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策。
2、实施的原因
①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剧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④文化方面,“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3、目的
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主要表现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对商业进行严格的管理,以限制商业的规模和影响;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实行专卖制度,对盐、铁等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的手工业部门和商业种类实行官营制度,独占专利,不许商人染指;对民营商业和手工业征收重税;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
Ⅱ 历史上面对经济危机时国家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的
历史上面对经济危机时国家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的?经济运行一般具有周期性,即繁荣与萧条交替。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引起就业和国民收入等变量周期性波动,因此国家需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减少波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扩张性的与收缩性的之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扩大支出,比如国家为应对危机而增加的4万亿投资,或者减少收入,比如减税,紧缩的财政政策正好相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准备金率或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措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正好相反。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均会引起经济增长,失业率降低,紧缩性政策则可以防止通胀和经济过热。 既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减少波动或者说烫平经济波动,则在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应该使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而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则使用扩张性的政策。
Ⅲ 结合中国古代史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初中历史复习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科技发明与着作、文化发展与革新、政治制度与民族交融中外交流、国家繁荣富强。
科技发明与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着作:如四大发明、黄道婆与棉纺织技术、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徐光启与《农政全书》等,大大刺激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工商业、手工业机械化、专业化。
文化发展与革新:如唐诗、宋词、元曲、京剧等,推动了文娱、生活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政治制度与民族交融、中外交流:如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西域的技术、物产;唐朝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名族政策与中外政策,东、西市胡商、西商络绎不绝,胡汉交融、中西贯通,使唐都长安成为了国际化的大都市;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为传播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宋朝的重商政策,纸币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空前繁盛;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引进丰富物产,促进造船业、航海业发展。
国家繁荣富强:政治清明、民心稳定、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如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只有国家的和平大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稳定的中央集权才能给予经济发展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