变,其核心问题是确定政府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在哪些方面有所不为。时至今日,就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而言,黑白分明的地方已基本解决,我们的理念和认识已基本到位,深化职能转变必然触及那些不那么泾渭分明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政府职能不再是“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所能回答得了的,它与政府履行职责的具体方式密切相关,与政府在应该管理的领域中的角色定位密切相关。相应地,政府职能转变具有了深层次的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举例而言,各级政府都承担着经济职能,但不同层级政府在履职方式和手段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各级政府都“该管”经济,其分野主要在于怎样去管。“怎样管”和“该不该管”就这样紧密联系,共同决定着政府的职能定位。政府职能转变的侧重点不再是回答该不该管,而要深入到“如何去管”的问题。这一点不仅适合于经济领域,同样适合于政府的其它职能领域。 (四)经济领域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未来着力点 就经济领域而言,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政府职能转变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笔者认为,未来改革的着力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包括改变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扩大内需使消费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摆脱以资源消耗和生态牺牲为代价的可持续陷阱,靠知识经济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改变非均衡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等等。回顾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我们会发现,在“短缺经济”和“剩余经济”的不同阶段,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明显不同,其经济职能相应具有很大差异。可以设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政府经济职能及履职方式会产生重大影响,提出新的要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和思考还应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第二,实施《十一五规划》对深化职能转变提出新的要求。《十一五规划》相关部分提出了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任务目标和基本方向。以“深化体制改革”为例,它涉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税收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等多个方面。这些都和政府的经济职能密切相关。因此,结合重点改革领域和目标、方向,厘清这些对政府职能的具体要求,进而根据国情,把原则性的理念具体化并落到实处,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未来着力点之一。 职能转变与政府的角色定位 前已提及,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其侧重点不再是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而是深入到政府履行职责的具体方式,即政府在应该管理的领域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一)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经济角色的归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虽然成效卓着,但笔者认为前一时期的改革基本上属于角色归位的过渡时期,从“垄断主导性经济主体”向“积极的经济主体”的过渡:一方面,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政府逐步放弃了对资源的全面垄断和对市场机制的排斥,开始了国有企业在竞争领域的撤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非公经济主体的培育。另一方面,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登台唱主角,从早期的直接兴办企业到后期的层层经济目标责任制以及招商引资狂热,导致了重复建设、粗放经营、地方分割、部门保护种种弊端。这就是说,政府扮演了“积极的经济主体”的角色,而在制度保障、市场环境缔造和公正仲裁等方面着力不足。 《十一五规划》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努力实现。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政策,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这意味着政府角色的进一步转换——从“积极的经济主体”到“制度保障者、市场环境缔造者和公正仲裁者”的重心转移。这是政府经济角色归位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政府在社会职能中的角色定位 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是新施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政府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但考虑到提出的时代背景,强化的着力点应在扩大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等方面,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都具有某种“倾斜性”特征,即对弱势群体和相对落后区域的救助、保护和扶持。 虽然属于不同职能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对强化社会职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由“积极的经济主体”向“制度保障者”的角色归位,那么在社会职能领域,政府角色定位的核心应该有两条:一是“慈父”与“组织协调者”角色之间的合理平衡;二是“授鱼者”与“授渔者”角色之间的合理平衡。 (三)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的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说社会职能具有“倾斜性特征”,强化社会职能主要表现为对弱势群体和相对落后地区的救助、保护和扶持,公共服务则具有“普遍性特征”,强化公共服务意味着面向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一视同仁地增加或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务,如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良好生态环境等等。 就普遍性公共服务而言,政府角色定位的核心是“安排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区分和理性选择:一方面,承认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份内职责;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公共服务不一定由政府独家垄断生产。