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平县哪个乡镇最富裕
出山镇。出山镇,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位于西平县城西50公里处,202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7.4亿元,是该区域最富有拍兆睁的一个村镇,同区域内的师灵镇同年乡镇企业总产值5.02亿元,比出山镇低2.38亿元猜烂。全镇现袭岁辖13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139个村民小组,44264口人。
Ⅱ 西华县哪个乡镇最有钱
最出名的就是逍遥镇,估计经济最好的也是逍遥镇。
Ⅲ 甘肃西和县最大的镇
西高山镇。
作为西和土地面积最大的乡镇,西高山镇除了引以为傲的麻纸,还拥有全县种植规模最大的核桃,位于陵档敬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东南部,乡境呈蒲叶形,三面环水,地势平缓。
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蠢盯名,西汉时于洛峪今洛峪镇置武都郡,两晋时为仇池国尺慎。
Ⅳ 西和县那个乡镇有个体户生产散装白酒的
西和县是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一个县,其中有一个乡镇被称为景山乡。景山乡位于西和县西南部,是一个以白酒返皮中生产为主体的漏山乡镇。景山乡自古以来就是以散装白酒生产为主,有多家当地的体户经营着白酒生产,供应全国各地的市场。景山乡的散装白酒生产属于传统工艺,以高山草原上野生的糯稻为原料,以木桶发酵、陈酿,经过多次过滤握谈,最终得到精品的白酒。景山乡的白酒质量上乘,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成为许多节日、宴会、婚宴等庆祝活动的必备祝福,被誉为“甘肃地酒”。
Ⅳ 西充县哪些乡镇经济实力最好哪些乡镇最差
六区是:晋城,双凤,多扶,义兴,太平,槐树.
经济实力强镇:晋城,多扶,义兴,太平,其他基本都差哟.
Ⅵ 周口西华县哪个镇比较好
周腔悉口西华唤纤县逍遥镇比较好,逍遥和圆仿镇比较好,因为里面常住人口比较多,经济较为发达,且有比较发达的娱乐设施,交通设施和医疗设施,所以在这个镇定车比较好。
Ⅶ 那位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乡那里的情况我女朋友是那里的!我想知道那里详细的生活状况.地理条件!准备
十里乡为一地名,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安徽省、山西省以及甘肃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乡
历史概况
1949年至1951 年由兴隆区管辖,1952年分出为漾西区,1954年又改称何坝区,1960年后撤掉区工委,设十里乡,为时不久,改称十里人民公社(姚河村办公),1970年将赵五片并入,1986年4月,又将赵五片分出(另设赵五乡,),1987年10月由姚河迁至何沟办公,2004年又将赵五乡并入,仍用旧称十里乡。
自然地理
十里乡位于县城南部,距城6.5公里,与城接壤处,地表平缓,川坝面积大,属漾水河流域,农业基础雄厚,向南逐渐山狭坝敏和小,森林桥谨盯覆盖面积大,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西城公路南北纵贯全境。平均海拔1800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温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全年无霜期180天,平均日照期为184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538毫米,年蒸发量490毫米。
行政区划
1.辖村民委员会34个,184个村民小组,共7633户,38036人,详细情况见附表。 2.六通情况:34个村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8个村通自来水,18个村通有线电视。
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全乡土地总面积14667万亩,可分四大流域,漾水河流域,何坝河流域,赵五河流域,页水河流域,前三大流域地势平缓,为农作物主播区,有效灌溉面积3690亩,梯田面积35795亩,有机井124眼,水窖301眼,页水河流域为林木矿产开发区。自1999年至2006年,全乡退耕还林累计8765.7亩(其中生态林8718.6亩,经济林47.1亩)。涉及31个村,3371户。 2.农畜产品资源:(1)小麦、玉米、马铃薯为十里三大农作物,二郎流域为全县地膜玉米种植基地。塑料薄膜全乡年使用量79.2吨,覆盖面积14532亩(其中玉米883亩,马铃薯5340亩,塑料大棚280亩,日光节能温室75亩)。截至2008年底全乡粮食作物总晌肢产量718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103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元。 (2)中药材种植是十里乡的农业特色产业,有半夏、黄芪、党参、柴胡、牛蒡子等十余种,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2004年由乡党委、政府组建了十里乡二郎半夏协会有效解决了半夏种植成本高和销售网络单一的问题。将农户生产与市场销售对接起来,按照“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扶持半夏销售大户,着力培育品牌,已成为特色农业的一大亮点,全乡半夏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销售收入达5408万元,亩产纯收入达1万元,中国特产推介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将西和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批准,将生产的半夏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二郎坝则是全国“半夏之乡”重要基地,县乡正着手申请“九眼泉”牌地理标志性商标。