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排队经济产业如何改进

排队经济产业如何改进

发布时间:2023-05-11 14:45:07

① 如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调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二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按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规划,落实并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统筹推进20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二是完善市场培育、应用与准入政策。支持扩大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市场,继续做好“三网融合”工作,加快建立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管理程序。三是加快突破新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大投入、依托企业、健全机制,整体推进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研发,争取掌握一批具有发展主导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
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二是加快推广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加快装备升级改造,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加快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成熟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普及率。四是着力推进精益制造,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制造水平。五是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三、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总的要求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模效益显着的行业为重点,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重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准则,尊重企业意愿,由企业通过平等协商,自愿自主地开展兼并重组。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环境。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服务管理体系,努力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规范行政行为。三是推动体制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完善治理结构,增强技术优势,开展管理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国际竞争力,推进转型升级。四是实行分类指导,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结构合理、有效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五是加强统筹兼顾,维护企业、社会和谐稳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债权人、债务人和企业职工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社会和谐稳定。
四、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
要立足我国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构建结构优化、水平先进、开放共赢、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一是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巩固传统业态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从促进消费升级出发,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要把基于宽带和无线的信息消费作为新一轮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新兴消费热点。三是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协同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推动农村服务业水平尽快上一个新台阶。四是紧扣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和要求,加强陆海统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五是统筹国内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服务贸易规则制定,深入推进与港澳台地区服务业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服务业国际合作与竞争。五是大力推进服务业各项改革,着力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政策支持,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务业市场监管体系,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五、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小型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建立财政支持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进一步落实好国发14号文件“资金总规模要逐年增加”的政策,继续加大力度,建立资金总规模稳定增长的机制。二是要抓紧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工作。加快出台基金设立、管理、运作等相关文件,让基金尽快发挥作用。三是要进一步研究税收政策。突出扶持科技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形成系统完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四是要继续清理整顿涉及小微企业的不合理负担。继续减免部分涉企收费,规范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性收费。
第二,要进一步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精神,研究建立小微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信贷产品创新。要加大政策引导小微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力度,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多方位满足小微企业金融需求。
第三,要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大力转变中小企业发展方式,坚持“专精特新”,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坚持集群发展,积极发展专业化产业集群,提高中小企业集聚度,提高与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水平;坚持转型升级,支持中小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坚持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大力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第四,大力推进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立和完善为小型微型企业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调动和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增强政策咨询、创业创新、知识产权、投资融资、管理诊断、检验检测、人才培训、市场开拓、财务指导、信息化服务等各类服务功能,重点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质优价惠的服务。

②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优化产业结构是新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继续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对我国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巨大压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加快产业升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到位,不仅影响短期稳增长促转型目标的实现,还将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改变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打造新优势,增强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优化产业结构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着力点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创新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努力向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引领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市场。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

③ 如何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感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在不放松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重视调整农、轻、重比例关系,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虚卖向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甚至在有的新兴产业领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客观地说,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中,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几乎在不同的时期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
毫无疑问,造成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因素,比如,当企业看到未来的市场需求较好而进行投资时,从某一个企业的角度看也许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造成多个企业投资产生差蔽逗的生产能力超过未来市场的需求。当然也与我国的土地市场、资源市场、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尚不健全、定价机制不尽合理等密切相关。
正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异常复杂,所以调整起来的难度就很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就十分艰巨。比如,对于一些过剩产能的淘汰,可能会涉及到地方财政收入、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机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并此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
二、顺应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社会进步程度,特别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呈现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其一,虽然我国进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轻工业和服务业,但是无论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还是以轻工业、服务业为主,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高效率的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提高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程度,利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长期来看,这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动力。其二,经济发展史和工业化理论表明,良好的产业结构应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工业化发展必须同时兼顾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三,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都面临调整、改造和升级的繁重任务,利用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等手段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立足于对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改造与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也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目前关键是以技术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同时,还要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使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在现代服务企业和现代制造企业中广泛运用,从而使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成为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迅速增强的现代新兴产业部门。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产业选择不同的着力点,对于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业、纺织、轻工、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应着眼于提升技术含量,形成特色工艺和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对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装备制造业,则要通过政策引导,支持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有利于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性产业,如航空航天、生物技术、高性能计算机芯片、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不仅要加强政策引导,甚至需要财政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三、多举措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维方式,仍是制约和限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对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依靠加大物质资源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二,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要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准。要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例如需求潜力大的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优化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还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够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为一方面,随着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工业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业科技含量、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从产业关联角度来看,工业的发展对服务业提出了日益增强的个性化需求,工业决定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规模和产品结构;工业作为服务业的中间产品和投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务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消费品以及生产资料等基本上由工业提供。比如,从产业链构成来看,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所以未来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发展服务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是努力创造和维护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遵循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通过深化改革,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规避产业结构趋同,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三是健全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各地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发挥地区优势,从而避免各地区在同一产业上进行低水平重复和竞争。
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通过制定严格的产业投资环境标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在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优化两个目标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与此同时,还应通过财政和税收等手段来引导投资方向和促进投资结构优化,进而发挥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和导向作用。