按照新的角色定位,政府作为“安排者”决定哪些属于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来做,做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怎样付费等问题。至于多数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完全可以通过合同外包、政府补助、凭单、特许经营等形式由私营部门或社会机构来完成。 由于教育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公共服务市场化在我国正面临责难和质疑。笔者认为,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没有错,所要反思的仅仅是市场化的内容及具体形式。市场化具有多样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既可以是“政府责任”的市场化——把本应是政府“份内职责”的公共服务推向市场;也可以是“提供机制”的市场化——在政府承担安排者责任的前提下,推行公共服务生产过程的市场化,通过多元生产者间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深化职能转变的实施理念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利益分化、社会多元化和高度复杂化的背景下,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在面临的种种巨大挑战面前,深化职能转变需要实施方式的创新,包括先进的实施理念和有效的实施机制两个基本层面。考虑国情和实践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深化职能转变过程中应该提倡和坚持以下理念或原则。 (一)“协同政府”理念 协同政府的核心是“确保政策制定的高度协调和具有战略性”。高度协调即建立不同部门之间在决策过程中的制度化沟通和协商机制,克服公共决策的部门化,确保不同政策领域之间在政策上的高度一致性和整合性。决策的战略性则强调公共决策从长远出发,避免决策成为对目前现实压力的被动应付。 我国长期受到“决策部门化、部门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困扰,离《十一五规划》要求的公共决策的系统性和战略性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坚持协同政府理念尤为必要。更重要的是,要借鉴发达国家“协同政府”和“跨部门合作机制”的机制和具体措施,建立跨部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机制,避免部门化可能导致的碎片化、相互掣肘和割裂。 协同政府还包括政府部门与外部主体之间的协同,首先是公民参与,其次是发挥外部专家的作用。我国改革具有不同程度的封闭性,主管部门充当了优先项选择者、方案设计者、改革推行者和效果评价者多重角色,外部独立专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公民参与效果更为有限。没有这些方面的突破和创新,职能转变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战略性同样难以实现。 (二)结果导向的责任政府理念 政府职能转变存在一个内在矛盾:一方面,改革要求政府部门放手或改变惯常的干预方式。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又在改革的创议和实施方面拥有主导性权力。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部门的自我革命,其效果可想而知。实践中部门争夺审批权和重审批、轻监管的倾向可为见证。在协同政府(包括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的有效机制建立和有效发挥作用之前,可以运用“结果导向的责任政府”理念和机制来缓解这一问题。 所谓“结果导向的责任政府”理念,就是政府的主管部门向结果负责,权力获取与权力行使的目标和结果密切挂钩。以审批权为例,部门索求审批权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目标是否可以直接测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评价?部门行使审批权一定时间后,所期望的目标和实际效果是否达到?如果特定审批权的行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那么该审批权就要收回或者取消。这就是权责一致,而“责任”主要用权力运行的实际结果来判断。 (三)“可持续性”理念 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是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亮点和突出特征之一。这无疑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同时旨在摆脱粗放增长模式和巨大的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带来的“可持续陷阱”。但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同样存在可持续问题,而且比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 20多年来国民经济和政府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使我们有了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的本钱。但许多隐忧依然存在,包括薄弱的现有基础和巨大且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巨额债务,可能的经济波动等。 前些年,每当中央政府确立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多会层层拔高、层层加码,呈现出某种大轰大嗡的运动式特征。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恐怕难以摆脱这一“规律”,可持续性陷阱相应可能采取多种形式:描绘宏伟美丽的蓝图而没有认真核算资源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以“丰年”的标准确定服务量和水平,不认真考虑“歉年”可能面临的压力等等。从一些地方政府的种种规划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出一些影子。 公共服务尤其社会福利具有能上不能下的刚性特征,公众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公共服务或福利时无疑会不满,从而影响到社会稳定。但可以设想,当出现资源严重不足,政府不得不剥夺已经享受的服务或福利时,公众的反应决不是“不满”一词所能形容的,对社会稳定带来的破坏性无疑会更大。 (四)“管理精致化”原则 需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理念需要技术支撑,忽视制度、技术和机制的构建,再先进的理念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从马克思的“人民公仆”到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到今天的“以人为本”,新民生路线有其历史根基。教训在于过分热衷于新理念的阐释、传播和中继站式的层层传达,在因地制宜构建有效制度和机制方面着力不足。 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意味着任务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要求变革过程管理的精致化。管理精致化侧重于技术层面和细节,目的是实现细致化、科学化和操作化,这应该体现在变革过程的每个环节,包括优先项选择、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价等等。目前,我们对改革的操作和技术层面重视不足,管理还相当粗放。
❹ 地方政府如何发挥金融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发挥政府职能 为金融机构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造环境
蔡宜春