农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孕育了部分民营企业,龙飞中药材购销公司,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成长起来的。 (3)名优农业特产:花椒、核桃。 3.劳动力资源:全乡劳动力资源总数23439人,2008年劳务输转1.2万人次,劳务创收12000万元,农民工遍布城乡各地,涉及建筑、经商、服务等数十个行业。 4.区位优势资源:十里、杨河、马台三个行政村,地处县城南郊,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十里村发展日光节能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十几分钟便可进入县城菜市,杨河村推广成功的地膜马铃薯,农历五月中旬就可上市,提前一个多月,收后又复种一茬甘蓝菜(俗称包包菜),一年收两茬,效益很高。 5.矿产资源状况,十里乡矿产丰富,有色金属:铅、锌、金矿品位高,分布广,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好,特别如石灰石,藏量极大。铅锌矿主要分布在董庵、青羊村一带,经营的企业有青羊矿业有限公司、陇微矿业公司(孙家沟),乡镇矿业公司孙家沟铅锌矿,民福锌业有限公司,页水河铅冶炼厂等。氧化金矿主要分布在麻元、后川、元滩村一带,品位高,冶炼简单方便。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民办企业遍布全乡,砖瓦石材及其它建筑材料加工制造从业人员多,就业范围广。
Ⅷ 西和有几个镇,哪个最大
县城不算,长道镇最大。
Ⅸ 西和县有哪些乡镇
截止2018年3月,西和县辖汉源镇、长道镇、何坝镇、姜席镇、石峡镇、洛峪镇、马元镇、大桥镇、西峪镇、十里镇、石堡镇、兴隆镇、苏合镇、稍裕镇、卢河镇、西高山镇和晒经乡、蒿林乡、太石河乡、六巷乡。
1、汉源镇
地处西和县城中心,现辖7个社区,14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19.8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0881亩,其中退耕还林 亩,人均占有耕地0.7亩。
2、长道镇
地处西汉水上游,西和县北部为先秦文化发祥地之一,距县城25公里,总耕地面积43781.7亩,平均海拔1600米。1984由长道公社改为长道镇,辖区9个村则敬局。2004年将大柳乡合并到长道镇,辖区19个村。
3、何坝镇
地处西和县城西部,距县城12.5公里,东邻洛峪镇,北接十里乡,西北部与姜席镇相邻,西南部与礼县龙林乡接壤。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平均气温8℃,全年无霜期170天。
4、姜席镇
以姜川和席川两村得名,地处西和县城北部,1949年孙让10月始设姜席乡,2003年7月撤乡建姜席镇。全镇总土地面积10.62万亩,平均海拔1898.5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7.5°C,全年无霜期170天。
5、石峡镇
地处土石质山塬峡谷,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1公里,气候高寒湿润,河谷温暖,高差悬殊,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9至10度。
境内沟壑纵横,坡徒沟深,土壤贫瘠,气候干旱。年均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200天,石峡镇东邻本县六巷乡和成县纸坊镇,南邻西高山乡,西与洛峪镇相邻,北与十里乡接壤。
6、洛峪镇
地处西和县城南25公里处,北纬34°,东经105°,约130平方公里,东邻十里乡,北临何坝镇,南接大桥乡,西连接蒿林乡。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45公里。旱、涝、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本脆弱,种植单一。
7、马元镇
地处黄土高原褐土层丘陵地带,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部西和县东部边缘,总面积11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马家湾(北纬340东经1050),距离县城30公里。
8、大桥镇
地处甘肃省西和县城南部 ,总面积14.78万亩,总耕地面积 14.31万亩,平均海拔1273 米。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平均气温1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270天。
9、西峪镇
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较为丰富,西峪坪古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县城北郊,距县城5公里,十天高速、祁西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
该镇地稿雹处漾水河中游西崖狭长盆地,山势平坦,多为梯田,土层厚,地质肥。川区比较开阔,雨量适宜,气候温暖,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8.4度,海拔1500—1700米之间,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80天。
10、十里镇
地处甘肃省西和县城南部 ,总耕地面积5.9058万亩,平均海拔1650米。年平均降雨量450-600毫米,平均气温8.4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80天。
11、石堡镇
