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如何做到服务经济

如何做到服务经济

发布时间:2023-04-24 04:29:11

Ⅰ 浅谈统一战线如何服务县域经济

一、把握时机、提高认识,全力推进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县级统战工作是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积极创新工作载体,立足本地实际,突出抓好落实,统一战线在基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统一战线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局工作的结合更加紧密,基层统战工作对基层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稳定大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县域发展尤其是资源性县域经济,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主体资源衰减、经济结构失衡、职工生活困难、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促进经济转型,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把经济的发展从过去的依赖资源的过度开发消耗转移到更多地依靠郑大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已成为事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问题。 基于对宏观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县域经济发展走向的准确把握,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途径。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是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在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寻求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情况下,为科学发展服务、为经济转型服务更是统一战线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助推经济转型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鼓舞和增强县级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克服暂时困难、实现长远发展的坚强信心,真正把助推经济转型作为统一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二、攻克难关、积极进取,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努力形成助推经济转型跨越的强大合力 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人才优势,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优势。我们只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调动一切资源、动员一切力量,在克难攻坚中凝聚人心、在转危为机中汇聚力量。只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致力于形成社会各方面的创造力竞相迸发、各方面的智慧充分涌流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只要以“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为重点,在政策支持、提高效能、优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不断提高统一战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助推经济转型的强大合力。 1、充分运用人才资源,为助推经济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在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聚集着许多专业人士和学者,他们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为此,我们充分调动他们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为助推经济转型提建议、出点子、谋发展。一是构建建言平台。通过情况通报会、座谈会、民主协商会等形式,使各界人士了解和认识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鼓励他们为经济发展多建适用之言,多献对路之策,多做务实之事,为经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出力;二是构建活动平台。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经济决策,紧扣全力以赴保增长这一目标,并就自主创新、产业转型、优化结构、节能环保、协调发展等方面工作组织专题考察调研,先后形成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材料,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悄友提供参考;三是构建科研平台。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成立经济转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经济转型课题研究,开展项目攻关,形成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助推经济转型发展成果。 2、充分运用政治工作的优势,为助推经济转型增强内力。统一战线具有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是统战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具体表现。作为以促进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重要职责的统战部门,我们努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坚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加强政治引导,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政治思想工作优启丛槐势,加强服务管理和帮扶工作,使民营企业在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帮得上忙,使得上劲。 3、充分运用化解矛盾的优势,为助推经济转型添加助力。实现经济转型,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意志、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切实履行好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职能,加大社会稳定的力度,促进统一战线内部和谐,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稳定,多做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为经济转型发展减少阻力,增强助力,形成合力,努力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政治环境。一是切实维护各界和谐。通过做好统一战线各界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理顺各方面的情绪,化解各种矛盾,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切实维护各界的和谐稳定;二是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大少数民族对口支援力度,大力推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一种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助推经济转型跨越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助推经济转型,既是县级统一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统一战线的职责所决定的。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顺应时代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助推我省经济转型。一是要转变观念,坚持第一要务,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意识,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既要防止游离于经济建设中心之外的错误倾向,又要防止混同于具体经济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简单做法。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参与经济建设,为助推资源性县域经济转型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在实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利益关系的磨擦,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多做聚人心、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顺人心的工作。