金融机构一般都是中央直属单位,管理体制也是自上而下的总分行制,但其服务对象却是当地民众与当地经济,在服务当地的过程中才能壮大自己。所以,地方政府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以提升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地方政府应当利用不同金融机构各自的特点,正确协调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与各级人民银行协调关系,充分了解掌握中央金融政策的变动与贯彻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当地经济发展方向。我区的金融发展情况与全国有很大不同。为了及时调动资金,保证经济正常、均衡发展,商业银行往往不得不向政府有关部门发放临时周转贷款。但不同时期金融货币政策的不同常常给贷款带来困难,使商业银行在执行金融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两难的 尴尬境地。地方政府如果能预先了解掌握金融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就能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重点时把握轻重缓急,从而有效取舍,做到发展与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二、地方政府要与银行监管部门保持实时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当地金融运行情况,为商业银行健康运行提供有利环境和通道,确保金融稳健运行。由于金融市场规模有限,金融行业内部的竞争也相对激烈,特别是政府类存款这一块,更是肥美可羡。有时会出现人为因素的介入,导致竞争的不公平,使金融机构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由于受当地从业人员的制度执行水平限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一些问题,影响地方经济正常运行,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政府应责成银监部门严格监管,避免人为问题的发生。要加强协调与指导,创造适当环境,治理“三乱”,有力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三、虽然银行商业化已经多年,但各家银行在专业银行时期的长处并未完全消失,在执行不同领域金融服务时可能还存在差别。如中行的国际金融业务、农行的农业金融业务、建行的中长期金融业务、邮储银行的与邮局汇款紧密联系的邮政储蓄业务,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服务内容与特点等方面,都仍然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在有意识地引导各商业银行使其短处变长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其原有的长处,保证金融服务的质量与速度。
四、在用好用足国家优惠金融政策的同时,关注各金融管理条线政策、制度的平衡性,及时协调、充分调动金融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形势看,我区将长期处于执行国家优惠金融政策的局面。怎样用好用活用足国家优惠金融政策,政府应当关注、支持、鼓励、创造条件,不放弃任何有利于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机会。在各商业银行管理条线中,经营亏损或高成本现象给商业银行带来经营困难,其总行对于经营补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补贴与否、补贴多少都不一样。这常常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政府应当及时出面协调,努力缩小这种差距,为金融员工争取更多的应得的利益,使经营环境更加公平合理,这对于化解矛盾、激发热情是大有助益的。
地方政府是当地经济的领航员,各金融机构服务于地方政府确定的经济工作重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如果其它因素过多,必将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
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和服务是具有能动性的。金融机构应当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各项金融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密切配合各级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开展文明、有效的行业竞争,不断研究市场,强化体制与机制改革,实行规范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采取适合群众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方式和措施,防范各类风险,千方百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在地方经济大发展中寻求自身的发展,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转
❺ 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做好组织税收收入第一篇文章,为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组织税收收入是地税部门的第一要务和神圣使命,也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树立“抓早、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的指导思想,按照“抓大、控中、规范小税种”的工作方针,向管理要税收,多思加强征管之路,多想挖潜增收之策,采取各种积极有力的征管措施狠抓税收收入,做大做强地税收入“蛋糕”,确保了税款颗粒归仓,为保障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
一是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加强税收分析预测。税收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要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坚持从经济到税收,再从税收到经济,通过税收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及时解决组织收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长效机制。树立“联动”管理的思想。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加强与相关部门涉税信息的交换,促进税源监控水平和征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使税收征管由税务部门的“单打独斗”成为各部门的“大合唱”。
三是建立规范的征管体系。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税源管理制度,做到精细化、扁平化管理,实行区域属地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征管模式,努力构建体制科学、机制优化、手段先进、服务规范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并认真查找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四是强化税务稽查职能。进一步发挥税务稽查职能作用,理顺纳税秩序,要以房地产、建筑安装等行业为重点,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活动,实现由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的转变。