地处西和县城北部 ,总面积10.8万亩,总耕地面积3.53 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 毫米,平均气温8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80天。
12、兴隆镇
地处西和县城东部 ,总面积6.51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919万亩,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平均气温 7.7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60天。辖22个村。92个村民小组。
13、苏合镇
地处甘肃省西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约15公里,东临西峪乡,南依姜席镇,西与礼县接壤,北与石堡乡相邻。
14、稍裕镇
为甘肃省西和县辖镇。1949年设稍峪乡,1958年建公社,1968年并入玉泉公社,1985年分设稍峪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36.6平方公里。西(和)马(元)公路过境。
15、卢河镇
位于甘肃省西和县东南部,距县城5千米,东部与六巷乡接壤,西部、南部与兴隆乡接壤,北部与汉源镇、十里乡接壤,属黄土丘陵高山区,总面积114平方千米。
16、西高山镇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东南部,乡境呈蒲叶形,三面环水,地势平缓,平均海拔1600米,距县城41千米,镇域面积79.18平方千米。
17、晒经乡
古为邛都夷寨,原属越西县,1951年划归汉源县置晒经乡,1955年并入河南乡,1962年析置晒经公社,1966年更名前进公社,1981年复晒经公社,1984年复乡。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3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晒经、李子、新龙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发展了大量经果林,内涵苹果、核桃、花椒、枇杷等。
18、蒿林乡
位于西和县西南部,西汉水两岸,距县城55公里。北邻洛峪镇,东与大桥乡相连,西与礼县雷坝相接,龙昌公路龙凤——礼县段,纵穿全境,蒿林乡地处金陵山与云裹山之间西汉水河谷地区。
境内地势陡峭,植被稀疏,山体支离破碎,备受雨水冲刷,坡陡沟深,土地瘠瘦,旱、涝、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农业基础薄弱。
19、太石河乡
地处西和县南部,距县75公里,气候属于暧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平均年降雨量450ml。境内旱、涝、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脆弱。
太石河乡东与大桥接壤,南邻武都区隆兴乡,西与礼县三峪乡相临。总面积90平方公里,全乡13个行政村,44个社。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经济林果为主。
20、六巷乡
1949年解放初期属纸坊区设六巷乡,1953年分设上巷、下巷乡。1955年划归石峡区。1958年始设六巷公社。1968年合并于石峡公社。1980年又恢复六巷公社建制。1983年改社为乡。
Ⅹ 甘肃陇南市西和县的人口分布详细情况 包括各个镇乡 自然村人口情况 知道的情回答 谢谢 急用!!!
西和县
[ 来源:陇南公众信息网 点击数:42421 时间:2005-12-15 编辑:穆秉中]
--------------------------------------------------------------------------------
西和县辖6镇14乡
6个镇:汉源、长道、何坝、姜席、石峡、洛峪
14个乡:苏合、卢河、兴隆、稍峪、马元、晒经、西峪、十里、石堡、大桥、蒿林、太石河、六巷、西高山
【基本情况】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南侧,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城区接壤。行政区域面积为1861平方公里。境内地形由西北向南倾斜,南部为土石质山原峡谷区,北部为沟壑梁峁区,平均海拔1692米。平均气温8.4℃,无霜期149天至214天,日照时数1500—1800小时,年降水尺宏信量451—734.7毫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辖6个建制镇14个乡。 2007年底全县人口139.77万人。
【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有铅、锑、金等。县境东南部属全国铅锌矿第二大矿带的西成矿带,探明储量521.7万吨,金属量14.9万吨;黄金矿散布全县。农副特产品有洋芋、花椒、苹果、核桃,中约材有黄芪、半夏、党参、当归、柴胡,野生约构西贝母、淫阳霍等。加工业产品有亚麻、粉条、粉丝等,编织业产品主要有草编工艺品、背蒌、竹席等,手工艺品有泥塑、根雕及剪纸、刺绣等。
【旅游资源】西和县是中华人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仰韶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交辉映,晋魏时仇池立国四百余年,称雄一时;诗圣杜甫由陇入蜀,咏诗致志,天下流传;抗金的烽火,拒元义勇,近代的风云,哺育了这里灿烂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有仇池胜境,绚丽别致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有“圭峰秋月”之称的八佛崖;有“九眼鼎沸”之称的九眼泉,新建旅游景点;晚霞湖(晚家峡水库),湖光山色,景色宜人。2007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6年成功举办了“西和县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关于全市上半年全员人口数据库维护运转情况