充分反映、合理引导、积极协调同盟者的经济、政治、民主和其他利益诉求,充分调动他们为助推经济转型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切实尊重和保护同盟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统一战线成员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既做锦上添花之事,更要做雪中送炭之事。要树立统战理念,培养统战思维,提高统战素质,把握统战风格,讲求统战艺术,以真诚的态度、博大的胸怀、宏大的气魄,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包容各界人士,为助推经济转型增添力量。三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统战工作涉及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港澳台和海外等多个领域,大陆、港澳台、海外等多个范围。要树立“大统战”思维,确立县统战系统一盘棋的意识,加强联系沟通,改统战部一家“单兵”作战为党派、工商、侨联、台联、宗教等多个方面“多兵种”共同参战,形成工作合力,为助推资源性县域经济转型做出更大贡献。 四、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切实做好新时期统战创新工作 1、抓摆位,落实责任。统战工作必须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强指导和考核,要着眼调动统战干部的主动性,抓紧解决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特别是高度重视基层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应加大选拔任用力度,加强与其他部门交流,帮助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成长成才,同时,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带头参加统一战线的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在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 2、抓理念,拓展思路。县级统战工作是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做好县级统战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新理念,创造新招法,推动统战内部关系和统战各领域工作的协调发展。要树立工作理念,建立和完善谈心沟通,联络联通等制度,采用多科手段,拉近与统战对象的距离、改善与统战对象的关系、理顺统战对象的情绪。要树立社会理念。跳出统战看统战,由部门统战意识转向大统战观念,注重资源共享,整合社会力量,把社会力量资源转变为统一战线的工作资本。要树立管理理念,要以现代行政管理理念抓好统战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工作的设计和谋划,通过科学管理,使日常工作由无序的忙碌到有序的饱满,尽可能使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更有计划,更加规范,更加成效。 3、抓机制,创新方法。机制和制度即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以确保各项工作有抓手,有依据,不断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重点是建立三项机制。一是联席会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定期联络制度,通报情况,布置工作。完善调查研究,走访慰问、统战工作信息沟通、意见反馈、激动表彰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事事有人抓,工作有人管,不断档,不落空。二是组织机制。要完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制订组织和统战部门关于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有关联合工作程序,为推进党外干部工作规范化提供组织保证。三是考核机制。结合统战工作任务,制订更加细致的考核量化标准,细化分解到部门和每个责任人,明确标准、定制考核,切实营造出人人有压力,有动力的工作状态,真正把统战工作落到实处。 4、抓宣传,营造氛围。以统战宣传开路,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统战意识,营造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要创新宣传载体,除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外,还要利用网络等现代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全面介绍统战知识,及时反映统战状态,积极交流统战经验,展示统战风采,要培养宣传队伍,抓好撰稿、报送、播发等工作,推动宣传工作上质量。要开展宣传活动。可以通过集中编发统战知识宣传资料,开展统战知识专题辅导,举办统战成果征文比赛,开展各个层面的统战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宣传,不断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5、抓队伍、树立形象。统战队伍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地方部门统战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坚持把统战队伍建设抓在手上,苦练内功,外树形象,切实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社会形象好的统战干部队伍。要通过培训教育,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引导统战干部真正认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感情上重视本职工作,从而激发爱岗敬业,在岗尽责的动力。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发动广大统战干部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去,与社会各界广交朋友,重点加强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的沟通与联系,努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系古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 李红专)

Ⅱ 公安民警该怎么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维护稳定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构筑和谐的重要职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记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这既是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又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安机关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主动把公安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发展大潮中,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模式、增进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努力形成执法公正、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助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管理的地位逐渐提高,管理主体逐渐多元,管理方式逐渐科学,管理体制逐渐完善。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自主性不足、户籍制度凝固、管理部门分割和社会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管理理念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人民警察是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者之一,是社会管理的主力军。因此,公安机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适应新形势、回应新期待、应对新变化、满足新要求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民警的创造力,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更好地实现警务工作的整体跨越提高。