二、做好服务第二篇文章,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是当好参谋和助手,搞好税收政策服务。要将税收工作放到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局中去筹划。要充分利用联系面广、信息量大、熟悉经济运行各环节的职业优势,及时发现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为税源建设多提建议,为政府领导决策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壮大地方经济发展助一臂之力。
二是运用税收政策,激活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用好、用活、用足国家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辟优惠审批绿色通道,切实落实好下岗再就业、技术改造、环保节能、招商引资等国家鼓励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增添后劲。同时结合新《企业所得税法》,提出的贯彻落实,提出政策调整和改革建议,努力惠及地方民生建设和经济发展。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落到实处。
三是更新理念,使税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贴近民生。树立“以纳税人满意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理解尊重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在角色定位上实现由单纯的执法者向执法服务者转变。认真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分解细化税收执法权,落实执法责任,明确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公平税负,文明执法,在服务中执法。坚持“阳光办税”,全面落实“一窗式”办税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不断提岁竖笑高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为企业提供产、供、销信息,将服务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构建和谐的税企征纳关系。
四是加大税收宣传力度,使税收宣传更加贴近民生。继续搞好政务公开、在办税服务厅设置电子显示屏等增强公开的透明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服务平台广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的先进典型,同时对涉税犯罪大案要案公开曝光,以宣传赢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实现税收宣传由强调税收取之于民到发挥税收为公共服务提供财力保障、调节社会分配的职能(用之于民)作用的转变。
四是建立良好的外部和谐关系。正确处理地税部门与地方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社会各部门的关系,积极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广泛征求意见,最大限度的满足纳税人的要求,以沟通赢得理解,以配合取得信赖,进一步树立我们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做好以人为本第三篇文章,实现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
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队伍活力。纤配进一步规范竞争上岗工作,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完善能级制管理,优乎含化人员结构,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全面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干净干事,廉洁自律,整个干部队伍不出问题。
二是提高中层领导班子建设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在“团结、干事、正派、廉洁”氛围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利用理论业务学习和民主生活会两个有效载体,加强最新的经济、法律、科技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理大事、搞协调、抓落实的综合能力,以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形成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人事环境,奠定地税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是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单位发展进步的动力,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抓创新,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争先创优活动。并将争创工作与组织收入工作、税源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谐地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振奋精神,激发活力,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❻ 如何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城市群,城市群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群崛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同时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
世界级城市群随着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在湾区崛起。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各种生产要素日益向湾区集聚,沿海港湾地区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世界级港口为基础、以产业集聚为动力、以广阔腹地为支撑的湾区城市群。湾区城市群大多由滨海经济、港口经济、都市经济与网络经济高度融合而成,这种特有的经济格局是海岸贸易、都市商圈与湾区地理形态的聚合体。
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规模效应、技术外溢和不完全竞争会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集中,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各类生产要素也会自发向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集聚。这种集中和集聚多在城市中实现,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逐步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有利于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不断拓展市场边界;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劳动分工、知识溢出,产生正外部性,促进创新并带动收益递增;有利于在区域内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健全的协调机制。城市群通过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配置、技术变革扩散,在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❼ 对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国家怎么安排的啊!