暨PADIS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应用情况的
通报
各县(区)人口委(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质量,提高流动人口信息交换效率,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根据全市上半年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WIS)、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数据,现将全市信息化应用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全员人口数据库反映的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
WIS统计全市总人口为2720471人,出生人口14899人,出生率为5.48‰,农村计划生育率为90.2%,农业人口中一孩妇女比例为19.47%,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为88.15%,总出生性别比为106.84,节育措施落实率为81.51%,当年社会抚养费征陵轮收率为46.05%,往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为56.4%。
二、WIS反映出当前绝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1、出生漏报的问题依然存在。全市人口出生率为5.48‰,出生率最高的是武都区东江镇,为10.5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92个乡镇,出生率低的10个乡镇如下表:
出生率最低的10个乡镇
乡镇名称
总人口
出生率(‰)
成县黄渚镇
10132
2.66
徽县高桥乡
7401
2.7
徽县城关镇
34154
2.93
西和县洛峪镇
31844
3.12
文县玉垒乡
5678
3.17
文县城关镇
29292
3.25
文县丹堡乡
8566
3.28
文县天池乡
6852
3.33
宕昌县城关镇
27211
3.46
西和县汉源镇
36806
3.52
人口出生率偏低,说明出生人口底子掌握不清,部分出生人口有漏报,出生率越低,出生漏报问题越严重。
2、已婚育妇漏报问题比较突出。全市农业人口已婚育妇为490702人,占农业人口比例为19.85%,已婚育妇比例最高的是徽县,为20.84%,低于全市水平的有:武都区(18.96%),两当县(19.48%),西和县(19.53),分乡镇来看,全市有87个乡镇已婚育妇比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已婚育妇比例全市最低的10个乡镇如下表:
农业人口已婚育妇比例最低的10个乡镇
乡镇
已婚育妇比例(%)
武都区鱼龙镇
13.1
武都区两水镇
13.18
文县尖山乡
16.11
武都区甘泉镇
16.41
武都区三河镇
16.41
武都区城郊乡
16.71
武都区龙凤乡
16.99
两当县云坪乡
17.15
武都区马营乡
17.51
两当县泰山乡
17.53
按照人口统计规律,已婚育妇应占总人口比例的19%以上,低于这一水平,一方面说明有漏报和瞒报已婚育妇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部分育妇婚姻状况掌握不准。已婚育妇的漏报所导致的出生人口漏报、节育措施漏报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全员人口信息的准确性。
3、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84,有6个县(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三个县突破责任指标,分别是两当县(123.71)、文县(111.89)、礼县(111.15)。
4、节育措施落实率比较低。全市本期节育措施落实率为81.51%,低于全市总体水平的有文县(52.53%)、礼县(74.31%),全市除西和县、徽县外,其余县(区)均未达到责任指标要求。全市目前无措施人数33228人,各县见下表:
全市无措施已婚育妇情况
单位
已婚育妇数
无措施育妇数
无措施育妇比例
合计
540271
33228
6.15
康县
40718
4176
10.26
西和县
79969
7780
9.73
文县
47762
4413
9.24
两当县
9178
622
6.78
礼县
103066
6129
5.95
成县
50432
2733
5.42
徽县
43703
2136
4.89
宕昌县
60548
2238
3.70
武都区
104895
3001
2.86
三、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录入和信息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错误信息比较多。审核发现,全市人口尚有97751条错误信息,占总人口的3.53%,其中两当县错误信息最多,占总人口比例高达23.43%。具体见下表:
全员人口数据库审核出错误信息
单 位
总人口
审核出的错误信息
比例
合计
2770514
97751
3.53
两当县
47842
11207
23.43
文县
241462
12212
5.06
西和县
417442
20514
4.91
康县
201043
9504
4.73
宕昌县
305867
13102
4.28
徽县
218309
7559
3.46
成县
257536
6222
2.42
武都区
555465
13209
2.38
礼县
525548
4222
0.80
2、身份证信息录入率低。全市有516376条人口信息未录入身份证号码,占总人口的18.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3个县,分别是礼县、武都区、西和县,具体情况见下表。
身份证号录入情况统计表
单 位
总人口
无身份证
人数
比例%
合计
2770514
516376
18.64
礼县
525548