(一)转变观念,改变公安民警传统的思维定势。公安机关应把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思考问题,研究工作,教育引导广大民警,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大局意识、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与稳定、执法与服务的关系。走出单纯抓业务的误区,树立“公安工作与项目建设一体化”的理念,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服务,自觉革除公安工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条条框框,自觉当好振兴经济服务的模范。公安机关要全程跟进辖区的大项目服务工作,确保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无延误、无投诉,切实为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开拓创新,打破公安机关固有的工作模式。在现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公安机关要从传统管理型机构向现代服务型机构转变,强化“经济发展我发展”、“经济发展我先行”的观念,拓宽服务项目建设的职能,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同时,教育民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执法原则,平等对待对各类企业,依法保护业主合法权益。按照合法、合理、效能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使各项公安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快捷和高效。推行阳光警务,增强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窗口警种和社区民警要实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实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 、上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三)规范执法,打造廉洁高效的执法环境。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人民警察履行"三大历史使命"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式。执法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能否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能否有 效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的关系,严格执法是要求公安机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的违法犯罪行为应该坚持露头就打,绝不手软。而文明执法则是执法的方式方法问题,这其中包涵了严格执法的内容,严格按程序办案,切实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禁刑讯逼供,滥用枪支警械、强制措施等,把打击违法犯罪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执法范围上,只要不是法律明文禁止的,则"法无明文不为罪";在执法方式上,要坚决摒弃特权意识和以执法者、管人者自居思想,多服务、多指导、多沟通。以期达到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的目的,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公安执法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廉洁高效的执法环境。
(四)营造氛围,保障服务经济工作取得实效。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网上公安机关等宣传媒介,大张旗鼓地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用树立典型、开现场会、挂标语口号等方式,全力宣传造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深入、持续、良好的开展下去。要通过深入开展“公安民警大走访”和“警民一家亲”等爱民实践活动,掌握社情民意,为民排忧解难,增进警民、警企的感情,筑牢群众基础,切实做到“基础牢、管控严、防得住”。
二、以创新管理体制为突破,进一步改进社会管理方式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既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又是一个棘手的课题任务。因此,公安机关应结合自身实际开动脑筋想办法,不断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管理单元最小化、管理服务最优化”为原则,把社区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平台,积极推行“网格化”长效管理模式,实现基层党政组织、政法综治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全覆盖。
(一)建立网格模式,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要依据社区所辖范围、居住人口、治安状况、工作难易、任务轻重、基础好坏等情况,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形成覆盖全区、条块结合的区县、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工作网络,确保把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覆盖到社区、延伸至千家万户。把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纳入属地管理和网格化管理范畴,不断扩大社会管理服务的覆盖面。
(二)有效整合资源,构建管理服务新体系。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综治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有效整合公安、司法、劳动、民政、行政执法、民宗、统战等相关职能部门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等各级综治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完善治保、调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归正人员帮教、社区矫正、禁毒等协作制度,并落实相应工作力量。积极探索综治工作向末端延伸,完善“网格化管理”载体,健全综治协管员、安全管理员、楼道长等队伍,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
(三)明确工作职责,推进管理服务精细化。要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综治协管员、楼道长等的管理作用,进一步明确其联系群众、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决矛盾、维护稳定等职责。建立健全信息平台,全面了解、动态掌握辖区居民家庭、出租房屋、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等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走访交流、信息采集、协调处理、便捷服务等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直接、更加高效的服务,推进社会管理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四)强化队伍建设,确保管理服务上水平。要大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工作人员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基层服务管理作用。着力加强协警、综治协管员等专业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其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之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骨干力量。同时,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努力使群众自治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力量。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志愿者行动,并加强组织、管理和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以相应的知识技能协助和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向社会购买服务的社会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保安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以平安和谐乐业为标准,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创新社会管理、改进管理方式的真正目的,主要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使社会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效益。因此,公安机关应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源头治理机制,创新联动协作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尽快实现社会管理从“事后被动应急型”向“事前主动防范型”、“运动型”向“常态型”、“治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一)强化有关信息工作,积极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新方法。建设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建华,服务经济建设,必须强化有关信息工作,始终把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规律特点,坚持“抓早、抓准、抓小、抓好”的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建华区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给公安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高度重视和有效化解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健全有关工作机制,拓宽新途径,提升工作水平。要采取面上打、深处挖、细处排的措施,全面细致地搜集梳理深层次、有价值、影响稳定的隐患、苗头信息,切实掌握社会各种动态。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多渠道、立体式的矛盾纠纷调处新机制。