造成西部经济的落后,有自然的因素,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缩小东西部差距,需要投资向西部倾斜,更需要政策向西部倾斜。如果我们过度强调市场经济规律,完全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社会资金就很难大量流向西部。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甚至法律,来确保政府投资向西部的倾斜,给西部以比东部更优惠的政策,在产业政策上对新疆、西藏、青海、甘肃这些幅员辽阔、人口分散、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以特殊对待。 ■步德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年来,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抑制,但东西部经济发展绝对水平仍在继续拉大。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不利于东西部地区差距的缩小。因此,应结合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事求是地对东西部地区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正确认识开发西部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制定符合WTO原则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1、自然、历史和政策的差别造成东西部经济差别拉大。东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生活环境、经济基础以及与国际市场的联系都优越于西部地区,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选择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十四个城市作为对外开放城市,给予了较优惠的经济政策。因此,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经济增长远远快于西部地区。2、市场经济只是在静态上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配置经济资源。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越来越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更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这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但在许多同志的思想上,没有看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即市场配置资源只能做到静态最优,而做不到动态最优,只能做到短期最优,而做不到长期最优。因此,在地区经济布局上宏观调控不够有力,导致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3、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人力资源却没有按照市场原则进行配置。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了西部普通劳动力向经济发达的东部的流动,加大了东西部地区人均占有资源的差距,同时,东部地区凭着较高的工资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批西部高素质的人才,形成所谓“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使西部经济发展更加困难。4、西部地区的贫困与封闭造成西部人信息缺乏和观念的落后。由于我国经济发达、开放度较高的城市集中在东部地区,因而各种新观念、新信息、新技术也大都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则由于距离遥远,获取信息的成本较高,造成信息缺乏和观念的落后,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5、长期的计划经济对以资源开发为主的西部地区影响深远。一是由于价格的不合理使西部为东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即东部创造的财富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是西部人民贡献的。二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布局是按照西部资源、东部加工的格局安排的,造成西部经济基础的落后,资源开采多,产品加工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因而西部工业的附加价值较低。6、统一的产业政策未考虑地区差别,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没有考虑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散、经济落后的特点,不论是西部落后地区还是东部发达地区,都一刀切地采取同样的政策,如规定许多产品的最低生产规模过高,限制了西部企业的发展空间,再如国家的土地政策是建立在全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之上的,而西部大量的戈壁荒滩却要与东部的土地实行同样的政策,制约了西部招商引资。此类情况很多,极大地限制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7、现行税收制度造成西部地区大量税收流向东部。由于西部的生活环境较艰苦,许多西部优势企业将总部注册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按照现行税收制度,企业所得税在企业注册地上缴,因而造成西部地区大量税款的流失,加大了东西部经济的差距。由上分析看,造成西部经济的落后,有自然的因素,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缩小东西部差距,需要投资向西部倾斜,更需要政策向西部倾斜。如果我们过度强调市场经济规律,完全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社会资金就很难大量流向西部。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甚至法律,来确保政府投资向西部的倾斜,同时给西部以比东部更优惠的政策,在产业政策上对新疆、西藏、青海、甘肃这些幅员辽阔、人口分散、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以特殊对待,从而改变西部在生产经营和吸引资金方面的劣势。对保护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建议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以下特殊政策:1、采取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规范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经济的行为。国家应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企业应交纳的国税税率,并通过法律赋予地方政府制定地方税税率的权力,通过税收的优惠抵消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吸引外商和东部的企业到西部投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加强,使西部的投资硬环境得到改善,但还无法改变西部企业与东部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人才、运输等许多竞争条件方面的不公平状况。只有在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方面都给西部企业以一定的优惠,才能使西部企业获得相对公平的竞争条件。只有在对西部实行企业税收优惠的基础上,严格禁止西部地方政府实行非税收性质的地方保护政策才可行,才能在西部市场上使外地产品、国外产品与当地产品享受同等待遇,形成真正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应当指出,给落后地区企业在税收上以优惠待遇应有一些行业限制,对那些对集中度要求较高、资金技术密集、协作条件要求高的产品如汽车,就不应给予优惠待遇,以促进行业的快速集中。2、需要国家财政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这与中央对西部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一起,是中央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看,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配置资源,必然导致经济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而地区发展水平的过度分化会造成总需求不足,影响经济的增长。