174569
33.22
武都区
555465
136206
24.52
西和县
417442
83671
20.04
成县
257536
44013
17.09
徽县
218309
21480
9.84
两当县
47842
3900
8.15
康县
201043
15377
7.65
宕昌县
305867
23244
7.6
文县
241462
13916
5.76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身份证号码属于凭空捏造,比如身份证号录入连续5个“0”以上的人口信息全市就有471条,主要分布在西和县(321条,其中石峡镇占316条)、文县59条、徽县53条、宕昌县29条。
3、人口信息无姓名、姓名录入不准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全市2010年9月30日前出生的人口中有16381人无姓名,占总人口比例的0.9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武都、礼县、文县三个县(区),其中武都区最高,高达1.92%。除了姓名未录入之外,姓名录入不准的问题也表现比较突出。通过在个案库中查找,姓名包含阿拉伯数字“1”、“2”的人口信息全市有4664条(出生日期在2010年9月30日前),其中数量比较多的有:礼县1951条,西和县有908条,武都区591条,康县480条,成县451条,文县169条,两当县95条。
4、信息未录到最末端的问题仍然存在。信息录入规定要求,人口和育龄妇女的每项信息,均要录到最末端,即选中最详细的信息,但根据统计审核,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未录到最末端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具体情况如下表:
重要信息未录到最末端情况表
单 位
人口信息未录到末端信息
育妇信息未录到最末端信息
育妇信息重要代码未录到最末端比例
人口信息重要代码项没录到末端信息比例
与户主关系
婚姻状况
育妇文化程度
丈夫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
避孕状况
合计
182158
43129
5725
2262
2557
8395
3.44
8.13
两当县
14018
1360
500
248
777
934
3.06
32.14
西和县
76765
16794
3063
118
35
89
6.93
22.41
文县
19603
486
3
1
159
929
12.11
8.32
成县
27433
15078
437
180
6
601
1.98
16.51
武都区
7967
2753
1482
1213
173
5093
15.53
1.93
宕昌县
19582
798
19
17
41
442
1.18
6.66
徽县
15555
691
15
6
32
0.13
7.44
康县
20
1443
154
371
1356
250
2.07
0.73
礼县
1215
3726
52
108
10
25
0.17
0.94
四、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系统应用比较差。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要求所有乡镇使用,就3月份使用情况来看,全市有45个乡镇没有使用该平台,其中武都区有28个,宕昌县为8个,成县为5个,西和县4个,不使用、不登录该本台,势必造成流动人口信息漏报和核实反馈率低下。
2、信息提交量少、核实反馈率低。从3月份计数据来看,全市仅登记30条流入人口信息,徽县、两当县没有登记新增流入人口信息,全市登记流出人口信息仅16条,除宕昌县(13条)、成县(3条)之外的其余县(区)均没有登记流出人口信息,这与我市人口流动的状况极不相符。全市流出人口信息反馈核实率为79.63%,具体见下表:
户籍地核实现居住地登记新增流动人口信息情况
单位
应反馈核实信息数(条)
其中应反馈核实紧急信息数(条)
已反馈核实信息数(条)
其中查无此人(条)
其中已反馈核实紧急信息数(条)
反馈核实率 (%)
其中查无此人比例(%)
紧急信息反馈核实率(%)
合计
216
16
172
18
8
79.63
10.47
50
武都区
8
1
2
25.00
0
0
成县
15
1
5
1
33.33
20
0
文县
13
3
3
23.08
0
0
宕昌县
13
1
10
1
76.92
10
0
康县
12
3
9
1
3
75.00
11.11
100
西和县
41
1
40
11
1
97.56
27.50
100
礼县
91
2
89
2
97.80
0
100
徽县
17
1
11
3
64.71
27.27
0
两当县
6
3
3
1
2
50.00
33.33
66.67
此外,全市流入人口信息核实反馈率为70%,其中成县反馈率为0,宕昌县为50%。
3、避孕节育信息接收率低。流动人口避孕节育信息的通报、接收,是实现流出地、流入地信息互通与共享的具体体现,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及时、快捷掌握流动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情况的有效手段。3月份全市应接收对方通报避孕节育信息共188条,实际接收130条,接收率为69.15%,具体情况见下表:
接收避孕节育通报情况统计
地区
本地接收通报情况
本地应接收(条)
本地已接收(条)
接收率(%)
超过时限未接收(条)
正常接收(条)
拒绝接收(条)
合计
188
130
69.15
58
武都区
6
1
16.67
5
成县
18
3
16.67
15
文县
5
0.00
5
宕昌县
10
1
10.00
9
康县
14
5
35.71
9
西和县
16
8
50.00
8
礼县
109
108
99.08
1
徽县
6
4
66.67
2
两当县
4
0.00
4
不能正常接收网上通报的避孕节育信息,也就不能掌握流动育妇的避孕节育状况。全市3月份通报避孕节育信息64条,除了礼县(61条)、宕昌县(2条)、武都区(1条)外,其余县均未通报避孕节育信息,对于掌握的避孕节育信息,不能主动向对方通报,说明针对流入人口的环孕情服务和节育措施落实不到位。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