(二)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着力构建治安防控工作新机制。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是公安机关与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要有效遏制各种犯罪的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新期待。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发挥其社会管理的主导作用。将人口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公安社会管理工作纳入本地社会管理工作的总范畴通盘考虑,统一结帐,并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社会管理中的漏洞和隐患,通报相关部门,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立政府及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要进一步加快技防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天眼”、卡口监控设施系统建设。以公安信息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监管工作,并逐步向出租屋、留宿洗浴场所的信息化管理延伸,通过与公安网连通全面落实信息登记,报送和比对制度,提高流动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农村警务建设,使其真正成为集打击、防范、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同时,要充分发挥专业保安队伍、农村、企业自保组织的作用,有效预防和减少多发性侵财案件的发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扶持和培育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方面的社会管理专业化队伍,发动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禁毒、禁赌、扫黄等工作,扩大其介入社会管理的范围。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在社区、农村大力推进保险式、契约式联防服务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治安管理,投资技防建设,形成社会管理新格局。
(三)做强做大公安主业,认真把握社会治安形势新动向。在社会管理中,要坚持“打击是公安工作主业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创新防范和打击犯罪工作机制,增强防范和打击犯罪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要有效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必须建立严打整治经常性工作机制。要坚持治安形势分析和严打工作方式的科学化,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要针对违法犯罪特点,本着“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的原则,以“稳、准、狠、快、活、高”为方针,有效组织严打专项行动,坚决扭转治安局面。要把打击的锋芒直指严重暴力犯罪,做到命案必破,黑恶必除,逃犯必追。要聚焦整治乱点,有针对性的认真开展治安问题滚动排查,并对摸排反映出的治安突出问题,特别是对“黄赌毒”,要采取群防群治、城乡互动、警民联手、部门协同等多种措施,适时开展规模不等、方式灵活的集中打击整治行动,坚决铲除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映激烈、严重影响社会安全感的毒瘤,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要严厉打击查处各种干扰和破坏重点工程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治安巡逻控制,及时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治安问题,维护企业、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做到既要注重破“大案”,又要注重管“小”案,坚持“百姓事、无小事”的宗旨,只要牵涉到百姓的事就是大事,都得怀揣真情,扎扎实实办好,做到让百姓满意,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要以“发案少、秩序好、游客满意”为目标,积极探索完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治安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净化治安环境,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四)立足本职关注民生,主动推出为民服务的新举措。公安机关担负着大量的管理工作,并且很多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推进社会管理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推进管理,把人本管理,柔性管理的理念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把方便和实惠带给群众,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为提升群众满意度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树立“民本为贵”思想。要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作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环节去自觉实践。对有利于群众的事,无论再小也要去做;对群众不利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为,真真切切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透明执法、阳光行政,自觉接受受社会监督,改善警民关系,树立公正文明执法形象。要将公安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特别是在办理治安案件、调解民事纠纷过程中,要建立案件反馈、公示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要积极推行“人性化”执法。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从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创新改进户籍、治安管理工作,减化办事办证程序,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把开展“上群众门、知百姓情、办为民事”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切搭起密切群众的桥梁。

Ⅲ 财政局外经科如何提升财政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一是增强全局观念,努力提升财政工作服务大局的能力。要切实增让搏强全局耐绝观念,努力摆脱眼前利益、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的束缚,不仅算好财政账、收支账、眼前账,更要算好经济账、政治账、社会账和长远账。特别是针对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断提升财政工作处理复杂局面、服务发展大局的能力,切实做到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有力,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折不扣,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准确到位,以有力的财政保障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升财政工作保障发展的能力。要大力强化责任意识,增强财政工作的主动性,变“事后出手”为“提前介入”,变“被动付账”为“主动埋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为发展大局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树立统筹理念,努力提升财政工作促进和谐的能力。