④ 改善我国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建议或措施

需求是由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NX组成,只要提高其中任何部分,短期有效需求都会增加,但在中国私人投资永降息的方式并不特别奏效,因此历来中国都是靠政府支出(基础设施或者大的工程建设)和净出口来维持的,但在如今危机情况下,NX比往常有很大程度的萎缩,因此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应该靠个人和家庭消费和投资来支撑,因为这两部分占总需求的绝大部分,因此中国现在才有了“电气下乡”,“消费补贴”等适时政策就是要拉动消费需求。
由上可知,要治理有效需求不足,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社会总体结构上的衔接,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中间需求,而且要在经济政策上作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需求的转化程度,以求标本兼治。
1、结构性思路
从长远来看,激活有效需求既要从调整产品结构入手,促进产销衔接,支持可能成为下一轮消费热点的住房、交通和信息等产业的发展,还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积极开发和创造中间需求。由此:
(1)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有明确的产业导向和产业发展战略,特别是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把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加以扶持,以促进产业结构转换,提高产业政策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并以此指导投资政策。
(2)在货币政策方面,在中、长期内要实行微调和预调相结合的中性货币政策,以便为结构调整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金融环境。其中,微调的关键在于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使现有的货币存量尽量起到刺激有效需求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预调则侧重于把握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变动,防止货币供应一时性的突减。
2、政策性措施
作为短期性措施,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应协同配套,促进需求转化程度的提高。
(1)在财政政策方面,总的思路是促进收入向消费的转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为此,一要增加对贫困、落后地区和低收入层层的转移支付,这些居民的高消费倾向能使其收入的增加立竿见影地增加消费需求;二是增加财政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和贴息支出;三要调整税收结构,通过适应减税和“费改税”方式降低企业税负,并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四是适当增加国债发行,满足财政扩大支出的需要,实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置的实际效果。
(2)在货币政策方面,尽管中性币政策是中、长期的运作思路,但是,为了遏止通缩预期对有效需求的抑制作用,还得在短期内先作暂时性的适度松动,以使物价回复正常水平。可供选择的措施主要有: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增加再贷款发放或减少其回收,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降低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和扩大再贴现的规模等。
(3)在信贷政策方面,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下放信贷发放权,对于有市场、有效益的贷款项目,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于自有资金到位并具有可行性的投资项目,也要给予信贷支持。
(4)在分配政策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征遗产税,提高税率和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等手段限制高收入居民收入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扶贫和救济支出,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促进社会消费总水平的提高。
(5)在投资政策方面,对投资重点的确定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要坚持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提高需求的转化程度和扩大即期有效需求;二要在短期内不增加或尽量少增加供给;三是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由此判断,当前应把投资重点放在基础建设、研究与开发投资、教育投资以及设备更新与改造上。
(6)在消费政策方面,应立即取消对某些消费品,如电力、汽车等所规定的各种限制性措施。
(7)在外经贸政策方面,通过提高退税率、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放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限制和对外商投资进口设备给予减、免税优惠等措施来降抵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利影响。
(8)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一是切实做好“治乱减负”工作,坚决制止不合理的收费、提留、摊派和集资,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这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前提;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家用电器等工业品的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加快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鼓励工业品“上山下乡”,满足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

⑤ 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怎么调整、产业怎么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扩大内需消费,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制造业占第二产业的8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因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信息化,就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新能源的发展可以改善和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09年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把结构调整和加快发展方式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努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

具体措施:一、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高耗能。二、摆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多元化模式发展。 三、扩大内需消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制造业优化升级,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换。

⑥ 如何提升产业增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一、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坚持科学规划、提升功能,完善集聚机制、积累机制、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等保障能力,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合构建。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项目调优经济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项目壮大资源优势。二、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抓住全面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城乡统筹,实现互动发展,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重要保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切入点,着力推进“产业向集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集约经营集中”,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特色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保障,做大做强战略支撑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大力发展旅游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整合文化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快扩张规模和提升层次,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做大做强广播影视、出版传媒等优势产业,推动广播影视集团化经营。重视文化经济,扶持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园区建设。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原文化深厚底蕴,发挥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积极打造伏羲文化、姓氏文化、老子文化等知名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根亲文化影响力。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提高管理辖区的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和社区社会组织优先发展,加强对新经济组织、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管理引导。适时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实施项目化管理,推进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六、创新工作落实机制。要着力抓好“三力”,即增强凝聚力,保证执行力,提高创造力。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必须注重机制建设,把握谋划设计、责任分工、推进实施、动态评估、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建立无缝对接、系统完整、运转协调的落实机制,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信息传递反馈、行政效能监察、督查等机制,促使各级、各部门动起来、紧起来、严起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倡导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产生的一线工作法。积极推行县委权力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三公开”工作,切实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要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健全领导干部问责制,重点解决落实不力的问题。

⑦ 如何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

方法有很多,但是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一般来说,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方法有: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引入和支持高新企业,充分发挥信息科技产业优势,推动工业化合信息化高效融合,淘汰优化落后产业,全面提升企业投入产出比。
第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力量。选取区域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龙头,带动周边配套和衍生产业快速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经济水平。
第三,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利用政策引导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从而加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例如以“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方式建成工业园区,提供政策扶植,建成经济增量明显的产业群。
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如有帮助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排队经济产业如何改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事业单位不发工资去什么部门反映 浏览:734
如何找到企业家的事业 浏览:274
智商低的人为什么过得幸福 浏览:169
父母爱情卫国是什么官 浏览:894
怎么科学跑步健康 浏览:240
江山和事业指的是什么 浏览:681
吐槽婚姻法的都是什么人豆瓣 浏览:572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浏览:755
民事经济纠纷时效是多少 浏览:528
本科会计就业方向考哪些事业单位 浏览:472
逆境怎么写故事 浏览:165
广州事业单位人平工资是多少 浏览:790
敲两下怎么出现健康码 浏览:50
慈溪事业单位哪个好 浏览:748
幸福路十三中升学率是多少 浏览:32
什么是建设性的幸福 浏览:47
怎么弄掉健康成长系统 浏览:157
生肖里面哪些算美女 浏览:605
魔环讲的是怎么的故事 浏览:821
女人嫁给了爱情该怎么办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