所以,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由政府采取各种不同措施促使部分产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并扶持不发达地区企业的发展,而不能依赖于市场做这些事。这些措施之一就是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具体用途,一是加快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支援落后地区发展教育,同时支持一部分工业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转移。对待地区结构的调整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有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看待它的投资效益。在开发西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对西部直接投资的效益低于东部是不可避免的,但从长期看,维持一个相对均衡的经济布局对于改善各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3、在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上应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特殊性,不搞一刀切。目前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都是针对全国的普遍情况而制定的,许多政策并不适应西部的特殊情况,如国家为了保护土地限制生产和使用黏土砖的政策,在黄土高原和新疆、青海、甘肃就不适用,在那里由于缺水,大片黄土岗寸草不生,用来生产黏土砖并不会减少耕地资源,为什么不能与东部地区区别对待呢?还有环境政策,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广人稀,远离人口密集的地区,空气的自我净化能力较强,不应要求这里的企业与东部执行同样的废气排放标准。还有对小水泥、小火电、小钢铁等的限制政策,也不适应西部特别是新疆城市分散、距离遥远的特点。4、加快西部城市化步伐,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西部中等城市的发展。研究经济发展,对于资金、技术、原料、能源、运输条件等生产要素的重要性都能达成共识,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人口数量和密度。西部大片地区地广人稀,根本不具备发展现代工业的基本条件。因此,开发西部的过程,主要就是西部地区城市化的过程。没有城市化,就没有工业化,也不会有农业的现代化。西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已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完全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和优惠的政策获得较快发展,并对整个西部经济产生带动作用。开发西部地区的中央财政投资应首先向中等城市倾斜,支持中等城市的经济较快发展,并向周边小城镇辐射,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此外,应选择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加以扶持,使之尽快发展成为一个个经济圈,形成对周围更强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5、下大力气解决落后地区政府机构臃肿的问题,加强对地方领导的选拔、任用和监督。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除了天赋的自然条件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国企的改革、民营企业的活力、科学的区域规划、高效廉洁的地方行政管理及由此而形成的改革意识和良好社会风气,而这些都决定于这个地方的主要领导人和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这就要求探索一套对地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的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政府机构臃肿的问题越严重,机构越臃肿办事效率就越低,已形成恶性循环,必须下大决心加以解决。6、加强地区间经济协作,促进东西部企业联姻。西部有许多国有企业发展困难、改革滞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承担起所有者职责,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合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帮助西部企业与东部优势企业联合,以资产为纽带,实现资产重组,利用东部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品牌方面的优势,使西部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作者单位:新疆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 [稿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步德迎]
❽ 如何发挥地税职能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发挥组织收入职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财力
(一)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要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防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严格征管责任,确保完成税收任务。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组织收入工作的影响,并逐项加以研究,制定具体操作办法,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
(二)要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项目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也是实现地方税收增收的支撑税源。(以笔者所在的邢台县地税局为例:2011年11月底,该局重点建设项目入库9192万元,占全局总税收的32%。)因此,地税部门要加强与发改、建设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获取重点建设项目立项环节的有关信息,提前介入管理,准确掌握项目建设的规模、投资的预算、施工单位、建设单位、预计实现的税款等基础信息资料,切实做到项目清,底子细态宴、责任明。对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的项目监控责任制,对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的重点项目,设立专门监控档案,建立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准确地把握项目进展情况,防止税款流失,确保税款及时入库。
(三)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完成税收任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完善各项管理考核激励办法,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如笔者所在单位,推行了以“工作日志、履职报告”两个载体,以四项机制(领导组织机制、学习交流机制、考核评议机制、问责追究机制)为保障的税务人员履职报告交流评议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让工作出色的干部得到展示,让不会干工作的干部得到学习,让不干工作的干部得到鞭策。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积极性,为全年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为地派源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积极主动与地方党政领导沟通联系。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召开的财源分析会及其它联席会议,及时传递组织收入工作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支持。不断加强政策调研,深入分析经济结构现状,及时为产业发展、企业节能增效、企业加强管理、企业产业调整提出建议。