要将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统筹考虑,加快建立结构合理、持续稳定的财政收入长效增长机制,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要将税收收入征管与非税收入组织统筹考虑,坚持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并重的理念,严格依法征收,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要将促进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事业统筹考虑,科学研究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与支持改善民生方面的职能定位,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要将合理界定公共财政供给范围与解决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问题统筹考虑,推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与完善;要将有效保障公共财政支出需求与确保财政资金高效节约使用统筹考虑,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四是发扬进取精神,努力提升财政工作破解难题的能力。要大力发扬“勇挑重担、勇于争先、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不断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勇气与决心,不断增强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前进动力;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市财源结昌滑姿构单一、公共服务不均、职能越位缺位等财政工作难题,实现财政与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Ⅳ 浅淡质监工作如何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年初,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
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省局半年工作会上又提出了“
围绕质量抓发展。
质量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追求质量提升是我们质监人永恒的工作主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提升科学监管水平、提升基础保障水平为核心,紧贴服务巴州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一系列质量提升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但全区目前的质量总体水平还较低,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努力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在成立全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争取区人民政府设立区长质量奖;
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和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将质量工作纳入区委、政府对乡镇和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在全区真正建立起质量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真正形成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的质量工作机制。二是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努力提升地方产品的质量和声誉。围绕市区党代会提出的建工业新区的构想,尽快制定出台《巴州区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对名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培育力度,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
实现我区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新增四川名牌产品2-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提升“巴州造”产品品牌形象,推进巴州工业强区、质量兴区的步伐
。三是以精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工作。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围绕蔬菜、畜牧、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快地方标准体系制修订;围绕红色旅游、物流等行业,创建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1个,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四是以节能减排工作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在积极开展能效标识专项检查工作的基础上,
加快推动节能降耗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督促指导用能单位完善能源计量手段,建立健全计量体系,积极为企业节能降耗献计献策;加强锅炉、电梯等高耗能设备节能监管
。五是以“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活动促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围绕上级部署,狠抓企业示范试点,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工艺、现场管理、质量检验、标识标注等方面的质量问题,力争“十二五”期间示范试点企业达50%以上。
围绕安全抓基础。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务必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把好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特敏罩种设备安全关,必须通过“五落实”夯实监管基础。一是责任落实。每年要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与生产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通过责任书和承诺书的签订,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总体责任、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二是监管网络落实。在全区要制定质量安全监管、协管和质量安全信息员制度,建立一支质量安全监管和协管队伍,形成桥源闹条块结合多角度的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网络。三是区域监管落实。要坚持以区域监管为主,分类专业监管为辅,实行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管理,严格落实“查、治、管、扶、建”五项措施,做到勤巡查、勤整治、勤督查、勤帮扶、勤协调。四是制度建设落实。要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机制、联合执法机制、风险预警机制、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溯源管理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制度,用制度来促进工作。五是隐患整治落实。“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项安全专项整治,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集中力量开展质量安全隐患整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辖区安全稳定,为巴州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围绕创新抓亮点。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促进发展”,
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基本定位,提出了“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为此,务必
结合质监工作职能职责,以亮点工作带动全局发展。
一要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积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兴区;二要在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上做文章,以部门优质的服务吸引外地企业来巴投资兴企;三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文章,严格监管好民生产品质量,主动解决好群众诉求渠道,努力建设好质监服务窗口;四要在
自身建设上做文章,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和软硬件建设,增强自身发展后劲。
围绕能力抓素质。
毛裂漏主席说过“政治路线一经确定,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巴中正处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关键时期,时代赋予我们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中,不仅要积极主动作为而且要建功立业。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人力资源是根本,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那就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以提升干部职工的素质作为着力点,大力加强学习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廉洁型机关建设。大力开展“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教育,实现增强学习动力,提高个人能力,激发整体活力的目的
,从而达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围绕党建抓保障。
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不断增强领导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一是争创学习型机关,在全体党员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在争创学习型党支部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切实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二是准确把握对中央及上级党委文件精神的理解,努力提升贯彻执行能力,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三是及时了解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努力解决好员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四是健全基层党支部,扩大党支部工作覆盖面。五是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局务公开,积极开展“诺廉”、“践廉”、“家庭助廉”主题实践活动,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架起反腐倡廉高压线,从而真正实现党风正、行风硬、事业兴。为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建设全面小康巴州而努力奋斗。(作者为巴州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兰波)

Ⅳ 关于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而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承上启下的纽带,是区域链、创业链、再生链、产业链的纽带。发展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一、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反思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县域经济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但实际上,很多地方存在重城轻乡的问题,财政资金绝大多数投向城区建设。城市发展突飞猛进,但农村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 2、县域经济工业化程度较低。一般而言,多数地方县域现代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目前粗放经营,产品低端现象较为普遍。3、农业产业化进度缓慢。目前技术、人才、资金都向大城市集中,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不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还不规范,在提高科技兴农中的作用还极其有限。农村市场建设落后,难以支撑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 4、支农资金投入比例偏小。支农资金与城市建设投入相比,比例偏小,还很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城乡统筹发展的步子应再大一些。这个题不破,就不可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符合县情的科学发展思路和措施,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1、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科技兴农、基地扶农、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2、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3、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4、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通过抓好项目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5、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只有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公平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三、结合县情,切实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爬坡上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我认为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信念,保证科学发展的思想不动摇。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中担当重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县域经济。去年,我县生产总值达到119.1亿元,增长12.3%,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8亿元,县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利用五年左右时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坚定信念,就是时刻要以这个战略目标为重心,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育高效特色产业,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澧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强化学习,保证学以致用的态度不松懈。加强学习,一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把握理论体系,增强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其次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不仅要能干好工作,还要能对省市县的发展战略说出一二三来,并且深刻地领会到位。第三要注意完善知识结构,要根据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广泛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同时,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从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提出新见解,并运用到工作中去。要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在完成工作的业绩上,体现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上。3、埋头苦干,保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含糊。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应该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通过扎根基层,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把握县情,才能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献力献策。 4、务实创新,保证经济转型的方向不转向。坚持“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推动我县经济形态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社会形态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2009年,我县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1.4:33:35.6,一、二、三产业是三分天下,各占其一,这种经济结构的弊端是单一产业拉动整个经济发展困难较大。因此,需要突破产业结构发展,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工业做大做强,突出支柱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Ⅵ 如何顺应新常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1、做好规划顶层设计,积极参与城市建设