(二)定期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在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纳税人提供文明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把为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地税部门在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中的职能作用,主动思考、主动作为,深入开展行业分析与税收调研,要认真研究税收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定期向当地党政领导呈报《税收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从税收的角度积极为为党政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优化纳税环境,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办税环境
(一)完善各项服务制度。以满足纳税人的合理合法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首问负责制、一窗式、预约式和限时制等服务制度,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税收服务,积极推行网上报税、网上银行缴税、“双定户”委托银行缴税等多元化申报方式,各方面满足不同纳税人的各项需求,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执法满意度。
(二)实行三方联合办证。笔者所在单位,通过摸索实践后,与工商、国税部门推出了三方联合办证,有效地解决了纳税人办证时间长、成本高问题,减少了漏征漏管户的出现,避免了国、地税双方因信息差异造成的税源监控漏洞,极大地提高了工商及国、地税三方的工作效率,节省了纳税人的时间和成本。
(三)实现纳税服务手段现代化。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办税自助区、休息等待区、资料填写区、税法宣传区、办税公开区,配置纳税公告栏、叫号机和大尘闭态屏幕液晶显示屏、查询触摸屏、电子显示屏,为纳税人营造方便快捷良好的办税环境。
四、充分发挥综合治税作用,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一)建立综合治税体系。应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报告,争取领导对地税工作的支持,逐步建立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协助、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纳税人配合”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共同打击偷漏抗税分子,实现依法治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最大限度减少税源流失,增加县级可用财力。
(二)建立综合治税信息平台。通过以政府名义出台信息管税办法,建立信息管税网络共享平台,要求发改委、国税、工商、电力、建设、统计等部门定期向信息管税平台传输数据,制定了考核奖惩措施,并明确部门职责、信息传递程序、时限等内容,进一步完善多方信息比对机制,形成综合治税大征管格局,从而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征管,减少地方税收流失。
五、积极推进依法治税,为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一)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营造公平环境。认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专项整治、专案稽查和发票协查工作,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在税务检查上,突出依法治税,加大了税务行政处罚的力度,破获了一些难度较大、影响较广的重大涉税案件,打击了偷漏税分子的嚣张气焰,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公平良好的税收环境。同时要加强纳税评估,对纳税人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对那些没有合法申报的进行纠正,对那些明显有申报不实的纳税人进行事前告知,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
(二)加强稽查力度。积极开展行业税收专项检查,将房地产、建安、制造、采矿、餐饮、服务、电力以及长亏不倒、长期微利企业和高收入行业列为检查重点;建立征、管、查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稽查信息沟通,进一步发挥以查促管作用。
(三)强化税收执法监督。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执法岗位责任体系和整合业务流程,认真按照考核评议办法,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有计划地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并切实抓好查处问题的整改,促进税收执法水平不断提高。认真执行重大税务案卷集体审理制度,同时,注重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执法监督水平。
如何使税收更好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观念问题,更是地税工作的一项实际内容。既要收好税,确保税收收入任务圆满完成,又要肩负起服务纳税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只有实实在在地转变观念,改善服务,才能使税收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地税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这也是新时期赋予地税工作的一项全新任务。
❾ 如何运用七钱开源方法论破解地方经济之困
读雹察过中建政研的文章,有专门对于七钱开源方法论的介绍。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筹措、资金管理的工作可以归纳为“七钱”原则,即要钱、借钱、融钱、换钱、赚钱、省钱和还钱。一是要钱。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申请的各类专项奖补、中央或宴辩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等。二是借钱。指地方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源祥茄本合作(PPP)。政府债券包含特别国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三是融钱。地方政府依托地方国有企业作为主体,进行市场化融资或以“企企合作”为主要形式进行政企合作,或者以政企合作。四是换钱。用资源或资产去换钱。五是赚钱。赚钱相对来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重点是提升地方经济的“造血”功能。六是省钱。省钱的意义在于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必要的发展上面,因此引入了绩效管理的概念。七是还钱⌄还钱指地方目前普遍存在的债务化解和存量债务的还本付息。
❿ 地方政府对于经济的管理是什么体制的产物
随着我国地区问经济交往的不断加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衍生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在行政区划、职能定位、机构腔模设置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不适应性,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因素。只有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即调整行政区划、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重御圆基镇谨塑府际关系、创新区域管理运作机制等,才能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制度瓶颈问题,促进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和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