《人民防空法》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人防部门要主动作为,抓好顶层设计。要积极参与城市建设规划制定,站在发展战略高度协助抓好规划顶层设计。要统一思想,强化职能,加快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注重提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效率,对连片开发的中心商务区、城市综合体、旧城改造区块等建设项目,做到提前介入,主动联系引导和鼓励其集中联建,互联互通。要根据人防法的相关规定,新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需严格落实兼顾人防要求。要科学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的地下人防疏散干道,提升城市综合防护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人防部门要按照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扎实做好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布工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确保项目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通过人防审批,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014年,市编委办的业务指导下,我市本级人防办权力事项从最初列举的111项精简为最终的27项,削减率达75.68%,市本级将原有11项审批事项精简为4大项8小项审批事项,各区、县(市)统一调整为3大项7小项审批事项,取消了7个审批事项中共计12条需提供的材料目录,并大幅压缩审批承诺时限,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平均承诺办理时限为3.88个工作日,比法定办理时限20个工作日缩短了80.6%。在科学配置行政权力的基础上,在日常审批工作中依法公开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规范运行,初步构建了“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我市人防行政审批职能体系。
3、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参与“城市病”治理工作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城市病”的出现成为了一种新现象,人防部门要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加强地下人防工程建设,完善人防工程防护体系,积极参与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城市病”治理工作。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布局合理的城市地下交通网络、商业网络和停车网络。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人防工程应建尽建。把建设战时以人员掩蔽为主、平时以停车为主的防空地下室作为工作着力点,切实推动人防工程地下停车位不断增量,并充分发挥其平时停车功能。配合规划、建设、城管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做到地下车位存量归位,充分发挥其平时功能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在人防建设资金的有效保障下,要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自建工程建设,为城市功能配套建设发挥积极作用。2014年全市新投入项目8个,投入人防资金估算4.3亿元,新增防空地下室面积6.6万平方米,增加停车位1250个,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了一定作用。

Ⅶ 保险业如何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是整体实力不断壮大。2010年,泰州市实现保费收入66.7亿元,列全省第7位,增长34.68%。全市保费占GDP的比重达3.33%,保费密度达1322元。
二是对经济社会支撑作用显着提升。大力推广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泰州市水稻、小麦、油菜和能繁母猪所有险种均实现了100%参保。2010年全市参保蔬菜大棚133户、1.5万余亩。大力开展商业养老、医疗健康保险等,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医疗责任险、校园责任险等进一步扩大。2010年,泰州保险业支付赔款5.07亿元,赔付率为39%,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办理赔案70662件,共给付保险金7.36亿元。
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增强。全泰州市产、寿险比例更加均衡,农村保险市场加快增长,城乡市场差距缩小,全行业经营效益逐步改善。建立了打击假保案、假理赔、假机构的“三假”社会监督机制,保险机构风险内控机制进一步健全,防风险能力逐步增强。
展望“十二五”,泰州市经济社会将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期,保险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广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将科学发展保险业,继续推动保险业更好地发挥效能。
一是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要有新举措。把保险业的调整发展与支持经济建设、促进结构调整相结合,大力推动保险在优势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增强保险助推力。
二是在推进“三农”保险上要有新成效。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原则,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开发、拓展适应农村发展实际、农业生产需要、农民保障要求的种养业保险、农用机械险、家庭财产险和人身险等各类保险业务,不断扩大险种和覆盖面,为新农村建设撑起一片“保护伞”。
三是在民生保障保险上要有新突破。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等各类民生保险,以满足城乡群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
四是在责任保险拓展上要有新进展。以火灾公共责任保险为重点,积极开展公众责任险、医疗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等各类责任保险。
五是在创新和规范发展上要有新提升。以内涵式科学发展为方向,坚持做大规模与优化结构同步、提升质量效益与强化风险管理并进,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强化产品开发,提升服务效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Ⅷ 银行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就是提供贷款,银行的业务就是通过存款借款谋取利润,所谓服务不过是双向的盈利,是共赢共生模式!

Ⅸ 金融业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筑牢现代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②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③发展高层次的开放液判型经济,提高现代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④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合理分配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指升提供的资源。唯埋老

Ⅹ 如何发挥商会的作用 服务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更需要商会组织
中国入世后,经济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越来越融合,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面向国内外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行业商会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作为单个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一定会碰到许多干扰,比如用户与消费者、媒体、政府,以及同行业的各种竞争手段等等。对这样的现象,单个企业去应付,力量有限,只有形成一个行业组织,通过群体的力量,才能在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有一个应对的条件和平台,商会就是要起到这样的作用。

同时,单个企业需要在行业中参与一些行业共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发展。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是非常需要行业商会的。同时,商会在中国几十年,在国外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商会如何为企业服务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关键是要实行政企分开,把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精简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
在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中,政府要作为中心、轴心,在宏观上规划、调控和引导经济发展的走向和态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客观上需要功能更强的沟通宏观面和微观面的中间协调层。
在政府与市场主体——企业之间,有一个中间组织,仿佛一个纽带,连接着众多的部件在轴心的动力下有规则地运转;又仿佛润滑剂,润滑着各个部件与中轴的摩擦,这个组织就是行业商会。政府领导、支持、规范着商会,商会是政府的帮手,是政府工作的支持者,它服务于政府,服务于企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中介作用。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商会,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也是维护正当市场竞争和有序市场秩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它比政府更加接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熟悉企业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能够在政府的利益与企业的要求之间做出平衡;它不是一个行政管理或执法机构,因此能更加灵活地做出决策,对中小企业提供及时的帮助或援助。市场经济越成熟越发达,市场经济体制越健全越完善,就越需要商会组织发挥中介作用。
商会组织的主要表现在:1、向政府反映会员、企业的意见和要求,沟通政府及有关部门与企业的联系,帮助政府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
2、提供经济技术、法律、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咨询,开展各种培训,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3、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组织企业经贸考察,加强民间对外交往,提供商业机会;
4、组织展览会、展示会、招商会、论坛会、产品推广会、研讨会等;为会员和企业提供多种服务,帮助企业促销产品做一些工作;
5、承担流通企业标准和经营市场资质的制定和修改;
6、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和繁荣,新的行业不断形成的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的非垄断性经济领域,加强行业自律,消除恶性竞争;
7、开展行业检查、行业评比活动;
8、负责企业统计和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组建行业信息网络;
9、维护会员企业的利益和本行业的利益。
如何在当前情况下运作商会的工作
从事商会工作一个根本要求是在商会工作的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商会组织不同于政府,没有行业管理职能(除部分是政府委托的项目以外),也不同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体。商会是在这两者之间的一个沟通双方、协调各方利益,保证行业利益的中介组织,他除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外,不应谋求任何盈利。
商会组织的工作人员(指专职人员),首先必须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要具有与各方进行沟通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从事商会工作的人员还要有一种奉献事业的精神。在商会工作是不会发财的,好的企业有高工资,商会则没有,政府有权利,商会也没有。但是商会有与企业建立关系的资源,这一点十分重要。
因为商会与众多会员企业有密切联系,并且经常为会员企业做各种服务性工作,而这些企业都是社会的经济来源,各种经济活动必须有他们参与才能完成,才能产生效益。所以说商会组织掌握着进入这些企业的门票。因此,商会在当前情况下就是要努力为会员企业多服务,密切与企业的关系,让企业把商会作为企业之家,只有这样,商会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目前在办商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商会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商会的作用远远未得到发挥,有的尚处于刚刚组建阶段,有的虽已组建但工作难以开展。
存在这种情况,首先是商会还没引起政府重视,未得到企业认可,商会还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手段,企业的重要决策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依赖于政府,企业将商会看作一般的民间组织而很少理睬。
其次,由于商会的职能尚未到位,还未被社会所承认,致使商会发展会员单位的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发挥作用。
第三,商会的自身建设相当薄弱,思路不清晰,工作力度不大,工作难以开展。
目前我国商会的现状与我国历史上的商会组织和目前国际上的商会组织形成了很大反差,这种差距的加大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和发展步伐,欲尽快改变我国商会目前的现状,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切实重视商会工作,赋予商会必要的职能。
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有关部门迟迟不愿将分流出的职能移交社会中介机构,仍由政府有关部门包揽,形成既管又不管,管又管不过来或管不好的局面,影响了商会组织工作的开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商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商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级政府必须站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视角,摆布商会的位置,赋予商会必要的职能并以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将政府管不过来又管不好的职能分流给商会管理,加快与国际商会接轨的步伐。
在当前情况下,使商会能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政府要加大力度对商会建设的支持。包括在政策方面,特别是税收,政府职能的转移,把一些应该由行业商会做的事情由他们做,商会如果为政府做事,政府也要给一定的资金补偿;
2、建立规范的商会队伍管理制度,特别是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应有相对应的政策;
3、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商会发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行业组织的办法;
4、加强商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努力培养一批从事商会工作的专门人才;
5、政府和商会共同做工作让企业重视商会的作用,积极参与商会的各项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会具有生命力。
商会未来工作展望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随着我国加入WTO,迫使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商会的地位将会非常重要,在国际商贸交往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与外国商会开展合作交流,开发引进利用国外知识、技术和资金等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商会作为行业代言人,在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将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电子商会就是世界电子商协会组织的重要成员,参加这个组织给我会带来很多好处。另外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失业人员将会增加,社会矛盾将日趋突出,商会将成为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为化解社会矛盾在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建立起沟通和对话机制,商会将在维护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各级政府对商会组织的不断重视和支持,商会将得到迅猛的发展,职能作用将日益得以发挥。商会组织内将会培植一批大而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相同产品市场上拥有最大的市场占有率,在价格调整、新产品导入、市场覆盖面及促销密度等方面占据优势,从而可大大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使商会的凝聚力和权威性大大提高。

阅读全文

与如何做到服务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袋装红茶怎么喝健康 浏览:338
事业困惑期怎么办 浏览:358
有一个故事叫什么打蛇 浏览:310
美女幺妹儿在哪里 浏览:857
38岁交15年健康险要交多少钱 浏览:461
美女是在做什么工作呢 浏览:16
诚信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浏览:860
南岛经济现状如何 浏览:237
婚姻不顺是指什么 浏览:777
用什么词形容美女的后背 浏览:975
经济类游戏有哪些好玩的 浏览:202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章都有哪些 浏览:154
教育经济学考研考哪些 浏览:100
请问南宁的事业单位工资多少 浏览:962
实体经济不景气怎么做兼职 浏览:917
女人为什么老是想着爱情 浏览:478
怎么制作幸福树的营养土树 浏览:902
有多少人的婚姻是败给父母 浏览:503
方舟手游电鳗如何幸福 浏览:774
办一年的健康证需要什么 浏览:171